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定话是粤语的一个分支,属于粤语罗广片。是广东省西部罗定市的本土方言。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罗定话
- 总支:粤语
- 流行地区:是广东省西部罗定市
- 代表:肇庆话
- 语调:保留早期古语特色
- 特点:影母字多保留零声母读法等
语言简介
罗定是千年文化古邑,历史悠久,它位于广东省西部,西江之南,东有云雾山脉,西有云开山脉,南接高雷,西通桂、黔、滇,是西江走廊的交通要冲,自古被视为门庭防卫,抚绥重地.。
罗定地区方言,除罗定话外,还有广府片粤语、 㑷古话、涯话、漳州话、阳山话及瑶话等。
罗定白话
罗定白话属于粤语分支罗广方言片,罗广方言分布于肇庆、四会、罗定、广宁、怀集、封开、德庆、郁南、阳山、连州、连山等县市。以肇庆话为代表。
罗广方言片虽然所有语音、辞彙都在跟广州方言片靠拢,但在语调上依然保留早期古语的特色。如阴平调的高降调与高平调有明显差别,阴入调须重读(调值与国语第四声相近)。几乎无粤海方言片中所盛行的懒音,如所有非[i]元音开头的字,均冠以声母 [ng] ,珂 [ngɔ1] ,矮 [ngɐi2] ,亚 [nga3] ,爱 [ngɔi3] ,恶 [ngɔk3] ; [n] , [l] 音分明。
罗广粤语特点有:(1)影母字多保留零声母读法,如 亚[a3],爱[ɔi3],乌[u1],意[i3],乙[yt8]。(2)疑母洪音保留[ŋ]而细音多混为[j],如 我[ŋɔ],勾[ŋau],疑[ji],月[jyt]。(3)阴平调的高降调与高平调有明显差别,阴入调须重读(高降),如肇庆话。(4)北部多数点无韵母[im][em][ip][ep],混入[in][en][it][et]。(5)声母基本保留[n][l]对立,但东部若干点趋向[n][l]合流。
与勾漏粤语的相同点: 罗广粤语与广西东部的勾漏粤语相同点是「古全浊声母今不论平仄皆不送气」。如 头、茶、桥、企、近 等字皆读不送气塞音(但在部份趋向广府化的地方有例外)。
与勾漏粤语的区别: 将两者区分开来的一个主要依据是精组字读法。如 清 字,读[t'eng]为勾漏粤语,读[ts'eng]为罗广粤语。此外,勾漏粤语有边擦音或齿间音,罗广粤语则基本无。
罗定白话字

罗定能古话
罗定㑷古话是早期粤语形成的活化石,属古粤语。形成于唐,分布于素龙、围底、罗平、华石、太平等9个镇,主要是大量使用古浊塞音、塞擦音声母,几声母为舌面前音等。罗定的㑷古话与现代白话能互相听懂、交流。人们将罗定㑷古话与封开、梧州的粤语比较,梧州、昭平一带的粤语称为地古话,罗定自称为㑷古话,应属一个语系土音。㑷古话一般以乡村作为语言群体,比如相邻的两个村庄分别讲㑷古话和现代白话,婚嫁后,其语言将会逐渐产生变化,所以,经过一千多年,㑷古语仍能保护下来。
“㑷古”话是中原古话与百越古话融合而形成的早期“越语”。
“㑷”,讲话“咕咕噜噜”,所以被称为“㑷古话”。保存至今粤语与国语都已失去的浊塞音声母。因为罗定(南江)流域地区较为稳定,特别是蒙古人入主中原时期所受到的冲击较少,语言通过母系传播,所以保留较多的古音,既有较多古代汉语的成分,也有当地百越土音的成分,可以称为广府最早期的“国语”,大约形成于南北朝时期。
能古话——是罗定一独特的地方话(能字本应为㑷)。“能”为“我”的的意思。
能古话与广西东部的“地古话”较接近,是以古代俚语、僚语和中古音为基础,与多种语言长期融合而成的一种独特方言,它保留了许多古音成份,是罗定古代地方语言的“活化石”。㑷古话最大的特点,一是复调,同一个字词,用作定语时读一种声调,用作宾语时却读另一种声调;其次是运用唇、舌、齿髮音,在旷野中传播时十分清晰响亮。㑷古话主要集中在围底河流域丘陵地区,这里正是古代俚、僚族人聚居的地方。这种方言自成体系,极具稳定性,故能从古代流传至今而不被别的方言同化。
日常用语
罗定白话与国语对照
废仔——傻仔
好咙——好呀
粪凼——厕所
夫乸——妇女
家下——当下
碗栈——碗柜
睇牛——放牛
洗身——沖澡
鸡亲——鸡蛋
落水——下雨
上高——上面
上堂——上课
糖瓜——糖果
白油——生抽
晚黑——晚上
猪笼——猪栏
点蚊——怎样
笃底——下面
趁圩——赶集
去荡——去玩
吉佬——女生
梗佬——男生
好哨——出丑
地豆——花生
入低——里面
蛤拐——青蛙
帮衬——光顾
朝早——上午
今黑——今晚
担遮——打雨伞
禾ya——禾秆草
乜野——什幺事
好屈——好难睇
食朝——食早餐
食晏——食中餐
食晚——食晚餐
琴黑——昨晚
晏昼——中午/午后
热头——太阳/阳光
得知——不知道的意思
人企——人地——人家!
毙家火——惨
洗银纸——用钱
三脚鸡——三轮车
冇得闲——没有空
去暗身——去游泳
我冇知——我吾知
黐孖筋——神经病
黑咪妈——很漆黑
侬儿仔——小孩子
好眼曵——很眼困
你食末——你吃了吗
去边滴——去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