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套用教程(Windows 2000环境)习题解答与实验指导》是2005年7月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卢湘鸿。
基本介绍
- 书名:计算机套用教程(Windows 2000环境)习题解答与实验指导
- 作者:卢湘鸿
- ISBN:9787302051152
- 定价:17元
- 出版时间:2005-7-19
- 装帧:平装
内容简介
高等学校各专业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有关类同的教学内容。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组织制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文科类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2000版)》(下面简称《大纲》)其公共基础部分涵盖了高等学校各专业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的基本教学内容。普通高等学校计算机公共课教材、教育部高教司推荐文科专业首选的《计算机套用教程(Windows 2000环境)》一书就是根据《大纲》的基本要求编写的。其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文化与信息化社会、计算机基础知识、作业系统概述、键盘击键技术和英文输入方法、Windows 2000作业系统、文字处理软体Word 2000、资料库管理Visual FoxPro 6.0、电子表格软体Excel 2000、演示文稿製作软体PowerPoint 2000、图像处理软体 Photoshop 5.0、计算机网路基础、Internet 使用和网页製作等12部分,可满足高等学校各专业计算机公共基础课教学的基本需要。本书是《计算机套用教程(Windows 2000环境)》一书的配套用书,内容包括该书的习题(含上机练习题)和对这些习题的解答,并对该书中某些章的习题作了补充,增加了实验指导。本书既可独立使用,又可配合教材使用。
图书前言
计算机科学是信息科学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1世纪将是以信息科技和生命科技为核心的科技进步与创新的世纪,也是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高速推动世界文明发展的世纪。电子计算机五十多年的发展历史证明,没有计算机就没有现代化。在信息化社会中,计算机文化知识已成为人们知识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继自然语言和数学之后,计算机已成为对人的一生具有重要影响的“通用智力工具”。从人类社会发展史来看,信息革命才刚刚开始。将来,诸多事情都离不开计算机,这些事情也都可以通过计算机的辅助来完成;使用计算机,将成为人们必需的技能。不能掌握这一技术的人将会像今天那些既不会读、也不会写的人一样步履艰辛。“人才培养,计算机教育必须先行”,已成为大家的共识。目前,中国小都设定了以计算机的初步使用为主要内容的信息技术课程,因此,高等学校更要立足于信息化社会对各专业毕业生在计算机套用方面的需求来考虑对他们的培养。加强计算机文化知识教育,不仅是让人们具有使用计算机的意识,掌握现代化的信息处理工具,同时也是一种有别于常规文化的教育、一种人才科学素质教育、一种强有力的技术基础教育。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对掌握高科技人才的竞争。因此,将计算机科学知识迅速而有效地普及到全社会,尤其是对大学生的计算机套用能力的培养,也就成了各国家,特别是开发中国家的一件具有紧迫感的任务。
高等学校各专业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有着类同的教学内容。学生在毕业后的工作和生活中,都离不开在计算机网路平台上实现对文字、表格、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等数据的处理,因此需要掌握在某一作业系统环境下,套用办公自动化软体和计算机网路来为自身日常生活、工作和专业发展需要服务的能力。在网路平台上对计算机的套用,已成为高等学校各专业计算机公共基础课教学的基础或核心内容;网路既是各专业计算机公共基础课教学的基本手段,也是各专业计算机公共基础课教学的基本内容。具体地说,对于高等学校各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总的要求是:
(1) 计算机基础知识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史、典型套用领域以及计算机文化对信息化社会各方面的巨大作用和影响。正确理解信息技术领域基本的名词术语。重点是从使用角度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如微型机软、硬体的基本组成,作业系统的基本功能及有关操作的含义,熟练掌握一种作业系统的使用方法。
(2) 文字、表格、声音和图像处理掌握中英文键盘输入技术,熟练掌握一般的文字编辑、页面设定和排版列印的处理方法,掌握带有演示、声音和动画功能的多媒体文档的处理方法。
(3) 资料库管理系统和电子表格数据处理掌握这些软体在日常办公中的基本使用。
(4) 初步掌握计算机编程的基本概念和程式结构的基本模式。
(5) 计算机网路基本操作熟练掌握在Internet上浏览、检索信息,下载、上传档案,收发E?mail等方法,会共享网上的软、硬体和数据资源。
(6) 结合学科特点有选择地掌握与本专业有关的软体知识,利用计算机的辅助以促进本专业的发展。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组织制订的《高等学校文科类专业大学计算机教学基本要求(2003版)》,其公共基础部分涵盖了高等学校文科类专业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的基本教学内容。
高等学校各专业计算机公共基础课教学内容由作业系统(DOS、Windows、Linux等)、办公自动化套用软体(Microsoft Office、WPS Office等)和计算机网路套用等模组组成。比如,既可以由“MS Windows + MS Office + 计算机网路套用”组成,也可以由“Linux + WPS Office + 计算机网路套用”组成。
普通高等学校计算机公共课教材、教育部高教司推荐文科专业首选的《计算机套用教程 ( Windows 2000环境 )》就是根据上述教学基本要求,由长期在计算机公共基础课教学第一线从事教学的教师编写的。该书由Windows 2000作业系统及可在该环境下运行的一些最常见的办公软体组成,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文化与信息化社会、计算机基础知识、作业系统概述、键盘击键技术和中英文输入方法、 Windows 2000作业系统、文字处理软体Word 2000、资料库管理系统Visual FoxPro 6.0、电子表格软体Excel 2000、演示文稿製作软体PowerPoint 2000、图像处理软体Photoshop 5.0、网路基础知识、Internet使用和网页製作等12部分。这些内容可以满足高等学校各专业计算机公共基础课教学的基本需要,自然也可供文科类专业(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等学科和师範院校中的文科)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教学使用。
本书是《计算机套用教程( Windows 2000环境 )》一书的配套教材,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主教材的习题(含上机练习题)、习题解答,以及主教材某些章的习题补充,通过解答示範,以巩固学生对主教材主要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二是对主教材中的多数章节增加了上机实验指导,通过实验操作步骤或提示的引导,藉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三是附录,通过这一内容的增设对主教材第2章的内容进行补充,以提高学生在微机硬体方面的动手能力。本书既可独立使用,又可与主教材配套使用,使教与学更加方便。
高等学校各专业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有着类同的教学内容。学生在毕业后的工作和生活中,都离不开在计算机网路平台上实现对文字、表格、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等数据的处理,因此需要掌握在某一作业系统环境下,套用办公自动化软体和计算机网路来为自身日常生活、工作和专业发展需要服务的能力。在网路平台上对计算机的套用,已成为高等学校各专业计算机公共基础课教学的基础或核心内容;网路既是各专业计算机公共基础课教学的基本手段,也是各专业计算机公共基础课教学的基本内容。具体地说,对于高等学校各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总的要求是:
(1) 计算机基础知识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史、典型套用领域以及计算机文化对信息化社会各方面的巨大作用和影响。正确理解信息技术领域基本的名词术语。重点是从使用角度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如微型机软、硬体的基本组成,作业系统的基本功能及有关操作的含义,熟练掌握一种作业系统的使用方法。
(2) 文字、表格、声音和图像处理掌握中英文键盘输入技术,熟练掌握一般的文字编辑、页面设定和排版列印的处理方法,掌握带有演示、声音和动画功能的多媒体文档的处理方法。
(3) 资料库管理系统和电子表格数据处理掌握这些软体在日常办公中的基本使用。
(4) 初步掌握计算机编程的基本概念和程式结构的基本模式。
(5) 计算机网路基本操作熟练掌握在Internet上浏览、检索信息,下载、上传档案,收发E?mail等方法,会共享网上的软、硬体和数据资源。
(6) 结合学科特点有选择地掌握与本专业有关的软体知识,利用计算机的辅助以促进本专业的发展。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组织制订的《高等学校文科类专业大学计算机教学基本要求(2003版)》,其公共基础部分涵盖了高等学校文科类专业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的基本教学内容。
高等学校各专业计算机公共基础课教学内容由作业系统(DOS、Windows、Linux等)、办公自动化套用软体(Microsoft Office、WPS Office等)和计算机网路套用等模组组成。比如,既可以由“MS Windows + MS Office + 计算机网路套用”组成,也可以由“Linux + WPS Office + 计算机网路套用”组成。
普通高等学校计算机公共课教材、教育部高教司推荐文科专业首选的《计算机套用教程 ( Windows 2000环境 )》就是根据上述教学基本要求,由长期在计算机公共基础课教学第一线从事教学的教师编写的。该书由Windows 2000作业系统及可在该环境下运行的一些最常见的办公软体组成,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文化与信息化社会、计算机基础知识、作业系统概述、键盘击键技术和中英文输入方法、 Windows 2000作业系统、文字处理软体Word 2000、资料库管理系统Visual FoxPro 6.0、电子表格软体Excel 2000、演示文稿製作软体PowerPoint 2000、图像处理软体Photoshop 5.0、网路基础知识、Internet使用和网页製作等12部分。这些内容可以满足高等学校各专业计算机公共基础课教学的基本需要,自然也可供文科类专业(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等学科和师範院校中的文科)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教学使用。
本书是《计算机套用教程( Windows 2000环境 )》一书的配套教材,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主教材的习题(含上机练习题)、习题解答,以及主教材某些章的习题补充,通过解答示範,以巩固学生对主教材主要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二是对主教材中的多数章节增加了上机实验指导,通过实验操作步骤或提示的引导,藉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三是附录,通过这一内容的增设对主教材第2章的内容进行补充,以提高学生在微机硬体方面的动手能力。本书既可独立使用,又可与主教材配套使用,使教与学更加方便。
图书目录
第0章计算机文化与信息化社会1
0.1简答题1
0.2选择题2
0.3填空题3
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4
1.1简答题4
1.2选择题(1)5
1.3选择题(2)7
1.4填空题7
第2章作业系统概述、键盘击键技术和
中英文输入方法9
2.1简答题9
2.2选择题9
2.3填空题10
第3章中文作业系统Windows 200011
3.1简答题11
3.2判断题14
3.3选择题15
3.4填空题17
3.5上机练习题18
第4章文字处理软体Word 200027
4.1简答题27
4.2判断题32
4.3选择题32
4.4填空题34
4.5上机练习题35
第5章资料库管理系统 Visual
FoxPro 6.050
5.1简答题50
5.2上机练习题53
第6章电子表格软体Excel 200087
6.1简答题87
6.2判断题92
6.3选择题93
6.4填空题94
6.5上机练习题96
第7章演示文稿製作软体
PowerPoint 2000107
7.1简答题107
7.2填空题107
7.3上机练习题108
第8章图像处理软体 Photoshop 5.0123
8.1简答题123
8.2选择题123
8.3上机练习题124
第9章网路基础知识136
9.1简答题136
9.2选择题144
9.3填空题144
9.4上机练习题145
第10章Internet使用155
10.1简答题155
10.2上机练习题163
第11章网页製作190
上机练习题190
附录210
附录1微机硬体系统的主要配置210
附录2微机硬体系统主要配件的
性能210
附录3微机硬体的主要组件的
选购原则224
附录4微机的组装228
附录5微机内部连线应该注意的
事项239
0.1简答题1
0.2选择题2
0.3填空题3
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4
1.1简答题4
1.2选择题(1)5
1.3选择题(2)7
1.4填空题7
第2章作业系统概述、键盘击键技术和
中英文输入方法9
2.1简答题9
2.2选择题9
2.3填空题10
第3章中文作业系统Windows 200011
3.1简答题11
3.2判断题14
3.3选择题15
3.4填空题17
3.5上机练习题18
第4章文字处理软体Word 200027
4.1简答题27
4.2判断题32
4.3选择题32
4.4填空题34
4.5上机练习题35
第5章资料库管理系统 Visual
FoxPro 6.050
5.1简答题50
5.2上机练习题53
第6章电子表格软体Excel 200087
6.1简答题87
6.2判断题92
6.3选择题93
6.4填空题94
6.5上机练习题96
第7章演示文稿製作软体
PowerPoint 2000107
7.1简答题107
7.2填空题107
7.3上机练习题108
第8章图像处理软体 Photoshop 5.0123
8.1简答题123
8.2选择题123
8.3上机练习题124
第9章网路基础知识136
9.1简答题136
9.2选择题144
9.3填空题144
9.4上机练习题145
第10章Internet使用155
10.1简答题155
10.2上机练习题163
第11章网页製作190
上机练习题190
附录210
附录1微机硬体系统的主要配置210
附录2微机硬体系统主要配件的
性能210
附录3微机硬体的主要组件的
选购原则224
附录4微机的组装228
附录5微机内部连线应该注意的
事项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