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信息技术基础》是2005年10月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吴蓉晖。
基本介绍
- 书名:大学信息技术基础
- 作者:吴蓉晖
- ISBN:9787115140579
- 类别:计算机类
- 页数:331页
- 定价:36.00元
-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5-10
内容简介
《大学信息技术基础》共分为8章,第1章全面涵盖计算机基础知识、基本原理、相关历史背景和发展趋势;第2章以Windows XP作业系统为重点,全面介绍Windows XP的套用界面、档案管理和系统设定;第3章~第6章重点介绍Office 2003办公软体,包括文字处理软体Word 2003、电子表格软体Excel 2003和多媒体演示文稿软体PowerPoint 2003的套用;第7章介绍计算机区域网路和Internet的基本知识和典型套用,第8章介绍网页製作工具FrontPage 2003的套用。
图书目录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1.1 计算机概论
1.1.1 计算机的发展概况
1.1.2 计算机的特点
1.1.3 计算机的用途
1.1.4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1.2 计算机常用的数制及编码
1.2.1 数制及其转换
1.2.2 计数制
1.2.3 各种数制间的转换
1.2.4 编码
1.2.5 原码、反码与补码
1.2.6 定点数
1.2.7 浮点数
1.3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1.3.1 计算机系统
1.3.2 计算机的硬体系统
1.3.3 微型计算机系统
1.3.4 计算机软体系统
1.4 计算机病毒及防治
1.4.1 计算机病毒的概念
1.4.2 计算机病毒主要特点
1.4.3 计算机病毒的分类及传染途径
1.4.4 病毒程式的构成和作用机制
1.4.5 网路环境下的病毒问题
1.4.6 计算机病毒的检测
1.4.7 计算机病毒的清除及反病毒软体
1.4.8 计算机病毒的防範
1.4.9 几种常见病毒
习题
第2章 Windows操作
2.1 Windows XP作业系统概述
2.1.1 Windows XP的特点与套用
2.1.2 Windows XP运行环境与安装
2.1.3 Windows XP的启动和退出
2.2 Windows XP的基本操作
2.2.1 滑鼠和键盘的操作
2.2.2 Windows XP桌面的组成
2.2.3 Windows XP的视窗
2.2.4 选单和工具列的操作
2.2.5 对话框
2.3 Windows XP档案管理
2.3.1 档案、资料夹和路径
2.3.2 “我的电脑”和资源管理器
2.3.3 档案和资料夹的管理
2.3.4 磁碟管理
2.4 Windows XP控制台
2.4.1 “控制台”的启动
2.4.2 设定系统日期和时间
2.4.3 设定键盘和滑鼠
2.4.4 设定显示属性
2.4.5 设定用户和密码
2.4.6 添加或删除程式
2.4.7 添加新硬体
2.5 Windows XP的附工具
2.5.1 常用办公工具
2.5.2 画图工具
2.5.3 媒体播放工具
习题
第3章 Office 2003概述
3.1 Office 2003基本组成
3.1.1 Office 2003基本组成
3.1.2 Office各组件的基本功
3.1.3 Office 2003新增功能
3.1.4 国内研製开发的办公软体
3.2 Office 2003的安装和启动
3.2.1 安装和启动Office 2003
3.2.2 补丁包
习题
第4章 Word 2003文字处理软体
4.1 Word 2003概述
4.1.1 Word 2003的启动
4.1.2 Word 2003的视窗环境
4.1.3 Word 2003的退出
4.2 文档的基本操作
4.2.1 创建新文档
4.2.2 打开文档
4.2.3 保存文档
4.2.4 切换文档
4.2.5 关闭文档
4.2.6 文档视图
4.2.7 编辑文档
4.3 文档的排版
4.3.1 字型的格式化
4.3.2 设定段落格式
4.3.3 项目符号与编号
4.3.4 分栏
4.3.5 页面设定
4.3.6 页眉、页脚及页码
4.3.7 列印预览
4.3.8 样式
4.4 表格製作和处理
4.4.1 表格製作
4.4.2 表格格式化
4.4.3 表中数据的计算与排序
4.5 图文混排
4.5.1 插入图片
4.5.2 修改图片
4.5.3 绘製图形
4.5.4 文本框
4.5.5 製作艺术字
4.6 公式编辑器
习题
第5章 Excel 2003电子表格製作软体
5.1 Excel 2003概述
5.1.1 启动与退出
5.1.2 工作环境
5.2 工作簿基本操作
5.2.1 创建新的工作簿
5.2.2 打开已有工作簿
5.2.3 保存工作簿
5.2.4 关闭工作簿
5.3 工作表的建立
5.3.1 移动活动单元格
5.3.2 输入数据
5.3.3 自动填充数据
5.3.4 设定数据有效性
5.4 编辑工作表
5.4.1 编辑单元格中内容
5.4.2 移动单元格中数据
5.4.3 複製单元格数据
5.4.4 插入行、列和单元格
5.4.5 删除或清除行、列和单元格
5.4.6 添加批注
5.4.7 查找和替换数据
5.5 工作表的格式化
5.5.1 数据的格式化
5.5.2 对齐与缩进的设定
5.5.3 添加框线与底纹
5.5.4 改变行高和列宽
5.5.5 自动套用格式
5.5.6 条件格式化
5.6 数据的处理
5.6.1 公式
5.6.2 函式
5.6.3 求和计算
5.6.4 数据排序
5.6.5 数据筛选
5.6.6 分类汇总
5.6.7 合併计算
5.7 图表
5.7.1 创建图表
5.7.2 图表的编辑
5.7.3 修饰图表
5.7.4 绘製和插入图形
5.8 工作表的列印
5.8.1 设定工作表
5.8.2 设定图表
5.8.3 列印预览
习题
第6章 PowerPoint演示文稿製作软体
6.1 PowerPoint 2003简介
6.1.1 PowerPoint能做什幺
6.1.2 PowerPoint的启动
6.1.3 PowerPoint的工作环境
6.1.4 PowerPoint的视图模式
6.2 演示文稿的建立
6.2.1 演示文稿製作的基本流程
6.2.2 新建演示文稿
6.3 演示文稿的编辑
6.3.1 文字编辑
6.3.2 插入剪贴画和图片
6.3.3 插入其他对象
6.3.4 编辑演示文稿
6.4 美化演示文稿
6.4.1 文字及段落的美化
6.4.2 版式设定的调整
6.4.3 设定幻灯片的背景
6.4.4 改变幻灯片配色方案
6.4.5 套用设计模板
6.4.6 用母版修饰演示文稿
6.4.7 编辑页眉页脚
6.5 设定多媒体和动画效果
6.5.1 添加多媒体对象
6.5.2 设定动画效果
6.6 放映和列印演示文稿
6.6.1 插入超连结
6.6.2 放映演示文稿
6.6.3 列印演示文稿
6.6.4 将演示文稿保存为其他格式
习题
第7章 区域网路和Internet基础
7.1 区域网路概述
7.1.1 区域网路概念
7.1.2 区域网路的传输介质
7.1.3 区域网路的拓扑结构
7.1.4 区域网路的发展趋势
7.2 Windows XP系统的网路配置
7.2.1 设定网卡驱动
7.2.2 TCP/IP的设定
7.2.3 设定已分享资料夹
7.3 Windows XP网路管理
7.3.1 安全性
7.3.2 用户和组
7.3.3 设定已分享资料夹的访问许可权
7.3.4 设定档案的安全性
7.4 Internet基础
7.4.1 Internet的起源及发展
7.4.2 TCP/IP
7.4.3 IP位址和域名地址
7.4.4 接入Internet
7.5 浏览网页Internet Explorer
7.5.1 浏览网页
7.5.2 保存网页
7.5.3 搜寻网页
7.6 电子邮件Outlook Express
7.6.1 基本原理
7.6.2 申请信箱
7.6.3 Outlook Express的基本配置
7.6.4 Outlook Express的基本操作
7.7 Internet其他套用
7.7.1 远程登录(Telnet)
7.7.2 档案传输协定(FTP)
习题
第8章 网页製作与FrontPage 2003
8.1 网页设计基本知识
8.2 FrontPage 2003简介
8.3 站点和视图
8.3.1 新建站点
8.3.2 视图
8.4 编辑网页
8.4.1 创建网页
8.4.2 网页文本编辑
8.4.3 修饰文本
8.4.4 插入水平线
8.4.5 使用图片
8.4.6 表格的使用
8.4.7 套用布局表格和单元格
8.5 超连结
8.5.1 超连结的组成
8.5.2 创建超连结
8.5.3 书籤的使用
8.5.4 编辑超连结
8.5.5 超连结的管理
8.5.6 图形地图
8.6 高级套用
8.6.1 组件的使用
8.6.2 动态Web模板
8.6.3 框架网页
8.7 站点的管理与发布
8.7.1 站点的更新与管理
8.7.2 发布站点的条件
8.7.3 发布站点
习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