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布铁镇地处大兴安岭东麓低山丘陵区,位于鄂伦春旗东南部,北距旗政府驻地阿里河镇90公里,南距大杨树镇22公里,地处东经123°25′-124°30′,北纬49°50′-50°20′。境内林草并茂,河流纵横,甘河、奎勒河流经镇境,甘奎因两河之名相合而成。乌鲁布铁镇南至春亭阁河,北与加格达奇、松岭区交界,西南至宜里办事处,东至四平山,辖区总面积3805.76平方公里。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鄂伦春自治旗乌鲁布铁镇添加概述
- 属于:大兴安岭东麓低山丘陵区
- 地址:鄂伦春旗东南部
- 总面积:3805.76平方公里
简介
全镇辖区包括20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其中含2个猎民村,分别为乌鲁布铁猎民村和讷尔克气猎民村。境内外驻企业为内蒙古大兴安岭农场局所属的扎兰河农场,东方红农场的三个连队(四队、七队、十队);大杨树林业局所属的乌鲁布铁、奎中、胡得气、奎勒河(红花尔基)、奎下、奎元、扎赉河和朝阳管护站和加格达奇林业局所属的4个林场;齐齐哈尔铁路分局所属的讷尔克气、朝阳、乌鲁布铁、春亭阁4个车站及乌尔其、毛家铺、春林三个工区。全镇总人口14402人,其中鄂伦春族282人。
自然条件
地质构造
乌鲁布铁镇在地质构造上属古生代---中生代複式背斜构造,褶皱轴向多为北东向新华夏複式构造。
地貌
乌鲁布铁地处大兴安岭东南坡,土壤为暗棕壤、黑土和草甸土,土层厚50-70厘米,甘河和奎勒河流经镇境。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沖积平原较少。
气候
乌鲁布铁镇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大兴安岭东麓林缘温凉湿润半湿润林牧业气候区。四季变化显着,春季(4-5月)乾旱多风,日照充足;夏季(6-8月)短暂温凉,多雨;秋季(9-10月)气候骤变,霜冻早;冬季(11-3月)漫长严寒。
年均降水量440--460mm,年平均气温-2°- -0.8°,年日照时数为2440-2700小时,无霜期为90-110天。年平均风速为2.5米/秒。
水文
乌鲁布铁镇地处嫩江上游右岸,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500-1100米,境内河流均发源于大兴安岭东南侧和伊勒呼里山南侧,自西北向东南,汇入嫩江干流,皆属嫩江水系。境内主要有两大河流:甘河与奎勒河。
甘河:发源于大兴安岭东侧沃违其山麓,长155公里,流域面积680平方公里,西北—东南流向,于嫩江镇西南5公里处汇入嫩江。自阿里河口至大杨树段,河谷低缓,相对高200米左右,谷坡20~40°谷宽2-4公里。甘河较大支流有阿里河、奎勒河等。甘河年均径流量36.4亿立方米,最大65.64亿立方米(1989年),最小8.86亿立方米(1979年);年平均流量115立方米/秒;年均含沙量0.2公斤/立方米;历年平均冰厚1.3米,最大1.85米(1987年),最小1.05米(1988年);历年平均封冻天数为174天,最长187天(1966年),最短153天(1962年)。
奎勒河:发源于莫格吉大山东麓,长120公里,流域面积520平方公里,呈西北—东南走向,进入莫旗于乌如根塔拉附近汇入甘河。
三级河22条,总长320公里。全镇河流总长度595千米,河网密度0.16千米/平方千米,径流总量20.3亿立方米,年排涝量35亿立方米,年最大排涝量40.2亿立方米。境内最大的河流为甘河,从阿里河口至嫩县西南5公里处汇入嫩江流经境内16个行政村,长155公里。流域面积680平方千米,年均流量115立方米/秒。
植被
土壤植被主要是杨树、柞树、黑桦、白桦、落叶松、稀疏林、榛柴、次生林、灌木、小叶樟及其他杂草为主。
动物主要有:榛鸡(飞龙)、野鸡、东北兔、狍子、黑熊、狼、狐狸、花鼠、野猪、毛头鹰、马鹿等。山产品主要有:蘑菇、滑子菇、猴头、黑木耳、灵芝、越桔(红豆)、都柿、刺沙果、稠李子、山丁子。地下蕴藏着煤、铅、锌、铍、膨润土等矿产资源。
旅游业概况
镇内共有3个旅游点。分别为马尾山村农家乐果园採摘、新发村绿色食品食用菌种植农家乐、乌讷猎民村鄂伦春民俗文化手工艺品及特色种养业。特色活动有农家乐、果园採摘、鄂伦春族马队表演、骑马等。
文化艺术
2011年公共图书馆2个,建筑面积105平方米,藏书3338册;博物馆1个,建筑面积75平方米;文化行业从业人员7人,其中事业单位从业人员7人。
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有狩猎文化、剪纸艺术、桦皮文化、兽皮文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