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全球化就是实现全球範围的沟通渠道,让网路的触角遍及全球的每一个角落。全球化是当今时代正在进行着的、不可阻挡的、无法逆转的一个客观历史进程。它是一种超越国界与国家主权的、在全世界範围内所展现的沟通与联繫、交流与互动的趋势。它以经济全球化为核心,以信息化、网路化为手段,对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影响,尤其对各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网路传播的速度快、多变化、无边界、多维度等特点不仅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抹平了差异阻隔,实现了空间与时间的分离。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网路全球化
- 释义:实现全球範围的沟通渠道
- 实质影响:不同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
- 评价:它是一种工具、一种媒介
- 技术:利益阶层
实质影响
网路与电视传递信息的方式较为相似,是一个没有止息、持续不断的流动过程。这与传统的文化表达方式大不相同。传统的信息系统中,研究和分析的对象总是聚集在单一的、不连贯的文本上,因此,人们作出的反应和用来描述的辞彙,都已习惯于紧紧锁定在这特定的、孤立的对象形式上。而网路所体现的则是,借用威廉斯描述电视的话说,“公共交流与日俱增的不断变化性和包罗万象性”。体现了不同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信息像洪水,源源不断地从四面八方奔涌而来,互相冲撞,彼此重叠。这样一股裹挟着泥沙的滚滚洪流,让人们目不暇接,一时之间,招架不住。因此,它的出现受到了抨击和批判:垃圾般的信息耗费了大量的宝贵时间;野蛮而邪恶的审美对大众人格及社会道德价值造成了显而易见的损害;铺天盖地冒将出来的西方商业化文化产品,差不多占据了艺术表达的所有形式,构筑了资讯时代的流行意识形态,这些潜在意识则要求个人及客群,毫无意识地、不假思索地、无条件调整自己去适应和接受;让个人不仅心甘情愿地成为网路专制的俘虏,而且成为一个意想不到的心理控制者的帮凶。
巴雷特说过:“网际网路也许是关于无政府状态终极的、大尺度的表达。我们这样说并不是指网际网路是一个不受管制、暴力泛滥的社会。从更确切的意义上来说,我们是把网际网路当做不受某一集中权力机构的管制的社会。进一步来说,网际网路是不受某一权力机构的条条框框所束缚即可运行的社会。”网际网路最直接的含义是在全球範围内自由地表达思想,这些思想也许是有见地的和中肯的,或是不合时宜的和低级趣味的。“在传统媒体中,个人的观点是要经过那些对传播内容负责的人的筛选,这些人有编辑、记者、出版商以及广播媒体的导演和製片人。当媒体中有逾越社会标準或是诽谤个人或组织的言论时,就会有权威人士来控制这一媒体”。由此可见,网路自由不仅是可控制的而且是受限制的。因为网路上的自由实质上是人的自由。人的自由受制于当时一般的社会物质状况与文化状况,所以是相对的和有限的。作为媒介的工具,网路自由尤是如此,也受到主流意识形态和权威的约束。
评价
就网路自身而言,它是一种工具、一种媒介和一种技术。作为工具,网路和原始人的石镰石刀在本质上没有任何的区别。只不过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和自由。作为媒介,网路的确打破了时空的藩篱,在全球化语境下为人类构筑了一个似乎民主、自由的虚拟世界。但同时又是作为媒介的网路,加速了人类的“异化”,使人与人之间的关係由“社会的”转变为“网路的”,由“真实的”转变为“虚拟的”。
技术
网路本身并没有太多的意义,真正重要的是潜藏在其后并操纵着网路的利益阶层和与之相适应的政治和文化权力。网路是资本对技术追求的必然产物,是资本榨取最大剩余价值的最有效工具。网路所加剧的全球化进程,实际就是工业社会经济模式西方化的过程。国家或地区历史与文化背景及语境中的网路,实质都是一种相对规定下的“自我延伸”和“社会演化”过程,这就必然限制了网路传播的各种形式和意义,而且还规定了民主与自由的文化内涵与外延。
霸权工具
所谓文化霸权就是西方国家把其物质生活方式、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一种普世的行为準则加以推行,赋予自己在文化上的支配地位。它产生的直接背景是西方的科技优势及其对信息技术的垄断。西方国家以经济全球化为支点,藉助于其在经济上的强大优势,在全球範围内有目的地推行隐含其中的西方意识形态。经济的统治并不是它们的唯一手法,文化空间的占领才是它们统治世界的最有效手段。因此,它们把文化霸权作为一种可以操纵的政治资源,有意识、有目的地把它作为能实现国家利益的一种特殊工具予以运用,并通过制定和实施文化战略去实现对外政策的目标。近几年来,美国加大了文化产品的生产,强调输出美国式民主和价值观,其目的就是建立美国的“全球性仁慈霸权”。
美国的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在《权力的转移》一书中说:“世界已经离开了暴力和金钱控制的时代,而未来世界政治的魔方将控制在拥有信息强权的人手中,他们会使用手中掌握的网路控制权、信息发布权,利用英语这种强大的文化语言优势,达到暴力金钱无法征服的目的。”的确如此。以美国为代表的已开发国家,利用自己的经济技术和文化等优势通过网路向广大的开发中国家甚至其他的欧洲已开发国家连续不断地输送文化信息,将其意识形态、物质生活方式、人生观、价值观念强加于人,以期影响、同化客群的文化信仰及价值判断,最后达到文化殖民的目的。
未来发展
在这样的全球化语境下,网路更多地体现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文化的扩张和推行霸权的手段和工具。由于网际网路最早产生于美国,它的基础语言是英语,核心技术和作业系统都是用英语来编写,美国利用强大的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以及英语的优势,几乎垄断了网际网路上的大部分信息资源和信息通道,形成网路世界中新的文化霸权。据早期的一个统计,英语信息占网上信息的98%。网址大都用英语注册。任何人要想在网上自由冲浪,首先要学会使用英语。英语已成为网路世界中的主流和强势语言。语言文字是一个国家、民族存在的标誌,是他们的文化根基。语言文字在网路上的覆盖率表明该语言所代表的文化的影响力和生命力。这样,在英语所代表的文化的潜移默化下,一个个国家丧失了自己的文化空间,外来的异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