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计算机一级考试b

(2019-06-02 18:22:16) 百科综合
计算机一级考试b

计算机一级考试b

计算机一级一般都选择MS OFFICE来考,也就是微软的OFFICE;主要就考WORD EXCLE POWERPOINT 和 OUTLOOK 几个工具,大概每分钟能打30个字就足够了,不限输入法;A是DOS部分内容;B是视窗部分的内容。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计算机一级考试b
  • 报名地点:全国各大院校等
  • 报考对象:行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
  • 考试要求:具有微型计算机的基础知识等

报名须知

1、报名地点: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及全国各大院校。
2、报考员不论年龄、职业、学历、在职与否,均可根据自身学习和使用计算机的实际情况,选考任一个等级的考试,且一次只能报考一个等级的考试。考生须凭身份证报名。没有身份证的未成年人或正在换髮身份证的成年人,可凭当地派出所开出带考生本人近照的身份证明报名;现役军人(或武警)凭军人(或武警)身份证件报名。
计算机一级考试b计算机一级考试b
3、考生报名时,须到考点或报名点现场进行信息採集,交纳报名考试费。考生在填涂报名表(卡)时,须认真核对个人信息,核实无误后在《考生信息确认单》上籤字确认,报名结束后一律不準修改报名信息。考生一次考试只能在一个考点报名。
4、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考试全部採用上机考试形式;二、三考试採用笔试和上机考试相结合的形式。二、三级考试的笔试和机试两项均合格方能发给合格证书。单项合格者发给单科成绩合格证。
上一次考试已取得笔试或机试单项合格成绩的考生,本次报名时,只须补报参加未通过项的考试,须填涂原准考证号码,缴纳补考项的报名考试费。报名时应出具上次考试单科成绩合格证,合格成绩只保留到下一次考试。
如考生持有有效保留成绩,但报名时未向报名点出示上次考试的单科成绩合格证并未在报名表上正确填写上一次的准考证号,则视为自动放弃保留成绩;四级考试全部採用笔试的考试形式。
5、考试费用为120元。
6、考试时间
每年上半年4月顺数第一个星期六上午进行笔试,下午开始进行上机考试,由于受实际条件的限制,上机考试由各考点具体安排,按次序各考生依次参加考试,共进行五天。
每年下半年九月份的9月倒数第二个星期六上午进行笔试,下午开始进行上机考试,考试方法和四月份类似。

报考对象

行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1955(含55年)后出生的科级以上干部,1960(含60年)后出生的青年干部。

应试须知

1、看书:买本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B)的书,把书上面的习题做一遍,这样对于理论考试就基本没有问题了。
2、操作:把知识点在电脑上进行实践,一方面更容易记忆,另一方面也可以进行实际操作方面的练习。
3、安装一款打字练习软体,多练习可以熟悉键盘布局,提高打字速度,这样对打字考试会很有利。
4、多练习Word和Excel两个Office文档的使用方法。
考试分数到60的就算通过,给发计算机一级等级证书。
如果考试分数到80以上还在证书上加上“优秀”两个字。

应试建议

1、考试前,在网路上搜寻有关 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B)的视频,多看看视频中老师的讲课内容和操作技巧。
2、考前带好身份证,记住自己的准考证号。
3、考试时在输入准考证号后,要等5分钟才能答题,此时考试的电脑是不能做题的,不要以为是电脑出故障了,而引起内心不必要的恐慌。
4、在做Word、Excel、POWERPOINT 等Office程式的练习时,一定要记得保存,否则答题为空白,记0分。
5、做完以后,一定记得要检查,尤其要看看是否有题目没做。

两者区别

一级MS Office、一级WPS Office、一级windows环境
这两个科目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它们考核的办公平台不同,一个是微软公司的Microsoft Office,一个是国企金山公司的WPS Office,现在一级MS Office报考人是最多的,也是最推荐的,因为微软公司的Microsoft Office使用最广泛,便于与他人协同工作。
一级MS Office、一级B两者大部分是相同的,唯一一个不同的地方,就是一级B少了PowerPoint部分的考核,降低了难度,其它地方基本一致。
一级科目除了上述这几个,还有永中 Office和windows环境,永中office是国产的,但是使用人数不多,报考人数极其稀少,但是这个办公平台的功能丝毫不低于微软的MS Office,只是由于它起初的使用人数就不多,以至于它的用户也不多;windows环境就是测试考生对windows环境的熟悉程度
综上所述,推荐报考一级MS Office,虽然一级B能更简单,但是多多少少会降一个层次,更何况其它的都没问题了,还差一个PowerPoint。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是社会考试,就考试性质而言,它是一种重视应试人员对计算机和软体的实际运用能力的考试。考试分为四个等级,不同等级的内容不同,一级主要考核微型计算机基础知识和使用办公软体及网际网路(Internet)的基本技能。 一级分为DOS版和Windows版,考核应试者计算机基本知识和使用微机系统的初步能力。

考试要求

1.具有使用微型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病毒的防治常识)。
2.了解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和各组成部分的功能。
3.了解作业系统的基本功能和作用,掌握Windows的基本操作和套用。
4.了解文字处理的基本知识,掌握Word的基本操作和套用,熟练掌握一种汉字(键盘)输入方法。
5.了解电子表格软体基本知识,掌握Excel的基本操作和套用。
6.了解演示文稿的基本知识,掌握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和套用。
7.了解计算机网路的基本概念和网际网路(Internet)的初步知识,掌握网际网路(Internet)的简单运用。

考试大纲

基本要求

1.具有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2.了解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
3.了解作业系统的基本功能,掌握Windows的使用方法。
4.了解字表处理的基本知识,掌握Windows环境下Word和Excel的基本操作,熟练掌握一种汉字输入方法。
5.了解计算机网路的基本概念和掌握网际网路(Internet)的电子邮件及浏览器的使用。
6.具有计算机安全使用和计算机病毒防治的知识。

考试内容

一、基础知识
l.计算机的概念、类型及其套用领域;计算机系统的配置及主技术指标。
2.数制的概念,二、十进制数之间的转换。
3.计算机的数据与编码。数据的存储单位(位、位元组、字);字元与ASCII码,汉字及其编码。
二、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l.计算机硬体系统的组成和功能:CPU、存储器(ROM、RAM)以及常用的输入输出设备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2.计算机软体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系统软体和套用软体、程式设计语言(机器语言、彙编、高级语言)的概念。
3.计算机的安全操作,病毒及其防治。
三、作业系统的功能和分类
1.作业系统的基本概念、功能和分类。
2.作业系统的组成,档案(文档)、档案(文档)名、目录(资料夹)、目录(资料夹)树和路径等概念。
3.Windows的使用
(1)Windows的特点、功能、配置和运行环境。
(2)Windows“开始"按钮、“系统列”、“选单”、“图示”等的使用。
(3)应用程式的运行和退出、“我的电脑"和“资源管理器”的使用。
(4)文档和资料夹的基本操作:打开、创建、移动、删除、複製、更名、查找、列印及设定属性。
(5)複製软碟和软碟的格式化,磁碟属性的查看等操作。
(6)中文输入法的安装、卸除、选用和萤幕显示,中文DOS方式的使用。
(7)捷径的设定和使用。
4.附属档案的使用。
四、字表处理软体的功能和使用
1.中文Word的基本功能,Word的启动和退出,Word的工作窗目。
2.熟练掌握一种常用的汉字输入方法。 如搜狗,五笔。
3.文档的创建、打开,文档的编辑(文字的选定、插入、删除、查找与替换等基本操作)多视窗和多文档的编辑。
4.文档的保存、複製、删除、插入、列印
5.字型、字号的设定、段落格式和页面格式的设定与列印预览。
6.Word的图形功能,Word的图形编辑器及使用。
7.Word的表格製作,表格中数据的输入与编辑,数据的排序和计算。
五、中文Excel的功能和使用
1.电子表格Excel的基本概念、功能、启动和退出。
2.工作簿和工作表的创建、输入、编辑、保存等基本操作。
3.工作表中公式与常用函式的使用和输入。
4.工作表资料库的概念,记录的排序、筛选和查找。
5.Excel图表的建立及相应的操作。
六、计算机网路的基础知识
1.计算机网路的概念和分类。
2.计算机通信的简单概念:Modem、网卡等。
3.计算机区域网路与广域网的特点。
4.网际网路(Internet)的概念及其简单套用:电子邮件(E-mail)的收发、浏览器IE的使用。

内容详解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目前共设定四个等级。每年共考试两次,分为一、二、三、四级。  每年上半年4月顺数第一个星期六上午进行笔试,下午开始进行上机考试,由于受实际条件的限制,上机考试由各考点具体安排,按次序各考生依次参加考试,共进行五天。  每年下半年九月份的9月倒数第二个星期六上午进行笔试,下午开始进行上机考试,考试方法和四月份类似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25分) 1.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信息的概念、特徵和分类。
信息技术的概念和特点。
我国的信息化建设。 2.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
计算机的发展史,计算机的特点、套用和分类。
计算机中的数据与编码。
冯.诺依曼型计算机的硬体结构及其各部分的功能。
微型计算机的硬体结构及其各部分的功能。包括:中央处理器、汇流排、记忆体储器、外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3.计算机软体系统知识
指令和指令系统、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计算机软体系统的层次结构及其组成:包括:系统软体、套用软体。
作业系统的概念、分类及主要功能;语言的类型及语言处理程式。
档案及档案的管理:档案的定义、命名规则、以及通配符的使用。 4.计算机网路基础知识
计算机网路的定义、分类、组成与功能。
网路通信协定的基本概念。
区域网路的特点和组成;区域网路的主要拓扑结构。
区域网路组网的常用技术。 5.网际网路(Internet)基础知识
网际网路的基础知识。包括:网际网路的形成与发展、中国网际网路简介。
网际网路提供的主要服务;网际网路的通信协定;IP位址和域名;网际网路的接入方式。
全球资讯网主要术语。包括:网页、主页、统一资源定位器(URL)、超文本、超级连结。Outlook Express软体的使用。
电子邮件基础知识及Outlook Express软体的使用。
计算机病毒和网路安全知识。包括:计算机病毒的概念、特点、分类和预防;网路黑客和防火墙的概念。 6.多媒体信息处理知识
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包括:媒体及其分类、多媒体及其主要特徵。
多媒体的重要媒体元素。包括:文本、音频、图形和静态图像、动画、视频。
多媒体计算机的组成。 7. 常用软体:Word 2000、Excel 2000、PowerPoint 2000、FrontPage 2000、Internet Explorer、Outlook Express的使用及相关概念。 第二部分、 Windows 2000/XP中文作业系统(5分) 1.Windows 2000/XP的基本操作
桌面操作: 档案或资料夹的添加、删除、移动、複製。 捷径的创建、删除、重命名。
视窗操作: 打开、关闭、最小化、最大化、还原视窗操作。 调整视窗大小、移动视窗操作。 改变视窗排列方式和显示方式。 多视窗的排列和视窗切换。 打开各类选单、选择选单项。 获取帮助的方法。 2.Windows 2000/XP主要部件的套用
资源管理器。包括:档案和资料夹的浏览,查找,移动、複製、删除和重命名,属性的设定。
我的电脑。包括:磁碟格式化、软碟複製、检查磁碟空间、修改卷标。
资源回收筒。包括:恢复、删除资源回收筒中的档案,清空资源回收筒。
控制台。包括: 设定显示参数:背景和外观、萤幕保护程式、颜色和解析度。 添加、删除硬体;添加或删除程式。 添加、删除输入方法;添加、删除印表机。
附属档案工具的使用。 第三部分、 Word 2000文字处理软体(20分) 1.文字编辑的基本操作
Word 2000的启动与退出。
文档操作。包括:文档的建立、打开、保存、另外储存和关闭,文档的重命名。
视图操作。包括:视图、工具列、显示比例的选择;标尺、坐标线、段落标记的显示。
文字的插入、改写和删除操作,字块的移动和複製操作。
字元串查找和替换。 2.文字排版操作
设定页面:纸型、页边距、页眉和页脚边界。
设定文字参数:字型、字形、字号、颜色、效果、字间距等。
设定段落参数:各种缩进参数、段前距、段后距、行间距、对齐方式等。
设定项目符号和编号。
分栏。
脚注和章节附注。
插入页眉、页脚和页码操作。 3.插入表格操作
创建表格。包括:自动插入和手工绘製。
调整表格。包括:插入/删除行、列、单元格,改变行高和列宽,合併/拆分单元格。
单元格编辑。包括:选定单元格、设定文本格式、文本的录入、移动、複製和删除。
设定表格风格。包括:框线和底纹。 4.图文混排操作
绘製图形。包括:图形的绘製、移动与缩放,设定图形的颜色、填充和版式。
插入图片。包括:插入剪贴画、艺术字和图片档案;以及它们的编辑操作。
文本框的使用。
对象的嵌入与连结操作。
多个对象的对齐、组合与层次操作。 第四部分、Excel 2000电子表格软体(20分) 1.Excel应用程式的基本操作
Excel应用程式的启动与退出。
工作簿操作。包括:新建、打开、保存、另外储存、关闭工作簿。
工作表操作。包括:选定工作表、插入/删除工作表、插入/删除行与列、调整行高与列宽、命名工作表、调整工作表顺序、拆分和冻结工作表、列印工作表。
单元格操作。包括:选定单元格、合併/拆分单元格、设定单元格格式。
输入数据操作。包括:输入基本数据、输入公式与自动填充,修改、移动、複製与删除数据。 2.图表操作
创建图表。包括:嵌入式图表和图表工作表。
图表编辑。包括;编辑图表对象、改变图表类型和数据系列、图表的移动和缩放。 3.数据管理和分析
数据排序操作。包括:简单排序和複杂排序。
数据筛选操作。包括:自动筛选和高级筛选。
数据分类汇总和建立数据透视表操作。 第五部分、网际网路套用(10分) 1.全球资讯网(WWW)套用
IE 浏览器设定。包括:界面设定和Internet选项设定。
页面浏览操作。包括:打开、浏览Web页。
保存信息操作。包括:保存页面、部分文本、图片、连结页。
收藏夹操作。包括:将Web页添加到收藏夹、整理收藏夹。
搜寻引擎的使用。包括:分类搜寻和关键字搜寻。
页面的列印和脱机浏览。
下载档案操作。 2.电子邮件(E-mail)套用
OutlookExpress的运行和设定。包括:创建帐号和管理帐号。
撰写电子邮件。包括:选择信纸和收件人、设定文本格式和优先权、插入附属档案、图片和超级连结等。
收发电子邮件。包括:接收、阅读、回复、转发电子邮件。
管理资料夹。包括:收件箱、发件箱、已传送邮件、已删除邮件和草稿资料夹。
管理通讯簿。包括:添加联繫人、创建联繫人组,以及删除操作。 第六部分、PowerPoint 2000製作演示文稿软体(10分) 1.PowerPoint应用程式的基本操作
PowerPoint 应用程式的启动与退出。
创建新演示文稿操作。包括:选择模板、版式、添加幻灯片,以及文本的编辑,图片、图表的插入,视图的使用。
打开、浏览、保存和关闭演示文稿操作。
幻灯片的插入、移动、複製和删除操作。
多媒体对象的插入,幻灯片格式的设定,演示文稿的打包和列印。 2.加入动画效果
为幻灯片中的对象预设或自定义动画效果。
对幻灯片的切换设定动画效果。
插入超级连结。包括:设定“动作按钮”和“超链点”。 第七部分、FrontPage 2000网页製作软体(10分) 1.网页的基本操作
创建新的网页。
打开已有的网页。
网页的保存。
网页的属性设定。 2.网页的设计
文本的编辑。
图像操作:插入图像、设定图像的属性、保存包含图像的网页。
表格:表格的基本组成、建立和编辑表格、表格的属性设定。
超级连结:文本超连结的建立与设定、图像超连结、热点区域、书籤。
表单:创建表单、插入表单元素、表单属性。
框架结构:创建框架网页、更改框架连结的网页、框架属性设定。
【考试环境】 1.实验教学设备 学生用机。 区域网路环境。 网际网路环境。 2.作业系统和套用软体 中文作业系统:Windows 2000/XP/98 Office 2000办公软体完全安装。 浏览器应用程式:IE 6.0(或IE 5.0) 电子邮件工具:Outlook Express 6.0(或Outlook Express 5.0)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