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乳(学名:Codonopsis lanceolata,别名: 山海螺 角参 轮叶党参 萝蔔党参 山地瓜秧 山胡萝贝 山胡萝蔔 四叶参 通乳草 山胡罗卜 四叶党参 泰山参 )为桔梗科党参属的植物,多年生蔓生草本。根粗壮,倒卵状纺锤形。茎攀缘细长,无毛,带紫色,长可达1米。叶在茎上的互生,细小;在枝的通常2~4片簇生,或对生状或近于轮生状,长圆状披针形、披针形至椭圆形,长3~10厘米,宽1.5~4厘米,产东北、华北、华东和中南各省区。苏联远东地区、朝鲜、日本也有分布。生于山地灌木林下沟边阴湿地区或阔叶林内。模式标本采自日本。
基本介绍
- 中文学名:羊乳
- 拉丁学名:Codonopsis lanceolata (Sieb. et Zucc.) Trautv.
- 别称:奶树、四叶参
- 界:植物界
- 科:桔梗科
- 属:党参
形态特徵
植株全体光滑无毛或茎叶偶疏生柔毛。茎基略近于圆锥状或圆柱状,表面有多数瘤状茎痕,根常肥大呈纺锤状而有少数细小侧根,长约10-20厘米,直径1-6厘米,表面灰黄色,近上部有稀疏环纹,而下部则疏生横长皮孔。茎缠绕,长约1米,直径3-4毫米,常有多数短细分枝,黄绿而微带紫色。叶在主茎上的互生,披针形或菱状狭卵形,细小,长0.8-1.4厘米,宽3-7毫米;在小枝顶端通常2-4叶簇生,而近于对生或轮生状,叶柄短小,长1-5毫米,叶片菱状卵形、狭卵形或椭圆形,长3-10厘米,宽1.3-4.5厘米,顶端尖或钝,基部渐狭,通常全缘或有疏波状锯齿,上面绿色,下面灰绿色,叶脉明显。花单生或对生于小枝顶端;花梗长1-9厘米;花萼贴生至子房中部,筒部半球状,裂片湾缺尖狭,或开花后渐变宽钝,裂片卵状三角形,长1.3-3厘米,宽0.5-1厘米,端尖,全缘;花冠阔钟状,长2-4厘米,直径2-3.5厘米,浅裂,裂片三角状,反卷,长约0.5-1厘米,黄绿色或乳白色内有紫色斑;花盘肉质,深绿色;花丝钻状,基部微扩大,长约4-6毫米,花葯3-5毫米;子房下位。蒴果下部半球状,上部有喙,直径约2-2.5厘米。种子多数,卵形,有翼,细小,棕色。花果期7-8月。
化学成分
实验研究:羊乳根含环木凤梨烯醇、刺囊酸、α-菠菜甾醇、豆甾-7-烯醇、齐墩果酸、皂甙、葡萄糖等。
又从本植物中分离出芹菜素及其7-葡萄糖甙,木犀草素及其7-芸香糖甙、7-半乳糖甙和7-葡萄糖甙等六种黄酮类成份。
相关类群
大叶党参 C. affinis
心叶党参 C. cordifolioidea
三角叶党参 C. deltoidea
秃叶党参 C. farreri
川鄂党参 C. henryi
心叶党参 C. cordifolioidea
三角叶党参 C. deltoidea
秃叶党参 C. farreri
川鄂党参 C. henryi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190米至1,500米的地区,常生长在山坡灌木林下沟边阴湿地
分布情况
分布东北及河北、山西、山东、河南、安徽、江西、湖北、江苏、浙江、福建、广西等地。
药用价值
功能主治
功能益气养阴,润肺止咳,排脓解毒,催乳。主治病后体虚、咳嗽、肺痈、疮疡肿毒、乳痈、瘰疬、产后乳少等证。民间常用于病后体弱,气阴两虚者。对于肺阴不足及燥热伤肺所致的咳嗽少痰,单用或配百部、南沙参等,有清肺养阴、止咳的效果。羊乳能清解热毒,又擅排脓,用治肺痈咳吐脓血,可配芦根、冬瓜子、桔梗、银花之类。治疗疮疡肿毒,乳痈等证,可与蒲公英等清热解毒药同用; 治瘰疬初起,取本品捣汁和酒同服,并以渣敷患处。《王安採药方》中的四圣散,即本品与紫河车、红白石膏同用,治肠痈、便毒、髒毒、乳痈等证。又产后乳少,可用本品与通草、猪蹄同煎服以通乳,有降血压作用,用本品为主药,佐以丹参、磁石、野菊等可治疗高血压病之偏于气血虚弱者。煎服,15~60g。 治病后体虚,乳汁不足,乳腺炎,肺脓疡。
药化
含皂甙、多聚醣等。
採集
秋季採挖,洗净、晒乾,生用,亦用鲜品。
药理
(1)煎剂灌服或注射,对移植性小鼠肉瘤S-180的抑制作用。
(2)煎剂给家兔灌服或皮下注射,能使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明显增加,降低白细胞数,大剂量能升高兔血糖,小鼠腹腔注射有镇咳作用。
(3)小鼠游泳至疲劳,灌服煎剂0.25克/只,再继续游泳,其游泳时间较对照组延长47.72%,证明有抗疲劳作用。
(4)麻醉兔静脉注射或灌服煎剂,能使血压下降,呼吸兴奋;并有明显升高血糖的作用。
(5)用煎剂腹腔注射于氨水喷雾法引咳的小鼠,有明显止咳作用。
(6)煎剂在试管内对肺炎球菌、甲型链球菌、流感桿菌均有抑制作用。
药性
甘、辛平。归肺、肝、脾、大肠经。
(1)《别录》:"味甘,温,无毒。"
(2)《浙江民间草药》:"味辛,性凉。"
(3)《广西中药志》:"味甘,性平,无毒。"
药效
败毒抗癌、补气养血、消肿排脓。治肺痈,乳痈,肠痈,肿毒,瘰疬,喉蛾,乳少,白带。
(1)《别录》:"主头眩痛,益气,长肌肉。"
(2)汪连仕《採药书》:"治杨梅恶疮。"
(3)《纲目拾遗》:"治肿毒瘰疬,取汁和酒服,渣敷患处。"
(4)《植物名实图考》:"髮乳汁,壮阳道。"
(5)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滋补强壮,祛痰润肺,排脓解毒。治肺脓肿,乳腺炎,痈疮肿毒,蛇咬伤。"
临床套用
1、败毒抗癌用于癌瘤积毒:肺瘤 山海螺、鱼腥草、蛇莓、杏香兔耳风各15克,蜀羊泉30克 水煎2次分服。能消炎止咳,使监床症状缓解,病灶逐渐缩小。肝癌 山海螺、兔耳草各30克,蛇果草、鱼腥草各24克,夏枯草12克,三棱、莪术各9克,水蛭6克,白英54克 水煎2次,早、晚分服,日1剂。继续服用,能使症状、体徵消失,肿块缩小,食慾啬。乳腺癌 山海螺30克,枸橘15克,蒲公英、络石藤各12克,土贝母、夜明砂、当归、制香附各9克,山慈姑6克 水煎服,日1剂。能使肿核消散,病情好转。甲状腺癌 山海螺30克,夏枯草12克,海灌、昆布、皂刺、炮山甲各9克,山慈姑、牡丹皮各6克,白芥子3克 水煎服,日1剂。能使肿结软缩、呼吸急促、吞咽困难等压迫症状缓解。
2、补气养血,用于气血不足:气血两亏 山海螺30克,熟地15克 熬膏服。
3、消肿排脓,用于痈肿脓疡:疳积痞肿 山海螺、仙茅各15克 猪瘦肉同炖服。乳痈疮疡 山海螺、金银花、蒲公英各15克,冬瓜仁、薏苡仁各9克 水煎服。另用鲜山海螺、金银花等分,浓煎,洗并敷。
[药量] 煎剂:15~30(鲜品倍量,捣汁同)。膏剂:18克。外用: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