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量经济学:现代观点》是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巴罗。
基本介绍
- 书名:总量经济学:现代观点
- 作者:(美国)巴罗
- 译者:沈志彦
- 出版社: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品简介
本书是美国当代着名经济学家Robert J.Barro 着作 Macroeconomics : A morden Aprroach 一书的中文译本。
Robert J.Barro的名字与总量经济学已经密不可分,他对总量经济学的贡献主要集中在财政政策理论、经济成长理论及其理论影响三个方面。
Robert J.Barro对货币政策的理论研究的思想基础是:“实际均衡不过是私人经济主体与政府理性博弈的结果”,他在1974年论文中所提出的“公债是不是家庭净财富”的讨论,成功复活了“李嘉图等价原理”,因此激起了整整一代经济学家对其进行诠释、验证和攻击,使得该论文至今仍然是整个经济学理论中被引用最多的经典文献之一。
相比较于麻省理工学院着名经济学家多恩布希和费希尔合作撰写的《总量经济学》,本书在通俗易懂与严谨专业之间取得了较好的平衡,更加适合非经济学专业的人士阅读。
基本信息
页码:486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9787543215139
装帧:平装
开本:16
丛书名:当代经济学系列丛书/当代经济学教学参考书系
定价:55.00
作者简介
罗伯特·J.巴罗,哈佛大学华格纳经济学讲座教授,史丹福大学胡佛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由于在总量经济学、经济成长、货币理论与政策等领域所做出的卓越贡献,罗伯特·J.巴罗被公认为是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他在理论和经验研究方面取得了大量开创性的研究成果,深刻影响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总量经济学的诸多领域。
巴罗在许多大学任过教,同时,他还担任《华尔街日报》特约撰稿人和《商业周刊》专栏作家。《纽约时报》曾这样评论巴罗:“真正能将经济学的精髓準确地传递给非经济专业人士。”
编辑推荐
《总量经济学:现代观点》的作者用较为简单的数学推导,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总量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常见模型,并在每章结尾处配备问题与练习、术语解释等辅助内容。不仅仅方便在校学生学生使用,对于一些想要初步认识经济的人也有一定的帮助,使人受益匪浅。对于想要创业,想要充实自己的城市白领,也是另一种帮助。
目录
出版前言
序言
作者自述
第一部分 导论
1 思考总量经济学
1.1 美国历史上的产出、失业和价格
1.2 经济模型
重要术语和概念
2 国民收入核算:国内生产总值和物价水平
2.1 名义GDP和实际GDP
2.2 用不同观点看待GDP_支出、收入和生产
2.3 价格
重要术语和概念
问题和讨论
第二部分 经济成长
3 经济成长导论
3.1 有关经济成长的事实
3.2 经济成长理论
小结
重要术语和概念
问题和讨论
附录
4 运用索洛增长模型
4.1 储蓄率的变化
4.2 技术水平的变化
4.3 劳动投入和人口增长率的变化
4.4 趋同
4.5 简评索洛模型
重要术语和概念
问题和讨论
附录
5 有条件趋同和长期经济成长
5.1 实践中的有条件趋同
5.2 长期经济成长
5.3 关于经济成长我们知道些什幺
重要术语和概念
问题和讨论
附录
第三部分 经济波动
6 市场\价格\供给和需求
6.1 巨观经济中的市场
6.2 作为交换中介的货币
6.3 市场与价格
6.4 编制预算约束
6.5 劳动市场和资本服务市场的出清
小结
重要术语和概念
问题和讨论
附录
7 消费\储蓄和投资
7.1 消费和储蓄
7.2 均衡的消费、储蓄和投资
小结
重要术语和概念
问题和讨论
附录
8 均衡经济周期模型
8.1 实际GDP的周期性变化——衰退和景气
8.2 一个均衡的经济周期模型
8.3 理论与事实的匹配
8.4 技术水平的暂时性变化
8.5 劳动投入的变化
小结
重要术语和概念
问题和讨论
9 资本的利用和失业
9.1 资本投入
9.2 劳动力、就业和失业
小结
重要术语和概念
问题和讨论
第四部分 货币和价格
10 货币需求和物价水平
10.1 货币的概念
10.2 货币的需求
10.3 物价水平的决定
小结
重要术语和概念
问题和讨论
11 通货膨胀\货币增长和利率
11.1 各国通货膨胀与货币增长的数据
11.2 通货膨胀与利率
11.3 均衡经济周期模型中的通货膨胀
小结
重要术语和概念
问题和讨论
第五部分 政府部门
12 政府支出
12.1 政府支出的数据
12.2 政府的预算约束
12.3 公共生产
12.4 公共服务
12.5 家庭预算约束
12.6 政府採购的持久性变化
12.7 政府採购的暂时性变化
小结
重要术语和概念
问题和讨论
13 税收
13.1 美国的税收
13.2 税收的类型
13.3 模型中的税收
13.4 增加以劳动所得税融资的政府採购
13.5 转移支付
小结
重要术语和概念
问题和讨论
14 公共债务
14.1 美国和英国的公债史
14.2 政府债券的特点
14.3 预算约束与预算赤字
14.4 公债与家庭的预算约束
14.5 预算赤字的经济效应
14.6 社会保险
14.7 公开市场业务
小结
重要术语和概念
问题和讨论
第六部分 货币与经济周期
15 货币与经济周期工:价格错觉模型
15.1 均衡经济周期模型中的货币效应
15.2 价格错觉模型
15.3 按规则行事与相机抉择
小结
重要术语和概念
问题和讨论
16 货币与经济周期Ⅱ:粘性价格与名义工资率
16.1 新凯恩斯模型
16.2 货币与名义利率
16.3 凯恩斯模型——粘性名义工资率
16.4 长期契约与粘性名义工资率
小结
重要术语和概念
问题和讨论
第七部分 国际总量经济学
17 商品和信贷的世界市场
17.1 国际收支的平衡
17.2 美国经常项目差额的历史
17.3 经常项目差额的决定因素
17.4 贸易条件
17.5 国际贸易量
小结
重要术语和概念
问题和讨论
18 汇率
18.1 不同的货币和汇率
18.2 购买力平价
18.3 利率平价
18.4 固定汇率
18.5 浮动汇率
18.6 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比较
小结
重要术语和概念
问题和讨论
参考文献
术语表
译后记
……
序言
总量经济学和个体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两大支柱。然而在大学本科的课程中,这两大支柱之间还存在一条广阔的鸿沟。个体经济学课程的材料比较容易,但是基本上与研究生课程的内容和经济学家们在研究中採用的方法相一致。相比之下,总量经济学的课程常常很少同研究生课程或学术研究有相似之处。大学本科的总量经济学教科书和课程似乎常常牺牲真正的经济学内容以换取轻鬆活泼的表达方式,它们常常紧密联繫流行报刊上的话题,但在学术上并不具有令人深思的挑战性。但是牺牲扎实的经济学知识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并非是必要的做法——成熟的理论结合生动的例子也能够写得清楚明白,轻鬆易懂。
我对总量经济学教科书状况的不满促使我在1984年写出我自己的第一本中级总量经济学教科书。该书先后出了五版,我想它有一个积极的作用——直接地,也是间接地影响了这门课程的各个竞争者的教材的内容和方法。然而在过去的二十年里,总量经济学的理论和证据有了巨大的进展,在我早先的着作中,这些研究成果有许多被遗漏了。我也认为,在用清晰易懂、引人入胜的方式阐述严肃的总量经济学内容方面,我的能力也在与时俱进。于是我决定全力以赴投入这本新的着作一总量经济学:现代观点》。
后记
本书是美国当代着名经济学家,哈佛大学教授罗伯特·巴罗最新版的总量经济学教科书。关于他的经历在本书的“作者自述”中已有介绍,我就不多说了。他不仅是高产作家,迄今已有20多部经济学着作出版,而且他的着作思想深刻、见解独特、引人深思,是从事经济学研究的学者、攻读经济学专业的学生不可不读的书。
笔者与巴罗教授的文字缘可谓久矣,20世纪80年代末笔者供职的上海译文出版社曾想将巴罗教授的享有盛名的教科书《总量经济学》翻译出版。笔者曾与巴罗先生联繫,先生热情地回了信,并寄来了新出版的《总量经济学》。后此书的中文着作权被其他出版社购得,由我们担任译者,终于在2001年完成翻译并出版。这也是巴罗的第一本在中国内地出版的经济学教科书。现在呈献给大家的《总量经济学:现代观点》是作者对前5版的《总量经济学》的修正、总结和更新。由于读者反映前5版《总量经济学》写得较艰涩难懂,巴罗在本书的编写中不仅重新安排了章节顺序,而且採用了通俗易通的手法,可谓修正、更新幅度很大。同时,巴罗在本教材中还提供给读者大多数总量经济学教材所缺的一种统一的方法——总量经济学的微观分析方法。除此之外,对开放经济的均衡周期模型的描述和分析,也为本教材增色不少。
由于曾经担任过巴罗的着作的译者,这次,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格致出版社仍请我和上海财经大学的陈利贤合作翻译巴罗教授的新着,我们欣然从命。因为我们觉得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工作,通过翻译《总量经济学:现代观点》不仅可以将西方当代最新的经济学思想、研究成果以及授课方法和思路介绍给中国的学界,而且我们自己也从中汲取了不少新的学术营养。由于是“新”的东西,我们的译文难免有不成熟之处,敬请各位读者谅解指正。
同时,我们在此也要感谢上海交通大学的朱保华教授在本书翻译过程中给予的帮助,以及格致出版社的编辑钱敏女士在翻译与出版过程中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