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协定(第2版)》是2003年4月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美)拉塞尔。
基本介绍
- 书名:电信协定(第2版)
- 作者:(美)拉塞尔
- 译者:王喆
- ISBN:9787302062134
- 页数:302页
- 定价:26元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3.04.01
- 开本:16开
内容简介
通信协定是现有话音和数据通信网中最重要的讯息联络机制,话音通信网和数据通信网的合併已使得传统的电信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书介绍了整个电信行业和计算机待业的发展和演变,在介绍通信协定结构原理的基础上全面讨论了当今话音通信网和数据通信网领域正在使用的和即将发展的各种典型协定,包括LAN/WAN结构及协定基础、TCP/IP协定、SS7协定、窄带与宽频ISDN信令协定、移动通信网协定、光纤骨干网协定和ATM协定。;本书理论先进、条理清晰,适合高等大专院校计算机、电子、电信等专业的师生和从事计算机网路与电信网协定
图书目录
第2版说明Ⅰ
译者序Ⅲ
第1章基础知识1
1.1电信发展史综述1
1.1.1数据通信发展史1
1.1.2电话行业发展史4
1.2标準组织8
1.2.1标準化过程9
1.2.2国内外标準化组织10
1.3数字传输基础14
1.3.1电信号与二进制15
1.3.2字元集——ASCII和EBCDIC15
1.3.3数字话音17
1.4通信协定基础19
1.4.1服务协定19
1.4.2分层及其优点23
1.4.3开放系统互连模型24
1.5网路基础26
1.5.1分散式处理技术的发展26
1.5.2客户机/伺服器环境27
1.5.3区域网路28
1.5.4广域网——户外连线29
1.5.5交换原理30
1.6测试题32
第2章发展中的电话网路34
2.1基础结构34
2.1.1剥离前的贝尔系统网路34
2.1.2剥离后的贝尔系统网路36
2.1.3关于剥离及其理由——改革的号角41
2.1.4新电信法41
2.2国家信息基础设施42
2.2.1目标43
2.2.2平等接入所有网路的前景44
2.2.3成本与更高的代价——现实性44
2.3北卡罗来纳州信息高速公路45
2.3.1样板工程45
2.4骨干网46
2.4.1从模拟中继到数字中继47
2.4.2数字系列——DS1和DS349
2.4.3同步光纤网路——新光纤骨干网52
2.5专用网54
2.5.1专用交换机54
2.5.2专用网的特点和性能54
2.5.3话音与数据综合56
2.5.4集中式交换机业务58
2.5.5计算机电话套用58
2.6传输62
2.6.1ATM的发展63
2.7用户接口63
2.7.1综合业务——将所有技术综合在一起64
2.8测试题65
第3章从区域网路到广域网67
3.1分散式处理的演进67
3.1.1大型机的概况及其套用67
3.1.2向个人计算机进军68
3.2区域网路技术——台式机的连线69
3.2.1基本拓扑结构70
3.2.2区域网路设备72
3.2.3乙太网概述75
3.2.4令牌环网概述80
3.2.5FDDI概述84
3.2.6客户伺服器87
3.2.7网路作业系统88
3.3桥接广域网88
3.3.1基本结构和有效操作88
3.3.2X.25分组交换89
3.3.3用T1进行连线89
3.3.4交换5690
3.3.5帧中继90
3.3.6综合业务数字网90
3.3.7TCP/IP91
3.4作为一种模型的网际网路91
3.4.1网际网路的启示92
3.4.2需要解决的问题——公司政策和立法机构92
3.4.3公司解决方案——内联网93
3.5网际网路基础结构——全世界网路互联93
3.5.1谁在进行控制——超型计算机中心94
3.5.2直接或间接——获得连线95
3.6网际网路服务95
3.6.1电子邮件——全球传送95
3.6.2信息交换——档案传送96
3.6.3便宜的远程访问——终端仿真96
3.6.4电子布告栏——新闻组96
3.6.5商业化网际网路——全球资讯网97
3.7时尚还是事实——基于网际网路的话音98
3.7.1VoIP网路原理99
3.7.2载波等级服务102
3.7.3VoIP标準103
3.7.4结论103
3.8测试题104
第4章TCP/IP——网际网路协定106
4.1引言106
4.1.1TCP/IP的历史106
4.1.2网际网路综述107
4.1.3TCP/IP的描述108
4.2TCP/IP标準109
4.2.1标準档案110
4.2.2标準化组织110
4.3网际网路协定111
4.3.1IP报头112
4.3.2IP定址115
4.3.3域名系统120
4.3.4网际网路中的路由选择122
4.3.5IP路由选择协定124
4.3.6IP服务128
4.3.7网际网路控制报文协定129
4.4传输控制协定130
4.4.1TCP报头130
4.4.2TCP连线埠和套接字133
4.4.3TCP服务133
4.5用户数据报协定135
4.5.1UDP报头135
4.6网际网路套用协定136
4.6.1远程登录136
4.6.2档案传送协定137
4.6.3普通档案传送协定137
4.6.4简单邮件传送协定138
4.6.5网路新闻传送协定139
4.6.6超文本传送协定140
4.6.7串列线路接口协定和点对点协定141
4.7网路管理141
4.7.1简单网路管理协定142
4.8测试题143
第5章7号信令系统145
5.1从信令到控制145
5.1.1信令方式——信令演变的过程146
5.1.2公共信道信令——优点147
5.1.3信令之后——自治网路控制148
5.2智慧型网149
5.2.1什幺是智慧型150
5.2.2未来的业务150
5.2.3宽频需求153
5.3SS7体系结构154
5.3.1数据链路154
5.3.2网路组件158
5.4SS7协定160
5.4.1讯息传递部分163
5.4.2信令连线控制部分167
5.4.3事务处理能力套用部分169
5.4.4电话用户部分173
5.4.5ISDN用户部分173
5.5测试题179
第6章窄带ISDN和宽频ISDN182
6.1ISDN——功能概述182
6.1.1ISDN标準183
6.1.2ISDN特性183
6.1.3业务和套用184
6.2SS7用户接口187
6.2.1具有DSS1的端到端信令187
6.2.2专用智慧型网188
6.3早期的ISDN问题189
6.3.1本末倒置——早熟的礼物189
6.3.2互操作性——标準何去何从190
6.3.3配置——消费者的噩梦190
6.4ISDN网路结构191
6.4.1基本速率接口191
6.4.2基群速率接口192
6.4.3信道的使用情况192
6.4.4节点和参考点193
6.4.5ISDN协定194
6.5宽频ISDN——未来发展的趋势210
6.5.1BISDN优点综述211
6.5.2BISDN和ATM——它们相互之间能提供什幺213
6.6帧中继215
6.7测试题218
第7章移动通信网221
7.1从无线电话到行动电话221
7.1.1无线电话网概述222
7.1.2蜂窝移动通信的解决方案——体系结构与分布状态223
7.2蜂窝移动通信网的结构和协定224
7.2.1美国的网路225
7.2.2国际网路227
7.2.3移动通信的工作原理228
7.2.4时分多址234
7.2.5码分多址235
7.2.6全球移动通信系统236
7.2.7基于蜂窝移动通信的分组交换238
7.3个人通信业务238
7.3.1新网路和新业务239
7.3.2GSM——成与败239
7.4特殊的无线解决方案240
7.4.1一个号码业务240
7.4.2数据访问240
7.4.3报警业务240
7.4.4电信仪表241
7.5测试题241
第8章光纤骨干网242
8.1从铜线设备转向光纤设备242
8.1.1现行数字传输概述243
8.1.2SONET——解决方案244
8.2SONET概述245
8.2.1SONET网路节点246
8.2.2SONET协定248
8.2.3SONET帧同步251
8.3环路中的光纤255
8.3.1目前的执行计画255
8.4测试题259
第9章异步传输模式——未来的发展方向260
9.1综合公用电话交换网260
9.1.1发展ATM的原因261
9.1.2从网路到桌面262
9.1.3从区域网路到区域网路262
9.1.4ATM业务和套用263
9.2ATM网路接入268
9.2.1用户网路接口268
9.2.2网间接口269
9.3ATM综述270
9.3.1ATM平面270
9.3.2ATM层272
9.3.3ATM信头和净荷274
9.3.4ATM的路由选择——VCI/VPI276
9.3.5ATM信令277
9.3.6适配层279
9.4测试题281
附录A通信发展史284
附录B测试题答案289
缩写词表294
参考文献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