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製造业信息化

(2019-11-26 12:54:27) 百科综合
製造业信息化

製造业信息化

製造业信息化是製造企业信息化的简称。中国正在成为全球製造业的中心,中国是製造业大国,但还不是强国。因此,国家确定了通过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国策,推动製造企业实施製造业信息化。

随着国家两化深度融合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中国製造业信息化已经迎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ERP、MES、DNC、MDC、PDM、Tracker等先进信息化管理系统已经在製造企业得到广泛套用,进一步加快了製造企业实现转型升级。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製造业信息化
  • 外文名:Manufacturing information
  • 全称:製造企业信息化
  • 广泛套用:先进信息化管理系统
  • 目的:改善企业经营管理、产品开发生产

概述

製造业信息化将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现代管理技术与製造技术相结合,可以改善製造企业的经营、管理、产品开发和生产等各个环节,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企业的创新能力,降低消耗,带动产品设计方法和设计工具的创新、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製造技术的创新以及企业间协作关係的创新,从而实现产品设计製造和企业管理的信息化、生产过程控制的智慧型化、製造装备的数控化以及谘询服务的网路化,全面提升我国製造业的竞争力。现也是攻读机械类研究生科目里的一项学科。

发展方向

製造业信息化是国际製造业发展的大趋势。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国际形势,在全球範围配置製造资源、形成製造业优势产业链和区域产业集群、抢占世界市场是各国製造业发展的首选战略,世界製造业正朝着全球化、集群化、信息化和服务化方向发展。
製造业信息化是支撑製造业自主创新、实现国际化协作和资源配置、促进制造业优势产业链和区域特色产业集群形成的主要手段,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已开发国家提出的跨世纪研究计画均将实现製造业信息化作为重要任务,其製造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表现为集成化、协同化和服务化。
(1)集成化。製造业信息化技术正在从重点支持产品设计製造向支持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发展;从进行企业内业务集成向跨地区、跨企业、跨国界的全球业务集成拓展。
(2)协同化。国际化的协作和资源配置需要实现製造业产业的协同和企业的协同,大型跨国公司广泛套用数位化综合能力平台,实现信息化集成套用、协同工作和资源的全球配置,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全球优势资源、降低成本,在竞争中占据制高点。
製造业信息化
(3)服务化。以公共服务平台为基础,採用一对多的服务方式,提供製造业信息化的套用服务,支持企业的业务过程、实现企业间的信息和业务集成。

差距

我国信息化水平离支撑製造业发展还有较大差距:
(1)信息化技术水平离支撑製造业国际化竞争的需求还有距离。我国製造业信息化技术水平不高,尚不能有效支撑製造业参与国际化竞争、在全球资源配置中取得有利地位。
(2)集成套用水平制约着企业业务能力的提升。我国企业信息化套用主要停留在单元技术的套用或集成技术的初级套用,信息化孤岛现象严重,离设计製造全面集成和经营管理一体化还有较大的差距。
(3)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尚处在初创发展阶段。我国公共服务平台还没能支撑广大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平台建设的成功模式不多。需要进一步培育、壮大和支持面向製造业的公共服务平台和专业化的服务能力。
(4)自主智慧财产权的软体产品研发与产业化遇到巨大的挑战。我国软体产品受到国外同类产品的挑战,发展道路艰难坎坷;产品开发水平仍停留在单项技术软体产品或工具集的开发上,产品稳定性差,尚不具备集成平台与综合系统的开发能力。
(5)中介机构技术服务能力不强。我国相当一部分中介服务机构仅能提供人员培训、软硬体推介、网站内容发布等初级服务,缺乏系统集成商。

内容

MIE,Manufacture Information Engineering,主要包括设计製造数位化、经营管理信息化等内容,“十一五”製造业信息化的主要内容包括面向大型企业集团的数位化综合集成,和面向企业的“两甩”。“十一五”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机遇期,是製造业升级、跨越的关键阶段。面对製造业全球化激烈竞争的挑战和我国製造业大国向製造业强国转变的战略需求,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科技对製造业信息化的支撑和引领。科技部将继续高举製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大旗,针对我国製造业提升产品开发和经营管理能力、实现企业协作以及促进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发展的需求,攻克製造业信息化集成关键技术,开发专业套用软体,实施面向集团企业和骨干企业的数位化设计、製造和管理集成套用示範,建立支持中小企业业务协作和区域资源服务的公共服务平台,显着提升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增强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