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何尊

(2019-08-03 18:25:08) 百科综合
何尊

何尊

何尊(He Zun,ritual wine vessel),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国家一级文物,是中国西周早期一个名叫何的西周宗室贵族所作的祭器。1963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宝鸡县贾村镇(今宝鸡市陈仓区),收藏于中国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尊内底铸有铭文12行、122字铭文,其中宅兹中国为“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记述的是周成王继承周武王遗志,营建成周(今河南洛阳)之事。

尊高38.8厘米,口径28.8厘米,重14.6公斤。圆口棱方体,长颈,腹微鼓,高圈足。腹足有精美的高浮雕兽面纹,角端突出于器表。体侧并有四道扉棱。造型浑厚,工艺精美。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何尊
  • 外文名:He Zun,ritual wine vessel
  • 出土地: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贾村镇
  • 出土年代:1963年
  • 尺寸:高38.8cm,口径28.8cm,重14.6kg
  • 铭文数量:12行、122字
  • 馆藏点:中国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流传过程

首次出土

1963年6月,因陈堆家老屋住不下,就租了隔壁陈乖善的两间房子住,院子后面是个土崖。当年8月的一个雨后的上午,陈堆在后院发现下雨坍塌后的土崖上好像有亮光,就用手和小钁头刨,结果就刨出了个铜器。第二年,陈堆夫妇从宝鸡返回固原,临走时将铜器交给陈湖保管。1965年,陈湖将其卖到了废品收购站。

废堆寻宝

1965年,宝鸡市博物馆干部佟太放在市区玉泉废品收购站看到一件高约40厘米的铜器,见其造型凝重雄奇,纹饰严谨而富有变化,感觉这应该是一件比较珍贵的文物,便向馆长吴增昆汇报。吴增昆随即让保管部主任王永光去查看,王永光赶至废品收购站后,也断定这是一件珍贵文物,便以收购站当初购入的价格30元将这尊高39厘米、口径28.6厘米、重14.6公斤的铜器买回博物馆。经考古人员确认,这是一尊西周早期时的青铜酒器,浮雕为“饕餮纹”。这尊铜器成了宝鸡市博物馆1958年成立后收藏的第一件青铜器。

文物展出

1975年,饕餮铜尊因其造型图案精美被选送至国家文物局,作为全国新出土的文物精品出国展出。上海博物馆馆长马承源发现铭文并命名为“何尊”。

文物特徵

材质
何尊的主要材料有铜、锡和铅等金属成分,三者所占比例也不同。早期铜占以上,有的锡仅占有0.8%,中期锡、铅比例分别为5-8%、1-6%,有所增加,晚期则以铅替锡的趋势更明显。
何尊——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何尊——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
造型
口圆体方,通体有四道镂空的大扉棱装饰,颈部饰有蚕纹图案,口沿下饰有蕉叶纹。整个尊体以雷纹为底,高浮雕处则为卷角饕餮纹,圈足处也饰有饕餮纹,工艺精美、造型雄奇。铜尊内胆底部发现了一篇一百二十二字铭文,而其中“宅兹中国”大意为:我要在国家的中心﹙成周﹚管理天下。这是“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此器造型纹饰都有独到之处,庄严厚重,美观大方,主体感极强。圆口方体,有四道大扉棱装饰。

文物铭文

“唯王初壅,宅于成周。 复稟(逢)王礼福,自(躬亲)天。在四月丙戌,王诰宗小子于京室,曰:‘昔在尔考公氏,克逨文王,肆文王受兹命。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兹乂民。呜呼!尔有虽小子无识,视于公氏,有勛于天,彻命。敬享哉!’唯王恭德裕天,训我不敏。王鹹诰。何赐贝卅朋,用作庾公宝尊彝。唯王五祀”。
何尊局部示意图何尊局部示意图
铭文大意是:成王五年四月,周王开始在成周营建都城,对武王进行丰福之祭。周成王于丙戌日在京宫大室中对宗族小子何进行训诰,讲到何的先父公氏追随文王,文王受上天大命统治天下。武王灭商后则告祭于天,以此地作为天下的中心,统治民众。周成王赏赐何贝三十朋,何因此作尊,以作纪念。这是周成王的一篇重要的训诫勉励的文告。

文物意义

最早的中国

“中国”一词最早见于西周初年的青铜器“何尊”的铭文。它是一个很典型的酒铜器代表。尊内铸有122字的铭文,铭文记载了周成王继承武王的遗训,“中国”两字作为词组,首次在何尊铭文中出现,这是中国人应该记住的一件大事。青铜铭文,就是用青铜铸造出的宝贵历史,可以印证史籍或弥补史籍的不足。
《何尊》铭文可以证明:洛邑始建于周公摄政五年,历时七年建成。七年后是成王五年,成王在这一年下令迁都成周洛邑。文献记载,西周成王时,曾有迁宅洛邑一事。不过司马迁在《周本纪赞》中则认为当时成王仍都丰、镐,未迁洛邑。但《吕氏春秋》等书也说成王营居于成周。何尊铭文开篇便有“唯王初迁宅于成周”的记载,证实成王确实迁居到洛邑。1981年岐山出土的新邑戈和2008年周公庙出土的新邑卜甲,都是这一事件的佐证。
图册资料

最早的“德”

何尊还是第一个出现“德”字的器物。何尊之前的器物,无论青铜器还是甲骨文,都”德“字无心。在这之前,无论是表示得到还是表示道德,全部是无”心“,全是“得”。何尊之后的铭文,表示道德的有“心”,表示其他如人名的无“心”。证明了周王朝以德治国的理念。(《易中天中华史》)
何尊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