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体测试与质量管理》是2004年6月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许育诚、王慧文。
基本介绍
- 书名:软体测试与质量管理
- 作者:许育诚、王慧文
- ISBN:9787120000356
- 页数:303
- 定价:35.0
-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4-6
- 装帧:平装
内容简介
本书面向软体质量管理人员,分别从理论、实践、管理的角度介绍了软体测试与质量管理的精华与要点。在理论部分,介绍了软体开发流程、软体错误的种类、测试配置、问题跟蹤系统与软体测试流程。在实践部分,介绍了测试用例设计与实际测试示範,并讲解了如何撰写Test Plan、Test Case、FAQ、相容测试报告、性能使用报告和测试报告,提供了各类档案的範本与示範程式,方便读者直接把握实践的要点。
在管理部分,介绍了项目管理的技巧、QA人员的角色与责任、衡量时间的技术与方法,以及其他管理中应该注意的事项。随书光碟内容为书中的範例档案。
本书的主要读者对象是企业软体质量管理人员和软体测试人员,以及高校软体工程专业相关师生。本书也可以作为软体学院的教学参考书。
图书目录
第1篇 理 论 篇
第1章 质量管理
1.1 软体公司生存三要素
1.2 质量管理简介与模式
1.3 被遗弃的软体质量管理
1.4 软体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1.5 软体质量标準化
1.6 实施质量管理对软体公司所造成的影响
1.7 小结
第2章 软体生命周期简介
2.1 软体3 N
2.2 软体开发生命周期模型(Software Development Life Cycle Models)
2.3 现实环境的软体开发模型
2.4 小结
第3章 软体质量管理
3.1 质量控制(QC)
3.2 质量保证(QA)
3.3 软体质量管理流程
3.4 小结
第4章 软体测试
4.1 测试形态(Testing Types)
4.2 测试技术 (Testing Techniques)
4.3 测试方法(Approach)
4.4 小结
第5章 软体缺陷的种类
5.1 Bug的历史
5.2 造成软体缺陷的原因
5.3 缺陷的种类
5.4 小结
第2篇 实 战 篇
第6章 问题跟蹤系统
6.1 实施目的
6.2 问题的生命周期(Bug Lifecycle)
6.3 设定问题的等级(Bug Priority and Bug Severity)
6.4 系统的基本功能(Basic Functions)
6.5 如何运用问题跟蹤系统
6.6 购买还是自行建置
6.7 小结
第7章 配置测试环境
7.1 测试环境的快速变迁
7.2 配置测试环境的困难点
7.3 如何配置测试环境
7.4 测试环境配置需求清单
7.5 测试环境与外界真实环境
7.6 个案讨论
第8章 测试用例设计
8.1 何谓测试用例
8.2 为什幺软体测试需要测试用例
8.3 测试用例的种类
8.4 测试用例设计技巧
8.5 小结
第9章 软体测试工具
9.1 使用软体测试工具的目的
9.2 测试工具的种类
9.3 Compuware NuMega侦错软体
9.4 GUI接口自动化测试
9.5 Network Sniffer Pro
9.6 Sysinternals所提供的工具
9.7 其他测试工具
9.8 小结
第10章 测试计画
10.1 编写测试计画的目的
10.2 计画的种类
10.3 计画的纲要
10.4 STP的範例
10.5 DTP的範例
10.6 小结
第11章 其他档案準备
第12章 I18N的介绍与L10N的测试
第3篇 管 理 篇
第13章 项目管理的技巧
第14章 QA人员的角色与责任
第15章 衡量进度的技巧与方法
第16章 其他管理要项
附录 光碟内容说明
第1章 质量管理
1.1 软体公司生存三要素
1.2 质量管理简介与模式
1.3 被遗弃的软体质量管理
1.4 软体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1.5 软体质量标準化
1.6 实施质量管理对软体公司所造成的影响
1.7 小结
第2章 软体生命周期简介
2.1 软体3 N
2.2 软体开发生命周期模型(Software Development Life Cycle Models)
2.3 现实环境的软体开发模型
2.4 小结
第3章 软体质量管理
3.1 质量控制(QC)
3.2 质量保证(QA)
3.3 软体质量管理流程
3.4 小结
第4章 软体测试
4.1 测试形态(Testing Types)
4.2 测试技术 (Testing Techniques)
4.3 测试方法(Approach)
4.4 小结
第5章 软体缺陷的种类
5.1 Bug的历史
5.2 造成软体缺陷的原因
5.3 缺陷的种类
5.4 小结
第2篇 实 战 篇
第6章 问题跟蹤系统
6.1 实施目的
6.2 问题的生命周期(Bug Lifecycle)
6.3 设定问题的等级(Bug Priority and Bug Severity)
6.4 系统的基本功能(Basic Functions)
6.5 如何运用问题跟蹤系统
6.6 购买还是自行建置
6.7 小结
第7章 配置测试环境
7.1 测试环境的快速变迁
7.2 配置测试环境的困难点
7.3 如何配置测试环境
7.4 测试环境配置需求清单
7.5 测试环境与外界真实环境
7.6 个案讨论
第8章 测试用例设计
8.1 何谓测试用例
8.2 为什幺软体测试需要测试用例
8.3 测试用例的种类
8.4 测试用例设计技巧
8.5 小结
第9章 软体测试工具
9.1 使用软体测试工具的目的
9.2 测试工具的种类
9.3 Compuware NuMega侦错软体
9.4 GUI接口自动化测试
9.5 Network Sniffer Pro
9.6 Sysinternals所提供的工具
9.7 其他测试工具
9.8 小结
第10章 测试计画
10.1 编写测试计画的目的
10.2 计画的种类
10.3 计画的纲要
10.4 STP的範例
10.5 DTP的範例
10.6 小结
第11章 其他档案準备
第12章 I18N的介绍与L10N的测试
第3篇 管 理 篇
第13章 项目管理的技巧
第14章 QA人员的角色与责任
第15章 衡量进度的技巧与方法
第16章 其他管理要项
附录 光碟内容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