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以信息技术教育为基础,以信息能力、信息伦理道德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核心,注重学生信息伦理道德、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发展,培养学生获得鉴别信息真伪的能力,以形成正确的信息伦理道德观念、网路安全观念、自我保护意识以及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教师教育系列教材: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
- 作者::李志河 编
- 价格::35.00
- 语种::中文
- ISBN::9787302228523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页数::343页
- 开本::16开
- 出版时间::2007年10月1日
- 装帧::平装
编辑推荐
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学以致用。
课程知识结构合理,教材框架便于教学。
教学案例与现实生活联繫紧密,典型丰富,并且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课程知识结构合理,教材框架便于教学。
教学案例与现实生活联繫紧密,典型丰富,并且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内容简介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共分11章,内容包括信息技术及素养、网路信息检索、文本信息处理、图形/图像信息处理、音频信息处理、动画信息处理、DV相册製作、多媒体作品集成、网路交流资源共享、信息安全及伦理、高级套用等,系统地阐述了当代大学生应当具备的信息素养以及如何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关于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体系。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既可以作为本、专科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的教材,也可以作为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材或参考书。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既可以作为本、专科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的教材,也可以作为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材或参考书。
目录
第1章信息技术及素养
1.1信息技术基础
1.1.1何谓信息
1.1.2信息及信息技术特徵
1.1.3信息技术中的高级技术
1.2计算机相关知识
1.2.1理解制式转换
1.2.2计算机的系统构成
1.2.3计算机作业系统
1.2.4WindowsXP系统维护
1.3计算机网路相关知识
1.3.1计算机网路基本协定
1.3.2计算机网路宽频
1.3.3计算机网路高级服务
1.3.4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与协作学习
1.4信息素养教育
1.1信息技术基础
1.1.1何谓信息
1.1.2信息及信息技术特徵
1.1.3信息技术中的高级技术
1.2计算机相关知识
1.2.1理解制式转换
1.2.2计算机的系统构成
1.2.3计算机作业系统
1.2.4WindowsXP系统维护
1.3计算机网路相关知识
1.3.1计算机网路基本协定
1.3.2计算机网路宽频
1.3.3计算机网路高级服务
1.3.4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与协作学习
1.4信息素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