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血秋海棠,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于阴处的岩石缝及小谷底,具有治功能性子宫出血、治女子乾病的功效。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一点血秋海棠
- 拼音:yī diǎn xuě qiū hǎi táng
- 学名:Begonia wilsonii Gagnep. (1919)
- 界:植物界
- 亚界:绿色植物亚界
- 总门:轮藻总门
- 门:木贼门(有胚植物门)
- 亚门:木贼亚门(维管植物亚门)
- 纲:木兰纲(被子植物纲)
- 亚纲:蔷薇亚纲
- 超目:蔷薇超目
- 目:葫芦目
- 科:秋海棠科
- 属:秋海棠属
- 种:一点血秋海棠
- 分布区域:四川
形态特徵
秋海棠科,多年生草本,高20~30厘米。根茎短而肥厚,有环纹,断面红色,具鬚根。根出叶1-2片,近菱方形,长lO~15厘米,宽lO~12厘米,上部3~7浅裂,裂片三角形,基部偏心形,边缘有突尖细锯齿,上面绿色,具极稀疏的短刺毛,下面略带紫色;叶柄光滑,基部肥厚,长7~15厘米;托叶膜质,光滑,褐色,卵圆披针形。花6~7朵,粉红色,呈伞房状排列,花序梗粗壮,根出,长达10~20厘米;花雌雄同株;雄花花被4片,内外各2,外花被卵圆形,内花被长椭圆形,雄蕊10~16枚,离生;雌花具花被3片,内1外2,外花被宽卵圆形,内花被卵圆形或长椭圆形,子房呈纺锤形,3棱,花柱3枚,离生。蒴果无翅。花期7月。生长于阴处的岩石缝及小谷底。
注:一点血秋海棠又名一点血
生长环境
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阴湿的环境。以富含腐殖质而疏鬆肥沃的湿润壤土为宜。
主要价值
性状鉴别 根茎粗壮横走,呈不规则长埠状,长约2.7cm,直径约2.1cm。表面黑褐色或棕褐色,密生鬚根,殖留茎的基部有棕英杰色长绒毛。质地柔软,易折断,断面呈红色,气微,味甘苦
化学成分
含强心甙(cardiac glycosides),黄酮类(flavonoids),鞣质(tannins),酚类成分(phenols),甾醇(sterils),三萜成分(triterpens),皂甙(saponins).[1]
功能主治
养血补血;散瘀止痛。主病后虚弱;劳伤;血虚经闭;崩漏;白带;吐血;咯血;衄血;外伤出血;跌打肿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绞汁、炖肉或浸酒。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栽培技术
用根状茎繁殖。在秋、冬季或早春时,结合採收选取有芽的嫩茎,截成长3-7cm的小段,按行株距25cm开穴,深3-6cm,每穴栽3段,成“品”字形排放,栽后覆土或盖上土杂堆肥。此外,还可以用种子繁殖,随采随播,经育苗后移栽。
田间管理 出苗后,中耕除草,冬季倒苗时须施廄肥或堆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