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肥水塘鱼容易得什么病
(2023-04-07 18:13:25) 养殖
肥水塘鱼容易得什么病
肥水塘是指养鱼过程中喂养鱼类的残余物和饲料等污水直接流入水塘,使水塘内鱼类得到更多的营养,很多养殖户都采用肥水塘来养鱼,从而增加产量。然而,肥水塘养殖方式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目前,许多肥水塘养殖户常常会发现鱼类生病,那么肥水塘鱼为什么容易生病呢?
原因分析
1. 水质污染: 肥水塘养殖过程中,残余物和饲料等污水直接流入水塘,水质得不到很好的清洁和更新,鳞片上的沉积物、浮萍、水草等会堵塞鱼类的鳃,影响呼吸,致使鱼类体内免疫力下降而容易生病。
2. 饮食问题: 肥水塘饲养的鱼类食料不够全面,缺乏某些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导致鱼类营养过剩,而且喂食太多会使水中残余物堆积,污染水质并加速病菌繁殖,从而引起疾病。
3. 感染病菌: 肥水塘水质容易污染,水中病菌很容易滋生和繁殖,鱼体在水中长期处于不卫生的环境中,伤口感染和内部传染病会加剧鱼的生病程度。
如何防范疾病
1. 定期换水: 肥水塘水质污染,定期换水对水质的净化有很大帮助。 切勿将原本有病或死亡的鱼类再放回水中。
2. 合理投喂: 适当减少喂食的量和频率,保证鱼类有足够的饭量,但不至于营养过剩。 合理调整鱼类的食物种类构成,增加维生素含量、添加更多氨基酸、鱼类所需脂肪等,以提高免疫力。
3. 消毒处理: 防止病菌的繁殖和传染,加强对肥水塘养殖设备和水质的消毒处理。
4. 选择安全可靠的鱼苗: 选择安全可靠的鱼苗对防范疾病大有帮助,质量差的鱼苗在养殖初期就会引起疾病。
小结
虽然肥水塘养殖方式可以增加鱼类产量,但这种养殖方式在运用过程中除了投喂和保养,还需要注意水质的净化和卫生问题。通过选择适合肥水塘的鱼类,合理施养、控制投食的量和频率,定期换水、消毒设备、选择可靠鱼苗、检查病害等方式,可以规避鱼类疾病的产生和扩散,更好地保障养殖效益和鱼类健康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