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历程
职业经理人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2003年,在中央人才工作会上首次提出了“职业经理人”的概念,工作会上还提出建立社会化的职业经理人评价体系,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国家认证制度,代表了当今中国职业资格认证的最高水平。
2004年,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根据中共中央和国务院《2001-2005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及中组部、国家经贸委《关于印发〈“十五”期间全国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纲要〉的通知》的指示精神,中国企联在广泛调查、专家论证的基础上在全国企业内开展职业经理人资格认证系统工程,旨在培养一批“职业化、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的职业经理人。这项工程主要针对大、中型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士及专业人士,培养与评价质量、行销、生产、物流、人力资源、技术等多项专业的职业经理人。
2010年,中央人才工作会上发布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建立社会化的职业经理人资质评价制度,为4200万个职业经理空缺培养与评价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造就100名左右能够引领中国企业跻身世界500强的战略企业家;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国际化人才总量达到4万人左右。从2003年提出概念,到2010年的制度完善 ,职业经理人资格认证系统工程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风险管理与内控职业经理人资格认证
- 相关机构:中国中央组织部等
- 人才总量:达到4万人左右
- 提出时间:2003年
产生背景
风险管理与内控职业经理人(CERMIC)资格认证产生的背景
中国风险管理事业发展的这十年,在社会关注、认识水平、理论研究、企业实践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随着风险环境的日益複杂、企业管理需求的不断提高,风险管理人才缺失已经凸显。当前,中国风险管理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转折和提升期,而能否抓住这一历史机遇期,推动风险管理的深入发展、风险管理机制有效运转、为中国企业做强做优提供有效支持,风险管理团队能力建设必然成为重要挑战。结合企业战略、管理基础,系统地、分层分类分阶段培养风险管理的团队是应对这一挑战的重要举措。
2011年,由中国企联与第一会达共同提出开展风险管理与内控职业经理人(CERMIC)资格认证工作,填补了国内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双重技能资格认证的空白。经过多番理论研究、实践论证,于2012年正式推出风险管理与内控职业经理人(CERMIC)资格认证,并由中国企联与第一会达共同完成此项认证的培训与认证工作。
相关机构
风险管理与内控职业经理人的相关机构
监督检查——中国中央组织部
作为中国职业经理人资格认证系列工程的监督指导单位,中组部对风险管理与内控职业经理人资格认证培训、考试等资格认证的相关工作进行监督与检查,保证风险管理与内控职业经理人资格证书的价值,对每一位获得风险管理与内控职业经理人资格证书的中国职业经理人队伍的成员负责。
认证管理——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
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简称:中国企联)分别成立于1979年和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国家民政部注册登记,隶属于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国企联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成立最早的跨行业、跨地区的全国性经济类型的社会团体,一直得到国务院国资委、国家发改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中央党政机关和部门的支持,是代表中国加入世界僱主组织的唯一机构。截止到2011年,共有56万余家会员企业。
技术支持与培训——北京第一会达风险管理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第一会达风险管理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第一会达)是中国第一家全面风险管理专业服务公司;是中国第一个全面风险管理(ERM)体系框架和方法论制定者;国内领先的全面风险管理专业服务机构;是中国风险管理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国务院国资委《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的主要起草合作伙伴,曾作为谘询专家参与了财政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範》的制定,并代表国家标準委参与了国际标準化组织《风险管理标準(ISO31000)》的制定,作为工作组组长单位参加了国家标準委《中国风险管理标準(GB/24353)》的制定。
作为风险管理与内控职业经理人(CERMIC)资格认证唯一指定的技术支持与培训机构,第一会达为风险管理与内控职业经理人培训课程量身订製了贴合企业需求的课程体系,制定了科学有效的学习计画,设计了先进、灵活、新颖的测评方式,是以培养专业综合能力为主要目的的风险管理能力建设计画。
六大理由
选择风险管理与内控职业经理人的六大理由
1、为风险管理与内控专业的职业经理人量身定製的认证培训项目
严格依照国资委颁发的《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国家标準委颁发的《中国风险管理标準(GB/T24353)》及财政部等五部委颁发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範》、《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为基本内容,同时依据中国企联《职业经理人资格认证标準》为职业要求,并以专业职业经理人认证培训的方式组织实施。
2、贴合企业需求的课程体系设计
以实战能力训练为主的认证培训课程有助于提升参训者的风险管理与内控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主要由“政策解读”、“理论宣讲”、“案例分享”、“能力训练”和“考评认证”五个单元组成。在确保专业性与系统性的基础上,突出实战性、新颖性与前沿性。
3、行业资深的实战派讲师团队
讲师团队由风险管理与内控行业的公认行业专家、企业风险管理与内控工作的领导者、风险管理及内控项目实施的负责人、国内外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的风险管理与内控学术的带头人、国内外风险管理与内控标準的制定者等风险管理与内控领域的领军人物组成。他们将多角度、全方位地为企业提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具有实效性的系统培训。高素质的讲师团队是培训高质量、高效率的有力保证。
4、先进灵活的测评方式
摒弃了传统呆板的题海考试模式,取以代之的是先进、新颖的随堂能力测评。在课程进行过程中渗透知识点并採用问答、研讨等形式对参训者进行现场评定,以个人的实际风险管理与内控综合能力的提升为测评标準的核心,使风险管理与内控职业经理人资格的评定更加科学有效。
5、能力与资格的多重收益
符合资格认证要求,通过能力提升的培训,测评通过且考试合格的学员将取得中国企联颁发的风险管理与内控职业经理人资格认证证书,这是国内唯一的风险管理与内控双重技能的资格证书,学员本人还将进入中国职业经理人人才库,为持证者提供一个职业化、市场化、专业化和国际化的素质能力提昇平台。
6、规範严格的继续教育
培训、考试、认证、监察分离,流程严谨,保证资格认证的公平、公正,保证学员的收益;为企业培养等级合理、特质配套的风险管理与内控专业的专业素质高、综合能力强的职业经理人,从而提升企业风险管理和内控能力水平。为社会建立一支精通企业管理及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专业人才队伍。
课程设定
风险管理与内控职业经理人课程设定
课程模组 | 课程内容 |
模组一 | 风险管理与内控概述 |
模组二 | 内控体系与公司层面实施 |
模组三 | 套用层面的内控实施 |
模组四 |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机制的设计与实施 |
模组五 | 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实践案例分析 |
模组六 | 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框架设计 |
模组七 | 风险评估实施 |
模组八 | 业务领域风险管理整合实施 |
模组九 | 企业法律风险管理 |
模组十 | 信息技术助力企业风险智慧型 |
申报资格
如何申报资格认证
申报对象
我国境内各类大、中、小型企业均可选派人员参加,其中包括:
集团与公司高层管理者(主管风险的董事、副总裁或企业中位居控制管理高层的决策参与者、国企中的书记/副书记或纪检负责人等)
首席内控官、企业首席风险官
内控及风险管理委员会成员
内控总监、财务总监、审计总监、运营总监及其他职能部门和业务部门经理、主管等管理人员
参与企业风险管理相关岗位人员(审计、运营、战略、法律、合规、监察、质量/安全等)与内部控制设计、实施、评价活动其他相关人员
在第三方风险评估、认证机构的专业人员 (信贷部门,企业评级机构,各类商业行为调查审计机构等)
负责行业风险管理监管的公务员
机构或高等院校的相关专业研究人员和学者
申报等级
风险管理与内控职业经理人
高级风险管理与内控职业经理人
申报条件
风险管理与内控职业经理人资格认证
取得国家承认的大专以上学历,从事风险管理与内控相关工作满两年,或从事企业管理岗位工作满三年。
高级风险管理与内控职业经理人资格认证
取得国家承认的大专以上学历,从事风险管理与内控工作满四年,或从事企业管理岗位工作满六年。
培训学制
职业风险管理与内控经理人课时总计120学时,其中自学及完成作业64学时(8天),集中培训及训练、考试56学时(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