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厦门医学院

(2019-03-26 11:47:10) 百科综合
厦门医学院

厦门医学院

厦门医学院是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学校,位于福建省厦门。

学校前身为厦门护士学校、厦门医士学校、厦门助产学校,1953年因该地医学类学校师资力量薄弱,三校整合成立了福建厦门卫生学校;

厦门卫生学校为市属 中专。

2007年经教育部批准改名为厦门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6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厦门医学院。

截至2017年12月,学校占地502.2亩,建筑面积19.6万平方米;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47.1万册;仪器设备总值1.8亿元;有2所直属附属医院和2所非直属附属医院;设10个教学系部,6个本科专业,17个专科专业;专任教师297人,在校生5008人(其中本科生887人)。

基本介绍

  • 主管部门:福建省
  • 学校官网:http://www.xmmc.edu.cn
  • 中文名:厦门医学院
  • 外文名:Xiamen Medical College
  • 简称:厦医
  • 类别:公办学校
  • 类型:医药
  • 属性: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
  • 现任领导:党委书记:徐国庆 
    院长:吴小南 
  • 高职专业:20个
  • 本科专业:10个
  • 院系设定:口腔系,护理学系,临床医学系,药学系,医学技术系等 
  • 院训:德厚立人、术湛立业 
  • 地址:厦门市集美区灌口镇灌中路1999号 
  • 院校代码:12631 
  • 主要奖项: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
  • 邮政编码:361023

历史沿革

1924年,鼓浪屿救世医院增设护士学校。
1941年12月,鼓浪屿沦陷,鼓浪屿救世医院被迫停办。
1950年,抗战胜利后学校复办,黄桢德任院长。
百年积澱百年积澱
1951年,厦门医士学校、厦门第一护士学校併入救世医院医学专门学校,成立厦门卫生学校。
1951年5月,首届医士班招生28人,学制二年,经费由省卫生厅拨给。学习课程选用医学院的部分教材。
1952年上半年,招收医士科第2班。
1952年8月,厦门医士学校招生纳入全省统一招生,招收新生51人,学制三年,编入医士科第3班。
1953年因该地原有医学类学校师资力量薄弱, 厦门护士学校、厦门医士学校、厦门助产学校三个学校合併,整合成立福建厦门卫生学校,校址在白鹿路24号,属厦门市卫生局管辖。
1958年,学校分为市第一医院医务学校和鼓浪屿医院卫生学校,
1953年9月,医学专门学校、护士学校与厦门护士职业学校、厦门医士学校和厦门第二医院护士学校合併为“鼓浪屿医院卫生学校”。
1960年学校首开中医士专业,首次招收24名新生,学制四年。
1966年,文化大革命动乱期间,学校停止招生。
1963年,鼓浪屿医院卫生学校迁到石泉路7号原厦门卫生学校旧址,恢复厦门卫生学校旧称,“文革”期间学校停办。
1976年底,学校复办,校名改为福建省厦门卫生学校。医士专业于同年12月份向全省招收工农兵学员52人,学制二年。
1977年元月份,复办后首批新生报到入学,开始接受中等医学教育。
1977年8月,学校初次增办中医士专业,招收48名学生,学制二年。
1979年6月,学校获準开设医学大专班。7月份通过高考入学考试,录取58名考生入学接受高等专科医学教育,编入医学大专班,学制三年。
1982年增置口腔门诊部。
1985年在口腔门诊部基础上建成厦门市口腔医院。
1994年8月,学校增设妇幼医士专业,首次招生40名,学制三年。
厦门卫生学校原来为市属中专。
2001年10月,厦门市政府办公厅批准成立厦门医学职业技术学院筹建处,并挂牌。
2002年5月,筹备名由厦门医学职业技术学院更为厦门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2003年8月,学校经省教育厅批准并报教育部备案,学校与福建医科大学联办医学大专班,以厦门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名义面向全省招收临床医学44人,学制三年。
2007年3月,学校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厦门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2014年8月,学校规划建设502亩的新校区。
2015年7月14日,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成立厦门医学院筹建工作领导小组。
2016年3月,学校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建立厦门医学院。

办学条件

师资力量

截至2017年3月,学校有专任教师302人,其中,教授33人,副教授67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3.1%;拥有博士学位的86人,硕士学位的154人,硕士学位以上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9.5%;“双师型”教师154人,占51%;兼职教师81人,占专任教师的26.8%。学校共有省级教学名师5人,省级专业带头人2人,省百千万人才1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3人,省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1人,厦门市台湾特聘专家1人、台湾特聘专才4人和台籍教师2人。1个福建省教学团队(高职高专)。
福建省教学团队(高职高专):口腔专业教学团队

院系设定

截至2019年4月,设有基础医学部、临床医学系、口腔医学系、护理系、药学系、医学技术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体育教研部、外语教研部和心理健康中心等10个教学系部,开办15个本科专业17个专科专业。
院系专业一览表
系部本科专业专科专业(三年制)
临床医学系
临床医学(五年制)、精神医学(五年制)、
康复治疗学(四年制)、麻醉学(五年制)、预防医学(五年制)
针灸推拿、康复治疗技术
口腔医学系
口腔医学(五年制)、口腔医学技术(四年制)
口腔医学技术
护理系
护理学(四年制)、助产学(四年制)
护理、助产
药学系
药学(四年制)、海洋药学(四年制)、
中药学(四年制)、生物製药( 四年制)
中药学、药品生产技术、
药品生物技术、药品质量与安全、药品经营与管理
医学技术系
医学检验技术(四年制)、化妆品技术与工程(四年制)
卫生信息管理、眼视光技术、
化妆品经营与管理、医学美容技术、
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健康管理、
食品质量与安全
基础医学部
——
——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
——
——
体育教研部
——
——
外语教研部
——
——
心理健康中心
——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截至2017年3月,学校有中央财政支持建设专业2个,福建省高等职业教育示範专业7个,福建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精品专业1个,厦门市高等职业教育重点专业3个,学校重点专业6个;省级精品课程9门;中央财政支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项目3个,福建省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2个,福建省生产性实训基地2个。
省级精品课程:妇产科护理学、健康评估、全口义齿工艺技术、外科护理学、牙体雕刻技术、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药物製剂技术、护理心理学
中央财政支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项目:护理实训中心、生物製药实训中心、口腔医学技能实训中心
福建省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护理实训中心、口腔技能实训中心
福建省生产性实训基地:杰登义齿加工中心、模拟 GMP 生产车间
学校中央、省市级示範专业一览表
专业建设类别数量(个)专业名称
中央财政支持建设专业
2
助产、药学
福建省高等职业教育示範专业
7
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药学、生物製药技术、 口腔医学技术、药物製剂技术
福建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精品专业
1
口腔医学
厦门市高等职业教育重点专业
3
临床医学、护理、生物製药技术
学校重点专业
6
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药学、生物製药技术、 中药

  • 教改成果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2015年重点完善SPOC线上学习平台,开发仿真实训基地、数位化教室和数位化图书馆,全力推动微课程建设和基于“微课程”的“翻转课堂”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基础医学部解剖教研室于2015年完成了近260个解剖学“微课程” 视频的录製,视频时长总计达到1700多分钟。在实际授课过程中,任课教师在课前将“微课程”上传至学习平台,供学生带着问题提前自主学习,课上主要以案例讨论、归纳精讲的形式启发学生的思辨能力,课后布置作业供学生思考,任课教师再线上答疑解惑,整个过程基本实现“翻转课堂”,切实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
产学合作
截至2015年11月,学校已有校企共建校内实践教学基地4个(生物製药、药物製剂GMP车间生产性实训基地、杰登义齿加工生产性实训基地、福建国大药房厦门医学院校中店和厦门铭嘉眼镜校中店),建有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47个(包括厦门市第一医院等11家教学医院和136 家校外实习基地)。

学校荣誉

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省级文明学校”、“省高校信息化先进单位”、“省生命教育示範学校”、“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省法律进学校先进单位”、“市平安先行学校”、“市花园式学校”、“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校综治安全目标管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学术科研

科研机构

截至2017年3月,学校有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市厅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5个,校级科研平台5个。
省级重点实验室:福建省道地药材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
市厅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福建省高等学校天然化妆品套用技术工程中心 、福建省高等学校海洋生物医药资源套用技术工程中心、福建省中药精加工与健康产品开发研究室、厦门市中药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厦门市海洋医用天然产物与细胞工程重点实验室
校级科研平台:中心实验室、转化医学研究室、药物製剂研究室、闽台青草药研究室、口腔材料学研究室

科研成果

2012-2016年,学校承担科技类立项95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3项,省自然基金7项,部级1项,市厅级84项;横向课题14项;社科类立项市厅级以上47项,其中省部级5项;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市科技进步三等奖4项;获得专利53项;软体着作权22项;转让专利产品2项;发表科技类论文173篇,其中SCI收录45篇;社科类论文160篇。
2015年,学校获得各级各类纵向项目(含自然科学类、社会科学类、教育教学类)立项总计25项,科研经费累计达318.7万元。横向项目立项4项, 项目签约经费达41万元。全年发表学术论文120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0篇,中文核心期刊54篇。全年共发表学术论文120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0篇,中文核心期刊54篇。全年共申请专利57项,其中28项已获得专利授权;申请着作权8项,已获授权7项。
2015年,学校福建省道地药材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和福建省高校天然化妆品套用技术工程中心陆续开发出一系列含天然功效成分的金线莲抗氧化健康饮品、枇杷花茶、健康大豆优酪乳、太子参优雅女人皮肤保养品、纯中药漱口水、天然去脂抗屑洗髮露、100%天然无毒洗碗精、中药精油、抗菌乾洗手液、中药祛痘原液、中药系列香水、厦门龙眼蜜保湿原液、摩芋多糖增稠保湿剂等品种丰富的健康产品和护肤产品,并于2015年4月、6月分别在2015厦门国际健康产业展览会和第十三届“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 上展示了学校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成果,其中,有4件产品已成功进行了技术转化。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据2017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43.1万册,电子图书22万册,资料库29个。馆藏以医药卫生专业文献为主,以专业性、实用性书刊、教学参考书为重点。

文化传统

学校标识

  • 校徽
校徽校徽
校徽释义:
1.厦门医学院明德楼:校徽融入了学校的主体建筑明德楼,明德楼建设风格为厦门独树一帜的建筑风格——嘉庚风格,沿用了闽南建筑的屋顶和西式建筑的屋身,地域特色浓厚。
2.双蛇杖:世界上的医学标识有两大系统,其一便是双蛇缠杖,蛇杖象徵神奇的医术和中立的医德,寓意着救死扶伤的精神。缠杖上头立着双翼,就像一本翻开的图书,又像一对展翅未来的希望之翼,表达了学校对医学教育和医学学生寄予的美好愿景。
3.大海:学校坐落于美丽的滨海城市厦门,学校的校徽中融入了大海海浪的元素,体现了学校办学渊源可追溯到1898年设立的鼓浪屿医学专门学校的校史背景,凸显了学海无涯、医学更是学无止境的寓意,同时也象徵了水是生命之源的含义。
4.白鹭:作为厦门市市鸟,白鹭具有显着的厦门特徵,体现了学校的地域特色。白鹭一直以来便是纯洁、高贵的象徵,其全身洁白的羽毛更是和医护人员的白大褂不谋而合,彰显了医护专业的纯洁性。
5.印章:校徽的主体外框採用了圆形印框状,圆框上弧为学校的中文校名,下弧是厦门医学院的英文全称,圆框形状与公章、印章相仿。
  • 校训
校训校训
校训释义:
“德厚立人”根据《周易·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句提炼而出,意为广大师生医护人员要有深厚的道德涵养,强调“厚德”是立身的前提和根本。
“术湛立业”根据韩愈《进学解》“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句提炼而出,意为广大师生医护人员要不断学习、实践而精通学业和技能,强调“术湛”是立业的前提和根本。
校训八字,前四字言道德人品、立身立人,后四字言技术技能、立功立业。

社团活动

截至2015年12月,学校共有学生社团31个。社团和学校定期举办艺术节、校园体育节、校园读书节、田径运动会、趣味运动会、柔性运动会、 学雷锋活动月、心理健康月、安全教育月、社团风采巡礼、 “五·一二”护士节晚会、“迎新生·庆国庆”文艺晚会、校园舞蹈大赛、百科知识竞赛、模拟面试大赛、体育节环湖跑、友谊学校足球赛等活动。

现任领导

职务
姓名
党委书记
徐国庆
校长
吴小南
党委副书记
李黎明
纪委书记
蔡顺华
副校长
张永裕、洪丰颖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