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养殖 / 正文

泥鳅容易得什么病

(2023-04-07 12:50:10) 养殖

泥鳅容易得什么病

泥鳅是一种淡水鱼类,在养殖和食用方面具有很高的价值。然而,泥鳅特别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袭,一旦不加防范和控制,就会出现大面积病害,导致鱼群死亡。本文将介绍泥鳅容易得的三种疾病。

一、水霉菌病

水霉菌病是泥鳅养殖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这种病菌滋生在水中,可以通过水的污染入侵泥鳅体内,引起疾病。感染的泥鳅会表现出食欲不振、运动减缓、暴露于水面、身体发黑等症状。若不及时治疗,患病泥鳅会逐渐变得瘦弱,最终死亡。

水霉菌病的预防控制取决于良好的水质管理和饲料管理。应定期清理鱼池底部的积泥和浮渣,并定期更换水体。此外,应在给鱼添加饲料时,根据鱼群大小和体重,给出适量的饲料,避免过量喂食。

二、腐烂病

腐烂病是泥鳅常见的细菌性疾病,易引起泥鳅的感染和死亡,尤其在水温较高的时候易发生。患病泥鳅的表现是身体不适,食欲不振,行动缓慢等。患病的鱼身体会逐渐变软,开始产生浆状物质,最终导致鱼体溃烂。

预防腐烂病主要是加强水质管理,定期换水和消毒,以防止细菌的滋生。此外,要避免水温过高,控制饲料的喂食量,以便让泥鳅的消化系统能够正常消化吸收食物。

三、鱼病毒性贫血

鱼病毒性贫血主要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是泥鳅养殖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感染病毒会导致泥鳅出现口吐白沫、饮食不举、腹胀、瘤状变化等症状。若不能及时治疗,瘤状变化会逐渐扩散并加重,最终导致泥鳅死亡。

为了预防鱼病毒性贫血,要保证水质的良好和饲料的适当。同时,必须排除病死鱼引起的细菌和病毒操作性病传播,采取完善的病害处理措施,定期对泥鳅进行健康检查。

结论

泥鳅作为一种非常珍贵的淡水鱼类,在养殖和食用领域的价值不可估量。然而,由于其易感染的特点,一旦受到疾病侵袭就会严重影响饲养和产量。在日常养殖管理中,应遵守科学饲料管理措施和定期健康检查规定,加强对水质的把控和监测,避免病毒和微生物的滋生和传播,以确保泥鳅的健康成长。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