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路信息流通与控制》是2011年8月中央广播电大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图书,作者是严硕勤。
基本介绍
- 书名:网路信息流通与控制
- 出版社:中央广播电大出版社
- 页数:155页
- 开本:16
- 定价:16.00
- 作者:严硕勤
- 出版日期:2011年8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9787304052201
- 品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图书简介
《网路信息流通与控制》内容简介:随着数位技术和网路技术的迅猛发展,基于网际网路的信息产业正在成为社会发展和经济成长的主要推动力。今天,人们对网际网路的依赖已经到了不可或缺的程度。据中国网际网路信息中心(CNNIC)官方网站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已达到4.85亿,较2010年底增加2 770万人;网际网路普及率攀升至36.2%,较2010年底提高1.9个百分点。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3.18亿,较2010年底增加1495万人。手机网民在总体网民中的比例达65.5%,成为中国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网际网路中的海量信息是由什幺人,在什幺地方,通过怎样的渠道,以何种方式,将自然的“信息流”转化为“动机流”,以至于形成了影响力巨大的社会舆论或者商业炒作抑或少人问津终成死水?
基本介绍
内容简介
《网路信息流通与控制》主要分为八章,简要阐述了网路信息资源的控制、网路媒介及环境特性、网路信息的消费、网路信息的经营、网路信息的採集、网路信息的编制、网路页面的管控、网路互动形式的设计等内容,主要讨论了网路媒介的性质及其信息活动的规律和环境,认为传统的“线性”的传播学理论已经很难解释目前多媒体融合的网路信息活动现象,而用“信息流通”的观点、“交叉互动”的观点特别是“动机流”和“信息流”的观点,则能够解释目前网际网路信息活动的规律以及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作者简介
严硕勤,1953年9月生于北京,祖籍江苏。现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文法学院传媒教研室主任。曾留学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英国诺丁汉大学。主要着作有:《新闻採访写作教程》(合着)、《抒情的艺术》(独着)、《实用现代汉语》(独着)、《大学语文》(合着)、《广告文案》(合着)、《网路编辑学》(独着)、《阅读中华经典·先秦历史散文》(独着)、《阅读中华经典·史记》(独着)、《阅读中华经典·唐诗》(独着)、《阅读中华经典·聊斋志异》(独着)、《阅读中华经典·儒林外史》(独着)、《视觉设计基础》(合着)、《网路广告实务》(合着)、《品牌竞争策略》(合着)。撰写文学、新闻学、广告学、媒介研究和远程教育方面论文若干篇。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网路信息资源的控制
第一节 网路信息资源的结构
第二节 网路信息流和动机流模式
第三节 网路信息的运行模式
第二章网路媒介及环境特性
第一节网路媒介的特性
第二节网路信息流通的环境
第三章 网路信息的消费
第一节网路信息消费者的特徵
第二节网路信息消费者的结构
第三节网路信息消费者的需求
第四章信息网站的运营
第一节网站信息的经营
第二节信息网站的竞争与合作
第五章网路信息的採集
第一节网路信息价值的判断
第二节网路信息的採集渠道
第三节网路信息採集的工具
第六章 网路信息作品的编制
第一节 网路信息作品编制的原则
第二节网路信息作品标题的製作
第三节 网路信息作品的连结处理
第四节 网路信息的实时编写
第五节多媒体信息的编制
第六节多媒体信息专题编辑
第七章 网路页面的管控
第一节导渎页面的设计与编制
第二节正文贞的设计与编制
第三节导航系统的设计与编制
第四节 网页编辑意图的表达
第八章 网路互动形式的设计
第一节网路互动业务的规划
第二节网路互动手段的设计
第三节网路信息的互动性表达
第四节网路互动形式的创意
参考文献
后记
第一节 网路信息资源的结构
第二节 网路信息流和动机流模式
第三节 网路信息的运行模式
第二章网路媒介及环境特性
第一节网路媒介的特性
第二节网路信息流通的环境
第三章 网路信息的消费
第一节网路信息消费者的特徵
第二节网路信息消费者的结构
第三节网路信息消费者的需求
第四章信息网站的运营
第一节网站信息的经营
第二节信息网站的竞争与合作
第五章网路信息的採集
第一节网路信息价值的判断
第二节网路信息的採集渠道
第三节网路信息採集的工具
第六章 网路信息作品的编制
第一节 网路信息作品编制的原则
第二节网路信息作品标题的製作
第三节 网路信息作品的连结处理
第四节 网路信息的实时编写
第五节多媒体信息的编制
第六节多媒体信息专题编辑
第七章 网路页面的管控
第一节导渎页面的设计与编制
第二节正文贞的设计与编制
第三节导航系统的设计与编制
第四节 网页编辑意图的表达
第八章 网路互动形式的设计
第一节网路互动业务的规划
第二节网路互动手段的设计
第三节网路信息的互动性表达
第四节网路互动形式的创意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