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细读文艺复兴

(2019-01-02 02:24:28) 百科综合
细读文艺复兴

细读文艺复兴

《细读文艺复兴》是作家、收藏家杨好的第一本书,是从艺术史出发的一本非虚构写作。

本书构建了以地域划分的三大流派的架构——佛罗伦斯画派,威尼斯画派,北方画派,打破了以往按时间划分的线性切割法。

同时作者杨好撷取34位艺术家,文艺复兴留给我们的不只是达·文西、米开朗基罗、拉斐尔,还有乔托、波提切利、乔尔乔内、提香、丢勒、博斯……

《细读文艺复兴》不是又一本艺术科普,它通过艺术史寻找非虚构的想像力,寻找视觉的表达力。

基本介绍

  • 书名:细读文艺复兴
  • 作者:杨好
  • ISBN:978-7-5063-9877-0
  • 类别:社科 艺术 文学
  • 页数:344
  • 定价:98.00
  •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 一好阅读
  • 出版时间:2018.1
  • 装帧:平装双封
  • 开本:1/16

内容简介

“杨好在书写时始终保持着本能的警惕,生怕掉进巨大的知识和逻辑‘陷阱’,从而失去感官能力……她似乎更愿意讲述关于时代的故事和人性的思考,而不仅仅是告诉读者画里有什幺。” ——邱华栋(鲁迅文学院副院长、小说家)
细读文艺复兴
贝里尼的名画与人类古老的窥视秘密;表面黑暗压抑的北方画派与背后难以言说的“细思恐极”;两件不朽的《大卫》雕像与文艺复兴时期富人们的趣味 ———
这组关係图谱来自于《细读文艺复兴》。
然而这本书不仅是一个个艺术创作的故事,而是关于一个个艺术观看的故事。杨好用她认为最需要想像力的“非虚构写作”客观呈现着那片既不神圣也不世俗、却只见艺术和物质并存的、可以言说的真实——500年前那个由真实的人构建的真实的时代,留给今天真实的我们去真实地体会。
这本书在建构佛罗伦斯画派、威尼斯画派和北方文艺复兴的框架中,在描述文艺复兴艺术家与作品的细节中穿梭着作者的观点与文学性的表达。《细读文艺复兴》不是又一本艺术科普,它通过艺术史寻找非虚构的想像力,寻找视觉的表达力。

编辑推荐

大师背后的欲望涌动;名画背后的隐秘情史;真相背后的世俗之光;人性背后的幽微把握。
这本书是:打开文艺复兴的正确方式;沉浸其中的VR美术馆;当下与历史的平行世界;折射时代的多维稜镜。
精选还原度、视觉感上乘的艺术纸,再现大师原作风貌。
拨开众声喧譁的认识迷雾,剔除从文字繁殖出来的研究,带你直接走向大师作品,与名画来一场face to face的凝视。
跨越文学、音乐、绘画、电影、艺术史、出版、收藏的多重学科背景,以大文化的广角镜头,全息投射一个大时代,以回归史实的研究与客观的人性洞察,触摸那个时代的核心。

作者简介

杨好,作家、收藏家。
18岁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一万字的《浮士德》论文。
跨界电影、比较文学、艺术史、艺术商业四个专业,取得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艺术史和伦敦苏富比学院艺术商业双硕士。
2014年开始建立自己的艺术品收藏。曾以出品人身份从英国费顿出版社引进《费顿经典:时间的回归》《从A到Z:当代艺术关键字》等精品书系。
2018年7月被雷克萨斯选为“领读大使”,拍摄“领读中国”广告宣传片。
2018年8月,登上《尚流Tatler》杂誌封面。

名人推荐

范迪安、李敬泽、余丁、隋建国、欧阳江河、西川、阎晶明、邱华栋、汪民安、孙周兴、梅峰、宁浩、姚谦联袂推荐

全书目录

第一部分 佛罗伦斯画派
乔 托
布鲁涅列斯基
多纳泰罗
马萨乔
弗拉·安吉利科
菲利波·里皮
波提切利
“文艺复兴三杰”之 李奥纳多·达·文西
“文艺复兴三杰”之米开朗基罗
“文艺复兴三杰”之 拉斐尔
布隆齐诺
柯勒乔
帕尔米贾尼诺
第二部分 威尼斯画派
雅各布·贝利尼
真蒂莱·贝利尼
乔凡尼·贝利尼
曼特尼亚
乔尔乔内
提 香
委罗内塞
丁托列托
第三部分 北方文艺复兴
罗希尓·范徳威登
凡·艾克
汉斯·梅姆林
丢勒
克拉纳赫
小汉斯·荷尔拜因
博斯
勃鲁盖尔家族

序言节录

《被定义的和被误解的常识》
我一直相信视觉的表达,而不是常识的规训。就像我孩童时期从书架上同时取下来画册和小说,进入一个封闭又无限开放的世界。我就在视觉和思考的并存间盘旋。
细读文艺复兴
视觉训练是解读艺术史很重要的一部分,它既为我们揭晓看不到的真实,也为我们掩盖看得到的幻象。在学习艺术史、研究艺术史、解读艺术史的过程里,我们往往不断寻找真相在哪里,是否有真相的存在。在这样的语境下,简单地将“文艺复兴”英雄化,视作人的胜利,或是不加判断地处处与心灵宗教勾连,讲述的只是个人想像中的文艺复兴。
我从不妄想施以过去的时间怎样的真相。历史本身即是一部功能性的永恆史,艺术史从不脱离大的历史语境独立而生。文艺复兴这一段历史从不为“文艺复兴”而生,它是一段被命名的历史。“文艺复兴”的命名是为了解释与现代性的肇始关係以及在历史中所起到的归纳性作用,是由19世纪的艺术史学者布克哈特(Jacob Burckhardt)所製造的文化印象。
文艺复兴从不神圣,也不世俗。
细读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就像一个有魔力的终极首饰一样,瞬间满足了我们对一切崇高的、美的、理想的参照。于是,它逐渐变得像开始流行起来的“艺术史”一样,繁荣而失去控制。一直以来,我们艺术史定义里的文艺复兴缺少标準,并不是统一的标準,而是观看的标準。
我们不仅消费艺术品,我们也在消费艺术史。当对艺术史的消费开始成为一种有品位的炫耀和谈资的时候,欣赏艺术标準的建立又显得必要而迷惘。虽然更多的时候,我们误将艺术常识当作艺术标準去学习。我们忘记了,艺术从来不是习得的。
在我的系统定义里,“文艺复兴”是历史,是状态,是风格,是修辞,是语境,更是时代精神(zeitgeist)。
节选自《细读文艺复兴》第三次印刷版序言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