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缅甸脱离大英国协正式独立后,国内几十股地方武装在边境地区与中央政府长期武装对抗,寻求独立。而北部的中缅边界的果敢第一特区、佤邦第二特区、克钦第三特区和掸邦第四特区则分别由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佤邦联合军、克钦独立军和勐拉军四股强势的武装力量掌控。
2015年元旦以来,缅北地区的战火因为克钦独立军、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与政府军之前的冲突再次点燃,战火一度蔓延至中缅边境地区,给当地中国居民的生活带来威胁。
2018年5月13日,缅北冲突致流弹落入中国境内,中方呼吁立即停火。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缅北战争
- 外文名:The war in northern Burma
- 交战双方:缅甸政府军VS果敢同盟军
- 军事动机:赢得大选
战争背景
1948年,缅甸脱离大英国协正式独立后,国内几十股地方武装在边境地区与中央政府长期武装对抗,寻求独立。而北部的中缅边界的果敢第一特区、佤邦第二特区、克钦第三特区和掸邦第四特区则分别由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佤邦联合军、克钦独立军和勐拉军四股强势的武装力量掌控。
1994年克钦独立军与缅甸政府签订和平协定,获得克钦邦控制权,但为建立独立的“克钦政府”,仍与政府军战争不断。2010年9月,缅甸新政府以实现统一为名宣布克钦特区政府为非法组织。2011年6月,克钦独立军再度与政府军开战。
2009年,缅甸政府控制了果敢并宣布“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改编成边防部队”。其中彭家声的汉族军拒绝政府军收编,多次和缅甸政府军发生冲突。
2011 年 9月,控制第二特区的佤邦联合军及控制第四特区的勐拉军与缅甸政府谈判成功,达成和平初步协定。新政府保证不再对该地区使用武力,但特区应当维护缅甸国家的统一、不搞民族分裂、不搞独立。两股势力既不接受中央政府的整编,又坚持不开第一枪的原则,都不会轻易与缅军开战。
战争原因
军事动机
缅甸新宪法通过后不到两年,缅甸国内政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0年11月,缅甸进行了20年来首次大选,军政府让位于民选政府。自从缅甸前总理吴登盛2011年3月出任缅甸总统后,一直致力于民族和解,手段可谓“软硬兼施”。
云南大学缅甸研究中心主任李晨阳在媒体上撰文称,吴登盛放下身段与各少数民族地方武装进行了旷日持久的谈判。双方都做出一些让步,就全国性和平协定文本的绝大部分条款达成一致,但谈判始终结束不了。最关键的原因是,缅甸军方坚持和平协定条款不能违背2008年宪法和现行法律,另一个重要原因是部分缅甸少数民族地方武装心存各种顾虑,要价过高。
2011年6月9日,缅甸政府军和克钦独立军打破多年的停火协定,战火再燃,一直绵延到2013年初期。到目前为止,克钦独立军是唯一一个没有与吴登盛政府签订停火协定的大型地方武装。
2014年作为东协轮值主席国,缅甸想利用这个机会赢得国际声誉。为此,缅甸政府付出了很多努力,包括承诺修改宪法。但东协峰会和东亚领导人系列会议结束后,缅甸政府又表示,在2015年10月大选前不会修改宪法。缅甸问题专家称,这种自相矛盾的说法,令民众无所适从。
此外,由于2015年要大选,缅甸政府想实现民族和解的愿望非常急切。1月10日,吴登盛亲率高级代表团赴密支那参加第67个克钦邦日庆典,这是缅甸最高领导人首次出席克钦邦的邦庆活动。缅甸政府希望在2月12日的联邦节签署全面和平协定,但在诸多地方武装中,克钦独立武装实力最强,警惕性也最高,与政府谈判时态度强硬。
资源分配
克钦邦以盛产翡翠玉石和硬木材闻名于世,世界上超过90%的翡翠产于克钦邦密支那地区。
由于冲突,当地的矿产工地已经停工。“克钦创造和平小组”的成员、一名玉石矿产主对媒体说,这种情况在过去几十年经常发生。
缅甸内地和少数民族发展的差异很大,丰富的资源大部分在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资源的再分配,也是构成双方武装冲突的重要原因之一。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东南亚所缅甸问题专家熊丽英表示:“在经济利益的分配上,大家有很多分歧。少数民族地区武装觉得这是自己的土地,中央政府开发,地方却拿得很少。经济利益的再分配,也刺激了缅甸的地方军事冲突和民族问题。”
面对多年内战,缅甸政府也在与各路地方武装寻求和谈。上世纪90年代,多支地方武装与政府签订停火协定。1994年,克钦独立军与缅甸政府军签署停火协定,此后十多年来,双方基本相安无事,但地方武装仍然存在。
2008年,缅甸通过新宪法,招致一些少数民族的反对,认为新宪法没有赋予其充分的自治权。
战争现状
2015年元旦以来,缅北地区的战火因为克钦独立军、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与政府军之前的冲突再次点燃,战火一度蔓延至中缅边境地区,给当地中国居民的生活带来威胁。
缅甸政府军
果敢同盟军


2015年1月14日,克钦独立军在克钦邦抓了缅政府的一位交通局局长和3名警务人员。这成为今年克钦军与政府军正式开战的导火索。
2015年1月15日晚, 帕敢镇一警察局附近又有两枚炸弹爆炸,致两名警察的家人受伤,推动战事进一步升级。1月17日,战事全面铺开,缅军增援主力河突击克钦军阵地,双方动用重武器对轰,一些战略要地和重要阵地几度易手。
2015年1月18日,缅甸政府军攻打中国怒江州泸水县六库镇对面的克一旅七营阵地,引起六库镇居民的担忧。同一天晚上,克钦帕敢地区战事发生逆转,克钦独立军夺回前几日被政府军主力攻占的阵地。
2015年1月19日,又有多名克钦官兵在交战时遭遇不明炸弹引爆,后被神秘气体所伤,出现诸多不适症状。
缅北战局至今仍不明朗,虽然曾传出克钦军中有人“主和”的讯息,但目前战况持续扩大已不可避免,而中国边境地区也仍将持续遭受战火影响。
2015年4月13日缅军在战斗中动用大炮和坦克,战斗已造成100多名政府军士兵死亡、数千名平民逃往中国避难。
2015年4月13日缅军夺回果敢同盟军控制的大干塘一带战略高地,缴获一些武器弹药。 据熟悉相关情况的人士透露,缅军在东山区集中攻击果敢同盟军,动用重型武器较多,且从缅甸内地调来精锐部队。在缅军炮火下,果敢同盟军撤出部分阵地。双方在东山区的战事依然胶着。这两天缅军与同盟军交火激烈,中缅边境公路中国一侧部分路段可听见炮火声。
2015年4月14日一些路段採取禁行措施,以确保车辆及人员安全。
战争难民
在缅甸“地方军阀”与政府军混战的同时,中国商人发现了可乘之机。
在当地,伐木的许可档案掌握在缅甸当局手中,而森林和矿产却在军阀的地盘上。玉石、木材、鸦片是缅甸北部地方武装军费之源。为了筹集资金购买武器和生活物资,地方武装往往乐意打开城门欢迎中国商人伐木、採矿。同时,商人们利用当局官员的贪婪,向其行贿以获得合法伐木开採的许可档案。
有木材商人曾经表示他们主要是与地方武装合作,但是又经常被政府军拦截。这时要幺交罚款,要幺就是逃近没人管得了的森林里。否则被抓进监狱,很可能会被打死。
这次,媒体曝出数百名中国伐木工人、玉石商和金矿业主在缅甸失联,他们也很可能是逃进了地方武装所在的森林避难。根据报导,政府军和地方武装对待他们的态度大相逕庭。多支民族地方武装指挥官曾承诺只要条件许可会让中国公民平安回国。而政府军一方,则封锁了出境口岸,很可能会以“非法入境”和“非法伐木”为由将他们逮捕。而这些工人一旦被抓,就将面临牢狱之灾,直到被缅甸政府遣返。
数十年的战火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平息的,面对愈发激烈的战争态势,如果真如媒体所言有大批中国公民受困缅甸,那幺他们的回家之路将扑朔迷离。在矛盾交织的缅甸,这不会是最后一场内战;而当暴利摆在眼前,这也不会是最后一批被困缅甸的中国公民。
中缅边境
2015年3月7日-13日,一周之内,缅甸飞机四次越过边境线,三次在中国境内投下炸弹。其中3月13日的轰炸造成孟定镇山头寨村大水桑树组村民5死8伤。
中国外交部、国防部对缅甸进行严正交涉和抗议,解放军紧急调集大批高炮部队、防空飞弹部队以及歼7H战机部队进入孟定镇边境进行部署。
孟定镇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这个昔日繁华的边境商贸口岸和下辖的安静村庄都因缅北战争而蒙上阴影。
2018年5月12日,该地区发生的最严重的暴力冲突,造成19人死亡,其中大多是平民。此次暴力冲突还造成至少27人受伤。13日,中国驻缅甸大使馆发表声明予以谴责,呼吁“冲突各方”立即停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