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2019-07-06 10:50:16) 百科综合
军

军,jun,会意。金文字形,从车,从勹( bāo,包裹)。表示用车子打包围圈的意思。

圜围也。四千人为军。

古代打仗主要靠车战,驻扎时,用战车围起来形成营垒,以防敌人袭击。本义::围成营垒。

指武装部队。军队的编制单位,是“师”的上一级。军,环形围绕。四千人成一军。字形採用“车”和省略了“巳”的“包”会义。“军”字里面的“车”,就是战车。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军
  • 拼音:jūn
  • 部首:冖
  • 部外笔画:4
  • 总笔画:6
  • 五笔86:PLJ
  • 结构:上下结构

基本信息

1、武装部队:军威。军服。行军。军功。军犬。军备。军纪。军衔。军阀。军令状。异军突起。溃不成军。
2、军队的编制单位,是“师”的上一级。
3、泛指有组织的集体:劳动大军。

汉字演变

演变图
军

战斗单位

军,军队编制里的一个单位,指挥官为军长,由若干个师(或者旅)编成的军队一级组织,通常隶属于军区或者方面军、集团军群。设有领导指挥机关,编有战斗、勤务保障部队、分队,为战役战术兵团。一般在上级编成内遂行作战任务,亦可独立作战。依任务、装备和编成,分为陆军军(步兵军)、坦克军、空军军、空降军等。

详细解释

【动】1、会意。金文字形如右图,从车,从勹(bāo,包裹)。表示用车子打包围圈的意思。古代打仗主要靠车战,驻扎时,用战车围起来形成营垒,以防敌人袭击。 2、围成营垒。
小篆 军小篆 军
军,圜围也。——东汉·许慎《说文》
军,围也。——《广雅》
军于庐柳。——《国语·晋语》
注:“犹屯兵粮储也。”
疏而不可蹙,数而不可军者,在于慎。——《银雀山汉墓竹简》
3、攻杀。
凡盗贼军,乡邑及家人,杀之无罪。——《周礼》
4、指挥作战。
祝聃射中王肩,王亦能军。——春秋·左丘明《左传·桓公五年》
建德不能军,以百余骑走饶阳。饶阳无备,因取之。——《新唐书》
5、驻扎。如:军屯(指驻屯的军队)。
6、从军
越国女,尚耍白猿,教俺替爷军。——明·徐渭《雌木兰》
7、姓
【名】
1、军队。
击破沛公军。——《史记·项羽本纪》
虽入军无忿争之心。——《韩非子·解老》
亮身率诸军攻祁山。——《三国志·诸葛亮传》
(袁可立)二十六载始出,仗钺治登莱军。——明 黄道周《节寰袁公传》
两军人马杂遝。——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英法联军。——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敌军已近寨。
军中发枪之号。
又如:军变(军队譁变);军流(充军流放);军律(军法,军纪);军门(军中长官、总督、将帅等;营门;衙署)。
2、军队的编制单位。古代以军为军队中最大的编制单位。春秋时各大国多设上、中、下三军,历代沿用其名,人数多少不一。
五旅为师,五师为军。——《周礼·小司徒》
军人军人
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周礼·夏官·序官》
万人为一军。——《国语·齐语》。注:“齐制也。”
全军为上。——《孙子·谋攻》
破军次之。
又如:歼敌一个军;军主(主一军,一军的主帅);军副(一军之副将)。
3、兵种,军事组织的一个部分。如:海军;空军;陆军;青年军;军仗(持兵器的仪仗护卫)。
4、士兵。
军皆殊死战。——《史记·淮阴侯列传》
明初实行卫所制度,其士兵的正式名称为“军”。如:军众(士卒);军健(兵卒);军健(士兵);军牢(士兵,军卒);军班子弟(宋时仪卫军金枪班成员的后代);军丁(兵卒;士兵)。
5、部队中的官兵。一个有组织的战斗部队的成员。如:军分(配给军人的衣食用品)。
6、营房,军营。如:军壁(军营周围的营墙的防御工事);军垒(有营墙的军营);军阵(军营);军门(军营的门)。
7、中国宋代行政区划名。与府、州、监同属于路。
奉化军节度。——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今为宋江军。
8、唐于设兵戍守之地,设定“军”、“守捉”、“镇”、“戍”等。安史之乱后,内地也设“军”。如汴州设宣武军。“军”与“守捉”的将领称使;“镇”与“戍”的将领称镇将。
9、阵地。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唐·高适《燕歌行》? 常用词组 1. 军备 jūnbèi
[armament] 军事编制、装备。
2. 军操 jūncāo
[military drill] 军队中进行的操练。
3. 军车 jūnchē
[military vehicle] 军用车辆。
4. 军船 jūnchuán
[military motor ship;troopship] 军队专用的机动船只;载兵的船。
5. 军刀 jūndāo
[soldier’s sword saber] 旧时军人用的长刀。
6. 军队 jūnduì
(1) [army]∶为政治目的服务的武装组织。
(2) [array]∶一群士兵。
规章定下了,在外国的战争应由封地的军队进行。
7.军阀 jūnfá
[warlord] 旧时拥有军队、割据一方、自成派系的军人或军人集团。
8. 军法 jūnfǎ
[military law] 军队中的刑法。
以军法从事。——宋·苏轼《教战守》
挠以军法。
9. 军费 jūnfèi
[military expenditure] 国家用于军事方面的经费。包括用于军事建设和战争的经费。
10. 军风 jūnfēng
[army style] 军队的作风
11. 军服 jūnfú
[military uniform;uniform] 军人所穿的统一服装。
12. 军港 jūngǎng
[naval port] 专供停泊军舰的港湾。
13. 军工 jūngōng
(1) [war industry]∶军火工业
(2) [military project]∶军事工程
14. 军功 jūngōng
[military exploit] 军事上的功绩
15. 军官 jūnguān
(1) [officer]∶武装部队中有权力或指挥职位的人,特指有任职令的人。
军官和士兵的俱乐部。
(2) [commissioned officer]∶被任命为少尉或少尉以上军衔的担任武装部队领导职务的官员。
16. 军管 jūnguǎn
[military control]军事管制
17. 军规 jūnguī
[military discipline] 治军的法规律令的统称;军纪。
18. 军棍 jūngùn
[war club] 战士用的棍棒;尤指美洲印第安人作为武器使用的一种棍棒。
19. 军国主义 jūnguózhǔyì
[militarism] 实行军事独裁,强迫人民接受军事训练,向人民灌输侵略思想,使政治、经济、文化为侵略战争服务的反动政策。如日本军国主义。
20. 军号 jūnhào
[bugle] 军队中用来吹奏各种信号的铜号。
21. 军徽 jūnhuī
[army emblem] 作为军队的标誌而正式规定的徽记。
22. 军婚 jūnhūn
[marriage between a serviceman and a civilian] 现役军人婚姻的简称。
即夫妻一方为我国军队现役军人的婚姻。军婚受我国法律保护。
23. 军火 jūnhuǒ
[munitions;armsand ammunition] 军队用的一切武器和弹药的总称。
24. 军机 jūnjī
[Privy Council in the Qing Dynasty] 即军机处,清代总管军政大权的御前官署。
四品卿衔军机章京。——清·梁啓超《谭嗣同传》
号为军机四卿。
自四卿入军机。
[A military secret]军事机密,即涉及军政的重要事务。
《东周列国志》第二三回:“ 竖貂 受了,遂私将 齐侯 纠合七路诸侯,先侵 蔡 ,后伐 楚 ,一段军机,备细洩漏于 蔡 。”
25. 军机处 jūnjīchù
[military-political-affair setup] 清代辅助皇帝办理重大事宜的机构。
26. 军籍 jūnjí
[military status; one’s name on the army roll] 原指登记军人姓名等的簿册,现指公民入伍后取得的军人身分。
27. 军纪 jūnjì
[discipline] 军队的纪律
嘉奖了这些身经百战的部队的军纪。
28. 军舰 jūnjiàn
[warship] 国家所有用于战争目的的船舶;尤指为战斗而武装起来的军用船舶。
29. 军阶 jūnjiē
[(military)rank] 军衔的等级
30. 军界 jūnjiè
[military circles] 在军队中服役的军官们。
31. 军垦 jūnkěn
[reclamation of wasteland by an army unit] 派军队开垦荒地和生产。
军垦农场
32. 军礼 jūnlǐ
(1) [honors]∶旧时指军中的礼仪。
(2) [military salute]∶军人的礼节;军中的礼节。
33. 军吏 jūnlì
[military officer] 军官,主要指下层小官。
东向而朝军吏。——汉·刘向《列女传》
尽以与军吏士大夫。
34. 军粮 jūnliáng
[army provisions] 军用食物
35. 军龄 jūnlíng
[length of military service] 军人在军队中已服务的年数。
36. 军令 jūnlìng
[military orders] 在军事上所发布的命令。
37. 军令状 jūnlìngzhuàng
[written pledge to dosth,the failing of which would subject one to military punishment] 原为戏曲和旧小说中所说接受军令后写的保证书,表示如不能完成任务,愿依军法受惩。现泛指接受某项重大任务后写的保证书。
38. 军旅 jūnlǚ
[army] 即军队
39. 军马 jūnmǎ
[army horse] 在军队中服役的马和骡的统称。通常分为乘马、驮马和挽马。古代也指军队。
都督诸路军马。——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40. 军帽 jūnmào
[army cap] 军人戴的帽子。
41. 军门 jūnmén
[gate of borrack] 军营的门。也指清朝一种军官。
张良至军门。——《史记·项羽本纪》
拥盾入军门。
军门在明代是称呼总督和巡抚的(明代督抚同级)。清代则作为对一省最高绿营长官——提督的尊称。
明代朝鲜李民宬《敬亭先生续集·朝天录》“军门即巡抚登莱地方赞理征东军务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袁可立,河南睢阳人。”明唐顺之《公移·牌》:“本官即催督各哨向前杀贼,若得一船,军门自有重赏。”《官场现形记》第三一回:“标下伺候军门这多少年,从来没有误过差事。” 沙汀 《记贺龙》三:“他做过跟丁、茶博士和算命先生,还在 陕西 当过几天军门。”
42. 军民 jūnmín
[the army and the people] 军人和平民。
43. 军命 jūnmìng
[military missions; orders] 军事的使命;军队的命令。
军命在身,不便久留。
44. 军棋 jūnqí
[kriegspiel] 一种战棋游戏;用木块,木钉,小旗当战斗力量和枪炮按着模仿打仗的情况作的规定来移动。
45. 军旗 jūnqí
(1) [banner]∶有一条边串连在竿上的一块布,由君主、封建领主、骑士或其他领袖作为标帜,用来在战斗中作为召集部下的中心。
(2) [army flag]∶用颜色区别的军团或军种的旗帜。
46. 军器 jūnqì
[ordnance] 旧指军用器械。
47. 军情 jūnqíng
[military or war situation] 军事情况;军事态势。
泄漏军情
48. 军区 jūnqū
[military region] 亦称“大军区”。根据战略需要划分的军事区域及与其相应的军队一级组织。
49. 军权 jūnquán
[military power] 统率军队的权力;兵权。
50. 军犬 jūnquǎn
[war dog] 在战场上使用的受过训练的狗。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古文〕《广韵》举云切《集韵》《韵会》拘云切,音君。《玉篇》众也。《周礼·地官》五师为军。《注》万二千五百人。周制:天子六军。诸侯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
又军礼。《周礼·春官》大宗伯以军礼平邦国。《注》谓威其不协僭差者。
又师所驻曰军。《左传·桓六年》军于瑕以待之。《战国策》军于邯郸之郊。《注》屯也。
又姓。冠军侯之后,因氏。
又《说文》军,圜圉也。一曰军,兵车也。
说文解字
【卷十四】【车部】军
圜围也。四千人为军。从车,从包省。军(车),兵车也。举云切〖注〗ᗽ,古文。
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圜围也。于字形得圜义。于字音得围义。凡浑䡣煇等军声之字皆兼取其义。四千人为军。王氏鸣盛说此句必譌。按唐释玄应引字林四千人为军。是吕忱之误也。许书当作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见周礼大司马职。旅篆下云。军之五百人为旅。师篆下云。二千五百人为师。旣皆偁之,则此必偁无可疑者。百人为卒。卄有五人为㒳。不偁者以其制于字义相远耳。若万二千五百人以为圜围。乃此篆之所由制。从包省。从车。包省当作勹。勹,裹也。勹车,会意也。举云切。十三部。车,逗。兵车也。上车各本误军。今正。此释从车之意。惟车是兵车。故勹车为军也。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字形对比
字形对比字形对比
字源演变字源演变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