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南宁市历史传统街区保护管理条例

(2019-11-23 06:57:54) 百科综合

南宁市历史传统街区保护管理条例

《南宁市历史传统街区保护管理条例》经2000年8月30日南宁市十届人大常委会第38次会议通过,2001年3月24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九届人大常委会第23次会议批准;2011年11月16日南宁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2次会议修订,2012年3月23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27次会议批准修订。《条例》共22条,自2001年4月1日起施行。2013年8月14日,南宁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十三届第22号公布《南宁市历史街区保护管理条例》。该《条例》第31条决定,废止《南宁市历史传统街区保护管理条例》。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南宁市历史传统街区保护管理条例
  • 通过时间:2011年11月16日
  • 施行日期:2001年4月1日
  • 颁布部门:南宁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基本信息

南宁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十三届第5号
《南宁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南宁市市政设施管理条例〉等十五件地方性法规的决定》已由南宁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次会议于2011年11月16日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7次会议于2012年3月23日批准,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南宁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12年4月10日

修改决定

南宁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南宁市市政设施管理条例》等十五件地方性法规的决定
(2011年11月16日南宁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次会议通过,2012年3月23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7次会议批准)
南宁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次会议决定,对以下十五件地方性法规进行修改:
…………。
八、《南宁市历史传统街区保护管理条例》
(一)将第十九条第一款修改为:“违反本条例规定的单位和个人被处以罚款时,罚款必须在规定期限内缴纳,逾期不缴纳的,每日按罚款数额的3%加处罚款。”
(二)将第二十条第二款修改为:“对违反本条例规定的建(构)筑物,在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作出责令停止建设或者限期拆除的决定后,当事人不停止建设或者逾期不拆除的,建设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责成有关部门採取查封施工现场、强制拆除等措施。”
…………。
本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管理条例

南宁市历史传统街区保护管理条例
(2000年8月30日南宁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38次会议通过,2001年3月24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3次会议批准;根据2003年8月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3次会议关于批准《南宁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南宁市历史传统街区保护管理条例〉的决定》的决定修正;2011年11月16日南宁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次会议修订,2012年3月23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7次会议批准修订)
第一条 为保护南宁市城市历史传统街区风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规定,结合本市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历史传统街区是指具有一定保护价值、风貌特色和历史遗蹟、延续城市历史的街区。
本条例确定保护範围:朝阳路以西、民族大道西段以北、当阳街以东、新华街以南围合区域和解放路沿街区域,其中兴宁路、民生路为重点保护区。
第三条 凡在历史传统街区範围内的土地利用和各项建设,必须遵守本条例。
历史传统街区範围内涉及文物保护的,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规定执行。
第四条 历史传统街区的保护、建设和管理,由南宁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市建设、土地、文物等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第五条 历史传统街区在保持原有文化风貌的前提下,应当逐步改善生活居住和交通条件,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配套建设;注意调整居住人口密度和用地功能,逐步调整迁移街区内与街区环境不协调的单位。
第六条 兴宁路、民生路作为骑楼风格的特色街区,其沿街建筑保护和改造应当遵循内部变外部不变、后面变前面不变、地下变地上(骑楼下)不变的原则,严格保护骑楼建筑传统立面风格和街区风貌。
第七条 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具体负责历史传统街区保护规划的组织编制工作。历史传统街区保护规划和重点保护区改造方案经市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批。
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据批准的历史传统街区保护规划组织制定相关的保护规划技术规定。
第八条 历史传统街区保护规划的设计工作由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委託具有相应设计资质的城市规划设计单位承担。
历史传统街区沿街建筑的改造修缮,应由具有相应施工资质的建筑施工单位承担。
第九条 历史传统街区的勘察、规划设计费用应当列入本级财政计画。重点保护区的建筑修缮、维护等费用,本级财政应当给予适当补贴。
第十条 历史传统街区内,总体拆建比不宜超过1∶1.5。应当保留质量较好、特色鲜明的建筑。
第十一条 保留建筑的产权人和使用人不得擅自改变其建筑现状及使用性质,或者从事有损保留建筑安全的活动。
建筑现状和使用性质与原建筑的设计性质不一致并影响到保留建筑安全的,产权主管部门或产权人应当调整或限制使用。
保留建筑的产权人和使用人,应当对保留建筑及其环境定期进行修缮,保持建筑完好。
第十二条 兴宁路、民生路街区的保护和改造必须遵守以下规定:
(一)沿街两侧建筑按原有高度控制,地面以上不得超过四层,总高度控制在16米以内;
(二)底层建筑高度4.2米,二层以上各层高度3-3.3米,檐高不小于3.5米,骑楼通廊净空不小于3.5米;
(三)廊道宽度控制在3-3.5米,柱距控制在3.5-4.5米;
(四)恢复外部色彩原貌或与其相近色彩;
(五)沿街骑楼建筑的外装修、装饰恢复原有的风格;骑楼敞廊内不得设定任何临时设施。
第十三条 沿街设定的市政设施、广告和牌匾应当统一规划设计并符合有关的技术要求。
第十四条 骑楼建筑后方毗邻建筑的高度、色彩、形式不得破坏骑楼的天际线和骑楼街区的视觉环境,严格控制建筑高度。
第十五条 在历史传统街区内,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未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的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责令其立即停止施工,并按照下列规定给予处罚:
(一)有严重影响的,责令限期拆除,恢复原貌;
(二)有影响且无法採取措施消除的,按违法情况的轻重予以部分或全部没收;予以部分没收的,从地面首层开始依次往上进行;
(三)有影响尚可採取措施消除的,按《南宁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第五十一条第(二)项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一条第一款规定的,由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按《南宁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第五十六条的规定给予处罚。
第十七条 对违反本条例规定造成违法建设的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由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按《南宁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第五十五条的规定给予处罚。
第十八条 城市规划管理检查人员依法进行检查时,被检查者拒绝或者不如实提供有关情况资料的,由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按《南宁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第六十二条的规定给予处罚。
第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的单位和个人被处以罚款时,罚款必须在规定期限内缴纳,逾期不缴纳的,每日按罚款数额的3%加处罚款。
罚没款全部上缴本级财政。
第二十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複议或者提起诉讼。当事人逾期不申请複议、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对违反本条例规定的建(构)筑物,在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作出责令停止建设或者限期拆除的决定后,当事人不停止建设或者逾期不拆除的,建设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责成有关部门採取查封施工现场、强制拆除等措施。
第二十一条 城市规划行政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二条 本条例自2001年4月1日起施行。

南宁市历史街区保护管理条例

公告

南宁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十三届第22号
《南宁市历史街区保护管理条例》已由南宁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于2012年11月23日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于2013年7月19日批准,现予公布,自2013年9月1日起施行。
南宁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13年8月14日

南宁市历史街区保护管理条例

(2012年11月23日南宁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0次会议通过,2013年7月19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5次会议批准)
第一条 为了保护城市历史风貌,促进城市建设和文化传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
第三十一条 本条例自2013年9月1日起施行。2000年8月30日南宁市第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通过,2003年8月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批准修改的《南宁市历史传统街区保护管理条例》同时废止。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