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戴尔PowerEdge R520机架式伺服器

(2020-01-30 10:17:16) 百科综合

戴尔PowerEdge R520机架式伺服器

戴尔PowerEdge R520机架式伺服器是戴尔公司推出的一款机架式伺服器。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戴尔PowerEdge R520机架式伺服器
  • 晶片组:英特尔C600系列
  • 内部存储:最高24 TB
  • 外形规格:2U机架式

概述

性能与可扩展性

凭藉PowerEdge R520的配置灵活性和增长能力,充分利用众多应用程式。

灵活的计算平台

凭藉英特尔至强处理器的强大功能和通用性以及最多12个DIMM的记忆体,应对您的核心业务应用程式和虚拟化要求。英特尔至强处理器E5-2400产品系列旨在提供性能、内置功能和可选特性的最佳组合,是PowerEdge R520和您的成长型企业高效的引擎。

高容量存储选项

配置存储选项以适应您的需求。PowerEdge R520具备最多八个内部硬碟、四个PCIe扩展槽以及用于数据保护的硬体或软体RAID选项,使您可以定製系统。

高I/O频宽

凭藉下一代支持第3代PCIe的扩展槽和灵活的I/O选项,使数据密集型应用程式和资料库快速获得结果。

操作效率

利用R520可扩展的设计和丰富的可靠性、可用性和可维护性RAS特性,帮助推动您的业务发展。可扩展的存储密度
凭藉R520可扩展的高容量,发展您的企业并应对不可预测的应用程式需求。

智慧型系统管理

使用Dell OpenManage™产品组合,简化PowerEdge伺服器的部署、更新、监控和维护。

卓越的伺服器可靠性

利用PowerEdge的RAS特性,帮助确保从R520伺服器获得高效、高可用性的服务。

新一代PowerEdge体验

让IT推动您的企业走向成功。最新一代PowerEdge系列在设计中将特性与性能扩展能力完美结合,能够处理大型和小型数据中心环境中的苛刻工作负载。

利用增强的系统管理功能,提高操作效率

简化操作并帮助提高工作效率,让每一分钱都发挥最大效用。通过自动执行最重要的伺服器生命周期管理任务 - 部署、更新、监控和维护,在複杂的IT环境中管理您的Dell PowerEdge伺服器。全球服务和支持
戴尔服务团队能让您更充分地利用IT与业务解决方案,帮助降低IT複杂性、减少成本,并避免效率低下。戴尔服务团队会对您的各项需求进行全面了解,针对您的环境和业务目标设计解决方案,同时利用成熟的交付方式、本地的专业人员以及精深的领域专业知识,帮助您降低总拥

详细参数

处理器选项

英特尔至强处理器E5-2400产品系列
处理器插槽数:
2个
内部互连:
英特尔QuickPath互连QPI连结:6.4 GT/秒;7.2 GT/秒;8.0 GT/秒
高速快取:
每核心2.5 MB;核心数量选项:4、6、8

作业系统选项

Microsoft Windows Server 2008 R2 SP1,x64包括Hyper-V™ v2
Microsoft Windows Small Business Server 2011
SUSE Linux Enterprise Server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可选的嵌入式虚拟机管理程式:
Citrix XenServer
VMware vSphere

记忆体选项

最高192 GB12个DIMM插槽:2 GB/4 GB/8 GB/16 GB DDR3最高1600 MHz

存储

热插拔硬碟选项:
2.5英寸SAS固态硬碟、SATA固态硬碟、SAS15K、10K
3.5英寸SAS 15K、近线SAS 7.2K、SATA 7.2K
提供自加密硬碟

驱动器托架

最多八个3.5英寸热插拔SAS、SATA或固态硬碟
插槽包含项
4个PCIe插槽:
带两个处理器:
一个x16 PCIe插槽,具备x16频宽,半长半高
一个x16 PCIe插槽,具备x8频宽,全长全高
两个x16 PCIe插槽,具备x8频宽,半长全高
带一个处理器:
一个x8 PCIe插槽,具备x4频宽,半长半高
一个x16 PCIe插槽,具备x8频宽,全长全高
两个x8 PCIe插槽,具备x4频宽,半长全高

网路控制器

嵌入式NIC
Broadcom 5720 GbE双连线埠

电源选项

白金级效率热插拔冗余495瓦或750瓦电源
银级效率电缆连线的550瓦电源
效率为91 %的1100瓦直流电源
自动量程电源

可用性

高能效热插拔冗余电源;直流电源;热插拔硬碟;TPM;支持双内置SD;风扇容错功能;可选挡板;行李牌;ECC记忆体、互动式液晶显示屏;符合能源之星标準;扩展的功率範围;独立于交换机的分区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