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长沙学院信息与计算机科学系

(2019-04-10 01:38:23) 百科综合

长沙学院信息与计算机科学系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长沙学院信息与计算机科学系
  • 创办时间:2004年
  • 本科专业:数学与套用数学和信息与计算科学
  • 学生人数:502

系部简介

信息与计算科学系成立于2004年,其前身为1983年的长沙基础大学数学教研室,至今已有25年办学历史。2000年开始招收数学与套用数学专业专本沟通学生,2004年开始自主招收本科生,已招收8届该专业本科学生。
系下设数学与套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公共数学三个教研室,还设有信息与计算实验室(共有102台计算机)和数学建模实验室及图书资料室。现设有数学与套用数学和信息与计算科学两个本科专业及计算机网路技术专科专业。
系拥有一支教学、科研水平较高,年龄、学历、学位、职称结构较为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教师21名,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7人,讲师6人。博士3人,硕士14人。近四年来,本系教师共主持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23项,在《SIAM J Matrix Anal.Appl.》、《中国科学》等国内外刊物上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77篇。
系现有学生502名,其中本科生400名。近4年来,有4人获得国家奖学金,18人考上硕士研究生,6人获得数学建模竞赛国家级奖。
在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时代中,该系务实进取,改革发展,在师资、教学、科学研究、学生素质、课程设定等方面,都日益充实与完备。为学校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专业介绍

数学与套用数学专业(本科)
本专业培养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具备运用数学知识、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在科技、教育和经济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工作或在生产经营及管理部门从事实际套用、开发研究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和套用数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受到数学模型、计算机和数学软体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初步具备科学研究、教学、解决实际问题及开发软体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受到比较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初步掌握数学科学的思想方法;
2.具有套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建立数学模型的初步能力,了解某一。
3.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包括常用语言、工具及一些数学软体),具有编写简单应用程式的能力;
4.了解国家科学技术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5.了解数学科学的某些新发展和套用前景;
6.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教学能力。
主干学科:数学。
主要课程:分析学、代数学、几何学、机率论、物理学、数学模型、数学实验、计算机基础、数值方法、数学史等,以及根据套用方向选择的基本课程。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计算机实习、生产实习、科研训练或毕业论文等,一般安排10~20周。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本科)
业务培养目标: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知识,掌握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运用所学知识和熟练的计算机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在科技、教育和经济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和套用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打好数学基础,受到较扎实的计算机训练,初步具备在信息科学与计算科学领域从事科学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及设计开发有关软体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掌握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包括常用语言、工具及一些专用软体),具有基本的算法分析、设计能力和较强的编程能力;
3.了解某个套用领域,能运用所学的理论、方法和技能解决某些科研或生产中的实际课题;
4.对信息科学与计算科学理论、技术及套用的新发展有所了解;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软体开发能力。
主干课程:
主干学科: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数学基础课(分析、代数、几何)、机率统计、数学模型、物理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概论、算法与数据结构、软体系统基础)、信息科学基础、理论计算机科学基础、数值计算方法、计算机图形学、运筹与最佳化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生产实习,科研训练,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一般安排10--20周。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