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浙江省水利厅

(2019-09-10 08:53:01) 百科综合
浙江省水利厅

浙江省水利厅

浙江省水利厅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梅花碑七号,浙江人民有着悠久的治水历史,史传大禹治水"大会诸侯于会稽",丽水通济堰、鄞县它山堰、钱塘江明清古海塘等古代着名水利工程流传至今。

浙江省水利厅根据省政府批准的省水利厅“三定”方案,省水利厅是省政府主管水行政的职能部门,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研究制订水利工作的方针、政策,起草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经审议通过后,负责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浙江省水利厅
  • 外文名:zjwater 
  • 属性:政府机构
  • 地区:浙江省
  • 面积:10.18万平方公里
  • 地址:杭州市上城区梅花碑七号 
  • 邮编:310009
  • 厅长:马林云 

水利概况

浙江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处东经118°00'-123°00'、北纬27°12'-31°31'之间,陆域面积10.18万平方公里,人口4677万(2000年),辖11个地级市、88个县(市、区)。浙江地形自西南向东北呈阶梯状倾斜,西南以山地为主,中部以丘陵为主,东北部是低平的沖积平原,"七山一水两分田"是浙江地形的概貌。境内有西湖、东钱湖等容积100万立方米以上湖泊30余个,海岸线(包括海岛)长6400余公里。自北向南有苕溪、京杭运河(浙江段)、钱塘江、甬江、椒江、瓯江、飞云和鳌江等8条主要河流,钱塘江为第一大河,上述8条主要河流除苕溪、京杭运河外,其余均独流入海。
浙江省水利厅
浙江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充沛,年均降水量为1600毫米左右,是我国降水较丰富的地区之一。全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937亿立方米,但由于人口密度高,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2008立方米,最少的舟山等海岛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600立方米。
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浙江历来是洪涝台旱灾害的多发地区。一是洪涝台旱等灾害交替发生,每年5、6月份梅雨集中,易成洪涝,7、8月份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容易发生乾旱,8-10月份沿海地区又常受颱风袭击,建国以来有30次颱风在浙江登入,造成巨大损失;二是由于江河源短流急,洪水暴涨暴落,平原地区地势低洼,河口受潮水顶托,排水不畅,洪涝台灾害造成的损失巨大;三是由于人口密度高,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加上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水污染的加剧,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浙江人民有着悠久的治水历史,史传大禹治水"大会诸侯于会稽",丽水通济堰、鄞县它山堰、钱塘江明清古海塘等古代着名水利工程流传至今。

领导信息

马林云 党组书记、厅长
冯 强 党组成员、副厅长
赵向前 党组成员、纪检组长
蒋如华 党组成员、副厅长
李 锐 党组成员、副厅长
杨 炯 党组成员、副厅长
施俊跃 党组成员、总工程师
葛平安 党组成员、钱管局局长
巡视员:徐国平

主要职责

浙江省水利
根据省政府批准的省水利厅“三定”方案,省水利厅是省政府主管水行政的职能部门,主要职责如下:
1.负责保障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拟订水利发展规划、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和有关政策,组织编制并监督实施全省重要江河湖泊的流域(区域)综合规划、防洪规划和有关专业规划。起草有关水行政管理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草案。按规定製定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有关制度并组织实施。负责提出水利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方向、省级财政性资金安排的初步意见;提出省级水利建设投资安排建议并组织实施。
2.统一管理水资源(含空中水、地表水、地下水)。组织开展水资源调查评价工作,拟订全省和跨地区水中长期供求规划、水量分配方案并监督实施,负责重要流域、区域以及重大调水工程的水资源调度,组织实施取水许可、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组织有关国民经济总体规划和有关专项规划及重大建设项目的水资源论证和防洪论证工作。指导水利行业供水和乡镇供水工作。
3.负责水资源保护工作。组织编制水资源保护规划,拟订水功能区划并监督实施,指导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指导地下水开发利用和城市规划区地下水资源管理保护工作。核定水域纳污能力,提出限制排污总量意见,指导入河排污口设定工作。
4.负责水旱灾害防治工作。组织、协调、监督、指导全省防汛防台抗旱工作,组织编制省防汛防台抗旱应急预案并组织实施,对重要江河湖泊和重要水工程实施防汛防台抗旱调度和应急水量调度。指导水利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承担省政府防汛防台抗旱指挥部的日常工作。
5.指导水利设施、水域及其岸线的管理与保护。指导重要江河、水库、湖泊及河口的治理和开发,指导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组织实施具有控制性或跨地区的重要水利工程的建设与运行管理,组织实施有关涉河涉堤建设项目审批(含占用水域审批)并监督实施。依法负责水利行业安全生产,组织、指导水库、水电站大坝和江堤、海塘的安全监管,组织实施水利工程建设的监督,指导水利建设市场的监督管理。负责滩涂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指导滩涂围垦、低丘红壤的治理和开发。
6.组织、指导水政监察和水行政执法,负责重大涉水违法事件的查处,协调、指导水事纠纷的处理。
7.指导农村水利工作。组织协调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指导农村饮水安全、节水灌溉等工程建设和管理工作,指导农村水利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在职责範围内负责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管理、组织开展水能资源调查评价工作,协同拟订水能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政策并组织实施,指导水电农村电气化和小水电代燃料工作。
8.负责水土保持工作。拟订水土保持规划并监督实施,组织实施水土流失的综合防治、监测预报并定期公告,负责有关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审批、监督实施及水土保持设施的验收工作,指导省重点水土保持建设项目的实施。
9.负责节约用水工作。拟订节约用水政策,拟订有关标準,组织编制节约用水规划,发布节约用水情况通报,组织、监督全省节约用水工作,指导和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
10.指导水文工作。负责水文水资源监测、水文站网建设和管理,对江河湖库和地下水的水量、水质实施监测,发布水文水资源信息、情报预报和全省水资源公报。指导水利信息化工作。
11.开展水利科技、教育和外事工作。组织水利科学研究、技术推广及国际合作交流,拟订水利行业的技术标準、规程规範、定额并监督实施,组织开展水利行业质量监督工作。
12.指导、监督省级水利资金的管理。提出有关水利价格、收费、信贷的建议。
13.承办省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内设机构

根据上述职责,省水利厅设9个职能处室:
(一)办公室。负责文电、会务、机要、档案等机关日常运转工作;承担信息、保密、保卫、信访、政务公开、宣传等工作。
(二)政策法规处。起草水利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研究拟订水利工作的政策;制定重点课题调研计画并组织实施;指导水利行政许可工作;承办厅行政诉讼、行政複议和行政赔偿工作。
(三)规划计画处。拟订水利发展中长期规划,组织编制和审查省内大中河流和重要地区水利综合规划、专业规划和专项规划,协调流域开发工作;指导水工程建设合规性审查工作,审核省内重点水利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负责省级水利投资计画管理工作;承担水利综合统计工作。
(四)建设处(挂安全监督处牌子)。指导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拟订水利建设的行业技术标準、规程、规範、定额并监督实施,组织实施水利工程建设的监管,审核、审批省内重点水利项目初步设计;指导水利建设市场的监督管理,负责水利工程谘询、设计、监理、施工、检测、造价、质量与安全监督的管理;依法承担水利行业安全生产工作,指导水库、水电站大坝和江堤、海塘的安全监管,组织实施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监督;组织、指导水利工程项目稽察。
(五)水资源与水土保持处(挂省节约用水办公室牌子)。组织实施取水许可、水资源有偿使用、水资源论证等制度;组织水资源调查评价工作,发布全省水资源公报;指导水量分配,实施水资源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组织指导水功能区划和水资源调度工作并监督实施,指导入河排污口设定工作;指导饮用水水源保护、城市供水水源规划和城市污水处理回用等非传统水资源开发的工作,指导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保护;指导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指导计画用水和节约用水工作;组织实施水土流失监测、预报并公告;负责有关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审核、审批并监督实施以及水土保持设施的验收工作;承担省水资源管理和水土保持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的日常工作。
(六)财务审计处。编制省级水利部门预算;指导、监督省级水利资金和直属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指导直属单位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工作,组织审计直属单位经济活动情况;承办机关财务;提出有关水利价格、收费、信贷的建议。
(七)科技外事处。组织编制水利科技发展规划,组织水利科学研究、技术推广;组织拟订水利行业技术标準、规程、规範并监督实施;负责国际合作与交流;管理有关学会。
(八)水政处(挂省水政监察总队牌子)。组织、指导并监督水政监察和水行政执法工作。拟订水利执法监督和案件查处的有关规定;监督检查水利法律、法规、规章、规划、行政许可的实施;协调、指导水事纠纷的处理,查处重大水事违法事件;组织、指导水利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九)人事教育处(挂离退休干部处牌子)。负责机关及直属单位的机构编制、人事管理、劳动工资、教育培训等工作;负责机关并指导直属单位离退休人员的管理服务工作;指导全省水利队伍建设。
直属机关党委。负责机关和直属单位的党群工作。

其他机构

(一)浙江省围垦局(正处级)。负责组织对全省滩涂、低丘红壤等后备资源的调查评价,负责对滩涂资源的监督、保护和管理;组织编制全省滩涂、低丘红壤等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画;组织实施有关围垦的地方性法规、规章;指导、监督滩涂、低丘红壤的治理和开发利用工作;负责围垦项目立项、审核、审批并监督实施。
(二)浙江省人民政府防汛防台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正处级)。承担省人民政府防汛防台抗旱指挥部的日常工作,组织、协调、监督、指导全省防汛防台抗旱工作。组织编制省级防汛防台抗旱应急预案并监督实施,负责全省水旱灾情统计和发布,指导、监督重要江河防汛演练和抗洪抢险工作;对重要江河湖泊和重要水工程实施防汛防台抗旱调度和应急水量调度;组织、协调、指导颱风与山洪等灾害防御工作以及蓄滞洪区安全建设、管理和运用补偿工作;负责洪泛区、蓄滞洪区和防洪保护区的洪水影响评价工作;指导水利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指导全省城市防洪工作;监督、指导全省防汛防台抗旱物资的储备管理,负责协调全省防汛防台抗旱物资和队伍的调用。

人员编制

省水利厅行政编制96名(含省人民政府防汛防台抗旱指挥部办公室编制13名),其中:厅长1名,副厅长4名,总工程师1名;处级领导职数34名(含直属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1名)。后勤服务人员编制12名。
纪检、监察机构的设定、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按有关档案规定执行。

其他事项

(一)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的职责分工。省水利厅对水资源保护负责,省环境保护厅对水环境质量和水污染防治负责。省水利厅核定水域纳污能力,提出限制排污总量意见;省环境保护厅按规定组织编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画及相关政策并监督实施。两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协调和配合,建立厅际协商机制和信息共享制度,定期通报水资源保护与水污染防治有关情况,协商解决有关重大问题。省环境保护厅发布水环境信息,对信息的準确性、及时性负责。省水利厅发布水文水资源信息,其中涉及水环境质量的内容,省水利厅和省环境保护厅应协商一致。
(二)河道采砂管理的职责分工。省水利厅对河道采砂影响防洪安全、河势稳定、堤防安全负责,省国土资源厅对保障河道内砂石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负责,省交通运输厅对河道采砂影响通航安全负责。由水利部门牵头,会同国土资源、交通运输等部门,负责河道采砂监督管理工作,统一编制河道采砂规划和计画并组织出让。河道采砂许可证、河道採矿许可证由水利部门统一受理、送达,其中採矿许可证申请受理后转交国土资源部门办理。河道采砂的水上执法监管,要充分发挥交通运输部门执法机构的作用。
(三)将城市涉水事务的具体管理职责交给城市人民政府,并由城市人民政府根据实际确定相关的管理体制,省政府各相关部门根据所承担的职责负责业务指导。
(四)所属事业单位的设定、职责和编制事宜另行规定。

直属单位

厅属省围垦局
省防汛抗旱办
省水库管理总站
省水电管理中心
省农村水利局
省河道管理总站
省水利发展规划研究中心
省钱塘江管理局
省水文局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省水电干校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
省防汛技术中心(省防汛机动抢险总队)
省水利河口研究院
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省水利水电工程局(省水利水电技术谘询中心)
省水资源管理中心
省水利水电质监中心
省水利科技推广与发展中心
省水利厅机关服务中心
省水利信息管理中心
省水土保持监测中心
省钱管局杭州管理处
省钱管局宁绍管理处
中国水利博物馆
省钱塘江安全应急中心
省钱管局嘉兴管理处
浙东引水管理局

博物馆

中国水利博物馆是水利部直属的国家级行业博物馆。为了宣传人民民众治水的历史功绩和伟大成就,弘扬水利精神,传承水利文化,普及水利知识,促进水利持续发展,2004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央编办批覆,中国水利博物馆在浙江杭州设立,由水利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管理。
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对中国水利博物馆建设高度重视,十分关心。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为中国水利博物馆开馆作出重要批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亲临博物馆现场视察,指导筹建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同志在开工时作重要批示,开馆之际又给中国水利博物馆发来贺信。
中国水利博物馆由浙江省水利厅负责筹建。自2005年3月开工以来,经过5年艰苦奋战,中国水利博物馆已顺利建成,并于2010年3月22日“世界水日”开馆。博物馆地处杭州钱塘江南岸,建筑面积3.65万平方米,高128.9米,採用塔馆合一的设计,实现了古典风格、现代材料和先进技术的完美结合,成为“漂在水上”的水晶宝塔。
中国水利博物馆综合了收藏、展陈、科普、宣传、教育、研究、交流和休闲等功能,核心展区分为水利千秋、水中万象和龙施雨沛三大部分。水利千秋展区採用场景复原、文物陈列、图文展示、视频演绎和多媒体特效套用等五位一体的模式,生动展现中华民族5000多年水利历史和文化;水中万象展区採用参与互动的方式,让观众尽情遨游水科技和水资源的知识海洋;龙施雨沛展区通过在传统龙钮印章雕塑上镌刻边款铭文,诠释中国水利的起源和文化内蕴,表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
同时,中国水利博物馆依託周边正在建设的以水科技、水文化、水民俗、水生态等为主要内容的水博览园,真正做深、做透、做强水的文章,让观众通过近水、亲水、观水、戏水和识水,了解水的历史,认识水的哲理,体会水的重要,重视水的保护,增强水的法制观念。
承载着数千年厚重而辉煌的水利历史,中国水利博物馆正以自己的方式弘扬水文化,传播水文明,在观众灵魂深处浇筑起一座人水和谐的“精神大坝、思想水库”。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