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型的设计DSP篇》是国防工业出版社2011年8月4日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刘杰。
基本介绍
- 书名:基于模型的设计DSP篇
- 作者:刘杰
- ISBN:9787118076059
- 定价:69.00元
- 出版社:国防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1年8月4日
- 开本:16开
内容介绍
刘杰、周宇博编着的《基于模型的设计DSP篇》主要介绍了基于模型设计的建模基础,包括基于Simulink和Stateflow的建模方法;第2章为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MSP430系列MCU的基于模型设计的快速开发,以及在Protues虚拟硬体测试平台上的验证;第3章和附录为第三部分:主要介绍F28335DSP外设模组的功能和使用方法,以及翻译整理了近1000页对应外设模组的F28335DSP的技术文档,作为读者加深理解这些外设模组的背景资料;第4章为第四部分:主要介绍了基于模型设计的F281D27/F28335DSP的快速开发方法;第5章为第五部分:以步进电机的控制为例,介绍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基于模型设计的开发流程,主要包括需求分析、需要与模型的双向跟蹤、模型的最佳化、浮点模型到定点模型的自动转换、软体在环测试、处理器在环测试、生成代码的最佳化设定、模型与代码的双向跟蹤、硬体测试等,第5章为本书的核心内容和总结。
《基于模型的设计——MSP430\F28027\F28335DSP篇》除第三部分外,其余部分绝大多数内容为我们实验室独立完成。本书可作为汽车、航空、航天、通信、医疗器械、新能源、机电控制、电气工程等领域的工程师从事MSP430和28xDSP系列MCU套用研究时的技术手册,也可作为高校电类专业的MSP4301F28xDSF与基于模型设计的教材。
图书目录
第1章 MathWorks软体简介
1.1 Simulink模组库
1.2 Simulink模型——流水灯
1.2.1 新建模型
1.2.2 参数设定
1.2.3 仿真结果
1.3 Simulink模型——磁场定向永磁同步电机
1.3.1 永磁同步电机原理
1.3.2 永磁同步电机的矢量控制方法
1.3.3 FOC的建模与仿真
1.4 Stateflow状态图
1.4.1 状态图编辑器
1.4.2 状态
1.4.3 迁移
1.4.4 数据与事件
1.4.5 简单的调速控制
1.4.6 节点
1.4.7 功能测试
1.4.8 代码生成
第2章 基于模型的MSP430快速开发
2.1 MSP430单片机简介
2.2 IAR集成开发环境简介
2.3 入门实例:发光二极体闪烁
2.3.1 搭建发光二极体闪烁功能模型
2.3.2 软体在环测试
2.3.3 代码模型
2.3.4 自动代码生成
2.3.5 虚拟硬体测试
2.4 调速电机(正反转可控)
2.4.1 搭建电机控制功能模型
2.4.2 软体在环测试
2.4.3 代码模型
2.4.4 自动代码生成
2.4.5 虚拟硬体测试
2.5 键盘识别
2.5.1 搭建键盘识别功能模型
2.5.2 软体在环测试
2.5.3 代码模型
2.5.4 自动代码生成
2.5.5 虚拟硬体测试
2.5.6 拓展:4×4矩阵键盘
2.6 无刷电机
2.6.1 搭建电机控制功能模型
2.6.2 软体在环测试
2.6.3 代码模型
2.6.4 自动代码生成
2.6.5 虚拟硬体测试
第3章 C28x3x模组描述
3.1 PIE模组
3.2 看门狗模组(Watchdog)
3.3 模数转换模组(ADC)
3.4 增强型脉冲编码调製模组(ePWM)
3.5 增强型正交编码脉冲模组(eQEP)
3.6 增强型捕获模组(eCAP)
3.7 SCI Receive&SCI Transmit
3.7.1 SCI Receive模组
3.7.2 SCI Trransmit模组
3.8 通用I/O接口(Digital Input&Digital Output)
3.8.1 Digital Input模组
3.8.2 Digital Output模组
3.9 串列外设接口(SPI)
3.9.1 SPI Receive模组
3.9.2 SPI Transmit模组
3.10 I2C汇流排
3.10.1 I2C Receive模组
3.10.2 I2C Transmit模组
3.11 eCAN汇流排
3.11.1 eCAN Receive模组
3.11.2 eCAN Yransmit模组
3.11.3 CCP模组
3.12 IQmath
3.12.1 32位IQ数据定标、範围和精度
3.12.2 IQmath函式及其调用
3.12.3 IQmath函式命名
3.12.4 IQmath函式概述
3.12.5 IQmath函式描述
3.12.6 IQmath函式模组
3.13 RTDX设备
3.13.1 From RTDX模组
3.13.2 To RTDX模组
3.14 DMC库
3.14.1 Park转换器(Park Transformation)
3.14.2 逆Park转换器(Inverse Park Transformation)
3.14.3 Clarke转换器(Clarke Transformation)
3.14.4 空间矢量生成器(Space Vector Generator)
3.14.5 PID控制器模组(DID Controller)
3.14.6 速度测量模组(speed Measurement)
3.14.7 斜坡控制模组(Ramp Control)
3.14.8 斜坡生成模组(Itamp Generator)
第4章 F28027/F28335 DSP代码的快速生成
4.1 闪烁灯实验
4.1.1 传统的手工编程方法
4.1.2 用基于模型设计的方法
4.2 集成现有C代码及创建归档库
4.2.1 集成现有C代码
4.2.2 创建归档库
4.2.3 现有C代码集成算法模型的C代码
4.3 用定时器中断实现流水灯(在MATLAB 112011a版中完成)
4.3.1 搭建流水灯功能模型
4.3.2 软体在环测试
4.3.3 处理器在环测试
4.3.4 代码模型
4.3.5 自动代码生成
4.3.6 硬体测试
4.4 MATLAB与CCS的互动式开发
4.4.1 RTDX
4.4.2 SCI
4.5 用RTDX实现直流电机控制
4.5.1 搭建直流电机控制模型
4.5.2 软体在环测试
4.5.3 代码模型
4.5.4 创建GUI控制界面
4.5.5 硬体测试
第5章 最佳化与验证(MATLAB R2011a实现)
5.1 基于模型设计简介
5.1.1传统设计的弊端
5.1.2 基于模型设计的优势
5.1.3 本例的设计流程
5.2 步进电机原理分析及功能模型搭建
5.3 模型检查及验证
5.3.1 Design Verifier检查
5.3.2 Model Advisor检查
5.4 定点模型
5.4.1 Fixed Point Advisor
5.4.2 Fixed Point Tools
5.5 软体在环测试
5.6 处理器在环测试
5.7 代码模型
5.8 代码最佳化
5.8.1 选择代码最佳化目标
5.8.2 Code Generation Advisor检查
5.8.3 为特定晶片生成代码
5.9 创建GUI控制界面
5.10 硬体测试
附录 C28x3x
A.1 CPU核心
A.1.1 C28x+FPU浮点处理单元简介
A.1.2 C28x+FPU浮点处理单元结构
A.2 存储器映射
A.3 外设中断拓展模组(PIE)
A.3.1 PIE控制器概述
A.3.2 外设级中断
A.3.3 HE级中断
A.3.4 CPU级中断
A.3.5 中断向量表
A.3.6 PIE中断源
A.3.7 PIE中断向量表
A.4 看门狗模组(Watchdog)
A.4.1 Watchdog原理简介
A.4.2 看门狗复位/看门狗中断
A.4.3 仿真模式
A.4.4 看门狗暂存器
A.5 模数转换模组(ADC)
A.5.1 ADC概述
A.5.2 自动转换排序器的工作原理
A.5.3 无中断自动排序模式
A.5.4 ADC时钟的预定标
A.5.5 低功耗模式
A.5.6 上电次序
A.5.7 ADC模组的暂存器
A.6 增强型脉冲编码调製模组(ePWM)
A.6.1 ePWM概述
A.6.2 ePWM子模组
A.6.3 ePWM暂存器
A.7 增强型正交编码脉冲模组(eQEP)
A.7.1 eQEP概述
A.7.2 正交解码单元
A.7.3 位置计数器与控制单元
A.7.4 eQEP边沿捕获单元
A.7.5 eQEP看门狗
A.7.6 单位时钟基準Unit Timer Base
A.7.7 eQEP中断结构
A.7.8 eQEP暂存器
A.8 增强型捕获模组(eCAP)
A.8.1 eCAP概述
A.8.2 捕获和APWM操作模式
A.8.3 eCAP捕获模式
A.8.4 eCAP暂存器
A.9 SCI Receive&SCI Transmit
A.9.1 SCI概述
A.9.2 SCI模组的结构
A.9.3 SCI暂存器
A.10 通用I/O接口(Digital Input&Digital Output)
A.10.1 GPIO简介
A.10.2 GPIO功能选择框图
A.10.3 输入量化
A.10.4 GPIO暂存器
A.11 串列外设接口(SPI)
A.11.1 SPI模组概述
A.11.2 S PI模组暂存器浏览
A.11.3 SPI操作简介
A.11.4 SPI中断
A.12 I2C汇流排
A.12.1 I2C模组的特点
A.12.2 I2C汇流排接口模组不支持的功能
A.12.3 I2C模组功能概述
A.12.4 时钟产生
A.13 eCAN汇流排
A.13.1 CAN概述
A.13.2 CAN网路和模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