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国家科学奖章

(2020-01-23 08:15:25) 百科综合
国家科学奖章(美国国家科学奖章)

国家科学奖章

美国国家科学奖章一般指本词条

国家科学奖章(National Medal of Science)(美国),也称总统科学奖章(Presidential Medal of Science),相当于中国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是由美国总统授予曾在行为与社会科学、生物学、化学、工程学,数学及物理学领域作出重要贡献的美国科学家。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下属的国家科学奖章委员会负责推荐奖章候选人给总统。

2016年5月19日,美国总统欧巴马在白宫为获奖者颁发美国国家科学奖章。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国家科学奖章
  • 所在地区:美国
  • 建立时间:1959年8月25日
  • 奖项基础:法令86-209
  • 主办单位:美国国家科学奖章委员会
  • 首次颁奖:1963年2月18日

奖项由来

国家科学奖章是在美国国会法令86-209的基础上于1959年8月25日建立的。该荣誉勋章原本是奖励在"物理、生物、数学、科学或工程"领域的科学家。 美国总统甘迺迪通过行政命令于1961年成立国家科学奖章委员会,该委员会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管理。1979年,美国科学促进会建议将奖项扩大到社会及行为科学。

颁奖历史

第一次国家科学奖章由甘迺迪总统于1963年2月18日,颁发给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实验室的西奥多·范·卡门,以表彰他在火箭科学的贡献。
虽然国会法令86-209规定每年可以有20人领取奖章,但实际上每年约12-15人获得。另外有的年份没有颁奖,1962年至2004年间已有6年没有颁奖。截至2006年2月13日, 已有425人获此荣誉。
美国华盛顿当地时间2016年5月19日,美国总统欧巴马在白宫为胡正明教授 (Chenming Hu)、何南施女士(Nancy ho)等颁发美国国家科学奖章。

获奖人员

胡正明教授 (Chenming Hu),1947年出生于北京,1968年毕业于台湾大学,1973年获得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学位,其后在MIT任教三年,1976年重新回到伯克利工作,2001年至2004年还曾担任台积电首席技术官。他是鳍式场效电晶体 (FinFET) 的发明者,解决了晶体做薄后的漏电问题,并向上发展,使晶片内构从水平变成垂直,从而打破了原来英特尔对全世界宣布的将来半导体的限制。
何南施女士(Nancy ho),出生于南京,1957年毕业于台湾大学,1968年在普渡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她自1971年起在普渡工作,一直致力于可再生生物燃料的研发。1993年製造出一种酵母,除了让木糖发酵,也可以把果糖变成乙醇,因此能够利用稻草之类的非食用材料大量製造乙醇,帮助减少对进口石油的依赖。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