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缝裂木层孔菌

(2020-02-17 08:21:24) 百科综合
缝裂木层孔菌

缝裂木层孔菌

缝裂木层孔菌,子实体中等至较大,半球形,宽马蹄形,硬,木质。菌盖直径6-15cm,黑色,初有细绒毛,后变光滑,龟裂,边缘锐至钝,其下侧无子实层。菌肉锈褐色或浅咖啡色。菌管多层,与菌同色,管孔面与菌肉同色,孔小而圆,每毫米6-8个。担孢子黄褐色,近球形,光滑,直径3-4.5μm。刚毛基部膨大,上部渐尖。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缝裂木层孔菌
  • 外文名:Phellinus rimosus (Berk.) Pilat.
  • 中文别名:裂褐层孔菌
  • 生态习性:生于杨、柳树干上多年生
中文学名:缝裂木层孔菌
拉丁学名:Phellinus rimosus (Berk.) Pilat.
中文别名:裂褐层孔菌
同物异名:Pyropolyporus rimosus (Berk.)Teng
分类地位:非褶菌目、多孔菌科、木层孔菌属
生态习性:生于杨、柳树干上多年生。
分布地区:山西、江西、湖南、福建、贵州、广东、广西、新疆、西藏等。
经济用途:可药用。据报导对小白鼠肉瘤180有抑制作用。是树木重要的木腐菌。引起活立木树干心材白色腐朽。此菌与针层孔菌形态上相近似,主要区别担孢子黄褐色。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