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击球时拍弦都会产生震动,传到到拍体,进而传到拍柄,而这个震动的大小由于不同球拍的材质,採用的技术也有所不同,但现在还没有什幺球拍能够完全将震动消除,所以,对于业余选手来说,击球时就要儘可能减小球拍传到手臂的震动,这时可以採用的方法就包括使用避震粒。儘管有人说使用避震粒会降低击球时的手感,但缺少些手感总比得上网球肘要划算得多。有的球拍在购买时会赠送避震粒,但其式样未必就是自己喜欢的。建议初学者使用避震粒,因为其对减少震动的确有一定作用。
避震粒从外观上归结为三种形状,分别为粒状、带状和长方体。这三种避震粒在球具店都可以看到,但真正特别的是这三种避震粒的“变体”,例如Wilson的球状避震粒、Dunlop的圆柱形条状避震粒和Head的对扣式避震粒等。这些奇形怪状的避震粒的安装方法与前三类避震粒也是大同小异。
简介
避震粒通常安装在拍面最下侧横弦下面、位于中间的几条竖弦上,下面就介绍一下三种避震粒的安装方法:粒状避震粒通常在两侧有卡弦的凹槽,可以卡在两条弦之间,所以可以先将一侧的凹槽扣进拍弦,再把另一侧扣进拍弦,然后把避震粒推到顶至拍面最下侧的横弦即可;带状避震粒通常较长,可以卡在6-10条弦之间,可以将其交替穿过拍弦的内、外侧,然后把两侧挂在拍弦上即可,此外,有的带状避震粒中间也有卡弦的槽,安装的方法与不带卡槽的一样,只是需要依次将这些卡槽卡在弦上;长方体避震粒通常可以卡住四条弦,分别在避震粒的两侧或一侧卡弦的槽,只要先将中间的两个卡住,再将两侧的卡在弦上就可以了。
注意
减震器与球线接触面积越大,减震效果越好,但是相应的击球时损失的手感就越多,就是感觉“木”一些。我们很多时候也会通过球拍的震动感觉出球的力量速度,虽然震动过多损伤手臂,但是过少也会损失球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