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维生素B1(盐酸硫胺)

(2020-03-08 08:17:21) 百科综合
维生素B1(盐酸硫胺)

维生素B1(盐酸硫胺)

维生素B1又名硫胺素。硫胺素在体内的作用在于以羧化酶,转羟乙醛酶系统的辅酶形式参加糖类代谢,是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中具有关键性的物质基础。维生素B1还参与体内的氧化脱羧作用,为支链胺基酸代谢所必需。此外,维生素B1对促进食慾、胃肠道的正常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等也有重要作用。 维生素B1主要存在于种子的外皮和胚芽中,如米糠和麸皮中含量很丰富,在酵母菌中含量也极丰富。瘦肉、白菜和芹菜中含量也较丰富。目前所用的维生素B1都化学合成的产品。在体内,维生素B1以辅酶形式参与糖的分解代谢,有保护神经系统的作用;还能促进肠胃蠕动,增加食慾。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维生素B1(盐酸硫胺)
  • 外文名:Vitamin B1 
  • 类型:食品添加剂
  • 属性:非盈利
  •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国家标準

GB 14751-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準 食品添加剂 维生素B1(盐酸硫胺)
本标準代替GB 14751-1993
本标準适用于经化学合成法製得的食品添加剂维生素B1(盐酸硫胺)。
2011-10-04 15:24
GB 14751-2010 维生素B1(盐酸硫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準
GB 14751—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準
食品添加剂 维生素B1(盐酸硫胺)
2010-12-21 发布 2011-02-2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发布
前 言
本标準代替GB14751—1993《食品添加剂维生素B1 (盐酸硫胺)》。
本标準与GB14751—1993 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砷指标;
——取消了重金属指标,增加了铅指标为≤2mg/kg。
本标準的附录A 为规範性附录。
本标準所代替标準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
——GB14751—1993 。
食品安全国家标準
食品添加剂 维生素B1(盐酸硫胺)
1 範围
本标準适用于经化学合成法製得的食品添加剂维生素B1(盐酸硫胺)。
2 规範性引用档案
本标準中引用的档案对于本标準的套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档案,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準。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档案,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準。
3 化学名称、分子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3.1 化学名称
氯化4- 甲基- 3-[(2- 甲基-4-氨基-5-嘧啶基)甲基] -5-(2-羟基乙基)-噻唑釒翁盐酸盐
3.2 分子式
C12H17ClN4OS·HCl
3.3 结构式
3.4 相对分子质量
337.27 (按2007 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4 技术要求
4.1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 1 的规定。
4.2理化指标:应符合表 2的规定。

检验方法

A.1 安全提示
本标準试验方法中使用的部分试剂具有毒性或腐蚀性,按相关规定操作,操作时需小心谨慎。若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水沖洗,严重者应立即治疗。在使用挥发性酸时,要在通风橱中进行。
A.2 一般规定
本标準所用试剂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GB/T 6682—2008 中规定的三级水。
试验方法中所需标準滴定溶液、製剂及製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GB/T 601、GB/T 603之规定製备。
A.3 鉴别试验
A.3.1 试剂和材料
A.3.1.1 正丁醇。
A.3.1.2 二氧化锰。
A.3.1.3 硫酸。
A.3.1.4 氢氧化钠溶液:40 g/L。
A.3.1.5 铁氰化钾溶液:100 g/L。
A.3.1.6 澱粉指示液: 5 g/L 。
A.3.1.7 碘化钾澱粉试纸:取滤纸条浸入含有0.5 g碘化钾的新制的澱粉指示液100 mL中,湿透后,取出乾燥,即得。
A.3.2 鉴别方法
A.3.2.1 硫化物的显色鉴别
A.3.2.1.1 方法原理
维生素 B1(盐酸硫胺)在硷性溶液中,易被铁氰化钾氧化生成硫色素,硫色素易溶于正丁醇中,显强烈的蓝色萤光。
A.3.2.1.2 分析步骤
称取约 5 mg 实验室样品,加2.5 mL 氢氧化钠溶液溶解后,加0.5 mL 铁氰化钾溶液与 5 mL 正丁醇,剧烈振摇2min,放置使分层,上面的醇层显强烈的蓝色萤光;加酸使成酸性,萤光即消失;再加硷使成硷性,萤光又显出。
A.3.2.2 氯化物的鉴别
称取约 0.5 g 实验室样品,置乾燥试管中,加0.5 g 二氧化锰,混匀,加硫酸湿润缓缓加热,即产生氯气,能使湿润的碘化钾澱粉试纸显蓝色。
A.4 维生素B1 的测定
A.4.1 方法原理
维生素 B1(盐酸硫胺)分子中含有硷性的已成盐的伯胺和季铵基团,在非水溶液中(在乙酸汞存在下)均可与高氯酸作用。根据消耗高氯酸的量计算维生素 B1 的含量。
A.4.2 试剂和材料
A.4.2.1 冰乙酸。
A.4.2.2 乙酸汞溶液:50 g/L冰乙酸溶液。
A.4.2.3 高氯酸标準滴定溶液:c(HClO4)=0.1 mol/L。
A.4.2.4 喹哪啶红-亚甲蓝混合指示液:0.3 g喹哪啶红,0.1 g亚甲蓝,加甲醇至100 mL。
A.4.3 分析步骤
取约 150mg 实验室样品,精确至0.0001g,加20mL 冰乙酸,在微热水浴中超声溶解,稍冷,加 5mL 乙酸汞溶液,2滴喹哪啶红-亚甲蓝混合指示液,以高氯酸标準滴定溶液滴定至天蓝色,强烈振摇,30s不褪色为终点。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
A.4.4 结果计算
维生素B1(盐酸硫胺,以C12H17ClN4OS·HCl计)的质量分数w1,数值以%表示,按公式(A.1 )计算:
式中:
V——样品消耗高氯酸标準滴定溶液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
V0——空白试验消耗高氯酸标準滴定溶液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
c ——高氯酸标準滴定溶液的实际浓度的数值,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
m ——实验室样品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w2 ——A.8 测得的乾燥减量的数值, %;
M—— 维生素 1 B(1/2C12H17ClN4OS·HCl)的摩尔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 ) (M=168.6 )。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允许绝对差值在 0.3%以内。
A.5 pH的测定
称取约0.50 g 实验室样品,精确至0.01 g,加20 mL 水溶解后,用酸度计测定pH 。
A.6 溶液颜色的测定
A.6.1 试剂与材料
重铬酸钾溶液:取4.90 g 重铬酸钾,加水使溶解成 1000 mL,摇匀,即得。
A.6.2 分析步骤
称取约 1.0 g 实验室样品,精确至0.01 g,置于纳氏比色管中,加 10 mL 水溶解后,溶液应无色,如显色,与同体积的对照液(取重铬酸钾溶液 1.5 mL,加水使成 1000 mL)比较,不得更深。

硝酸盐的测定

A.7.1 试剂和材料
A.7.1.1 硫酸。
A.7.1.2 硫酸亚铁溶液:80 g/L。
A.7.2 分析步骤
称取约 1.0 g 实验室样品,精确至0.01 g,加50 mL 水溶解,取2 mL 置于试管中,加2 mL 硫酸, 冷却,沿管壁缓慢加入2 mL 硫酸亚铁溶液,两层交界处不得产生棕色环。
A.8 乾燥减量的测定
A.8.1 分析步骤
称取约 1.0 g 实验室样品,精确至0.000 1 g,置于已在 105℃±2℃乾燥至恆重的扁形称量瓶中, 在 105℃±2℃乾燥箱中,乾燥至恆重。
A.8.2 结果计算
维生素 B1 (盐酸硫胺)乾燥减量以质量分数w2 计,数值以%表示,按公式(A.2 )计算:
式中:
m1——乾燥前实验室样品和称量瓶的总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m2——乾燥后实验室样品和称量瓶的总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m ——实验室样品的质量数值,单位为克(g)。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允许绝对差值在 0.1%以内。
A.9 灼烧残渣的测定
A.9.1 方法原理
样品加硫酸经灼烧后所留的硫酸盐,用重量法测定。
A.9.2 分析步骤
称取约 1.0 g 实验室样品,精确至0.000 1 g,置于已在750℃±50℃灼烧至恆重的瓷坩埚中,用小火缓缓加热至完全炭化,放冷后,加0.5 mL 硫酸使湿润,低温加热至硫酸蒸气除尽后,移入高温炉中,在750℃±50℃灼烧至恆重。
A.9.3 结果计算
维生素B1(盐酸硫胺)的灼烧残渣以质量分数w3计,数值以%表示,按公式(A.3 )计算:
式中:
m3——残渣和坩埚的总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m4——坩埚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m ——实验室样品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02%。

砷的测定

A.10.1 方法原理
在强酸性溶液中,样品中的砷均可被金属锌还原成砷化氢,砷化氢再与溴化汞试纸作用生成棕黄色化合物。样品与砷标準溶液用同一方法处理所得的棕黄色化合物比较,以此检查样品中砷盐的限度。
A.10.2 分析步骤
称取 5.0 g±0.01 g 实验室样品,量取 10 mL±0.05mL 限量砷标準溶液(每1mL 溶液相当于 1µg砷),分别按GB/T5009.76—2003 第一法中 5.2.2 乾灰化法处理试样后,按第二法砷斑法检测样品。
试样的砷斑不得深于标準砷斑。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