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快速公交,又名厦门BRT,全称厦门市快速公交系统,属于厦门市快速公交运营有限公司。
2008年09月01日起,快速公交BRT正式投入使用,系统包括专用车站、高架专用道路和专用车道,狭义的厦门市快速公交系统仅包含6条BRT快线,广义的厦门市快速公交系统包含7条BRT快线(快1、快2、快3、快5、快6、快7、快8)、1条BRT机场专线;是中国首个採取高架桥模式的BRT系统。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厦门快速公交
- 外文名:Xiamen Bus Rapid Transit
- 全 称:厦门市快速公交系统
- 别 称:厦门BRT
- 开通时间:2008年09月01日
- 已 开 通:快1、快2、快3、快5、快6、快7
- 改普通公交:机场专线(原快4线/成功大道线)
- 未 建 成:环岛干道线
- 车 型:厦门金龙客车
- 车辆类型:快速公交
- 场站公司:厦门轨道交通集团
- 车辆运营:厦门快速公交运营公司
公交系统
快速公交系统(Bus Rapid Transit)简称BRT ,是一种介于快速轨道交通(Rapid Rail Transit,简称RRT)与常规公交(Normal Bus Transit,简称NBT)之间的新型公共客运系统,是一种大运量交通方式,通常也被人称作“地面上的捷运系统”。 多年来,机动车辆的迅猛增长导致交通日益拥挤,公共运输的运行环境日趋恶化,厦门市公交发展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第一码头枢纽站(BRT)

厦门市实施新一轮跨越式发展,海岛型城市向海湾型城市的转变,对公交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厦门市政府已经制定《优先发展公共运输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发展快速公交系统。厦门市规划局进行了“厦门快速公共运输系统(BRT)网路规划”相关议题的工作。
厦门将建立一个现代化公交技术配合智慧型交通和运营管理,开闢公交专用道路和建造新式公车站,实现轨道交通运营服务,达到轻轨服务水準的一种独特的城市客运系统,厦门建设快速公交系统(简称厦门BRT)。厦门快速公交系统是国内快速公交系统建设中级别最高的公共运输项目之一,创下了多个全国首创纪录:全国首创多形式组合、全国首创採取高架桥模式、全国首创一次成网。 厦门快速公交最大的特色是在岛内闹市区建设高架桥,岛外新开发地段则规划设定专用道,这样就保证了快速公交拥有全程封闭的专有路权,克服了城市公交最难解决的与其他车辆及行人相互干扰的弊端。由于一次性开通3条快速公交,最佳化公交线路,增设连结线,厦门快速公交是国内第一个一次成网的BRT系统。
厦门BRT

发展目标
厦门城市空间布局规划:“一心两环、一主四辅(八片)”组团式结构。
城市综合交通规划:路格线局——BRT布局的物理基础保持“放射+环形”路网主骨架,组织片区与用地布局形态适宜的方格网或自由式路网
线网结构:“四射+八联”为主的构架 “四射”放射线为本岛向岛外的4条指状放射线,对应与市域客流。
厦门BRT高架桥

“八联”区间线为本岛2条、环东海3条、环西海域的1条和环海湾1条,对应于组团间联繫走廊。
厦门快速公交线网规划。快速公交线网规划以方便城市居民为出发点,同时还要考虑快速公交系统对整个城市交通系统的影响及公交企业的利益,规划中遵循如下原则:
与厦门市用地布局相协调,促进城市发展。结合厦门市城市发展 规划和用地布局原则,在厦门市主城区形成以捷运、轨道交通和BRT为骨干,以普通公交为基础的城市公交系统网路。同时通过提高公交服务水平,为城市的土地利用开发提供必要的保证,并进一步促进城市按照规划格局顺利发展。
兼顾、利用现有线路,综合协调新老公交线路以及轨道线路间的关係。充分体现快速公交的大容量、速度快的优势,在道路条件允许的主要公交走廊儘可能开闢快速公交线路。同时要注意现有公交线路的调整。充分考虑捷运、轻轨规划的线路,对轨道交通没有覆盖的区域进行必要的补充,并做好快速公交线路与常规公交线路、规划捷运、规划轻轨的衔接,方便居民换乘,体现和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
规划
系统一期
BRT一期工程共建4条线路即快1线、快2线、快3线、快4线,总投资约30亿元。
快1线线路:第一码头枢纽站至厦门北站。
快2线线路:第一码头枢纽站至同安枢纽站。
快3线线路:第一码头枢纽站至前埔枢纽站。
快4线线路:厦港枢纽站至灌口枢纽站(成功大道线路)。2011年02月03日快4线(厦门快速公交4号线)变更为厦门公交机场专线﹝公交机场专线、机场专线﹞(第一码头枢纽站←→机场站)。
厦门快速公交1号线岛内段15.3公里,厦门快速公交3号线东芳山庄至前埔枢纽站段2.1公里採用高架桥形式。BRT一期工程共建5座枢纽站,其中计画在岛内建第一码头、东芳山庄和前埔枢纽站3座,岛外嘉庚体育馆和西柯枢纽站2座。快速公交成功大道专线将是对厦门快速公交1号线、厦门快速公交2号线的有益补充,同时在公交客运中起着骨干的作用。这三条快速公交线的建立与快速公交一号线构成厦门市快速公交网路,将在最大程度上缓解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拓展厦门市城市开发空间,同时对提高城市知名度、提升城市形象,以及对城市整体发展上都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系统二期
BRT二期工程总长76.5公里,同步开建2条线路(二期)、1个枢纽站。2条线路分别是:厦门快速公交1号线(华侨大学至厦门北站),全长8.4公里;厦门快速公交2号线(西柯枢纽站—同安城南),全长11.9公里;1个枢纽站是,岛外同安枢纽站同安线西柯—同安城南段途经海翔大道、同集路、城南大街、凤岗路,全长11.9公里,起点为BRT西柯站,沿海翔大道接入同集路,终点至同安枢纽站。全线採用高架,共有官浔站、轻工食品园站、四口圳站、工业集中区站、西湖站、第三医院站、城南站、同安枢纽站7个高架站和1个枢纽站,是快2线的延伸,辐射工业集中区、同安城区。
厦门BRT

这条线开工后,快2线同安线西柯—同安城南段,2010年06月22日11时58分正式发车运营,方向为双向对开。
快1线华侨大学至厦门北站段将2011年11月12日开通使用。
成功大道BRT专线起点是成功大道演武立交桥下,终点是灌口枢纽站,线路总长约32公里,线路经过成功大道、嘉禾路、厦门大桥或高集海堤 、集杏海堤、集灌路。
本工程从起点至终点设定了十八个车站,其中演武桥、文曾路、宜爱路、吕岭路、仙岳路、金湖路、安兜、机场、联检楼、航海学院、园博苑、杏林村、十中、内茂立交等十四个地面车站,杏北新城、中亚城、厦工机械厂、灌口镇政府等四个高架车站,同时在各车站相应位置均设定了人行天桥,起点和终点位置均设定枢纽站。
现已设定成厦门公交机场专线(第一码头枢纽站←→机场站),经过鹭江道、成功大道、枋钟路、埭辽路,已取消联检楼到灌口枢纽站。
连结线
厦门市首期三条快速公交线路(以下简称BRT)设计配套了30条的BRT连结线。与BRT快1、BRT快2、BRT快3同步开通有26条。
BRT连结线是指与快速公交相衔接的特殊公交专线。主要功能是延伸快速公交高品质出行服务,方便乘客乘坐快速公交,并提供短途出行服务,把离快速公交站点有一定距离的乘客送到站点,或把出快速公交站点的乘客送到附近的目的地。连结线的运行时间跟BRT是同步的,它们的首末站就设在快速公交站点边,与附近的社区、学校、工业集中区相接。可以说,几乎每个BRT站点都设定了一条连结线。这些连结线大都是短途的公交线路,单程线路一般只有两三公里左右,发车频率较高,每5至10分钟就有一个班次,高峰期时候车仅需三五分钟。
连结线的票价较低,站点较密,换乘方便。连结线以快速公交站点为起讫点,可与快速公交实现“零距离”换乘。市民既可以利用连结线实现短途出行,又可与BRT换乘。
BRT连结线的票价统一为投币0.5元,刷E通卡0.3元,全年一个价。普通公交E通卡在BRT连结线上可以使用。BRT连结线乘坐方法与常规公车的乘坐方法完全一样。BRT连结线开通后,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居民意见和建议适时进行调整。
设施改造工程
“厦门市快速公交系统(BRT)运能提升及设施改造工程”,业主单位是市市政建设开发总公司。主要任务是在嘉盛豪园小区的这个位置,将增加一个BRT右转匝道桥,以方便前埔的乘客从这里直接右转出岛,而不用在东芳山庄站换乘。
厦门快速公交

据介绍,这条匝道桥建成后,将实现从前埔直接到岛外的运营条件,缓解3条线路均从第一码头枢纽站发车的压力,尤其是自蔡塘往县后方向的运输压力。
BRT高架桥在忠侖公园的位置,要建一个应急匝道,既作为逃生疏散通道,也是救援通道。今后如果遇到突发情况,BRT车辆可以就近从忠侖公园下桥,进行人员和车辆疏散工作,消防、120等救援车辆也可以从这里及时上桥。忠侖公园项目已确定施工单位并开工建设。另外还计画在第一码头、县后附近增设下地匝道桥。
集美大桥南枢纽站项目则属于新建,位于枋钟路与环岛干道交叉口西侧,计画投资5.4863亿元,建成后将解决BRT厦门快速公交1号线的公车停车、管理办公、后勤维修等一系列功能需求。计画建设的集美大桥南枢纽站,为3层建筑,地下1层,地上2层,含66个18米长的BRT公车停车位、4条检修地沟和相关场站设备管理用房和加油站,也向社会提供210个车位。其将可以实现市民快速前往厦门机场T4航站楼(距离T3航站楼最近的是BRT县后站,需乘连结线才能到机场),步行大约为15分钟左右(距离T3航站楼仍比较远)。同时,站点还满足了BRT车辆停放需求,解决BRT厦门快速公交1号线没有中间停放点、车辆空驶距离较长等问题。
厦门快速公交

作为快2线首末站的同安枢纽站位于厦门市同安区环城西路与凤岗路交叉口东北侧,该项目一次规划、分两期实施,总用地面积20139平方米,其中一期工程用地面积17355平方米,二期工程用地面积2784平方米。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地上四层、底下一层的枢纽站主体建筑;一座连线枢纽站主体建筑与现状BRT厦门快速公交2号线高架车道的高架引桥;两座过街天桥及建筑周边的广场、绿化、通风、给排水等配套设施。投资总额达48085万元。其中,工程费用限额为41760万元。
厦门快速公交系统(brt)文塔站将于2018年动工建设,该工程位于思明区厦禾路与湖滨中路交叉口西侧,车站北侧出入口与轨道1号线文灶站进行换乘。该站属brt一号线建设预留中间车站。地上三层,一层为桥樑立柱,二层为站厅层,三层为站台层。车站东西长为55米,南北宽为20米,设计总高度是19米,总建筑面积为2178平方米;该项目建设内容为站厅层、站台层及相关附属设施(自动扶梯、智慧型系统、天桥、雨蓬、楼梯及给排水、电气、通风空调等)。经审核,该项目总投资概算3190万元(不含征地拆迁费)。
线路历史
2008年09月01日起,厦门市快速公交运营有限公司开通三条BRT快线分别是厦门快速公交1号线(快1线)(第一码头枢纽站←→华侨大学);厦门快速公交2号线(快2线)(机场站←→西柯枢纽站);厦门快速公交3号线(快3线)(第一码头枢纽站←→前埔枢纽站)。同时,开通了26条BRT连结线分别是第一码头站:L1;思北站:L2;斗西路站:L3、L4;二市站:L5;文灶站:L7、L8;火车站、龙山桥站:L9;莲坂站:L10;卧龙晓城站:L11;东芳山庄站:L12;蔡塘站:L13、L14;金山站:L15;穆厝站:L16;双十中学站:L17、L18;县后站:L19;嘉庚体育馆站:L21、L22;洪文站:L25;西柯枢纽站:L28、L29;前埔枢纽站:L26、L27、L30。
2008年09月28日起,调整延伸后的厦门快速公交2号线(快2线)(第一码头枢纽站←→西柯枢纽站)已正式发车运营。同时,云顶北路原“县后站”更名为“县后(机场)站”;环岛干道原“机场站”更名为“集美大桥南站”。
厦门BRT18米加长型铰链车

2008年11月12日起,由于连结线路亏损、线路合併等原因条件影响,思北站:L2;文灶站:L7、L8;莲坂站:L10;蔡塘站:L13、L14线等连结线,陆续暂停营运,并由相关线路代替。
2010年06月22日起,调整延伸后的快2线(第一码头站←→同安枢纽站)11时58分正式发车运营,方向为双向对开。
2010年08月01日起,由于连结线路亏损、线路合併等原因条件影响,斗西路站:L3、L4;东芳山庄站:L12;洪文站:L25;西柯枢纽站:L28、L29线等连结线,陆续暂停营运,并由相关线路代替。
2010年08月17日起,快3线终点站将调整停靠快速公交前埔枢纽站高架站点始发(第一码头站←→前埔枢纽站),同时取消前埔北站和前埔南站两个站点。原通过前埔北站和前埔南站两站乘坐快速公交快3线的乘客,可通过新的终点站即前埔枢纽站乘坐快3线(进出口位于原前埔北站边侧)。
2011年01月18日起,由于连结线路亏损、线路合併等原因条件影响,火车站、龙山桥站:L9;前埔枢纽站:L26、L30线等连结线,陆续暂停营运,并由相关线路代替。
2011年02月03日起,把快4线(厦门快速公交4号线)更名为厦门公交机场专线﹝公交机场专线、机场专线﹞(第一码头枢纽站←→机场站)正式投入运营。
2011年08月08日起,我司机场专线调整运营方案。机场专线(第一码头站←→机场站):第一码头始发,经成功大道后、翔云一路、翔远一路、翔云三路、翔远四路、临时道路至新机场候机楼站,返程经临时道路、翔远三路、枋钟路、成功大道返回。
2011年11月12日起,为进一步方便厦门北站到发旅客的疏运,厦门快速公交1号线(BRT快1线)二期由华侨大学延伸至厦门北站始发(第一码头枢纽站←→厦门北站)全长8.4公里。正式发车运营,方向为双向对开;首末班时间不变。
2011年12月30日起,将厦门快速公交1号线(快1线)拆分成快1A线(第一码头枢纽站←→中科院站)、快1B线(第一码头枢纽站←→厦门北站)。
2012年05月24日起,云顶北路原“穆厝站”更名为“市政务服务中心站"。
2013年09月30日起,云顶北路原“市政务服务中心站"更名为“市行政服务中心站"。
2014年03月01日起,将快1A线、快1B线重新合併成厦门快速公交1号线(第一码头站←→厦门北站)。颜色以绿色为主,少数为红色加班车辆。
2014年03月06日起,调整线路的首末班时间,第一码头的首班车发班时间提前至06:00。同时,快1线全部统一以绿色为主。
2014年12月28日起,配合高崎机场T4候机楼启用,调整机场专线延伸到高崎T4候机楼始发(第一码头站←→高崎T4候机楼站)。同时,环岛干道原”集美大桥南站“更名为”T4候机楼站“。
2015年08月01日起,厦门快速公交5号线(快5线)开通试运行(前埔枢纽站←→同安枢纽站)。
2015年09月06日起,为进一步方便厦门北站商务营运中心片区乘客出行,BRT快1线双向增停“田厝站”,站点位于“中科院站”与“厦门北站”之间。
2015年11月01日起,厦门快速公交5号线(快5线)(前埔枢纽站←→同安枢纽站)正式开通。
2015年11月30日起,BRT快1线双向增停“大学城站”,站点位于“华侨大学站”与“中科院站”之间。
2016年01月31日起,厦门快速公交6号线(快6线)(前埔枢纽站←→厦门北站)正式开通。同时,快1线将在集美大道上双向增停“产业研究院站”,站点位于“大学城站”与“中科院站”之间。
2016年03月14日起,开通高峰区间线快7路,共投入12台18米车辆,运营时间为早高峰07:00-09:00;晚高峰17:00-19:00。运营区间(洪文站←→开禾路口站):【上行:洪文站→第一码头站、下行:开禾路口站→前埔枢纽站】。
1、线路走向:上行:洪文站始发经莲前东路、莲前西路、厦禾路到第一码站。下行:开禾路口站始发经厦禾路、莲前西路、莲前东路到前埔枢纽站。
2、沿途站点:上行:洪文站、东芳山庄站、卧龙晓城站、龙山桥站、莲坂站、火车站、文灶站、二市站、斗西路站、思北站、开禾路口站、第一码头站。下行:开禾路口站、思北站、斗西路站、二市站、文灶站、火车站、莲坂站、龙山桥站、卧龙晓城站、东芳山庄站、洪文站、前埔枢纽站。
3、首末班时间:早高峰07:00-09:00,晚高峰17:00-19:00。
2017年01月25日起,BRT刘厝站启用,快1线和快6线双向增停“刘厝站”;站点位于“田厝站”和“中科院站”之间。
2017年03月01日起,厦门BRT快线将实行新票价。调整后,BRT快线票为起步价1元/5公里(含),5公里后每公里0.15元,全程票价累计最高4元。同时,最佳化调整、整合现有11条BRT连结线为9条常规公交线路的运营方案,并调整票价为一票制1元。L1线更改线号为71路(BRT第一码头站←→厦大西村站);L5线更改线号为72路(邮轮中心码头站←→公园东门站);L11线更改线号为73路(卧龙晓城站←→莲花五村站);L15线更改线号为75路(BRT金山站←→国贸阳光站);L16线更改线号为76路,并调整至五缘湾西公交场站始发(五缘湾西公交场站←→枋湖村站);L17线与97路整合为97路(五缘湾西公交场站←→轮渡公交场站);L18线与L19线整合为78路(二中五缘校区站←→翔云一路T3候机楼站);L21线更改线号为924路(嘉庚公交场站←→浒井社区站);L22线更改线号为928路(嘉庚公交场站←→龙舟池站);L27线更改线号为77路(软体园站←→国贸新城站,后又更名为327路)。
已开通
厦门市快速公交系统(BRT)一期工程共建5条线路(简称4+1),2008年09月01日正式投入使用,系统包括专用车站、高架专用道路和专用车道。狭义的厦门市快速公交系统仅包含6条BRT快线,广义的厦门市快速公交系统包含已开通6条BRT快线(快1、快2、快3、快5、快6、快7)和1条机场专线;是中国首个採取高架桥模式的BRT系统。
快线
序号 | 线路 | 起讫点 | 开通时间 | 识别色 | 备注 |
---|---|---|---|---|---|
1 | 快1线 | 第一码头←→厦门北站 | 2008年09月01日 | 绿色 | 视厦门北站动车到发情况发车 |
2 | 快2线 | 第一码头←→同安枢纽站 | 2008年09月01日 | 黄色 | |
3 | 快3线 | 第一码头←→前埔枢纽站 | 2008年09月01日 | 红色 | |
4 | 快5线 | 前埔枢纽站←→同安枢纽站 | 2015年08月01日 | 红色、黄色 | |
5 | 快6线 | 前埔枢纽站←→厦门北站 | 2016年01月31日 | 红色、绿色 | |
6 | 快7线 | 洪文←→开禾路口 | 2016年03月14日 | 红色 | 高峰区间线路 |
7 | 快8线 | 第一码头←→高崎机场枢纽站 | 2018年9月30日 | 高峰区间线路 |
机场专线
序号 | 线路 | 起讫点 | 开通时间 | 备注 |
---|---|---|---|---|
1 | 机场专线 | 第一码头←→高崎T4候机楼 | 2011年02月03日 | 成功大道线路【原快4线】 |
已停运线路
1、2008年11月12日至2011年01月18日,由于连结线路亏损、线路合併等原因条件影响,15条BRT连结线陆续暂停营运,并由相关线路代替。
2、2017年03月01日起,最佳化调整、整合现有11条BRT连结线为9条常规公交线路,并调整票价为一票制1元。
序号 | 线路 | 起讫点 | 开通时间 | 停运时间 | 备注 |
---|---|---|---|---|---|
1 | L1线 | BRT第一码头←→厦大西村 | 2008年09月01日 | 2017年03月01日 | |
2 | L2线 | 眼科医院→眼科医院 | 2008年09月01日 | 2008年11月12日 | |
3 | L3线 | BRT斗西路口→BRT斗西路口 | 2008年09月01日 | 2010年08月01日 | |
4 | L4线 | 斗西路口→斗西路口 | 2008年09月01日 | 2010年08月01日 | |
5 | L5线 | 邮轮中心码头←→公园东门 | 2008年09月01日 | 2017年03月01日 | |
6 | L6线 | BRT文塔站→BRT文塔站 | 2008年09月01日(预计) | 暂未开通 | |
7 | L7线 | 金榜公园→金榜公园 | 2008年09月01日 | 2008年11月12日 | |
8 | L8线 | 金榜公园→文屏 | 2008年09月01日 | 2008年11月12日 | |
9 | L9线 | 龙山桥→火车站 | 2008年09月01日 | 2011年01月18日 | |
10 | L10线 | BRT莲坂→莲花二村 | 2008年09月01日 | 2008年11月12日 | |
11 | L11线 | 卧龙晓城←→莲花五村 | 2008年09月01日 | 2017年03月01日 | |
12 | L12线 | 东芳山庄→海悦山庄 | 2008年09月01日 | 2010年08月01日 | |
13 | L13线 | BRT蔡塘→BRT蔡塘 | 2008年09月01日 | 2008年11月12日 | |
14 | L14线 | BRT蔡塘→奥林匹克博物馆 | 2008年09月01日 | 2008年11月12日 | |
15 | L15线 | BRT金山←→国贸阳光 | 2008年09月01日 | 2017年03月01日 | |
16 | L16线 | 市行政服务中心←→枋湖村 | 2008年09月01日 | 2017年03月01日 | |
17 | L17线 | BRT双十中学←→安兜 | 2008年09月01日 | 2017年03月01日 | |
18 | L18线 | 二中五缘校区←→BRT双十中学 | 2008年09月01日 | 2017年03月01日 | |
19 | L19线 | 县后←→翔云一路T3候机楼 | 2008年09月01日 | 2017年03月01日 | |
20 | L20线 | 机场站→国内候机楼 | 2008年09月01日(预计) | 暂未开通 | |
21 | L21线 | 嘉庚公交场站←→浒井 | 2008年09月01日 | 2017年03月01日 | |
22 | L22线 | 嘉庚公交场站←→龙舟池 | 2008年09月01日 | 2017年03月01日 | |
23 | L23线 | BRT诚毅学院→滨水小区 | 2008年09月01日(预计) | 暂未开通 | |
24 | L24线 | 华侨大学→厦门理工学院 | 2008年09月01日(预计) | 暂未开通 | |
25 | L25线 | 石村车站→瑞景幼稚园 | 2008年09月01日 | 2010年08月01日 | |
26 | L26线 | 前埔旧货城→软体园西门 | 2008年09月01日 | 2011年01月18日 | |
27 | L27线 | 软体园←→国贸新城 | 2008年09月01日 | 2017年03月01日 | |
28 | L28线 | BRT西柯枢纽站→环东海域指挥部 | 2008年09月01日 | 2010年08月01日 | |
29 | L29线 | BRT西柯枢纽站→西柯镇政府 | 2008年09月01日 | 2010年08月01日 | |
30 | L30线 | 前埔枢纽站→会展中心 | 2008年09月01日 | 2011年01月18日 |
轨道交通线路
厦门轨道交通10号线线路大部分沿用厦门BRT快2线、快5线线位,高架桥
梁和车站是为未来的厦门轨道交通10号线预留的,将适时升级改造为厦门轨道交通10号线。并将BRT快1线、快6线改为厦门轨道交通10号线支线。该线路仍处于远景规划,暂无具体计画及建设时间。
厦门快速公交

厦门捷运10号线为南北向辅助线,构建了本岛与集美和大同组团快速连线通道,是1号线北向出岛的有力补充。线路大部分沿用厦门快速公交2号线线位,全长40.4公里。主线全线设车站31座,平均站间距1.3公里。岛内设定县后停车场,大同组团设定四口圳车辆段,同时作为线网备选综合车辆维修基地。考虑到厦门北部集美地区发展较为成熟,现已分布有集美大学、华侨大学、厦门理工等诸多教育产业及居住用地,该片区与厦门本岛间存在一定交通需求,故在远景线网中预留设定厦门轨道交通10号线支线可能。支线将大部分沿用厦门快速公交1号线线位,线路连线集美嘉庚体育馆和后溪组团,为实现集美片区与岛内的直接联繫预留条件。
乘坐指示
1、进入站厅层
应从人行道上的扶手电梯或楼梯上到站厅层。
2、(1)无E通卡购票

没有E通卡的乘客请到售票亭前排队买票,告诉工作人员你计画要到的地方,工作人员会给您1个蓝色圆形塑胶币;这个塑胶币必须是在当日当站使用,一人一票,超过当日规定的时限此币不能使用,必须回收。
2、(2)有E通卡购票
E通卡只能一个人使用,允许携带一名1.2米以下的儿童,禁止两个人同时使用一个;在闸机上刷E通卡时不能过闸,请注意显示屏显示的,“已进站”、“逾时”,请把E通卡拿给票亭内的工作人员分析更新;
3、进站

进站应带好E通卡或蓝色塑胶币,将E通卡或车票置于入站闸机的感应处感应进站,进站后请保管好车票,防止丢失。
4、上到站台
上到站台应从站厅层进站后看好方向后乘扶手电梯或楼梯上到站台层候车。
5、候车
候车时应注意查看站点所在站台的线路牌,注意是开往哪个方向,走错方向时应下楼梯走回本应乘车的站台;在正确的站台,应注意站台上方的LED显示牌,牌上有写:“快X线开往XXX方向距本站3站,或预计8分钟后到达本站”等标语。在等候车辆时请不要超越地板上标示的黄色安全线,注意自身安全,谢谢合作。
厦门快速公交

6、上车前
上车前应注意车辆上标明的线路,注意车辆开往哪儿,车前有“开 往 快X→XXX”或
“XXX 快X→XXX”等标语,车身有“快X →XXX”等标语,请注意;如没有显示线路
或者标示不请,请谘询司机或站台上的工作人员。
7、上车
上车应先下后上,依次上下客,并注意脚下空隙。
8、上车后
在车上时,应注意车辆的自动报站,例如:“车辆起步,请拉好扶手;下一站—XXX站,要下车的乘客请準备”和“XXX站到了”等报站信息,请注意倾听。
9、让座
在车上应主动给老、弱、病、残、孕妇等让座。

10、(1)车票出站
应将蓝色塑胶币(车票)投入出站闸机的投票口里,后推闸出站。
10、(2)E通卡出站
应将E通卡放置于出站闸机的感应区里,里边会显示余额,之后方可出站。
10、(3)车票遗失或者投入后不能出闸
必须按照BRT全程线网最高票价进行补票。不能出闸,原因可能是“超程”、“逾时”(有3个小时时限)、“未进站”(即进站时未正确刷卡,使用到其他乘客的)、“过期票”。拿出在掉币口中的票,拿给票亭内的工作人员,进行分析或者补票。
11、下到路边
应从站厅两侧的楼梯下到路边。
12、换乘
需要换乘BRT连结线或者普通公车的乘客请在附近的公车站等候。部分普通公车站点与快速公交站点同站不同名或同名不同站。
纵火案件
2013年06月07日下午18时22分,BRT快1B线一辆车号为“闽D-Y7396”的公车行驶到金山站的时候,突然发现后门起火,并且有冒烟。司机赶紧停下了车辆,并且打开了前后车门。据公车司机叙述,车上大概八十人左右,在这个过程中有大概三、四十个人逃下了车。起火后BRT全线停运,伤者被送往附近医院。
厦门快速公交

事故发生当日正值全国高考,伤者中有4位高考考生,其中1位出院,3位因伤势无法参加第二天的考试,10日最终确认共有8位考生遇难。次日6点40分,发生事故的BRT快速公交已经恢复运行。
调查认定,事故公车荷载人数95人,实载约为90人左右。勘查发现,起火公车轮胎正常、油箱完整,现场发现的助燃剂经检验为汽油,而该公车使用的是柴油发动机,由此可排除安全生产事故。经初步认定,这是一起严重刑事案件,警方已经锁定犯罪嫌疑人陈水总,并认定嫌疑人已在事故中死亡。
犯罪嫌疑人陈水总,厦门本地人,1954年生。经警方深入、细緻地侦查和技术比对,并在其家中查获遗书,证实陈水总因自感生活不如意,悲观厌世,而泄愤纵火。
事故发生后,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和中共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作出重要批示指示。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郭声琨受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委派,连夜率国务院工作组赶赴厦门指导处置工作。国务院工作组已会同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调集优质医疗资源,对每名受伤人员研究制定了救治方案,全力开展救治和护理工作。同时,按“一人一组”的原则,成立了多个小组,积极开展各项善后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