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罗坑镇(广东茂名市电白区辖镇)

(2020-02-05 08:34:04) 百科综合
罗坑镇(广东茂名市电白区辖镇)

罗坑镇(广东茂名市电白区辖镇)

罗坑镇位于茂名市电白区东北部山区,地处风景秀丽的罗皇岭山麓,交通便捷、通讯发达、资源丰富。该镇以丰富的水力、竹子、木材、矿产资源优势为依託,发展了小水电、木器加工、乙烯后续加工、化工、建材、造酒等行业。另外,该镇着名的罗坑水库,是茂名市电白区重要的水源之一,对该区的生存与发展起关键作用。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罗坑镇
  • 外文名称:Luokeng Town
  • 行政区类别:镇
  • 所属地区: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
  • 政府驻地:罗坑墟
  • 电话区号:0668
  • 邮政区码:525431
  • 地理位置:电白区东北部山区
  • 面积:151.07平方千米(2017年)
  • 人口:28962人(2017年) 
  •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 着名景点:罗坑水库 等
  • 车牌代码:粤K

乡镇概况

罗坑镇位于茂名市电白区东北部山区,东经111°13′-111°28′,北纬21°47′-21°54′。地处风景秀丽的罗皇岭山麓,总面积151.07平方千米(2017年),南与沙瑯镇、西与黄岭镇、北与那霍镇接壤,东与阳西县、东北与阳春县毗邻,距离电白区区府水东镇路程60公里,东西长21公里,南北宽11.6公里,土地总面积151.07平方千米(2017年)。总人口28962人(2017年)。
罗坑镇
全镇通用语言是涯话(粤西客家话),另外还可能有少量人使用粤语白话(以外地人为主)。
电白区地图电白区地图

历史沿革

隋唐时期,罗坑镇为电白区南境;明朝,是得善乡二图的罗坑、黎村等小乡;清朝时,是沙瑯巡检司所辖的黄坑堡。
民国时,为第四区万甘乡的万坑、保全、莲丰、甘坑等小乡;民国30年(1941),为第二区连垌乡(莲宝、万甘合併改称)地。
1949年11月,为六区(沙瑯)莲垌乡的华垌、万坑、里平、甘坑和那霍乡的和睦等乡。1953年3月,为十三区(沙瑯)的里平、华垌、罗坑、甘坑、万坑、和十四区(那霍)的和睦等小乡。1957年2月,为里平、三坑、和睦等中乡;年末,为三坑大乡。1958年9月,隶东风人民公社。1959年6月,为沙瑯人民公社和那霍人民公社辖地。1960年8月,沙瑯人民公社的四隆、里平、黄沙、甘坑、万坑、大曆(一部分)和那霍人民公社的福地岭(一部分)等大队置罗坑综合市场。鹅凰岭、双髻岭伐木场、沙瑯苗圃场、红星农庄、罗坑水库、黄沙水库等单位同时併入罗坑综合市场。1961年4月1日,撤罗坑综合市场,置罗坑人民公社,沙瑯人民公社的窝仔、华兰和那霍人民公社的大车田、福地岭等大队划入罗坑人民公社。1963年秋,那霍人民公社的和睦大队也併入罗坑人民公社。罗坑人民公社辖红星(四隆)、华兰、窝仔、和睦、福地岭、大车田、塘学、甘坑、万坑、里平、黄沙、良田、高华等13个大队,173个生产队。1983年10月,撤罗坑人民公社,置罗坑区,辖15个乡。
1987年4月,罗坑区被撤,置罗坑镇,辖1个居委会,15个村委会。1989年9月,村委会改成管理区。1990年,罗坑镇辖1个居委会。15个管理区、181条自然村,行政区域分为罗坑居委会、红星管理区、华兰管理区、窝仔管理区、大车田管理区、塘学管理区、福地岭管理区、目力管理区、和睦管理区、甘坑管理区、万坑管理区、里联管理区、里平管理区、黄沙管理区、高华管理区、良田管理区。
2014年4月,由原电白县隶茂名市电白区。

行政区划

到21世纪初为此,罗坑镇下辖村庄如下:
窝仔村
华兰村
红星村
大车田村
和睦村
目力村
福地岭村
塘学村
甘坑村
里联村
里平村
黄沙村
良田村
高华村
万坑村

交通资源

该镇交通便捷、通讯发达、资源丰富。省道“七那线”南北贯通境内,距三茂铁路那霍站只有3公里。可开发利用的水力资源装机容量达3万千瓦,花岗岩储量3亿立方米,钾长石矿1亿立方米。山地17万亩,活立木蓄积量8万立方米。有容量1.5万立方米的罗坑、黄沙两大库,库区风景秀美,环境幽清,是天然的旅游区。

旅游景观

罗坑水库

罗坑水库旅游区在茂名市电白区北部罗坑镇,沿省道七那线,距县城水东镇约60公里,以山清水秀、环境幽雅着称。 建于1960年,是本县最大的水库,水库周围青山环绕,因远离工业污染,仍保持着环境清新,空气怡人的理想状态。水库最大的特点是水质清纯而碧绿,毫无污染的水面看上去犹如翡翠碧玉。加上四周围绵绵起伏的青山及那若隐若现的野生鸟鹤,让人感受到一种回归自然的乐趣。水库因为是四面青山环绕,翠绿小岛随处可见,其中一个岛内有山洞,是游人喜欢游玩的地方。
罗坑水库罗坑水库
罗坑水库是粤西地区三大水库之一,是五十年代末掀起“造林绿化兴修水利"时期,电白全区军民在区委书记王占鳌的亲自带领下,冒着寒风酷暑,经过两年多时间而筑成的。区内景点占鳌亭,就是为纪念电白人民的好公僕王占鳌书记和记载当年电白军民踊跃参加修筑水库的热烈场面建造的。
水库源于东北部的鹅凰嶂,海拔1348米,是电白境内最高峰,登上此峰,可一览电白,极目南天,与水库连成一体,构成电白新十景之一的“鹅凤戏水”。
罗坑水库环境好罗坑水库环境好
中间有两个天然小岛,浮于水面。大雾笼罩,若隐若现,好似两个披着轻纱,姗姗而来的少女。岛上树木茂密,绿树成荫。温度比周围低6℃,建有别墅、宾馆,成了人们避暑、疗养、会议、旅游的理想场所,库区面积达7000多亩,蓄水量约1.15亿立方米。泛舟遨游水面,溯源而上,尽领略沿途村寨、别墅及环山之层林、奇石、怪岩、流泉、飞瀑风光,犹如进入另一世界之中,愉悦之感油然而生。

峨凰嶂

海拔1348米,是茂名市电白区境内最高峰,也是粤西第二高峰,是旅游、避暑、野营的好去处。峨凰嶂位于罗坑水库东北部,是电白与阳春的一座分界山,是尚未开发的原生态旅游景点。山上奇石林立,各种奇花异果、参天古树随处可见,比如猪血木、红豆杉等;动物有五爪金龙、野猪、黄猏……据当地村民说,解放前曾出现过华南虎。山上常年云雾缭绕,置身其中,如入仙境,恍若置身于世外桃源。由于过去山顶有雷达基地,属军事禁区,不对外开放,箇中景点更是无人知晓。现在已对外开放,爱好旅游之士可以驱车前往,一饱眼福。登上此峰,可一览电白,极目南天,与水库连成一体,也形成了电白新十景之一的“鹅凤戏水”。

望夫山

坐落于罗坑镇东南部,山上有着名景点“望夫石”。这里流传着一段美丽的传说:古代,有一对居住在山下的恩爱夫妻,务农为主,膝下无男,只有一女。因战乱,丈夫被征守疆,妻子盼郎早回,每天早晚两次带女儿上山向南遥望,等待,年复一年,仍无音讯。后来,盼夫心切,与女儿上山向南遥望,期盼,茶饭不进。一夜,忽电闪雷鸣,暴风骤雨,母女俩变作大小两座岩石。
屹立山上,望夫石的优美传说吸引着很多游人,凡古今到电白的文人墨客,大都登临望夫山,或留有墨迹,明朝电白县尹刘元隆曾赋诗讚颂:
堂堂挺出一天贞,左右无亲石作邻,
云鬓懒梳千岁髻,月眉常锁四时春,
雾为腻粉凭风抹,霞作胭脂向日匀,
莫道面前无宝镜,一轮明月照夫人,
何代征夫去不还,相思变化在青山,
万年遗像应无赛,千古离情尚未阑,
云锦漫铺螺髻上,月梳斜插翠眉间,
久传岩畔多珍异,几欲登临恨路难。

经济发展

该镇以丰富的水力、竹子、木材、矿产资源优势为依託,发展了小水电、木器加工、乙烯后续加工、化工、建材、造酒等行业,镇内现有农膜厂、橡胶厂、机砖厂、再生纸厂、水电站等企业1347家,其中水电站16座,装机容量1.6万千瓦,年发电量5000万千瓦时;土纸作坊573家,木材加工厂76家,厂场4家,化工企业15家,其它企业664家。“三高”农业已形成10000亩南药生产基地,20000亩黄榄生产基地和30000亩荔枝、龙眼生产基地。林业已形成“山顶松、山腰竹、山脚果”的多层次绿色企业格局。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24287

12862

11425
家庭户户数
5965
家庭户总人口(总)
23928
家庭户男
12595
家庭户女
11333
0-14岁(总)
9718
0-14岁男
5526
0-14岁女
4192
15-64岁(总)
12810
15-64岁男
6484
15-64岁女
6326
65岁及以上(总)
1759
65岁及以上男
852
65岁及以上女
907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21883
28962人(2017年)。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