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带·部落格小镇东靠龙泉山,北接古镇老街,西面湿地公园,南邻生态农庄。项目以客家人五次大迁徙为线索,萃取世界小镇之精华,精选中国建筑的优秀元素,汇闽、徽、晋、川、海派等建筑于一镇,随着街、巷、院的空间变化,让中国的传统建筑艺术得以展现。
2013年,洛带部落格小镇通过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申请,每栋楼都是不可多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古法施工让部落格小镇韵味无穷。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洛带·部落格小镇
- 开发商:成都地润置业发展有限公司
- 施工特色:古法施工
- 项目地址:成都市龙泉驿区洛带古镇
- 规划面积:800亩
- 建筑面积:12万平米
- 项目特色:旅游商业,风情小镇
- 项目现状:已经开街
- 设计单位:四川华泰众城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总建筑师:付安平
部落格小镇介绍
部落格小镇项目开发商简介:
成都地润置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10月,注册资金2.6亿元,经营範围涉及房屋建筑开发经营、商品房建筑工程施工、市政工程建设、建筑室内外装饰工程、城市道路及绿化工程。
项目详情
“洛带部落格小镇”项目位于成都市龙泉驿区洛带古镇的核心位置。东靠龙泉山脉,西面湿地公园,集博物馆聚落、文化商业街、艺术工作室、企业会馆群、五星级酒店为一体,是成都十二五规划重点打造的国际高端人文旅游小镇。
部落格小镇幅员广阔,三街九巷千百院,院院不同。已实景呈现的土楼坝、三和坪、小上海地块均为院落式商业集群,融汇川、闽、海、晋、徽五派建筑风格。每栋建筑均为藏品级定製,以古都名宅为用材标準,由名匠古法精工打造,一砖一木,皆精湛厚重,足见中国。一院一字号,户户皆流金。宽街窄巷的迂迴曲折,高树樾荫间的天光高远,勾勒出悠然的小镇生活,藏繁华于内,立名门家业。
部落格小镇独创的商院是中国精緻生活的缩影,以文化传承街、巷、院里的中国商道。
在只需几十平米的主题酒吧,阅尽世界的主人们杯盏间无关生意风云,只谈人世风月,经纶事物抛诸脑后,闲情逸緻便上心头。一间庭院客栈,两三百平米足矣;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没有非做不可的事,没有非见不可的人,天地悠悠一馆独存。在不到四百平的私房菜馆里,经营一辈子的懒生意。在小镇上,生活高于生意,也因此尽得蓝天白云的厚爱。
白驹过隙时,人生却还停在小镇间。
部落格小镇,成都以东17公里,从中国到世界的距离。一镇藏东方,一院会天下。
项目现状
户型大小
部落格小镇的户型面积在240-950㎡,售价400-950万。去消化率比较高,是2014年房地产形势整体不佳情况下的一枝独秀。
部落格小镇整体定位是传统中国民居,所以找的都是最具中国特色建筑。一共五种风格,分别是川派、徽派、晋派、海派、闽南,在大面上都是中国风。可能外国人看都是中国的东西,但中国人细分的时候,又能找出它们的区别来。正是这种大面上统一小细节上又有区别的建筑,让部落格小镇更有中国民居的特点。
项目运营
最早一拨交房时间是2014年3月15日,到7月份时已经有人装修完,主要用于餐饮、娱乐及住宿,高档家具,手工艺品,特色餐饮。最重要的是,部落格小镇的所有房子全部已经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获得通过。
创新发展论坛
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成都市人民政府等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西部)特色小镇创新发展论坛26日在成都市洛带镇部落格小镇举行。来自西部12省(区市)、四川省内21市州政府领导以及住建局主要领导、国内外专家学者、四川128个小镇代表、企业等200多人参加了各主题论坛活动。
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何健在论坛上作主旨报告时表示,研究建立有别于大中城市的小城镇规划建设标準规範,统筹安排城镇的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在布局和空间上维繫小镇的宜居尺度。小城镇建设的重点是“传承优秀历史文化”。历史文化是小城镇的“根”,是小城镇的特色所在。基础设施建设是小城镇建设的痛点,因此应补齐道路交通、功能设施、公共服务等短板,促进“小城镇”实现“大服务”。目前,将以600个特色小镇为引领,带动四川省2000多个小城镇比翼齐飞,打造更多产城一体的特色小城镇集群,加快形成城、镇、村协调发展的新局面。
成都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屈军则表示,与大城市相比,小城镇的吸引力远远不够。归纳起来小城镇有七方面的痛点:教育、医疗、商业服务、文化娱乐、双创环境、安全缺乏保障、社会治理无法联动。中西部地区,尤其西部内陆地区要赶上东部地区小城镇发展,网际网路是实现弯道超车的最大的机会。
本次论坛还总结了四川“百镇建设”的成效、经验和做法,共同探讨西部省区小城镇发展路径和方法,共话如何培育创建环境优美、宜业宜居的特色小镇。
小镇规划设计专家、洛带部落格小镇总建筑师、华泰众城文旅顾问设计董事长付安平现场介绍了小镇打造成功经验。付安平表示,在特色小镇建设上,应发扬传统文化,应该走新中式路线。新不崇洋,中不泥古,式有情怀。新,是技术新,材料新,生活新,不是简单粗暴的建筑洋化。民族的就是国际的,但要植入现代文明的便捷舒适生活方式;中,建筑保留随时代正常生长的地缘文化,但不一味的仿古,更多在文化符号和工艺上的传承;式,诠释情怀,就是骨子里的中国生活方式。所谓文化,就是在地域、唯一性上找到个性和特点,其根基还是我们的儒释道文化。
风格特色
项目产品打造匠心独具,根据客家人五次大迁徒所到之处,汇集中国“川·闽·海·晋·徽”五大派系传统建筑,于一镇创新融合。部落格小镇百院百态,院院不同,从布局到立面造型,材质配搭,遵崇传统,立意创新,以举世闻名的院落大宅作为範本,吸纳精髓,匠心打造。部落格小镇承载着对建筑历史的尊重,它是大规模建筑艺术宝库,是商街的载体,是院子的回归,是绝无仅有的巅峰之作。
128年的传奇牌坊
三和坪的16龙抱柱牌楼是部落格小镇的标誌性景点,者“三间四柱九牌楼”标誌坊与1885年完成设计稿,在北京偶然结缘,经过约2年时间的设计还原和结构调整,这座在设计稿上沉睡了100多年的牌楼于2009年完成图纸设计,定稿开工。
牌楼整体由99吨北京房山石料,66位故宫雕刻大师后人,为了这座牌楼聚集。历时3年,匠心打造,气势恢宏。
牌楼正反两面拱门之间有16条用大理石整体雕琢而成的飞龙抱柱,单条重达数吨,16条飞龙倒悬与门楼顶上,营造出凌空而下接天撼地的雄壮气势。牌楼瓦面层层叠叠,高低错落,蔚为壮观。顶部昂首朝天的鱼化龙脊兽寓意深刻,坊体呈现的麒麟在上,凤在中,龙在下,更隐藏着当初牌楼设计者的良苦用心。坊侧喜上眉梢、鸳鸯戏水、五福迎门等精雕细刻,寓意文风鼎盛,生活美好。坊间的花板刻有云纹、如意、灵芝、暗八仙等,寓意天下太平,盛世安泰。
川派
四川山水富饶,古人说川人是舟民,水居之民。蜀道难于上青天,蜀地奇美亦艰险,川派建筑如同这里的自然和气候,也如同个性十足的川人,讲究因地制宜,以中轴线布局,通常採用穿斗式木结构,注重自然环境的深度嫁接,门窗以浅褐色或是枣红色为着色计调,与白墙相配,显得清新而淡雅。雕樑画栋,飞檐斗角是川西民居不可或缺的元素,表达了巴蜀之地的婉约美和内敛气质。
部落格小镇的川派建筑吸取传统川西建筑精髓,小青瓦、薄封檐,门窗木构雕而不画,建筑骨骼轻盈,色彩朴素淡雅。体现宁静祥和,别具禅意风韵,并融入川民性格,好交往,广结缘,如同对街、巷、院的穿插交流,自然流露出天人合一的意境。
徽派
无论是乾隆年间创造了独树一帜的嵌钢製剪技术、剪刀被列为贡品并畅销全国的张小泉,还是创立了吴怡春、吴永源、华胜等茶号的现代第一大茶商吴荣寿,又或者现代着名学者、社会活动家、一代宗师胡适,都出身徽商之家,明清时代,徽商称雄商界长达二、三百年!
徽商好文儒,甚至出现了大批官僚和朝中显贵,他们为荣宗耀祖,购置土地,大兴土木,修建了很多住宅、园林、书院、祠社、学校。徽派建筑依山就势,自然得体;平面布局规模灵活,变幻无穷;空间结构讲究韵律,以马头墙、小青瓦最有特色;儒家文化深深根植在徽商的生命哲学中,一代代传承至今,造就了一大批现代儒商。
部落格小镇的徽派宅院突出的特徵是白墙、青瓦、马头山墙、砖雕门楼、门罩、木构架、木门窗。正面多用水平型高墙封闭,两侧山墙做阶梯形的马头墙,高低起伏,错落有致,黑白辉映,增加了空间的层次和韵律美。民居前后或侧旁,设有庭园,置石桌石凳,掘水井鱼池,植果木花卉,甚至叠山造泉将人和自然融为一体。部落格小镇的徽派建筑质朴清雅,格外讲究风水,按照阴阳五行说,善用自然,考虑天时地利人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晋派
清鹹丰三年,公元1863年,御史章嗣衡向鹹丰皇帝上了一道奏摺,例举山西几个县城中富户的家产相加超过了一亿两白银,比当时国库存银还要多,这幺多有钱人,在一段时间里集中出现在一个地方,这种现象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并不多见。
晋商,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名字,是中国历史上不可或缺的浓厚一笔。山西人离开故里,为了走出一条生存和贸易之路,走得不可动摇,他们驰骋明清两朝、建立了称雄五百年的商帮,走过一条横跨亚欧大陆、绵延数万里的商路,在中国金融历史上留下过厚重的足迹。
在积累了无数财富之后,晋商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存格局和建筑风格,晋派宅院一脉相承北方文化的大气磅礴,大开大阖,以高墙深院、白墙黑瓦、四水归堂为美学风骨,描绘了一代代晋商扎实稳重,纵横捭阖的深刻形象。
部落格小镇的晋派宅院,高墙深院、气宇恢宏,古拙厚重。门高于墙,门墙以封火山墙间隔。以山西特有的黄砖垒砌人字山墙,将高门宽院的晋派风格展露无遗。山墙墀头所作装饰纹路,由技艺高超的匠人按照乔家大院古蹟上的云纹花木,精準复刻而成。
海派
海派建筑是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一种产物,彼时的上海社会环境时而动荡时而繁荣,随着时间流逝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体现在尊重多元、个性,兼顾个人和社会利益,以契约精神为主导的理性的、随和的、很成熟的文化。
部落格小镇的海派建筑也是海纳百川、不拘一格、形式各异、百花齐放的建筑风格,它脱俗气、破常规,杂而不乱,採用低窗户大开间採光,最大可能地引入景观,建筑就呈现出中西合璧的独特魅力。
闽派
闽派建筑最有特色的便是土楼,部落格小镇有一个从福建完全搬过来的土楼,已经成为了整个小镇最着名的地标点。闽派建筑的民居也是部落格小镇上最有特色的,凤梧书院现在是整个小区的售楼处採用的就是闽派风格。目前卖得也很好。
总体定位
“洛带部落格小镇”是一个以“文化为魂、空间为体、商业为心”的总体定位,打造一个集博物馆聚落、文化商业街、艺术工作室、企业会馆群、五星级酒店为一体的高端文化休闲度假人文小镇。

部落格小镇东靠龙泉山,北接古镇老街,西面湿地公园,南邻生态农庄。项目以客家人五次大迁徙为线索,萃取世界小镇之精华,精选中国建筑的优秀元素,汇闽、徽、晋、川、海派等建筑于一镇,随着街、巷、院的空间变化,让中国的传统建筑艺术得以展现。
“洛带部落格小镇”根据国家旅游局“东有周庄、西有洛带、南有丽江、北有平遥”的战略期许,长远发展目标是:融入洛带、提升洛带、共建中国一流古镇。
闽南建筑群落由中国闽南建筑第一人黄汉明教授亲手掌制,其恢弘与雅致,体现了客家文化的源远流长。川西建筑,宁静祥和,别具禅意;徽派建筑兼备南北风韵,古色而大气;晋中大院气宇恢弘,内涵深厚;海派建筑,融贯中西,精緻细节,令人叹为观止。大气的街区划分,精心的小品设定,囊括古今的门头和融汇中外的小院景致,体现了中国建筑的气派。
精美的建筑形态,为丰富的小镇业态提供了舞台。
目前已对外开放的土楼坝街区内,客家美食、工艺美术、民俗手工、主题客栈等创意商家的运营,极大的拓宽了洛带旅游的广度及深度。即将呈现的三和坪街区,将搭建成都近郊艺术品的生产、展示与交流平台,带动精品酒店、私房菜馆、养生会馆、演绎中心的发展,奠定小镇独特的文化品味。精緻的海派建筑集群是青年时尚街区的最佳载体。酒吧一条街、美食一条街、国际青年旅社、咖啡吧、雪茄坊,构建了成都近郊特色夜生活场所。未来规划中的西部地区顶级企业会馆群,将各类商会、协会的总部引入小镇,带动企业会员的聚集,形成企业文化展示、交流、商务休闲的社交场。
景区景点
景点1 土楼博物馆——部落格楼
土楼,是世界物质文化遗产。 所谓土楼,就是利用未经焙烧的按一定比例的沙质黏土和黏质沙土拌合而成的泥土,以夹墙板夯筑而成墙体(少数以土坯砖砌墙)、柱樑等构架全部採用木料的楼屋,简言之,就是以生土版筑墙作为承重系统的任何两层以上的房屋。根据《 现代汉浯词典 》的解释,所谓 “楼”,就是“两层或两层以上的房子”。据此,一层的房子,即使以生土墙承重、以木料作为柱樑等构架,也不能称为土楼,只能称为土屋。
以客家土楼为代表的该类型建筑,兴建高潮是在中国动乱与客家族群由中原向南方迁移之际。这些时期包含唐末黄巢之乱、南宋政权南移与明末清初。直至17世纪之后,不但让客家人最后定居于中国东南沿海,也让土楼分布地点以中国闽粤地区为大宗。出于抵御山林野兽、强盗的需要,并体现儒家思想下大家族共同生活的理想,乃建造此种形式特殊的建筑的。
发展
开街
集娱乐、美食、休闲为一体的洛带部落格小镇一期已在2012年4月29日正式揭开她神秘的面纱。
客家土楼博物馆、岭南街区、客家美食街区的部落格小镇一期共有2万多平米,有30余商家入驻,其中由年画、泥塑、竹编、香包等非物质遗产组成的洛带民间艺术保护髮展中心扎根在土楼博物馆。走进土楼,近距离接触非物质遗产、观看非遗传人的精彩工艺表演外,还可在客家美食街区品尝种类繁多的客家美食和来自天南海北的特色小吃,做一回“好吃嘴”,并可走进古典生活家具生活馆、画廊等文化艺术区,感受艺术文化魅力。
未来展望
洛带部落格小镇二期正有序推进。未来的部落格小镇将打造成一个集博物馆聚落、文化商业街、艺术工作室以及五星级酒店和企业会馆为一体的高端文化休闲旅游目的地。
动态
2012年10月19日中国工美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在洛带部落格小镇举办。
2013年6月8日 部落格小镇举行部落格“居家风水”讲座,推出川西派10套新房源。
2013年7月19日 部落格小镇啤酒节开幕。
2013年8月2日 部落格小镇第十三届水龙节开幕。
2013年8月31日部落格小镇首批次交房。
2013年12月22日部落格小镇冬至美食文化节
2014年1月1日部落格小镇缤纷集开街
地图交通
洛带部落格小镇位于成都市龙泉驿区洛带古镇三峨街9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