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邮政总局于1972年12月25日发行《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铁人王进喜》邮票1套1枚。该邮票由孙鸿年设计,北京邮票厂印製,编号44。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铁人王进喜》邮票
- 发行时间:1972年12月25日
- 设计者:孙鸿年
- 发行者:国家邮政总局
简要概述
为纪念我国石油自给自足,国家邮政总局发行了这套邮票。画面描述了在数九隆冬的北大荒,王进喜手握剎把,傲然挺立在井台上,进行石油钻探的情景。在他那厚厚的棉袄口袋里,装着毛泽东的《矛盾论》和《实践论》,表示大庆工人是靠“两论”起家的。邮票画面是依据大庆和上海的美术工作者所创造的原画进行设计的。
邮品资料
邮票名称: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铁人王进喜
邮品类型:编号邮票
全套枚数:1
全套面值:0.08元
发行机构:国家邮政总局
发行日期:1972年12月25日
雕刻者/设计者:孙鸿年
邮票志号:编号44
印刷版别:影雕套印
全张版式:50(10×5)枚(背面刷胶)
原画作者:大庆工人和上海美术出版社合作
印製机构:北京邮票厂
编号/票图名称/面值(元)/票规格/齿孔度数/发行量(枚)
(44)/铁人王进喜在工作/0.08/30x40mm/P11x11.5/200000
人物生平
王进喜(1923--1970),甘肃省玉门人,劳动模範。1938年,他在玉门油矿当徒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担任了钻井队队长,并于1956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60年春天,为了改变中国石油工业的落后面貌,他率领1205钻井队到大庆参加石油会战。他和他的队友们回响号召,艰苦创业,不怕牺牲,在荒原上建起了一个新的石油城,为中国的石油工业做出了贡献。由于他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被民众誉为“铁人”,称讚他具有钢铁般顽强的意志和毅力。他曾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1970年11月15日,王进喜因患胃癌在北京病逝,终年47岁。
邮品特点
邮票画面是王进喜在工作的情景。他身着冬装,一双有力的大手正操作机器,脸上流露出自豪的神情。画面的背景是繁忙的石油建设工地。设计者使王进喜的半身像占据了几乎整个画面,以突出他的高大形象。
背景介绍
1960年春,我国石油战线传来喜讯--发现大庆油田,一场规模空前的石油大会战随即在大庆展开。王进喜从西北的玉门油田率领1205钻井队赶来,加入了这场石油大会战。一到大庆,呈现在王进喜面前的是许多难以想像的困难:没有公路,车辆不足,吃和住都成问题。但王进喜和他的同事下定决心:有天大的困难也要高速度、高水平地拿下大油田。在困难面前,王进喜带领全队靠人拉肩扛,把钻井设备拉到工地,以“宁可少活二十年,拚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顽强意志和沖天干劲,苦干5天5夜,打出了大庆第一口喷油井。在随后的10个月里,王进喜率领1205钻井队和1202钻井队,在极端困苦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双双达到了年进尺10万米的奇蹟。在那些日子里,王进喜身患重病也顾不得到医院去看;钻井砸伤了脚,他拐着双拐指挥;油井发生井喷,他奋不顾身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重晶石粉,被人们誉为“铁人”。
发行花絮
人物逝世后,仅三十几年的时间,其形象4次出现在邮票上,获此殊荣的除毛泽东外,仅铁人王进喜一人,足见铁人的历史地位。由于邮票不仅有实用的功能,更具有收藏展示和欣赏的价值,加之前三次发行的数量都比较大。因此,王进喜形象出现在邮票上客观上起到了广泛深入传播铁人业绩和精神的作用,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铁人王进喜的知名度和美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