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在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覆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神经痛,被称为“天下第一痛”。多数三叉神经痛于40岁左右发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女性较多,其发病右侧多于左侧,吃饭、刷牙、打哈欠都会引发剧痛,主要症状为刀割、针刺、撕裂、烧灼或电击样剧烈难忍的疼痛,严重的或使患者引发抑郁,甚至有轻生的念头。
基本介绍
- 别称:天下第一痛
- 中医病名:三叉神经痛
- 英文名称:douloureux tic; epileptiform neuralgia; Fothergill's neuralgia;prosopalgia;
- 常见发病部位:舌咽神经(扁桃体、舌根、咽及耳道深部即舌咽神经分布区)、牙龈部
- 常见病因: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虽不明确,大多数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人有颅底血管对神经的反常压迫。
- 常见症状:在头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发病骤发,骤停、闪电样、刀割样、烧灼样、顽固性、难以忍受的剧烈性疼痛。
“天下第一痛”
在生活中,有三成的面部三叉神经痛会被误以为是牙痛。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三叉神经痛患者约250万人,每年新增患者约6.5万人,但不少患者在疼痛路上多走了不少冤枉路,据媒体报导,曾有一男性患者因患有三叉神经痛,被误认为牙痛,结果拔光了所有的牙齿,得不偿失。
三叉神经痛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继发性三叉神经痛是指病因十分明确的一类三叉神经痛,其常见原因包括胆脂瘤、三叉神经鞘瘤、听神经瘤、脑膜瘤等肿瘤、炎症、脑血管疾病、颅底畸形等。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和发病机理虽然尚不确定,但目前医学界普遍认为,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血管扭曲变长、压迫或者刺激了三叉神经根,是引起三叉神经疼痛发作的原因。因此,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的中老年人要特别警惕三叉神经痛,积极治疗原发病。
诊断症状
■疼痛的部位:不会超出三叉神经的分布区域,常常局限于脸部的一侧,多累及一支,以一侧的第二、三支合併痛最常见。
■疼痛的性质:疼痛呈电击样、刀割样以及撕裂样剧痛,突发突止,通常没有预兆,间歇期完全和正常人一样。每次疼痛持续数秒至2~3分钟,发作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间歇期逐渐缩短、疼痛逐渐加重。
■血管-植物神经症状:有时会伴有面部发红,以及皮肤的温度增高,结膜充血,流泪?唾液分泌增多,鼻黏膜充血?流涕等症状。
■诱因及其扳机点:洗脸、刷牙、咀嚼、哈欠和讲话常可诱发其发作。有些病人触摸鼻旁、口周、牙龈、眉弓内端等区域即可引起疼痛发作,这些敏感区域称为“扳机点”或“触发点”。
预防
■避免过劳、情志抑郁。过劳耗伤气阴,脉络失养,筋脉挛急,三叉神经疼痛加重。情志抑郁,郁久化火,上扰面部经脉,诱发、加重三叉神经痛。
■讲究卫生,防止感染。三叉神经痛与某些感染性疾病(如急性化脓性鼻窦炎、急性中耳炎、牙髓炎、牙龈炎等)有关。其病原体可产生内毒素和外毒素,致营养代谢障碍,对三叉神经有不良刺激,诱发或加重本病。
■保证良好的夜间睡眠良好可以消除疲劳,恢复体能,提高免疫;细胞功效。吃饱喝好、荤素搭配、讲究卫生,防止病从口入;讲究营养、注重实惠,可以补充消耗、增强体能,保持精力旺盛。多喝水,注意保暖和休息,使病情及时好转。
■注意气候变化,适时增减衣服,避免忽冷忽热,防止风邪侵袭。风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不良的作用,它使人感到压抑、头痛、烦躁、精神疲乏,风为百病之长,可以携带多种病菌侵犯人体,寒风、热风均可致人感冒,亦可使肌肉痉挛、关节疼痛,电风扇、空调不宜过久的对着人体吹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