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一年,Beam录製了“邮政服务”乐队当时尚未发行的歌曲《这幺高》(Such Great Heights)。这首歌最初并未以Iron & Wine名义发行,而是收录在“邮政服务”乐队原唱版唱片的B面(该面一般收录与唱片主打歌曲相关但重要性较低作品)。之后收录在其2003年的首张专辑《海之韵》(The Sea & The Rhythm)中。这张密纹唱片中还包括其它在家录製风格类似的首发作品。
Beam在2004年发行的第二章专辑《我们那数之不尽的岁月》(Our Endless Numbered Days)是Iron and Wine的第一张录音室专辑,它意味着Beam完成了从业余爱好者到音乐家的转变。这张专辑由Brian Deck操刀,在芝加哥录製,着重于纯净的声音,但其他乐器的加入使最终效果有些许不同。
因为在专业录音棚中製作,专辑的音质有了极大的提高,且音色乾净,简洁的编配让Beam的声音和歌词成为听众关注的焦点。精良的技术手段丝毫没有乾扰“Our Endless Numbered Days”发自内心的简单澄澈,Beam像是收起翅膀的天使,停在你的肩头娓娓道来。在其他音乐家的协助下,这张专辑有了比“The Creek Drank the Cradle”更加丰富的音乐语彙,无数精緻的小细节激活听觉末梢,让人又惊讶又感动。到底是大学教师,Beam看似不着痕迹的遣词造句凝练而深刻,坦白、持重的语句摒弃了任何一点矫揉造作。Iron and Wine不是那种听一耳朵就能让你欣喜若狂或者号啕大哭的音乐,它慢慢流进你的心田,渗透下去,灌溉你,滋养你。
值得一提的是,辞去教师职务专职从事音乐创作之后,电影依然没有从Beam的生活中退出,甚至继续在他的音乐中扮演重要角色。Iron and Wine的作品在电影界颇受青睐。同一年,他为电影《大公司小老闆》(In Good Company)录製了歌曲《荡鞦韆的人》(The Trapeze Swinger)。同时他演绎的版本《这幺高》出现在M&M公司的广告和电影《情归新泽西》(Garden State)中,并收录进后者的原声碟。2006年该曲又被广告选中并最终发行了单曲专辑。这张专辑包括了《荡鞦韆的人》和《赤条条来去无牵挂》(Naked as We Came)。
2005年9月,他与来自亚利桑那的摇滚乐队Calexico合作发行了密纹唱片《驾驭》(In the Reins)。专辑中的歌曲都是他多年前的创作但Calexico在歌曲编排中加入了其乐队招牌元素-一种融合了含糊的美国西南摇滚,墨西哥传统音乐和爵士乐的独特风格。某些歌曲中首次在Beam的作品中使用了贝斯乐器。
Beam 在ITunes上发布了其大部分作品,包括一些网路独有的密纹唱片。这些Iron & Wine的ITunes独占唱片都是在录音棚製作的未发行作品,之前都只在音乐网站Vinyl上出现过。在专辑《现场》(The Live Session)(ITunes独占)中,Beam的妹妹Sarah Beam演唱了他之前专辑中的一些歌曲。专辑《爱情守望者》(Love Vigilantes)则是beam与Stereolab的共同之作。Sarah Beam在很多Beam的录音棚作品中伴唱。
Beam的作品曾出现在美剧如《实习医生格雷》(Grey's Anatomy)和《拉字至上》(The L Word)中。2008年《豪斯医生》(House, M.D)第四季度伤感悲切的大结局中使用了其歌曲《消磨午后》(Passing Afternoon This Is For You,Milk)。之后的同一年,《无翼之鸟,美国河口》(Flightless Bird, American Mouth)出现在电影《暮光之城》(Twilight)中。这首歌是影片女主角Kristen Stewart特意为片中的舞会所选并收录进影片的原声碟。2014年美剧《天蝎计画》(Scorpion)第一季第10集表现反战的思想选用其歌曲Love Vigilantes。
音乐风格
很难说清楚Iron and Wine的音乐风格。蓝草和另类乡村的根基,田园牧歌般的沉思默想,从某种程度上与Nick Drake、Sparklehorse遥相呼应。以诗意隽永的语言表达极为个人化的生活感受,思想的内向性、深刻性让人想起Conor Oberst和Elliot Smith的都市民谣。
事实上给音乐归类只是一个类似于乐迷入门指南的东西,当Iron and Wine不落窠臼的音乐响起,相信你会有自己的判断。音乐好,管它何门何派?凉爽的夏夜,满天繁星照耀下宁静的海滩,这就是第一次听Iron and Wine时我的感受。钢筋水泥的丛林中,我们依然可以找到释放情感的地方,有些细腻、脆弱的情怀仍然能够得到抚慰。幸好有音乐,这一刻,泛起的不只是音符,还有似曾相识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