头,汉语常用字,一级字,读作tóu,原为形声字,从页,从豆,豆亦声。其本字是“页”字。本义为脑袋,指人身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身体的最前的部分。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头
- 拼音:tóu
- 注音:ㄊㄡˊ
- 部首:繁体页部,简体大部
- 部外笔画:2
- 总笔画:5
- 五笔:UDI
- 仓颉:YK
- 郑码:TDGD
- 笔顺编号:44134
- 四角号码:34800
- 统一汉字:U+5934
- 结构:繁体左右结构,简体独体字
文字源流
头,汉语常用字,读tóu,原为形声字,从页,从豆,豆亦声。本义为脑袋,指人身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身体的最前的部分。

“头”的本字是“页”字。“页”字上部像个头,头上有大眼睛,头顶有头髮。头下是半跪着的一个人身。金文虽然不太像了,但仍然看出上部是头,下部是臂、身、腿。小篆上部是头,下部变得不像人形了。隶书、楷书笔画化。现在通用的是简化字“页”。“页”字的本义就是头。汉字中由“页”组成的字大都与“头”有关。
字源演变

详细字义
头,形声。从页( xié),从豆,豆亦声。本义:脑袋。
一、基本义:脑袋,人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身体的最前部分:头颅|头皮|头饰|头痛|头破血流。 二、借代引申义
01、 头髮;髮型:剃头|梳头|烫头|平头。
02、 发、毛髮 [Hair]。如:头须(束髮的丝带);剃头;平头;头毛(头髮);头白(老人发白。即白头);头髮上指(形容盛怒);头髮种种(形容老人头髮短少)。
03、 借指人 [Person]。如:头影(人影子);头役(旧时官府中的差役);头翁(旧时对官府差役的謏称)
三、比喻引申义
01、物体顶端或末梢:山头|桥头|笔头。
02、事情的终点、起点:开头|尽头|一年到头。
03、物体的残余部分:零头|布头|菸头|铅笔头。
04、方面:分头行动|心挂两头|他们是一~的。
05、第一的;开初的:头号|头等|头排|头天。
06、领头的;为首的:头目|头领|头面|孩子头。
07、用在数量词前面,表示次序在前的:头两月|头一遍|头几辆。
08、量词:一头牛|三头蒜|几头猪。⑾词尾:骨头|木头|石头|苦头。
09、引申指思想或理智。如:头脑简单。
10、开始:~三天。
11、次序在前,第一:头等舱。~生。
12、临,接近:~睡觉先洗脸。
13、表示约计、不定数量的词:三~五百。
14、像头的东西:日头。
15、事情的开端 [Beginning]。如::起头;从头做起;头裹(开始);头阵(一切事情的开端或前段);头达(古代走在最前面的仪仗);头题(杂誌目录中最前面的篇目);头讫(开端和结尾);头秋(秋收前的一段时间)。
16、最上等级 [First-rate]。如:头高(指欲望大,要价高);头房(客舍中的上等房间);头酒(最香醇的酒,指醑);头厅(古称中央的最高行政机构)。
17、第一;第一次 [First]。如:头上末下(第一次);头食(第一道食品。指麵粉);头阵(战斗时的第一次交锋);头纲(指第一批运送到京都的春茶);头筹(第一。较技时得第一称为得头筹)。
18、上一个 [Last]。如:头年;头天(前一天);头里(先前;事先)。
19、特指敌对的人 [Enemy] 冤有头,债有主。——《五灯会元》
20、路;途径 [Way]。如:分头进军。
21、赌博或买卖中抽的回扣 [Commission] 凡有卖字画、古董物件的,俱要抽头。——《豆棚闲话》
22、磕头 [Kowtow]。旧时的一种跪拜礼。
23、〈方〉临到;接近 [Be near to]。如:头吃饭要洗手;头五点就得动身。
24、件,桩 [Piece] 这头亲事,不是情愿与的。——《水浒传》
25、置于方位词后,表处所,可不译。路转溪头忽见。——宋·辛弃疾《西江月》
26、表示习惯:床头(人的头睡的那段),村头(乏指村里人习惯指的那个地方),路的那头(根本就没有确定的很大一段地段)。
古籍解释
说文解字
【卷九】【页部】头
首也。从页豆声。度矦切
说文解字注
也。各本作,今正。小篆作,说文据小篆为书。故叙曰:今叙篆文合以古籒也。汉人多用不用者,自系一时相习而然。许造字书则有定体。下曰:头也。头下曰:也。是曰注。礼记曰:头容直,头颈必中。从。以为冣重。故字多从。豆声。度侯切。四部。
(头)也。各本作。今正。小篆作。说文据小篆为书。故叙曰。今叙篆文合以古籒也。汉人多用不用者、自系一时相习而然。许造字书则有定体。下曰。头也。头下曰。也。是曰转注。礼记曰。头容直。头颈必中。从。以为冣重。故字多从。豆声。度侯切。四部。
康熙字典
〔古文〕𥘖《唐韵》度侯切《集韵》《韵会》《正韵》徒侯切,𠀤音投。《说文》首也。《礼·玉藻》头容直。《释名》头,独也,于体高而独也。
又古者谓一人为一头。《春秋元命苞》十纪,其一曰九头纪,卽人皇氏。人皇兄弟九人故也。
又《仪礼·士相见礼》贽,冬用雉,夏用腒,左头奉之。《注》头,阳也。《疏》执禽者左首。雉以不可生服,故杀之。虽死犹尚左,以从阳也。
又人名。《左传·僖二十四年》晋侯之竖头须,守藏者也。《注》竖,小吏,名头须。
又药名。《本草纲目》百头,贯众也。一名鸱头。《陶弘景曰》叶似大蕨,毛芒似老鸱头。
又《唐韵》《正韵》古音徒。《古诗》东方千余骑,夫壻居上头。何用识夫壻,白马从骊驹。《王延寿·鲁灵光殿赋》上纪开闢,邃古之初。五龙比翼,人皇九头。
又与兜通。《山海经》讙头国。《注》讙兜,尧臣,有罪投南海而死,帝怜之,使其子居南海而祠之。《博物志》作讙兜国。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字形对比:
字形对比

音韵方言
方言集汇
粤语:tau4
潮州话:tau5
音韵集汇
上古音系
字头(重定向至“头”) | 声符 | 韵部 | 对应广韵小韵 | 拟音 | 注解 |
---|---|---|---|---|---|
头 | 豆 | 侯 | 头 | doː |
中原音韵
字头(重定向至“头”) | 小韵 | 声母 | 韵母 | 韵部 | 声调 | 四呼 | 宁继福 | 注解 |
---|---|---|---|---|---|---|---|---|
头 | 头 | 透 | 尤侯开 | 尤侯 | 阳平 | 开口呼 | tʰə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