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Access 2010资料库等级考试简明教程

(2019-09-13 14:45:22) 百科综合
Access 2010资料库等级考试简明教程

Access 2010资料库等级考试简明教程

《Access 2010资料库等级考试简明教程》是2015年1月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杨绍增、陈道贺。

基本介绍

  • 书名:Access 2010资料库等级考试简明教程
  • 作者:杨绍增、陈道贺
  • ISBN:9787302383369
  • 页数:304
  • 定价:36元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年1月1日
  • 装帧:平装
  • 开本:16开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以国家二级Access考试大纲为基本要求,结合Access资料库课程教学经验编写的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教材。採用以案例带动理论教学的创新写作模式,用一个“教学管理”资料库创建和使用案例贯穿全书。 简明教程+上机实训+多媒体课件+无纸化作业系统+国家等级考试模拟练习+网路考试平台,构成了本教材的新特徵。 为与本书配合,同步编写了其姊妹篇《Access 2010 资料库等级考试上机实训》(杨绍增主编),后者提供了配套光碟。

图书目录

第1讲 资料库基础知识(1) 1
1.1 资料库的产生与发展 1
1.1.1 手工管理阶段 1
1.1.2 档案管理阶段 1
1.1.3 资料库管理阶段 2
1.1.4 资料库技术的发展趋势 3
1.2 资料库系统 4
1.2.1 资料库的几个重要概念 4
1.2.2 资料库系统的特点 5
1.2.3 资料库系统的内部结构体系 6
1.3 数据模型 7
1.3.1 数据模型的分类 7
1.3.2 E-R模型 8
1.3.3 常用的数据模型 9
1.4 关係模型概述 11
1.4.1 关係模型的几个基本概念 11
1.4.2 关係的特点 12
1.4.3 关係模型实例 12
1.5 习题 13
第2讲 资料库基础知识(2) 15
2.1 温故而知新 15
2.2 关係运算 15
2.3 关係完整性 16
2.4 资料库设计基础 17
2.4.1 资料库设计的内容 18
2.4.2 资料库设计的原则 18
2.4.3 资料库设计的步骤 19
2.4.4 “教学管理”资料库设计案例 20
2.5 Access 资料库入门 22
2.5.1 Access发展简介 22
2.5.2 Access资料库的系统结构 23
2.6 习题 24
第3讲 Access资料库的基本操作 25
3.1 温故而知新 25
3.2 表的索引 25
3.2.1 索引的概念、作用和分类 25
3.2.2 索引的创建方法 26
3.3 表的关係 27
3.3.1 表间关係的类型 27
3.3.2 建立表间关係的意义 28
3.3.3 建立表间关係并设定参照完整性 28
3.3.4 查看子数据表 29
3.3.5 验证参照完整性 29
3.4 表的编辑 30
3.4.1 表的複製、删除和重命名 30
3.4.2 查找和替换 32
3.4.3 调整表的外观 32
3.5 表的排序和筛选 34
3.5.1 排序记录 34
3.5.2 筛选记录 37
3.6 习题 39
第4讲 查询的设计与套用(1) 41
4.1 温故而知新 41
4.2 查询概述 41
4.2.1 查询的功能 41
4.2.2 查询的类型 42
4.2.3 查询的创建方法 43
4.2.4 查询的视图与相互切换 43
4.3 使用嚮导创建选择查询 44
4.3.1 使用查询嚮导创建显示明细的简单查询 44
4.3.2 使用查询嚮导创建汇总计算的简单查询 46
4.4 查询条件的表达 47
4.4.1 运算符 47
4.4.2 函式 48
4.4.3 表达式 48
4.5 使用设计视图创建选择查询 49
4.5.1 查询“设计视图”的组成 49
4.5.2 创建带条件的选择查询 50
4.5.3 在查询中进行计算 52
4.6 习题 55
第5讲 查询的设计与套用(2) 57
5.1 温故而知新 57
5.2创建交叉表查询 57
5.2.1认识交叉表查询 57
5.2.2用嚮导创建交叉表查询 58
5.2.3使用设计视图创建交叉表查询 59
5.3创建参数查询 60
5.3.1单参数查询 60
5.3.2多参数查询 61
5.4创建操作查询 62
5.4.1生成表查询 62
5.4.2删除查询 64
5.4.3更新查询 64
5.4.4追加查询 65
5.5查询的本质 67
5.6习题 67
第6讲查询的设计与套用(3) 69
6.1温故而知新 69
6.2结构化查询语言SQL概述 69
6.2.1SQL语言的来源和特点 69
6.2.2SQL语句的调试运行环境 70
6.3数据定义语句 71
6.3.1创建表(CREATETABLE) 71
6.3.2修改表(ALTERTABLE) 73
6.3.3删除表(DROPTABLE) 74
6.4数据操纵语句 74
6.4.1插入记录(INSERT) 74
6.4.2更新记录(UPDATE) 75
6.4.3删除记录(DELETE) 76
6.5数据查询语句的基本结构 77
6.6简单查询 78
6.6.1检索表的指定栏位 78
6.6.2去掉栏位的重複值 78
6.6.3带条件的查询 79
6.6.4带计算的查询 80
6.7习题 81
第7讲查询的设计与套用(4) 83
7.1温故而知新 83
7.2简单查询(续) 83
7.2.1準备SQL语句调试环境 83
7.2.2带分组的查询 84
7.2.3带排序的查询 85
7.3联接查询 85
7.3.1条件联接查询 86
7.3.2内联接查询 86
7.4嵌套查询 87
7.4.1用于相等判断的子查询 87
7.4.2用IN短语的子查询 87
7.4.3用于比较的子查询 88
7.5子查询 88
7.6联合查询 89
7.7传递查询 90
7.8习题 90
第8讲报表设计与套用(1) 92
8.1温故而知新 92
8.2报表概述 92
8.2.1报表的作用与功能 92
8.2.2报表的视图 92
8.2.3报表的创建工具 94
8.3使用“报表”工具创建报表 95
8.3.1利用“报表”工具自动生成报表 95
8.3.2在“报表视图”中调整布局 96
8.3.3在“列印预览”视图中设定页面布局 96
8.4使用报表嚮导创建报表 97
8.5使用“空报表”工具创建报表 100
8.6使用“标籤”嚮导创建标籤 101
8.7使用设计视图修改标籤 103
8.8习题 104
第9讲报表设计与套用(2) 106
9.1温故而知新 106
9.2在报表“设计视图”中编辑报表 106
9.2.1报表设计格线的组成 107
9.2.2报表的控制项工具列 108
9.2.3报表的“属性表”对话框 109
9.2.4报表的编辑 109
9.3报表的排序 112
9.4报表的分组 113
9.5使用计算控制项 115
9.5.1报表添加计算控制项 115
9.5.2报表统计计算 116
9.5.3报表常用函式 118
9.6习题 118
第10讲窗体的设计与套用(1) 120
10.1温故而知新 120
10.2窗体概述 120
10.2.1窗体的作用 120
10.2.2窗体的类型 121
10.2.3窗体的视图 122
10.2.4窗体的创建工具 124
10.3自动创建窗体 125
10.3.1使用“窗体”按钮 125
10.3.2使用“多个项目”按钮 126
10.3.3使用“数据表”按钮 126
10.3.4使用“分割窗体”按钮 127
10.3.5使用“模式对话框”按钮 127
10.4使用“空白窗体”创建窗体 128
10.5使用嚮导创建窗体 128
10.5.1创建基于单个数据源的窗体 129
10.5.2创建基于多个数据源的窗体 129
10.6创建图表窗体 131
10.6.1创建数据透视表窗体 131
10.6.2创建数据透视图窗体 132
10.7习题 133
第11讲窗体的设计与套用(2) 134
11.1温故而知新 134
11.2窗体设计视图 134
11.2.1窗体设计视图的组成 134
11.2.2“窗体设计工具”选项卡 135
11.2.3常用控制项的功能 136
11.2.4窗体和控制项的属性 138
11.2.5设定窗体视窗的显示方式 139
11.3使用设计视图创建窗体 140
11.3.1使用标籤和图片设计窗体 140
11.3.2使用绑定控制项(文本框)和按钮控制项 143
11.3.3使用选项组、绑定型组合框和绑定型列表框控制项 145
11.4习题 148
第12讲窗体的设计与套用(3) 151
12.1温故而知新 151
12.2使用查询为记录源创建窗体 151
12.3使用计算型控制项 152
12.4装饰窗体 153
12.4.1主题的套用 153
12.4.2使用条件格式 153
12.4.3添加当前日期和时间 154
12.4.4对齐窗体中的控制项 155
12.5创建控制窗体 156
12.5.1创建导航窗体 156
12.5.2设定启动窗体 158
12.6习题 158
第13讲宏的设计与套用 160
13.1温故而知新 160
13.2宏概述 160
13.2.1宏的基本概念 160
13.2.2宏的分类 161
13.3宏的创建方法 161
13.3.1使用宏设计视图创建宏 162
13.3.2使用宏生成器创建宏 163
13.4创建宏 163
13.4.1创建操作序列宏 163
13.4.2宏组的创建与运行 164
13.4.3创建条件宏 165
13.4.4创建自动运行宏Autoexec 168
13.5宏的运行 169
13.5.1直接运行宏 169
13.5.2通过事件触发宏 169
13.6宏的调试 170
13.7习题 170
第14讲模组与VBA程式设计基础(1) 172
14.1温故而知新 172
14.2基本概念 172
14.2.1VBA与模组 172
14.2.2模组与宏的关係 172
14.2.3模组的分类 173
14.2.4模组的组成与定义格式 173
14.2.5VBA编程环境简介 174
14.3VBA语言基础 175
14.3.1VBA中的数据类型 175
14.3.2VBA中的常量与变数 177
14.3.3VBA代码书写规则 179
14.3.4VBA常用语句和函式 179
14.4创建模组 182
14.4.1类模组的创建与运行 182
14.4.2标準模组的创建与运行 183
14.5结构化程式设计 185
14.6顺序结构 185
14.7习题 186
第15讲模组与VBA程式设计基础(2) 188
15.1温故而知新 188
15.2分支结构 188
15.2.1单分支结构(If-Then语句) 188
15.2.2双分支结构(If-Then-Else语句) 189
*15.2.3多分支结构(If-Then-ElseIf) 190
15.2.4多分支结构(SelectCase-EndSelect) 191
15.2.5条件函式 194
15.3循环结构 195
15.3.1For-Next语句 195
15.3.2DoWhile-Loop语句 197
*15.3.3DoUntil-Loop语句 199
*15.3.4Do-LoopWhile语句和Do-LoopUntil语句 199
15.3.5While–Wend语句 201
15.3.6多重循环 201
15.4习题 202
第16讲模组与VBA程式设计基础(3) 206
16.1温故而知新 206
16.2面向对象程式设计基础 206
16.2.1对象和集合 206
16.2.2对象的三要素 207
16.2.3对象的打开与关闭操作 207
16.2.4计时事件 211
16.2.5VBA编程验证数据 212
16.3过程调用和参数传递 213
16.3.1过程调用 213
16.3.2参数传递 215
16.4VBA程式的错误处理 217
16.5习题 218
第17讲VBA资料库编程基础 222
17.1温故而知新 222
17.2资料库引擎与资料库接口 222
17.2.1资料库引擎 222
17.2.2资料库访问接口 225
17.3DAO接口技术及套用 226
17.3.1DAO对象库的引用设定 227
17.3.2DAO层次模型 227
17.3.3通过DAO访问资料库的一般步骤 228
17.3.4通过DAO访问资料库的套用案例 229
17.4ADO接口技术及套用 230
17.4.1ADO对象库的引用设定 230
17.4.2ADO对象模型 230
17.4.3通过ADO访问资料库的一般步骤和典型程式段 231
17.4.4通过ADO访问资料库的案例 232
17.5ADO中的常用操作 233
17.5.1打开(或连线)资料库 233
17.5.2打开或返回记录集对象 235
17.5.3操作记录集 238
17.5.4操作记录集中的记录 240
17.5.5访问记录集中的栏位 241
17.5.6关闭连线和记录集 242
17.5.7通过多种访问接口访问Access资料库 242
17.6VBA资料库编程综合案例 243
17.7习题 253
第18讲Access国家等级考试与期末无纸化考试系统简介 255
18.1Access国家等级考试简介 255
18.1.1考试环境 255
18.1.2考试时间 255
18.1.3考试题型及分值 255
18.1.4考试登录 255
18.1.5试题内容查阅工具的使用 257
18.1.6考生资料夹和档案的恢复 259
18.1.7档案名称的说明 259
18.1.8考试前模拟练习 259
18.2校内期末Access无纸化考试简介 260
18.2.1期末考试题型与分数 260
18.2.2期末考试的评分 260
18.3Access期末模拟软体的安装与使用 261
18.3.1期末模拟考试软体的安装与登录 261
18.3.2期末模拟考试的题目与解答方法 261
18.3.3交卷和查看评分 263
18.4Access期末模拟软体的使用示範 265
附录A常用函式 266
附录B窗体属性及其含义 271
附录C控制项属性及其含义 274
附录D常用宏操作命令 276
附录E常用事件 285
附录FVisualBasic编辑环境简介 288
参考文献 294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