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教程

(2019-08-10 09:18:27) 百科综合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教程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教程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教程》是2013年5月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教材编写组 未来教育教学与研究中心。

基本介绍

  • 书名:教程二级C语言
  • 作者: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教材编写组 未来教育教学与研究中心编着
  •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3-5-1
  • 开本:16开

图书信息

参考图书1

书名:教程二级C语言
定价:32.00(附光碟)
作者: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5-1
开本:16开
ISBN:978-7-115-30884-9

参考图书2

书名:教程二级Visual Basic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教程
定价:38.00(附光碟)
作者: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教材编写组 未来教育教学与研究中心编着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5-1
开本:16开
ISBN:978-7-115-30878-8

参考图书3

书名:教程二级Visual FoxPro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教程
定价:35.00(附光碟)
作者: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教材编写组 未来教育教学与研究中心编着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5-1
开本:16开
ISBN:978-7-115-30872-6

参考图书4

书名:教程二级公共基础知识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教程
定价:19.80(附光碟)
作者: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教材编写组 未来教育教学与研究中心编着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5-1
开本:16开
ISBN:978-7-115-31179-5

图书目录

本系列丛书依据教育部考试中心最新发布的《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大纲(2013年版)》以及作者多年对等级考试的研究编写而成,旨在帮助考生(尤其是非计算机专业的初学者)学习相关内容,顺利通过考试。
目录

参考图书1


第1章程式设计和C语言
1.1程式设计的基本概念
1.1.1程式和程式设计
1.1.2计算机语言
1.1.3算法的概念
1.1.4结构化程式设计
1.2Visual C++ 6.0集成开发环境简介
1.2.1VC 6.0的启动
1.2.2VC 6.0的退出
1.2.3VC 6.0集成开发环境介绍
1.2.4修改已有的源程式
1.2.5编译、连线信息的处理
1.3C语言简介
1.3.1如何学习C语言
1.3.2C程式的构成
1.3.3C程式的书写格式
1.3.4C程式的开发过程
1.4C程式的上机步骤
课后总複习
第2章数据类型、运算符和表达式
2.1常量、变数和标识符
2.1.1标识符
2.1.2关键字
2.1.3常量
2.1.4符号常量
2.1.5变数
2.2数据类型
2.3整型数据
2.3.1整型变数
2.3.2整型常量
2.4实型数据
2.4.1实型变数
2.4.2实型常量
2.5字元型数据
2.5.1字元变数
2.5.2字元常量
2.5.3字元型数据的运算
2.5.4字元串常量
2.6不同数据类型之间的转换
2.7算术运算符和算术表达式
2.7.1算术运算符
2.7.2算术表达式
2.8赋值运算符和赋值表达式
2.8.1赋值运算符和赋值表达式
2.8.2複合的赋值表达式
2.9自增和自减运算符
2.10逗号运算符和逗号表达式
课后总複习
第3章顺序结构程式设计
3.1C语句分类
3.2赋值语句
3.3数据的输入与输出
3.4数据的输入与输出——scanf函式
3.4.1scanf函式的调用格式
3.4.2scanf函式的格式字元
3.4.3scanf函式的使用说明
3.5数据的输入与输出——printf函式
3.5.1printf函式的调用格式
3.5.2printf函式的格式字元
3.5.3printf函式的使用说明
3.6数据的输入与输出——getchar函式和putchar函式
3.6.1字元输入函式getchar
3.6.2字元输出函式putchar
3.7顺序结构程式举例
课后总複习
第4章选择结构程式设计
4.1关係运算符和关係表达式
4.1.1关係运算符
4.1.2关係表达式
4.2逻辑运算符和逻辑表达式
4.2.1逻辑运算符
4.2.2逻辑表达式
4.3条件运算符和条件表达式
4.4if语句
4.4.1if语句的基本形式
4.4.2if语句的嵌套
4.5switch语句
课后总複习
第5章循环结构程式设计
5.1用for语句构成的循环结构
5.1.1for循环语句的一般形式
5.1.2for循环语句的执行过程
5.2用while语句构成的循环结构
5.2.1while循环语句的一般形式
5.2.2while循环语句的执行过程
5.3do…while语句构成的循环结构
5.3.1do…while循环语句的一般形式
5.3.2do…while循环语句的执行过程
5.3.33种循环结构小结
5.4循环结构的嵌套
5.5break语句和continue语句在循环体中的作用
5.5.1break语句
5.5.2continue语句
5.5.3break语句和continue语句的区别
5.6goto语句
课后总複习
第6章数组
6.1有关数组的基本概念
6.2一维数组
6.2.1一维数组的定义
6.2.2一维数组的引用
6.2.3一维数组的初始化
6.2.4一维数组套用举例
6.3二维数组
6.3.1二维数组的定义
6.3.2二维数组的引用
6.3.3二维数组的初始化
6.3.4二维数组套用举例
6.4字元数组
6.4.1字元数组的定义
6.4.2字元数组的引用
6.4.3字元数组的初始化
6.4.4字元数组的输入与输出
6.4.5字元串处理函式
6.4.6字元数组套用举例
课后总複习
第7章函式
7.1库函式
7.2函式定义
7.3函式的参数和返回值
7.3.1函式参数
7.3.2函式返回值
7.4函式的调用
7.4.1函式调用的一般形式
7.4.2函式的嵌套调用
7.4.3函式的递归调用
7.5函式的声明
7.5.1函式声明的形式
7.5.2函式声明的位置
7.6函式参数传递
课后总複习
第8章变数的作用域和存储类别
8.1变数的作用域
8.1.1局部变数
8.1.2全局变数
8.2变数的存储类别
8.2.1auto变数
8.2.2static变数
8.2.3register变数
8.2.4extern变数
8.3函式的存储分类
8.3.1内部函式
8.3.2外部函式
课后总複习
第9章指针
9.1地址和指针的概念
9.2指针变数
9.2.1指针变数的定义
9.2.2指针运算符
9.2.3指针变数的初始化
9.2.4指针的运算
9.3指针与一维数组
9.3.1指向数组元素的指针变数
9.3.2数组元素的引用
9.4指针与二维数组
9.4.1二维数组及其元素的地址
9.4.2指向数组元素的指针变数
9.5指针与字元串
9.5.1使用字元指针实现字元串的存储
9.5.2字元指针与字元数组的区别
9.6指针的指针
9.6.1指针数组
9.6.2指向指针的指针
9.7指针与函式
9.7.1指针作为函式参数
9.7.2一维数组名作函式实参
9.7.3二维数组名作函式实参
9.7.4字元指针作函式实参
9.7.5返回指针值的函式
9.7.6函式指针
9.8main函式中的参数
课后总複习
第10章编译预处理
10.1宏替换
10.1.1不带参数的宏定义
10.1.2带参数的宏定义
10.2档案包含
课后总複习
第11章结构体、共用体和用户定义类型
11.1用typedef定义类型
11.2结构体
11.2.1结构体类型的说明
11.2.2结构体变数的定义
11.2.3结构体变数的初始化
11.2.4结构体变数的引用
11.2.5函式之间结构体变数的数据传递
11.3动态存储分配和鍊表
11.3.1动态存储分配
11.3.2动态鍊表的概念
11.3.3利用结构体变数构成鍊表
11.4共用体
11.4.1共用体类型的说明和变数定义
11.4.2共用体变数的引用
课后总複习
第12章位运算
12.1位运算符
12.2位运算符详解
12.2.1按位与运算
12.2.2按位或运算
12.2.3按位异或运算
12.2.4按位非运算
12.2.5左移运算
12.2.6右移运算
课后总複习
第13章档案
13.1档案概述
13.2档案类型指针
13.3档案的打开与关闭
13.3.1档案的打开(fopen函式)
13.3.2档案的关闭(fclose函式)
13.4档案的读/写
13.4.1字元读/写函式fputc和fgetc
13.4.2字元串读/写函式fputs和fgets
13.4.3数据块读/写函式fread和fwrite
13.4.4格式化读/写函式fprintf和fscanf
13.4.5判断档案结束函式feof
13.5档案的定位
13.5.1rewind函式
13.5.2fseek函式
13.5.3ftell函式
课后总複习
附录
附录A无纸化上机指导
附录B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C语言考试大纲(2013年版)
附录C参考答案

参考图书2


第1章Visual Basic 程式开发环境
1.1Visual Basic 概述
1.1.1Visual Basic 的特点和版本
1.1.2Visual Basic 的编程方法
1.2Visual Basic 的启动与退出
1.2.1Visual Basic 的启动
1.2.2Visual Basic的退出
1.3Visual Basic 集成开发环境
1.3.1主视窗
1.3.2其他视窗
课后总複习
第2章Visual Basic对象及其操作
2.1对象
2.1.1Visual Basic 的对象
2.1.2对象属性的设定
2.1.3对象命名
2.2窗体
2.2.1窗体的结构与属性
2.2.2窗体事件
2.3控制项
2.3.1内部控制项(标準控制项)
2.3.2控制项值
2.4控制项的画法和基本操作
2.4.1控制项的画法
2.4.2控制项的基本操作
课后总複习
第3章Visual Basic程式设计基础
3.1Visual Basic 简单程式开发
3.1.1Visual Basic中的语句
3.1.2开发应用程式的步骤
3.1.3程式的保存、装入和运行
3.1.4Visual Basic 程式的结构
3.2数据类型
3.2.1数据的基本类型
3.2.2用户定义数据类型
3.2.3枚举类型
3.3保留字、常量和变数
3.3.1保留字
3.3.2常量
3.3.3变数
3.4变数的作用域
3.4.1局部变数、模组变数和全局变数
3.4.2默认声明
3.5常用内部函式
3.5.1数学函式
3.5.2转换函式
3.5.3字元串函式
3.5.4时间/日期函式
3.5.5随机函式
3.6运算符与表达式
3.6.1算术运算符与算术表达式
3.6.2连线运算符与连线表达式
3.6.3比较运算符与比较表达式
3.6.4逻辑运算符
3.6.5各类运算符的优先权比较
课后总複习
第4章数据的输入与输出
4.1数据的输出——Print方法
4.1.1Print方法
4.1.2与Print方法相关的函式
4.1.3格式输出(Format$)
4.1.4其他有关方法
4.2数据输入——InputBox函式
4.3MsgBox函式和MsgBox语句
4.3.1MsgBox函式
4.3.2MsgBox语句
4.4字形
4.4.1字型类型和大小
4.4.2其他属性
4.4.3套用实例
4.5印表机输出
4.5.1直接输出
4.5.2窗体输出
课后总複习
第5章常用标準控制项
5.1文本控制项
5.1.1标籤
5.1.2文本框
5.2图形控制项
5.2.1图片框与图像框
5.2.2图形档案的装入
5.2.3直线和形状
5.3按钮控制项
5.4选择控制项——单选按钮和複选框
5.5选择控制项——列表框和组合框
5.5.1列表框
5.5.2组合框
5.6滚动条
5.7计时器
5.8框架
5.9焦点和Tab顺序
5.9.1焦点及其事件
5.9.2Tab顺序
课后总複习
第6章Visual Basic控制结构
6.1选择控制结构
6.1.1单行结构条件语句
6.1.2块结构条件语句
6.1.3IIf函式
6.2多分支结构
6.3循环结构
6.3.1For循环控制结构
6.3.2当循环控制结构
6.3.3Do循环控制结构
6.3.4多重循环
6.3.5出口语句
6.4GoTo型控制
6.4.1GoTo语句
6.4.2On-GoTo语句
课后总複习
第7章数组
7.1数组的基本概念
7.1.1数组的定义
7.1.2默认数组
7.1.3一维数组和二维数组
7.1.4静态数组和动态数组
7.2数组的基本操作
7.2.1数组元素的输入、输出和複製
7.2.2For Each…Next语句
7.2.3数组的初始化
7.3控制项数组
7.3.1控制项数组的概念
7.3.2如何建立控制项数组
课后总複习
第8章过程
8.1Sub 过程
8.1.1Sub通用过程
8.1.2Sub过程的调用
8.2Function过程
8.2.1Function过程的定义
8.2.2Function过程的建立
8.2.3Function过程的调用
8.3过程中的参数传送
8.3.1形参与实参
8.3.2按地址传递和按值传递
8.3.3数组参数的传递
8.4可选参数和可变参数
8.4.1可选参数
8.4.2可变参数
8.5对象参数
8.5.1窗体参数
8.5.2控制项参数
8.6局部记忆体分配和Shell函式
8.6.1局部记忆体分配
8.6.2Shell函式
课后总複习
第9章滑鼠和键盘事件
9.1滑鼠事件
9.1.1滑鼠键参数
9.1.2转换(Shift)参数
9.1.3滑鼠坐标
9.2滑鼠游标
9.2.1游标形状(MousePointer)属性
9.2.2设定滑鼠游标形状属性
9.3拖放
9.3.1拖放的相关属性、事件和方法
9.3.2手动拖放
9.3.3自动拖放
9.4键盘事件
9.4.1KeyPress事件
9.4.2KeyDown和KeyUp事件
课后总複习
第10章选单程式设计
10.1选单的基本概念
10.1.1下拉式选单
10.1.2弹出式选单
10.2用选单编辑器建立选单
10.2.1选单编辑器
10.2.2建立选单
10.3选单的控制
10.3.1选单的有效性控制
10.3.2选单项标记
10.3.3选单的键盘选择
10.4选单项的增减
10.5弹出式选单的创建
课后总複习
第11章对话框程式设计
11.1对话框概述
11.1.1对话框
11.1.2自定义对话框
11.1.3通用对话框
11.2档案对话框
11.2.1“打开(Open)”对话框
11.2.2“保存(Save)”对话框
11.2.3档案对话框编程实例
11.3其他对话框
11.3.1颜色(Color)对话框
11.3.2字型(Font)对话框
11.3.3列印(Printer)对话框
课后总複习
第12章多重窗体程式设计与环境套用
12.1建立多重窗体应用程式
12.1.1与多重窗体程式设计有关的语句和方法
12.1.2多重窗体应用程式实例
12.2多重窗体程式的运行和保存
12.2.1指定“启动窗体”
12.2.2多重窗体程式的存取
12.3Visual Basic工程的结构
12.3.1窗体模组
12.3.2标準模组
12.3.3Sub Main 过程
12.4闲置循环和DoEvents语句
课后总複习
第13章数据档案
13.1档案的结构和分类
13.1.1档案的结构
13.1.2档案的分类
13.2档案的操作
13.2.1档案的打开(建立)
13.2.2档案的关闭
13.2.3档案操作语句和函式
13.2.4档案的其他基本操作
13.3顺序档案
13.3.1顺序档案的读操作
13.3.2顺序档案的写操作
13.4随机档案
13.4.1随机档案的打开与读写操作
13.4.2记录的增加与删除
13.5档案系统控制项
13.5.1驱动器列表框和目录列表框
13.5.2档案列表框
13.5.3档案系统控制项的综合运用
课后总複习
附录
附录A无纸化上机指导
附录B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Visual Basic考试大纲(2013年版)
附录C参考答案

参考图书3


第1章资料库技术基础
1.1资料库基础知识
1.1.1计算机管理数据的发展
1.1.2数据模型
1.2关係资料库
1.2.1关係资料库基础
1.2.2关係运算
1.3关係资料库设计基础
1.3.1关係资料库设计原则
1.3.2关係资料库的设计过程
1.3.3利用Visual FoxPro 6.0
开发资料库套用系统
课后总複习
第2章Visual FoxPro 6.0初级知识
2.1Visual FoxPro的发展及Visual FoxPro 6.0的特点
2.1.1Visual FoxPro 的发展
2.1.2Visual FoxPro 6.0的特点
2.2Visual FoxPro 6.0的安装和启动
2.2.1Visual FoxPro 6.0的配置要求
2.2.2Visual FoxPro 6.0的安装
2.2.3Visual FoxPro 6.0的启动和退出
2.3Visual FoxPro 6.0设计基础
2.3.1Visual FoxPro 6.0的主界面
2.3.2Visual FoxPro 6.0的工作方式
2.3.3Visual FoxPro 6.0系统的配置
2.4Visual FoxPro 6.0的工具列
2.4.1显示和隐藏工具列
2.4.2定製和修改工具列
2.5项目管理器
2.5.1基本概念
2.5.2创建项目
2.5.3打开和关闭项目管理器
2.5.4使用项目管理器
2.5.5定製项目管理器
2.6Visual FoxPro 6.0的辅助设计工具
2.6.1Visual FoxPro的嚮导
2.6.2Visual FoxPro的设计器
2.6.3Visual FoxPro的生成器
课后总複习
第3章数据类型与数据运算
3.1常量
3.2变数
3.2.1变数的基本概念
3.2.2记忆体变数常用命令
3.3表达式
3.3.1数值、字元和日期时间表达式
3.3.2关係表达式
3.4函式
3.4.1数值函式
3.4.2字元函式
3.4.3日期时间函式
3.4.4数据类型转换函式
3.4.5测试函式
课后总複习
第4章Visual FoxPro资料库及其操作
4.1Visual FoxPro的资料库及相关操作
4.1.1Visual FoxPro的资料库
4.1.2建立资料库
4.1.3打开资料库
4.1.4修改资料库
4.1.5关闭资料库
4.1.6删除资料库
4.2资料库表
4.2.1资料库表的建立
4.2.2修改表结构
4.2.3複製表及表结构
4.3表的操作
4.3.1打开表
4.3.2打开浏览器
4.3.3通过浏览器操作表
4.3.4命令方式操作表
4.4索引
4.4.1索引的概念
4.4.2索引的类型
4.4.3索引档案的建立
4.4.4索引档案的使用
4.5数据完整性
4.5.1实体完整性与主关键字
4.5.2域完整性与约束规则
4.5.3参照完整性和表之间的关联
4.6自由表
4.6.1自由表和资料库表的联繫和区别
4.6.2建立自由表
4.6.3将自由表添加到资料库中
4.6.4从资料库中移去表
4.7多个表的同时使用
4.7.1多工作区
4.7.2使用不同工作区的表
4.7.3表之间的临时关联
4.8排序
课后总複习
第5章关係资料库标準语言SQL
5.1SQL概述
5.1.1SQL的发展历史
5.1.2SQL的特点
5.2数据查询
5.2.1简单查询
5.2.2简单的连线查询
5.2.3嵌套查询
5.2.4排序查询
5.2.5计算查询
5.2.6分组计算查询
5.2.7利用空值查询
5.2.8自连线查询
5.2.9内外层互相关嵌套查询
5.2.10使用量词和谓词的查询
5.2.11超连线查询
5.2.12集合的并运算
5.2.13Visual FoxPro中几个特殊选项
5.3数据操作
5.3.1插入
5.3.2更新
5.3.3删除
5.4定义功能
5.4.1表的定义
5.4.2表的删除
5.4.3表结构的修改
5.4.4视图定义
课后总複习
第6章查询与视图
6.1查询
6.1.1查询设计器
6.1.2建立查询
6.1.3运行查询
6.2视图
6.2.1视图设计器
6.2.2远程视图与连线
6.2.3视图数据更新
6.2.4使用视图
课后总複习
第7章程式设计基础
7.1程式与程式档案
7.1.1程式的基本概念
7.1.2程式档案的建立、修改与执行
7.1.3简单输入输出命令
7.2程式的基本结构
7.2.1顺序结构
7.2.2选择结构
7.2.3循环结构
7.3多模组程式
7.3.1模组的定义和调用
7.3.2变数的作用域
7.3.3参数传递
7.4程式调试
7.4.1调试器
7.4.2断点
课后总複习
第8章表单设计与套用
8.1面向对象的概念
8.1.1对象和类
8.1.2对象的属性、方法和事件
8.1.3继承与父类、子类
8.2Visual FoxPro基类简介
8.2.1Visual FoxPro基类概述
8.2.2容器与控制项
8.3创建与管理表单
8.3.1创建表单
8.3.2管理表单属性和方法
8.3.3常用事件和方法
8.3.4信息对话框的设计
8.4表单设计器
8.4.1表单设计器环境
8.4.2控制项的基本操作
8.4.3数据环境
8.5常用表单控制项
8.5.1标籤(Label)控制项
8.5.2命令按钮(CommandButton)控制项
8.5.3命令组(CommandGroup)控制项
8.5.4文本框(TextBox)控制项
8.5.5编辑框(EditBox)控制项
8.5.6複选框(CheckBox)控制项
8.5.7选项组(OptionGroup)控制项
8.5.8列表框(ListBox)控制项
8.5.9组合框(ComboBox)控制项
8.5.10表格(Grid)控制项
8.5.11页框(PageFrame)控制项
8.6表单综合设计
课后总複习
第9章选单设计与套用
9.1选单设计概述
9.1.1选单结构
9.1.2系统选单的内部名字
9.1.3Visual FoxPro系统选单配置命令
9.2下拉式选单设计
9.2.1选单设计的基本步骤
9.2.2定义选单
9.2.3将选单添加到顶层表单中
9.3快捷选单设计
课后总複习
第10章报表设计
10.1创建报表
10.1.1报表的布局
10.1.2创建报表的方法
10.1.3报表工具列和选单
10.1.4报表的列印与预览
10.2设计报表
10.2.1设定报表数据源
10.2.2设定报表布局
10.2.3报表控制项设计
10.2.4分组报表设计
课后总複习
第11章开发应用程式
11.1套用综合实践
11.1.1项目开发的基本步骤
11.1.2连编项目
11.1.3应用程式连编及运行
11.1.4主程式设计
11.2应用程式生成器
11.2.1使用应用程式嚮导
11.2.2应用程式生成器
课后总複习
附录
附录A无纸化上机指导
附录B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Visual FoxPro考试大纲(2013年版)
附录C参考答案

参考图书4


第1章数据结构与算法
1.1算法
1.1.1什幺是算法
1.1.2算法複杂度
1.2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
1.2.1什幺是数据结构
1.2.2数据结构的图形表示
1.2.3线性结构与非线性结构
1.3线性表及其顺序存储结构
1.3.1线性表的基本概念
1.3.2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
1.3.3线性表的插入运算
1.3.4线性表的删除运算
1.4栈和伫列
1.4.1栈及其基本运算
1.4.2伫列及其基本运算
1.5线性鍊表
1.5.1线性鍊表的基本概念
1.5.2线性鍊表的基本运算
1.5.3循环鍊表及其基本运算
1.6树与二叉树
1.6.1树的基本概念
1.6.2二叉树及其基本性质
1.6.3二叉树的存储结构
1.6.4二叉树的遍历
1.7查找技术
1.7.1顺序查找
1.7.2二分法查找
1.8排序技术
1.8.1交换类排序法
1.8.2插入类排序法
1.8.3选择类排序法
1.8.4排序方法比较
课后总複习
第2章程式设计基础
2.1程式设计方法与风格
2.2结构化程式设计
2.2.1结构化程式设计方法的
重要原则
2.2.2结构化程式的基本结构与
特点
2.2.3结构化程式设计的注意
事项
2.3面向对象的程式设计
2.3.1面向对象方法的基本
概念
2.3.2面向对象方法的优点
课后总複习
第3章软体工程基础
3.1软体工程基本概念
3.1.1软体的定义及软体的特点
3.1.2软体危机
3.1.3软体工程
3.1.4软体工程过程
3.1.5软体生命周期
3.1.6软体开发工具与开发环境
3.2结构化分析方法
3.2.1需求分析
3.2.2需求分析方法
3.2.3结构化分析方法的常用
工具
3.2.4软体需求规格说明书
3.3结构化设计方法
3.3.1软体设计概述
3.3.2概要设计
3.3.3详细设计
3.4软体测试
3.4.1软体测试的目的和準则
3.4.2软体测试方法
3.4.3白盒测试的测试用例设计
3.4.4黑盒测试的测试用例设计
3.4.5软体测试的实施
3.5程式的调试
3.5.1程式调试的基本概念
3.5.2软体调试方法
课后总複习
第4章资料库设计基础
4.1资料库系统的基本概念
4.1.1资料库、资料库管理系统与资料库系统
4.1.2资料库技术的发展
4.1.3资料库系统的基本特点
4.1.4资料库系统体系结构
4.2数据模型
4.2.1数据模型的基本概念
4.2.2ER模型
4.2.3层次模型
4.2.4网状模型
4.2.5关係模型
4.3关係代数
4.3.1关係代数的基本运算
4.3.2关係代数的扩充运算
4.3.3关係代数的套用实例
4.4资料库设计与管理
4.4.1资料库设计概述
4.4.2需求分析
4.4.3概念设计
4.4.4逻辑设计
4.4.5物理设计
4.4.6资料库管理
课后总複习
附录
附录A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附录B参考答案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