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奥·安哲罗普洛斯,1935年4月27日出生于希腊雅典。希腊导演、编剧、製作人。
1967年,拍摄了短片《传播》,该片被称为“希腊新电影”;1970年,执导了长片处女作《重建》,影片获第24届坎城国际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国际影评人奖;1972年,编导的剧情片《1936年的岁月》获得了第2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费比西奖;1975年,推出了剧情片《流浪艺人》,影片获第28届坎城国际电影节费比西奖和第2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Interfilm奖;1977年,拍摄了剧情片《猎人》,该片获得了第30届坎城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提名;1980年,编导了剧情片《亚历山大大帝》,影片获第37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奖;1984年,凭藉剧情片《塞瑟岛之旅》获得了第37届坎城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1988年,拍摄的剧情片《雾中风景》获得了第45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银狮奖;1991年,执导了剧情片《鹳鸟踟蹰》,影片获第44届坎城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提名;1995年,创作了剧情片《尤里西斯的生命之旅》,影片获第48届坎城电影节评审团大奖;1998年,拍摄的剧情片《永恆的一天》获得了第51届坎城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2004年,因执导剧情片《哭泣的草原》而获得了第17届欧洲电影节最佳导演提名;2008年,编导了剧情片《时光之尘》。
2012年1月25日,西奥安·哲罗普洛斯在雅典拍摄电影《另一片海》时,在街边遭遇车祸逝世,享年76岁。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西奥·安哲罗普洛斯
- 外文名:Theo Angelopoulos
- 国籍:希腊
- 出生地:希腊雅典
- 出生日期:1935-04-27
- 逝世日期:2012-01-25
- 职业:导演、编剧、製作人
- 毕业院校:法国高等电影学院退学
- 代表作品:塞瑟岛之旅、雾中风景、永恆的一天、哭泣的草原
- 主要成就:第37届坎城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
第2届欧洲电影奖最佳导演提名
第2届欧洲电影奖最佳编剧提名
第17届欧洲电影奖最佳导演提名
第17届欧洲电影奖·观众奖最佳导演提名
第9届釜山国际电影节荣誉奖
早年经历
1935年4月17日,西奥·安哲罗普洛斯出生于希腊雅典一个中产家庭,年轻时经历了二战和希腊内战,这也成为西奥·安哲罗普洛斯早期电影讨论的主题。1953年,西奥·安哲罗普洛斯在雅典大学专攻法律,但最终失去了兴趣。1959年,安哲罗普洛斯从大学退学,开始两年的兵役生活。1960年,在看了让-吕克·戈达尔执导的电影《精疲力尽》后对电影业心嚮往之。1961年,安哲罗普洛斯随父母移居法国巴黎,就读法国巴黎索邦大学学习文学、电影学和人类学。1962年,因为对电影的嚮往,安哲罗普洛斯转学到法国电影高等学院,但却于1963年因为与老师意见不和而被赶出校门。随后,安哲罗普洛斯在纪录片导演让·鲁什于人类博物馆开设的电影课程上继续学习电影。1964年夏天,安哲罗普洛斯从巴黎回到了希腊雅典,此时正是希腊军政府暴力独裁时期,安哲罗普洛斯在雅典与警察发生冲突。此事件让他决定留在雅典,此事件让安哲罗普洛斯决定留在雅典,他要亲身体会政治带给民众的苦难。他在朋友的介绍下去了左派报纸《民主力量报》撰写影评。
演艺经历
1967年,西奥·安哲罗普洛斯所在的报社遭到查封。因为撰写影评,安哲罗普洛斯结识了希腊一些新浪潮导演。他们决定一起拍摄出一部能够逃避审查同时又能表达政治观点的电影,这个决定让23分钟的电影《传播》诞生。该电影因为题材、风格、表现手法上的出奇创新,被称为“希腊新电影”。
1968年,西奥·安哲罗普洛斯完成了一部20分钟的短片《放送》,用以讽刺媒体的虚假性。
1970年,西奥·安哲罗普洛斯在週游希腊全国后,拍摄了长片处女作《重建》。影片讲述了希腊一个山村里发生杀人案后,民众的状态和审判过程。该片在第24届坎城国际电影节的“导演双周”中获得国际影评人奖,并被誉为希腊影史第一部极具野心描述希腊社会的影片。
1972年到1977年,西奥·安哲罗普洛斯推出了“希腊近代史三部曲”:《1936年的岁月》(1972年)、《流浪艺人》(1975年)和《猎人》(1977年)。安哲罗普洛斯透过三个独立的故事,回眸了20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希腊经曆法西斯入侵、内战、右翼军政府的岁月。其中,《1936年的岁月》于1973年获第2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费比西奖;《流浪艺人》于1975年获得了第28届坎城国际电影节费比西奖和第2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Interfilm奖;《猎人》则于1977年获得了第30届坎城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提名。
1980年,编导了由伊娃·科塔曼尼多等人主演的剧情片《亚历山大大帝》,电影的主角不是征服欧亚大陆的帝王,而是近代希腊民间传说中的救世主。影片获第37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奖。
1984年,西奥·安哲罗普洛斯与托尼·诺格拉等共同创作了剧情片《塞瑟岛之旅》的剧本,同时他还兼任了影片的导演和製作人,并最终凭藉该片获得了第37届坎城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
1986年,西奥·安哲罗普洛斯监製并编导了剧情片《养蜂人》 ,影片获第43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提名。
1988年,西奥·安哲罗普洛斯转变风格,拍摄了剧情片《雾中风景》,该片获得了第45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银狮奖,併入选欧洲电影学院的年度最佳电影。并与《塞瑟岛之旅》和《养蜂人》被称为“沉默三部曲”。
1991年,执导了由马塞洛·马斯楚安尼、让娜·莫罗、格里高利·帕提卡瑞斯主演的剧情片《鹳鸟踟蹰》,影片探讨了特殊环境里人的尊严,获第44届坎城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提名。
1995年,为纪念电影百年,西奥·安哲罗普洛斯创作出了剧情片《尤里西斯的生命之旅》,影片以一个希腊导演跨越一个个边界寻找遗失的电影胶片为主线,回顾了导演之前的创作主题并对电影艺术的发展提出了疑问,获第48届坎城电影节评审团大奖。
1998年,西奥·安哲罗普洛斯拍摄了由布鲁诺·甘茨、法布瑞齐奥·班提佛格里欧、伊莎贝拉·雷纳德主演的剧情片《永恆的一天》,并获得第51届坎城电影节金棕榈奖。
2004年,执导了由吉欧格·亚曼尼斯、瓦希利·柯罗佛斯、伊娃·科塔曼尼多主演的剧情片《哭泣的草原》,影片获得了第5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提名,西奥·安哲罗普洛斯也凭藉该片获得了第17届欧洲电影节最佳导演提名。
2008年,编导了由威廉·达福、布鲁诺·甘茨、伊莲娜·雅各布主演的剧情片《时光之尘》。影片讲述了一个女人为了寻找自己失散的亲人,而踏上了奥德赛般的旅程。后来,他的儿子将她的这段经历搬上银幕的故事。
2010年,西奥·安哲罗普洛斯参演了由费德里科·索切尔执导,维姆·文德斯、玛丽亚·德·梅黛洛、米谢琳·普雷斯勒主演的剧情片《希特勒在好莱坞》。
2011年12月,西奥·安哲罗普洛斯开始拍摄由托尼·瑟维洛主演的剧情片《另一片海》,影片围绕一名政客参与了人口贩卖活动展开。
2012年1月25日,西奥安·哲罗普洛斯在雅典拍摄《另一片海》时,在过马路时被一辆机车撞倒,导致脑部出血,送医院后经抢救无效去世,享年76岁。
个人生活
父母
西奥·安哲罗普洛斯的父亲斯皮罗是一位小店店主,1944年,被他的堂兄弟—极左“解放希腊人民军”的一员—以在德军占领时期不支持该组织的罪名逮捕并判处死刑,1946年才被放归,而父亲的名字也从此成为了其电影中父亲的唯一指代;母亲则是家庭主妇。
妹妹
西奥·安哲罗普洛斯有一个妹妹,叫乌拉,比安哲罗普洛斯小两岁,11岁时患病去世。
家庭
西奥·安哲罗普洛斯的妻子叫菲比·艾克努莫普洛斯(Phoebe Economopoulos),曾为安哲罗普洛斯执导的多部影片担任製作人。两人育有一女安娜。
主要作品
参演电影
- 2010希特勒在好莱坞
- 1970重建
- 1968Kierion
(以上参考资料)
导演作品
时间 | 片名 | 主演 |
---|---|---|
1968年 | 《传送》(短片) | Mirka Kalatzopoulou、Nico Mastorakis |
1971年 | 《重建》 | Thanos Grammenos、Toula Stathopoulou |
1973年 | 《1936年的岁月》 | K·帕夫罗、乔治·克里特西斯 |
1975年 | 《流浪艺人》 | 伊娃·科塔曼尼多、阿里基·乔格里 |
1977年 | 《猎人》 | Mary Chronopoulou、Georges Danis |
1984年 | 《塞瑟岛之旅》 | 曼诺斯·卡特拉基斯、圭里奥·布罗基 |
1987年 | 《养蜂人》 | 马塞洛·马斯楚安尼、Dinos Illiopoulos |
1988年 | 《雾中风景》 | 坦尼亚·帕莱奥罗格、阿里基·乔格里 |
1991年 | 《鹳鸟踟躇》 | 马塞洛·马斯楚安尼、让娜·莫罗 |
1995年 | 《尤里西斯生命之旅》 | 哈威·凯特尔、厄兰·约瑟夫森 |
1995年 | 《卢米埃与四十大导》(纪录片) | 罗曼娜·波琳热 |
1998年 | 《永远的一天》 | 布鲁诺·甘茨、伊莎贝拉·雷纳德 |
1999年 | 《亚历山大大帝》 | 伊娃·科塔曼尼多、Omero Antonutti |
2004年 | 《哭泣的草原》 | Alexandra Aidini、Nikos Poursadinis |
2007年 | 《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电影》 | 伊莎贝尔·阿佳妮、阿努克·艾梅 |
2008年 | 《时光之尘》 | 威廉·达福、布鲁诺·甘茨 |
2012年 | 《看不见的世界》 | 姜·维多里奥·巴尔迪、索妮亚·布拉加 |
2013年 | 《另一片海》 | 托尼·瑟维洛威廉·达福 |
(以上参考资料)
编剧作品
时间 | 片名 | 主演 |
---|---|---|
1968年 | 《传送》 | Mirka Kalatzopoulou、Nico Mastorakis |
1971年 | 《重建》 | Thanos Grammenos、Toula Stathopoulou |
1973年 | 《1936年的岁月》 | K·帕夫罗、乔治·克里特西斯 |
1975年 | 《流浪艺人》 | 伊娃·科塔曼尼多、阿里基·乔格里 |
1977年 | 《猎人》 | Mary Chronopoulou、Georges Danis |
1984年 | 《塞瑟岛之旅》 | 曼诺斯·卡特拉基斯、圭里奥·布罗基 |
1987年 | 《养蜂人》 | 马塞洛·马斯楚安尼、Dinos Illiopoulos |
1988年 | 《雾中风景》 | 坦尼亚·帕莱奥罗格、阿里基·乔格里 |
1991年 | 《鹳鸟踟躇》 | 马塞洛·马斯楚安尼、让娜·莫罗 |
1995年 | 《尤里西斯的生命之旅》 | 哈威·凯特尔、厄兰·约瑟夫森 |
1998年 | 《永远的一天》 | 布鲁诺·甘茨、伊莎贝拉·雷纳德 |
1999年 | 《亚历山大大帝》 | 伊娃·科塔曼尼多、Omero Antonutti |
2004年 | 《哭泣的草原》 | Alexandra Aidini、Nikos Poursadinis |
2008年 | 《时光之尘》 | 威廉·达福、布鲁诺·甘茨 |
2012年 | 《看不见的世界》 | 姜·维多里奥·巴尔迪索、妮亚·布拉加 |
2013年 | 《另一片海》 | 托尼·瑟维洛威廉·达福 |
(以上参考资料)
监製作品
时间 | 片名 |
---|---|
1968年 | 《传送》 |
1984年 | 《塞瑟岛之旅》 |
1987年 | 《养蜂人》 |
1988年 | 《雾中风景》 |
1991年 | 《鹳鸟踟躇》 |
1995年 | 《尤里西斯的生命之旅》 |
1997年 | 《东非暗杀奇案》 |
1998年 | 《永远的一天》 |
2004年 | 《哭泣的草原》 |
(以上参考资料)
获奖记录
获奖时间 | 届次 | 奖项名称 | 获奖作品 | 备注 |
---|---|---|---|---|
1984 | 第37届 | 坎城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 | 塞瑟岛之旅 | 获奖 |
获奖时间 | 届次 | 奖项名称 | 获奖作品 | 备注 |
---|---|---|---|---|
2004 | 第17届 | 欧洲电影奖最佳导演 | 哭泣的草原 | 提名 |
2004 | 第17届 | 欧洲电影奖·观众奖最佳导演 | 哭泣的草原 | 提名 |
1989 | 第2届 | 欧洲电影奖最佳导演 | 雾中风景 | 提名 |
1989 | 第2届 | 欧洲电影奖最佳编剧 | 雾中风景 | 提名 |
获奖时间 | 届次 | 奖项名称 | 备注 |
---|---|---|---|
2004 | 第9届 | 釜山国际电影节荣誉奖 | 获奖 |
人物评价
纵观西奥·安哲罗普洛斯的所有影片,它们都负载着沉重和可怕的过去,以及对大地的沉思;正常的戏剧冲突变得模糊不清,情感的压抑分布于叙述过程中,成为另一种戏剧性手法,暗示着银幕上没有出现的层次,那些长而巧妙的移动镜头,在画面内构成蒙太奇,造成新的时空感。(人民网评)
作为集大成者,安哲罗普洛斯不仅有古今希腊的文化底蕴,以及对欧洲现当代文化的深刻了解。重要的是,他以一种影像色调錶达了当下人类在大雾中迷失的感觉。(文艺评论家贾晓伟评)
安哲罗普洛斯敢于为影片设定游离于生命体验之外的超现实意象:《养蜂人》中,斯皮罗带着一车蜂蜜千里走单骑;《雾中风景》中,未成年的小姐弟对父爱悖论式的寻找;《鹳鸟踟躇》里那场两岸相隔的婚礼。这些镜头的原创性、想像力和诗性,屡屡能击中观影者的内心。(《精品购物指南》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