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绣春刀(明代锦衣卫、御林军佩刀)

(2020-02-12 08:22:31) 百科综合
绣春刀(明代锦衣卫、御林军佩刀)

绣春刀(明代锦衣卫、御林军佩刀)

绣春刀是明朝特务机关锦衣卫、御林军概念性质的佩刀。 绣春刀外形综合了堪合时期日本输入中国的倭刀的特点,到中晚期更偏向于明代本土特殊定製的工部腰刀。

《明史》有记,嘉靖年间的锦衣卫指挥使——张爵的墓誌里有写“赐四兽麒麟服、銮带绣春刀、银鎁瓢方袋三事”,嘉靖帝巡幸承天,特命张爵“充前驱使事,—切机务悉倚毗焉,仍加食都指挥佥事俸。自发驾以至迴銮,飞鱼蟒衣、帑金、廄马、酒饭之赐,及宣召面谕之优,不可枚举。”由此可见飞鱼服绣春刀是皇帝赏赐的,不是锦衣卫里上下全员人人有份的。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绣春刀
  • 使用者:锦衣卫、御林军
  • 朝代:明代
  • 作用:兵器
  • 原型:倭刀或者雁翅刀

涵义

南宋高定子写有《绣春园记》,“予昔经行得绣春堂于酒名,朅来将漕,访其堂无有也,问遗址亦未知何所。客为予言,绣春焉所取名?予谓之曰,绣衣春当霄汉立,彩服日向庭闱趋,乃杜少陵入奏行之句,此嘉名也。吾欲堂而颜,诸司存造船场有余地,邻亦愿益以废圃,乃庚之拓而新之,匪事游观,其以示兴废之一也。”——《宋代蜀文辑存》卷七十八,《景定建康志》卷二十二。而唐.杜甫的入奏行,赠西山检察使窦侍御:窦侍御,骥之子,凤之雏。年未三十忠义俱,骨鲠绝代无。炯如一段清冰出万壑,置在迎风寒露之玉壶。蔗浆归厨金碗冻,洗涤烦热足以宁君躯。政用疏通合典则,戚联豪贵耽文儒。兵革未息人未苏,天子亦念西南隅。吐蕃凭陵气颇粗,窦氏检察应时须。运粮绳桥壮士喜,斩木火井穷猿呼。八州刺史思一战,三城守边却可图。此行入奏计未小,密奉圣旨恩宜殊。绣衣春当霄汉立,彩服日向庭闱趋。省郎京尹必俯拾,江花未落还成都。江花未落还成都,肯访浣花老翁无。为君酤酒满眼酤,与奴白饭马青刍。由此可以得知,这是老杜赠给一个要向皇帝奏事的窦御使的,宋人化用“绣衣春当霄汉立”一句中的“绣春”做了园名,到了明代,明人将锦衣卫、御林军配刀称作“绣春刀”,是语出有典,大有寓意的,以示锦衣卫、御林军与皇家的关係密切早期。

使用者

绣春刀是锦衣卫、御林军佩带的概念制式兵器,从《出警入跸图》描绘的明朝皇帝出京谒陵盛况,即皇帝在宫廷侍卫的护送下,骑马出京,声势浩大的来到京郊的十三陵拜先祖,其中可以看出明朝军士和锦衣卫佩戴的绣春刀均不同。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