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黄伯云

(2019-04-30 19:33:54) 百科综合
黄伯云

黄伯云

黄伯云(1945年11月—),湖南省益阳市南县人,粉末冶金专家,“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的製备技术”的发明人。

1969年毕业于中南矿冶学院(今中南大学)特种冶金专业;1980年赴美留学,先后获爱阿华州立大学工学硕士、博士学位;1986年进入田纳西大学和橡树岭国家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院士;2001年任中南大学党委常委、校长。

1986年—2003年,黄伯云带领团队日夜拼搏,终于打破了国外对”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的製备技术“的封锁,该技术在获2004年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此外,其主持研究的"高技能粉末冶金飞机剎车材料製造"项目获1997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苏27飞机KT156机轮国放ZFS27剎车盘"项目获1997年中国有色总公司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图-154M飞机国产粉末冶金剎车副(盘)研究与开发"项目获1998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等。

黄伯云长期致力于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研究和教学,在航空制动材料、高温金属间化合物和特种功能材料研究与套用方面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1999年获湖南"光召科技奖",2005年被评为CCTV感动中国2005年度人物,2005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着有《钛铝基金属间化合物》;主编有《粉末冶金标準手册》;撰有《钛铝合金的抗氧化研究》等论文100多篇。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黄伯云
  • 外文名:Huang Boyun,Huang Baiyun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湖南省益阳市南县
  • 出生日期:1945年11月24日
  • 职业:学者、教师
  • 毕业院校:中南矿冶学院、爱荷华州立大学
  • 主要成就: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
    2004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CCTV感动中国2005年度人物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具影响劳动模範
  • 学位:工学博士
  • 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
  • 政治面貌:共产党员
  • 入党时间:1972年06月
  • 参加工作时间:1969年08月

人物生平

1945年11月24日,出生在湖南省南县一个农民家庭。作为农民的儿子,吃苦耐劳成为黄伯云的精神底色。
1964年09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南矿冶学院特种冶金系进行粉末冶金专业的学习。
黄伯云黄伯云
1969年08月,毕业后留校在中南矿冶学院新材料研究所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直到1980年08月。
1978年,参加出国人员考试,以学校参考人员总分第一的成绩被录取为冶金部出国访问学者。
1980年08月,开始在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及AMES国家实验室的学习和研究工作。入校不久后,受到一位叫McGee的教授的赏识,并在他的主导下,经过中国教育部的批准,正式成为这位美国材料界权威人士的研究生,同时由爱荷华州立大学提供攻读博士学位的全额奖学金。
1986年08月,完成了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并获得硕士、博士学位。
1986年08月至1988年05月,在美国田纳西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在美学习和工作的八年时间里,累计发表了十多篇有重大影响的学术论文,得到美、法、日等国科学家的高度评价。
1988年9月13日,携妻带女回到中国,回到母校担任一名普通教师。
1988年09月至1989年09月,在中南工业大学粉末冶金研究所工作,1988年12月破格晋升为教授。
1989年09月至1990年12月,任中南工业大学粉末冶金研究所总工程师。
1990年12月至1992年12月,任中南工业大学粉冶所所长。
1992年12月至1997年06月,任中南工业大学副校长,1993年评定为博士研究生导师。
1997年06月至2000年04月,任中南工业大学校长,1999年12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0年,创办湖南剎车材料实业有限公司和湖南英捷新材料公司并任董事长。
2000年04月至2001年12月,任新合併成立中南大学的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
2001年07月,创建湖南博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公司最大个人股东。
2001年12月至2004年08月,任中南大学党委常委、校长。
2002年11月,当选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2004年09月至2011年10月,任中南大学党委常委、校长(副部长级——2004年中南大学升格为副部级高校)。
2006年05月,当选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2007年10月,当选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2008年03月,当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2009年10月01日,应邀赴天安门城楼观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阅兵仪式。
2011年05月30日,当选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2011年10月26日,因年龄原因不再担任中南大学校长,由张尧学继任。
2011年12月08日,全票当选湖南省科协九届委员会主席。
2013年3月,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委员。
(“人物生平”内容参考资料来源:)

人物成就

科学研究

黄伯云长期从事先进複合材料、高性能摩擦材料、高温结构材料、粉末冶金材料以及其它新材料的研究与开发。他共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863高技术项目、国家973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和国家攻关项目等10余项。其中,从1996年开始主持研究的“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的製备技术”,荣获2004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结束了该奖项连续六年空缺的历史,同时,这个项目的成功开发,使中国打破了欧、美在此项技术上的垄断;“高性能粉末冶金飞机剎车材料製造”,实现了某型飞机剎车材料的国产化;“铁基、钨基複杂精细零部件注射成型技术”,创造了一系列具有自主智慧财产权的新技术,为精密複杂零部件製造提供了整套关键技术;研製的“钐-钴和铈钴铜铁磁性材料”成功套用于中国人造卫星的关键通讯器件;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0多项,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00多篇,其中被SCI和EI分别收录43篇、81篇,出版专着2部。
黄伯云在指导学生研究课题黄伯云在指导学生研究课题
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的製备技术
黄伯云研製航空制动材料黄伯云研製航空制动材料
1988年,项目被原中国国家计委正式立项,经费总投入1.54亿元,开始了工业性实验。
黄伯云院士调集60多名材料、化学、冶金、机械、电子、航空等6大类的工程技术人员,将项目分解成製造方法和工艺技术、製造关键工艺设备、抗氧化涂层和涂层技术、材料的组织结构摩擦磨损性能、性能测试技术和评价方法、适航和地面惯性台实验技术等六大子课题同时攻关。
2002年,黄伯云率领的团队攻克了炭/炭複合材料製备过程中的系列难题,走出了一条与国外完全不同的技术路线,建立了全新的、完整的高性能炭/炭複合技术体系,在国内外首创了具有显着特色和自主製备技术智慧财产权的高性能炭/炭剎车材料製备技术,形成了重大成果和发明,其关键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在理论上发现了CVI微区气氛原子堆积和摩擦膜形成的微观机理;在国内外首次设计并採用全炭纤维预製体,突破了国外的预氧丝预製体模式;首创了逆定向流—径向热梯度CVI热解炭沉积技术。2005年时已形成11项国家专利,其中已授权9项,同时研发了拥有自主智慧财产权的6大类30多台套成套关键工艺设备。
採用该製备技术生产的高性能炭/炭複合材料航空剎车副,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使用强度提高30%,耐磨性提高20%;寿命提高9%;价格降低21%;生产效率提高100%;高能制动性能超过25%。
此外,他们还创立了实验室材料性能测试和评价方法;建立了中国首个炭/炭剎车材料地面试验装置,规範并制定了中国首个适航标準。

科技企业

为了把科研成果儘快转化为先进生产力,中南大学建成了年产一万盘炭/炭剎车片的工业化示範生产线。
为了扩大生产,黄伯云与同事们先后注册成立了4个学科性公司,其中,2004年1月15日,中南大学湖南博云新材料有限公司创业基地投入建设,被中国有关部门批准可以生产“炭/炭”剎车副,该基地占地150多亩,投资1.5个亿,当年产值达5000多万。
全校14位院士中有9名相继办起了学科性公司。学校实现了1亿多元的无形资产的资本化,拉动3亿元民间资本投资,形成近5亿元的资本总量推动科技创新,先后办起50多个学科性公司,完成200多个新产品的市场化。黄伯云的湖南剎车材料公司仅用一年多时间就形成了年产300盘的生产线,每年可为中国节约外汇5亿多美元。

硕博培养

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工程技术数字研究馆信息:1992年至2005年期间,黄伯云共培养6名学生获得博士后学位,19名获得硕博士学位,26名获得硕士学位,最近名单如下:
【邹俭鹏】 学位类别:博士 ;授予学位日期 2005年10月01日; 授予学位单位: 中南大学
学位论文:HA/316L不鏽钢生物功能梯度材料研究
【羊建高】 学位类别:博士 ;授予学位日期2004年12月01日; 授予学位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论文:梯度结构硬质合金的製备原理及梯度形成机理研究
【汤慧萍】 学位类别:博士 ;授予学位日期2004年12月01日; 授予学位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论文:汽车用粉末冶金Ti-Fe-Mo-Al合金的研究
【熊翔】 学位类别:博士 ;授予学位日期2004年06月01日; 授予学位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论文:炭/炭複合材料制动性能研究
【张武装】 学位类别:硕士 ;授予学位日期2004年06月01日; 授予学位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论文:具有梯度结构的硬质合金刀片基体研究
【王海兵】 学位类别:硕士 ;授予学位日期2004年04月01日; 授予学位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论文:梯度结构硬质合金的製备及梯度形成机理分析
【李宇春】 学位类别:博士后 ;授予学位日期2003年11月01日; 授予学位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论文:複合金属陶瓷在铝电解电极中的套用研究
(完整名单请参考)

获奖记录

1997年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1998年
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9年
1998年度(第二届)湖南光召科技奖
2003年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
2005年
2004年度中国十大科技新闻人物
2004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感动中国2005年度人物
2006年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技进步特别贡献奖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湖南省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创新特殊贡献奖
2009年
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具影响的劳动模範

着作论文

专业着作

《钛铝基金属间化合物》(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8年)
《粉末注射成形流变学》(中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
《生物材料学》(科学出版社2004年)
《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的製备技术》(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年)

会议论文

《炭陶製动材料的研究与套用》(2006全国摩擦学学术会议 )
《不同服役条件下冷凝器白铜管的腐蚀特性》(第十届全国青年材料科学技术研讨会)
《纳米90W-7Ni-3Fe複合粉末的熔化点降低特性》(第十届全国青年材料科学技术研讨会)
《低成本粉末冶金Ti-Fe-Mo-Al-Nd合金的研究》(第十二届全国钛及钛合金学术交流会)

期刊论文

黄伯云多年来发表期刊论文七百多篇,后期论文主要有:
《Surface adsorption phenomenon during the preparation process of nano WC and ultrafine cemented carbide》(2007年 25卷 2期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FRACTORY METALS & HARD MATERIALS)
《不同剎车压力下C/C複合材料的摩擦性能与摩擦面研究》( 2007年 25卷 2期 润滑与密封)
《低温化学气相渗透法製备Cf/TaC複合材料的研究》(2007年 22卷 02期无机材料学报)
《建立当代中国大学自主创新体系》(2007年 22卷 01期 中国钨业)
《钨基合金穿、破甲材料的研究进展》(2007年 22卷 01期中国钨业)
《Friction and wear behaviors and mechanisms of Fe and SiO2 in Cu-based P/M friction materials》(2007年 262卷 9-10期 WEAR)
《Synthesis of tungsten oxide tapered needles with nanotips》(2007年 303卷 2期 JOURNAL OF CRYSTAL GROWTH)

外界评价

中国教育报:“作为一名院士、一名科学家,黄伯云在科学研究上的这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科学探究精神,将会极大地鼓舞广大高校科研人员,激发他们为国家、为社会研製出更多的高科技成果。正是像黄伯云这样用“特殊材料”製成的科学家,以他们敢于攻克任何难关的勇气,一步步推动着中国科研事业的发展。黄伯云实验炉里那不熄的火焰,点亮的是中国高科技发展的历史。”
湖南日报:“因为黄伯云,中国在航空制动材料领域的国际地位变了;不变的,是一位赤子几十年如一日对祖国执着的情怀!”
“感动中国2005年度人物”颁奖词:“这个和世界上最硬材料打交道的人,有着温润如玉的性格,渊博宽厚,抱定赤子之心;静能寒窗苦守,动能点石成金。他是个值得尊敬的长者,艰难困苦,玉汝以成,三万里回国路,二十年砺剑心,大哉黄伯云!”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