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学》是2008年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刁恩杰。
基本介绍
- 书名: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学
- 作者:刁恩杰
- ISBN:9787122015969
- 定价:24.00元
-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8年
内容简介
《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学》该书结合当前人们所关注的食品质量与安全问题进行了论述,全书共分13章,分别详细介绍了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以及进行食品质量安全管理的重要性;食品中存在的三大类危害及其预防控制措施;食品安全控制体系;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与安全风险分析;食品质量控制方法;食品企业现场管理;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与QS市场準入制度。本书还着重介绍了食品企业可能面临的危机及其应对措施以及质量成本控制等内容。
本书内容新颖,实用性较强,可作为食品专业的本科及大中专教材,也可供相关领域科研、生产、管理等工作人员参考。
目录
第1章绪论
1.1食品安全概述
1.1.1食品
1.1.2食品安全
1.2食品质量管理概述
1.2.1食品质量
1.2.2食品质量管理
1.3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1.3.1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1.3.2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1.3.3促进国际贸易.规避各种壁垒
第2章影响食品安全的危害因素及其预防措施
2.1生物性危害因素及其预防措施
2.1.1细菌
2.1.2霉菌及其毒素
2.1.3病毒
2.1.4寄生虫
2.1.5鼠类及昆虫
2.2化学性危害因素及其预防措施
2.2.1食品添加剂
2.2.2农药、兽药残留
2.2.3生物毒素
2.2.4环境污染物
2.3放射性危害因素及其预防措施
2.4食品加工、物流与包装
2.4.1食品加工与食品安全
2.4.2食品包装与食品安全
2.4.3食品物流与食品安全
2.5食物过敏及其预防措施
2.6 新型食品
2.6.1保健食品的安全性
2.6.2辐照食品的安全性
2.6.3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2.7膳食结构
2.7.1营养不良
2.7.2 营养过剩
2.8食品掺伪
第3章良好操作规程(GMP)
3.1良好操作规程概述
3.1.1GMP产生的历史背景
3.1.2食品GMP的发展历程
3.1.3GMP在国际上的发展状况
3.1.4C4VP在中国的发展与实施情况
3.2国外良好操作规程
3.2.1美国的良好操作规程
3.2.2CAC(食品卫生通则)
3.3我国的良好操作规程
3.3.1卫生质量方针和目标
3.3.2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3.3.3生产、质量管理人员的要求
3.3.4环境卫生要求
3.3.5车间及设施卫生的要求
3.3.6原料、辅料卫生的要求
3.3.7生产、加工卫生的要求
3.3.8包装、储存、运输卫生的要求
3.3.9有毒有害物品的控制
3.3.10检验的要求
3.3.11保证卫生质量体系有效运行的要求
第4章卫生标準操作程式(SSOP)
4.1SSOP介绍
4.1.1SSOP含义
4.1.2SSOP的起源、发展及现状
4.1.3SSOP的基本内容
4.1.4实施SSOP的意义
4.2SSOP八项内容详解
4.2.1水(冰)的安全
4.2.2与食品接触表面的清洁度
4.2.3防止交叉污染
4.2.4设施的清洁与维护
4.2.5防止食品被外部污物污染
4.2.6外部污染物的监控
4.2.7有毒化学物品的标记、储存和使用
4.2.8雇员的健康与卫生控制
4.2.9虫害的控制
4.3果蔬汁生产加工企业的SSOP计画(实例)
4.3.1加工用水的安全
4.3.2果蔬汁接触面的状况和清洁
第5章危害分析与关键
控制点(HACCP)54
51HACCP介绍54
511HACCP定义54
512HACCP的起源和发展54
513HACCP突出特点55
52HACCP原理55
521危害分析与预防措施55
522确定关键控制点(CCP)56
523建立关键限值(CL)57
524关键控制点的监控(M)58
525纠偏行动(CA)59
526建立验证程式(V)60
527建立记录保持程式(R)61
53HACCP在食品企业的建立和执行62
531成立HACCP小组62
532产品描述63
533识别和拟定用途67
534绘製和确认生产工艺流程图67
535危害分析与预防措施举例70
536确定关键控制点举例72
537设定关键限值举例72
538关键控制点的监控举例72
539纠偏行动举例73
5310建立验证程式举例73
5311建立记录保存程式举例73
54HACCP认证75
541HACCP认证基础75
542HACCP认证过程76
55ISO 22000介绍77
551ISO 22000标準制定的原则、
特点和目标77
552ISO 22000与HACCP的异同78
553ISO 22000在我国推广与展望79
第6章食品安全性评价81
61食品安全性评价原理81
611毒理学基本知识81
612毒物毒作用的影响因素及机理83
613毒物的毒效应85
62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式87
621对受试物的要求87
622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式87
623对不同受试物选择毒性试验
的原则88
624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试验目的
和结果判定89
625食品安全性评价需要考虑
的因素90
63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实例92
631受试物92
632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式92
633综合评价93
第7章食品安全风险分析94
71风险与风险分析94
711风险的含义94
712风险的分类94
713风险分析94
72食品安全风险分析简介95
721基本概念95
722食品安全风险分析的发展历史96
723食品安全风险分析的内容96
第8章食品质量控制101
81质量波动101
811质量波动的定义101
812质量波动的原因101
813质量波动的分类102
82质量数据102
821质量数据的分类102
822蒐集数据的方法103
823蒐集数据注意事项103
83质量控制工具(一)——QC
旧七法103
831检查表103
832排列图105
833特性要因图106
834直方图107
835散布图109
836分层法111
837控制图112
84质量控制工具(二)——QC
新七法115
841亲和图115
842关联图116
843系统图117
844PDPC图117
845矩阵图119
846箭形图(网路图)120
847矩阵数据解析法121
第9章5S管理124
915S概述124
9115S的含义124
9125S的起源和发展124
9135S推行的目的和作用125
9145S之间的关係126
925S的执行126
921整理126
922整顿128
923清扫131
924清洁133
925修养(素养)134
935S在食品企业的执行135
931食品企业推行5S管理的
指导思想135
932食品企业推行5S管理要点136
第10章食品质量管理体系139
101ISO 9000概述139
1011ISO 9000产生的历史背景139
1012ISO 9000修订与发展139
102八项质量管理原则140
102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140
1022领导作用140
1023全员参与141
1024过程方法141
1025管理的系统方法141
1026持续改进142
1027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142
1028互利的供方关係142
103质量标準内容的理解与实施142
1031ISO 9000:2000142
1032ISO 9001:2000149
104质量管理体系认证163
1041基本概念163
1042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流程
和规则164
第11章食品质量安全市场準入
制度169
111概述169
1111产生背景169
1112食品质量安全市场準入
标誌——QS标誌170
112食品质量安全市场準入的条件170
113QS认证172
1131食品质量安全市场準入制度
适用範围172
1132实行质量安全市场準入制度的
食品种类172
1133QS认证程式173
1134香肠QS认证实例173
第12章食品企业危机管理181
121食品企业危机管理概述182
1211企业危机管理的含义182
1212企业危机管理的特徵183
1213危机管理的要素184
1214危机管理的类型及其危害186
1215危机管理原则189
122食品企业危机管理的步骤和方法191
1221食品企业危机管理的步骤191
1222解决食品企业危机的常用
方法193
1223危机管理的禁忌194
123食品企业危机管理案例196
1231可口可乐中毒事件196
1232“雀巢碘超标”事件197
第13章食品质量成本管理198
131质量的经济性198
1311质量效益与质量损失198
1312质量波动与损失198
132食品质量成本概述199
1321质量成本的含义199
1322质量成本的分类199
1323质量成本的特点200
1324质量成本模型201
133质量成本管理202
1331质量成本会计202
1332质量成本核算203
1333质量成本分析205
1334质量成本的计画和控制206
1335质量成本报告207
附表每日卫生控制记录表和定期
卫生控制记录表210
参考文献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