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管理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HIS)是一门容医学、信息、管理、计算机等多种学科为一体的边缘科学,在已开发国家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套用,并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医院管理系统是现代化医院运营的必要技术支撑和基础设施,实现医院管理系统的目的就是为了以更现代化、科学化、规範化的手段来加强医院的管理,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改进医疗质量,从而树立现代医院的新形象,这也是未来医院发展的必然方向。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医院管理系统
- 外文名: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
- 概述:一门容医学等多种学科的边缘科学
- 简称:HIS
简介
为了满足我国医院发展的需要,为了使祖国医学早日与世界科技接轨,大连汇源电子系统工程有限公司集中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借鉴国内外HIS的先进经验,并结合国内各家医院的传统管理模式和实际需求,开发了该医院管理信息系统, 2001年《汇源医院管理信息系统》被大连市信息产业局认定为软体产品,该产品是真正适合我国国情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是唯一能在中国境内与IBM医院信息系统解决方案平分天下的有自主智慧财产权的医院信息系统。
背景
众所周知,医院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其既有卫生事业管理职能,又有企业管理职能。与传统企业相比,医院机构的业务和构成更加複杂。在医院运营管理改革过程中面临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第一、管理目标不明确
部分医院的运营管理目标不明确、手段落后,仅仅停留在简单的奖金核算方面,对于成本控制、成本考核、财务预算及其它运营管理了解甚少。
第二、缺少先进的管理方法与工具
虽然目前医院的基础信息系统已经建设完善如HIS等,但针于先进的管理方法与工具目前套用的并不是很多,许多的医院也仅仅是目前尝试阶段。
第三、医院业务流程不明确
由于现有的信息系统很难够满足管理的需要,受管理体制、医院管理体制、信息系统开发人员能力等多方面原因制约,目前,成熟且完善、明确梳理清楚医院业务流程的信息系统并不是很多,这严重影响了医院运营管理措施、管理手段的实施。
面对医院运营管理所面临的问题,ERP使得医院提升运营管理变成了现实。医院运营管理需要藉助一套先进的管理思想以及具备医院业务属性的ERP来提升医院的运营管理。
提到ERP,过去更多套用于製造业属于流程或者离散型方面,但今天的ERP的範围不再仅仅局限于业务流程,更多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思想,经过多年的套用积累,现在的ERP已经集成了最先进的管理精髓,对于起步较晚的医院运营管理来讲,医院ERP的建设已经破在眉睫,虽然目前ERP在医院的运营管理方面还处于初级套用阶段,但我们看到未来提升医院运营管理,医院ERP的建设必不可缺少。
信息化
在关于医改的公共大讨论中,全国600万医护人员的声音几乎被禁止,因为他们被很多人看成是问题的一部分。
就在医改方案临盆之际,医院院长们纷纷藉助多个公共平台建言献策。本月9-10日,中国医院院长年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11日,由《南方周末》和中山大学岭南学院、中山市卫生局以及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联合主办的第四届中国医院发展论坛中山峰会召开。不少精英院长马不停蹄,同时现身两个论坛,而本报记者也藉机对他们做了贴身採访。
"最近以来医院院长们的话题中心都是医改,但从来没有人徵求过我们的意见。"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院长杨银学对南方周末记者说?quot;我们也想参与医改,不仅是利益攸关,还因为我们有这样的责任与情怀。"
"我们要从改革的对象变成改革的参与者。"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院长石应康说,该院是当今世界上单点规模最大、床位最多的医院。
在目前的体制下,"公"立医院在资金来源上已然不 "公"--平均而言,政府财政投入只占公立医院成本的8%,大型三甲医院可能只占6%,而本报採访的一些大医院甚至低至1%,再加上医生的服务价值不能在正常体系中得到充分体现,造成了医院和医生以药养医、诱导病人需求等制度性趋利行为。同时,中国医疗保障体系欠缺,看病贵由此衍生为一大社会问题。
有些令人意外的是,院长们并未因此就希望政府把公立医院包下来,相反,他们一致主张:政府应该保障基层医院的支出,并把基层医院发展成提供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的阵地,而大型医院则可以面向市场而不需要政府来养,但是必须在医院内部引入公司化的管理体制,赋予医院管理者现在所没有的人权、财权、决策权等和公司CEO类似的许可权,以此在市场中竞争,并把大型医院建设成科研重地。
也就是说,对大型公立医院而言,机制比所有制更重要。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院长们都同时认识到信息技术对医疗、政府监督,特别是医院管理的极端重要性,信息化有可能是中国解决医疗这个世界难题的一个突破口。
"数位化医院的管理对传统医疗模式的冲击,在全球是一个发展趋势。"广东省人民医院副院长耿庆山在本报参与主办的中国医院发展论坛上说,"这在帮助政府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上可能会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医改应该有两个目的:一是政府建立保障体系,解决老百姓看病贵看病难问题;二是要保障医疗卫生事业自身的发展,保护600万医护人员的积极性。"院长杨银学说,"这两大利益群体必须兼顾,伤到任何一方,这个改革都是不成功的。"
院长是官,还是职业经理人?
"现在很多院长的首要目标是做官。一个成天想着当官的院长,能当好院长吗?在国外也有很多公立医院可以做得很好,所以最重要的不是产权改革,而是机制。"
系统设计
该系统的实施将在整个医院建设企业级的计算机网路系统,并在其基础上构建企业级的套用系统,实现整个医院的人、财、物等各种信息的顺畅流通和高度共享,为全院的管理水平现代化和领导决策的準确化打下坚实的基础。该系统具有成熟、稳定、可靠、适用期长、扩充性好等特点,可以根据各医院各自的特点度身製作。该系统已成功地运行在普兰店市第一人民医院、庄河市第一人民医院、大连市中山医院、盖州市中心医院、蓬莱市人民医院、丹东市中医院、抚顺市中医院、铁岭中医院、铁岭县医院、黑龙江省呼兰县中医院、大连大学附属医院、瓦房店第一人民医院等一系列三甲、三乙、二甲等医院,为各医院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同时也受到客户的广泛好评。
套用软体
(一)、医院各职能部门微机配备表
整个系统由一台伺服器和若干台工作站构成一个网路,各个子系统在网路上协调运行,部门间业务查询灵活,又提供严格的许可权控制。每个子系统提供一个公用查询功能,每个子系统在此功能下只能使用它有权调用的功能。网路间共享的数据是实时的,避免造成部门间数据不一致的现象。
(二)、医院管理子系统功能视图
医院管理子系统(HIS)通常包含门诊、住院两部分,而管理的主线则为药品和收款金额。
1、视图说明:
以上为医院的各职能部门的功能视图。方框内的部门为配备计算机的部门;平行线内的部门为医院内相关部门。各部门间传递的是数据信息。由于人事科、总务科等相对功能独立,所以未包括在内。
2、功能详细设计见附录
硬体平台
硬体是系统实施的基础,在设计方案中,我们考虑到系统实施的各种要求及特点,同时兼顾医院的实际情况,硬体选型时必须符合系统需求,兼顾系统性能,以性价比最高为原则,使系统达到最优、也最经济的方案。
1.伺服器(SERVER)
主伺服器是系统的心脏,系统中所有工作站都必须与其进行信息交换,所以必须保证其速度快、稳定、质量可靠。
2.工作站(WorkStation)
工作站的选用是以保证网路的高速度运行、高可靠性为标準。同时考虑到医院的具体实际情况,达到系统的要求并为医院自身节省有限的资金。
3.印表机(PRINTER)
我们选用印表机主要以列印速度快、耐用、运行成本低为主。世界着名的印表机生产商产品完全符合其要求。
4.配电电源(UPS)
电源中断时,如果网路正在运行,可能导致数据丢失、设备损坏从而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因此,必须保证机器的不间断运行,但仅能提供一段很短的时间,并发出警报。
网路设计
医院管理系统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因此,在设计方案中,大连汇源电子系统工程有限公司考虑到管理面广、部门多、信息交换要求及时等特点,同时兼顾医院的实际情况,网路採用国际标準的星型的网路拓扑结构,其具有扩充灵活、维护方便、运行稳定、互连性好、性能价格比合理等特点,是计算机网路系统採用的最优、也最经济的方案。
1.综合布线
缆线是计算机网路的生命线,是传送信息的动脉,线路如因质量问题而造成损坏,将会使网路全部瘫痪,而停止工作。因此,我们在设计中採用楼宇自动化的综合布线方案,严格按照综合布线的技术要求,以此提高线路的质量和稳定性。同时可用于语言传输,便于用户自由选择,根据现场情况,线缆可连线于RJ-45插座于墙面上,也可用RJ-45插头直接连工作站,这样便于维护和扩充
2.网路设备
网路设备主要是交换机(Switch HUB) 和集线器(HUB) ,它们是连线主伺服器和工作站的中间设备。交换机(Switch)是网路中的核心设备,它提供伺服器、工作站之间的交换式的快速连线,网路中还有一个硬体设备,就是网路适配器,又称网卡,用于连线每一个工作站与线缆。因为网卡是每一个工作站与网路连线的主要设备,为了使工作站稳定的工作,兼容性好、可靠性高的网卡是一定要保证的。
3.网路管理
我们使用以上的网路方案是为了充分利用网路资源,便于管理与维护。在规划中我们使各工作站不互相依赖, 但又互相联繫。即一个工作站的运行状态的好坏并不影响其它工作站的正常运行,提高了网路的可靠性。
平台
1、资料库系统
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因其数据量巨大、实时性强,所以在资料库系统选型时必须选择高效、稳定的大型资料库系统。
2、网路作业系统
网路作业系统是网路硬体设备基础上的一层软体平台,没有网路作业系统将不能构成合理的计算机网路系统。网路作业系统是网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稳定并与资料库系统配合紧密。
服务
1.网路安装
大连汇源电子系统工程有限公司负责网路工程安装,遵循EIA/TIA568B布线标準,安装内容如下:
● 提供网路拓扑设计图
● 安装伺服器及网路适配器
● 安装工作站及网路适配器
● 安装Switch HUB 、HUB
● UTP 及所有接头
● 安装伺服器网路作业系统
● 安装工作站套用软体
2.网路调试
按照标準调试每一个节点,保证每一个工作站能正常运行,并进行严格的安装后测试,减少每一个点的不良隐患,使网路能稳定的运行。
3.网路管理
大连汇源电子系统工程有限公司在工程完工后,保证定期派工程技术人员对网路进行管理和维护,定期对使用人员提供技术指导。
培训服务
1.网路系统管理人员培训
网路管理人员是高级操作人员,网路正常运行必须由网路高级管理人员随时维护,因此对高级操作人员要求有一定的网路知识及网路维护水平。本公司提供对网路管理人员为期两个月的技术培训,使其达到能独立维护保养网路的能力。
2.工作站管理人员培训
工作站管理人员是维护管理套用系统软体的中级人员,必须能够管理整个系统及各部门子系统的衔接和调用。本公司对中级人员提供30天的培训,使其能够了解各部门子系统的调用,及时为各部门提供维护和系统的正常运作。
3.工作站使用人员培训
工作站使用人员培训是单机工作站的操作人员,只能了解本部门的子系统的操作,不必也不能接触其它子系统,本公司提供30天的培训,学习单机单系统、本部门的相关操作。
医院HIS管理系统
病案管理系统採用下拉式汉化选单,界面友好,实用性强,设有与住院结算信息系统的软体接口,主要功能有:
业务管理:包括首页登记、首页管理、借阅管理、质量管理。
数据检索:包括疾病分类主索引、疾病分类次索引、手术病人索引、死亡病人索引;分科登记一览表、传染病人一览表、工程诊断疑诊一览表、诊断不符一览表、手术病人一览表等一览表。
信息查询:包括简单查询、综合查询。
综合报表:包括分科医疗情况表、分科费用情况表、分科诊断质量表、分科手术质量表、疾病分类情况表、疾病年龄分类表等各类报表。
系统维护:科室统计归併、病人性质归併、首页费用归併、统计费用归併、分娩情况归併、单病种设定等。
系统:系统选项的设定、用户及其许可权的管理等。
1.2新增功能1、 按照《国际疾病分类——标準ICD10编码》标準,启用ICD10码。
2、 GY_DMZD中增加国标医院科室代码(DMLB= 1161)。
3、 改进首页费用归併。隐含:13 诊疗费;增加:16 麻醉费,17 婴儿费,18 陪床费。
4、 统计科室归併中新增科室‘眼科’。
5、 增加调查表费用归併,在首页费用归併的基础上再把它的费用归併项归到调查表中。
6、 首页管理中增加病案调查表。
7、 增加病案首页科室归併。
8、 增加统计科室维护。
9、 增加ICD码维护。
10、增加手术代码维护。
11、增加恶性肿瘤维护。
12、系统选项中增加当前医院使用的ICD码设定(ICD9/ICD10)。
13、系统选项中增加默认疾病编码输入方式设定(ICD码/拼音代码)。
14、系统选项中增加单位名称代码和单位属性代码设定,调查表中调用此数据。
15、系统选项中增加出院证明病人允许首页登记选项(允许/不允许)。
16、系统选项中增加术前天数计算方法设定(自动计算/手工计算)。
17、系统选项中增加医院已上HIS系统版本选择项,实现多版本控制。
18、增加分科登记表。
19、按卫生局要求修改疾病年龄分类表报表格式,并增加报表统计类别(男/女/合计)。
20、统一系统初始化密码获取方式,初始化完成后 “初始化”选单不可用,同时记录初始化日期及操作人员。
1.3技术特徵1、操作简单,界面友好
l 提供图形用户接口(GUI),採用WINDOWS系列软体风格。系统採用多视窗技术,部分选单用图形表示。
l 系统运行过程中,大量使用各类对话框。
l 提供的图形操作界面,使用户易于掌握、易于使用。系统操作是通过诸如对话、肖像、选单等图形界面和符号的操作来完成的,大部分操作通过滑鼠执行,使用方便。
l 由于考虑到数据输入的速度及準确性,本系统在输入的过程中大量採用了代码输入的方式。
2、维护方便,功能强大
採用大型资料库提供的数据维护功能。
3、实用性强,适应不同规模医院
系统软、硬体环境能够适应不同规模、不同种类医院的需要。
4、保密性、安全性
l 在系统保密性方面,採用分级管理的方法,不同级别的用户具有不同的许可权,用户可根据个人喜好,自行设定口令。
l 在系统可靠性与安全性方面,充分利用资料库的稳定性与高度安全性功能。
业务管理:包括首页登记、首页管理、借阅管理、质量管理。
数据检索:包括疾病分类主索引、疾病分类次索引、手术病人索引、死亡病人索引;分科登记一览表、传染病人一览表、工程诊断疑诊一览表、诊断不符一览表、手术病人一览表等一览表。
信息查询:包括简单查询、综合查询。
综合报表:包括分科医疗情况表、分科费用情况表、分科诊断质量表、分科手术质量表、疾病分类情况表、疾病年龄分类表等各类报表。
系统维护:科室统计归併、病人性质归併、首页费用归併、统计费用归併、分娩情况归併、单病种设定等。
系统:系统选项的设定、用户及其许可权的管理等。
1.2新增功能1、 按照《国际疾病分类——标準ICD10编码》标準,启用ICD10码。
2、 GY_DMZD中增加国标医院科室代码(DMLB= 1161)。
3、 改进首页费用归併。隐含:13 诊疗费;增加:16 麻醉费,17 婴儿费,18 陪床费。
4、 统计科室归併中新增科室‘眼科’。
5、 增加调查表费用归併,在首页费用归併的基础上再把它的费用归併项归到调查表中。
6、 首页管理中增加病案调查表。
7、 增加病案首页科室归併。
8、 增加统计科室维护。
9、 增加ICD码维护。
10、增加手术代码维护。
11、增加恶性肿瘤维护。
12、系统选项中增加当前医院使用的ICD码设定(ICD9/ICD10)。
13、系统选项中增加默认疾病编码输入方式设定(ICD码/拼音代码)。
14、系统选项中增加单位名称代码和单位属性代码设定,调查表中调用此数据。
15、系统选项中增加出院证明病人允许首页登记选项(允许/不允许)。
16、系统选项中增加术前天数计算方法设定(自动计算/手工计算)。
17、系统选项中增加医院已上HIS系统版本选择项,实现多版本控制。
18、增加分科登记表。
19、按卫生局要求修改疾病年龄分类表报表格式,并增加报表统计类别(男/女/合计)。
20、统一系统初始化密码获取方式,初始化完成后 “初始化”选单不可用,同时记录初始化日期及操作人员。
1.3技术特徵1、操作简单,界面友好
l 提供图形用户接口(GUI),採用WINDOWS系列软体风格。系统採用多视窗技术,部分选单用图形表示。
l 系统运行过程中,大量使用各类对话框。
l 提供的图形操作界面,使用户易于掌握、易于使用。系统操作是通过诸如对话、肖像、选单等图形界面和符号的操作来完成的,大部分操作通过滑鼠执行,使用方便。
l 由于考虑到数据输入的速度及準确性,本系统在输入的过程中大量採用了代码输入的方式。
2、维护方便,功能强大
採用大型资料库提供的数据维护功能。
3、实用性强,适应不同规模医院
系统软、硬体环境能够适应不同规模、不同种类医院的需要。
4、保密性、安全性
l 在系统保密性方面,採用分级管理的方法,不同级别的用户具有不同的许可权,用户可根据个人喜好,自行设定口令。
l 在系统可靠性与安全性方面,充分利用资料库的稳定性与高度安全性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