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丹凤(中国地名)

(2019-10-22 08:02:48) 百科综合
丹凤(中国地名)

丹凤(中国地名)

丹凤,陕西省商洛市下辖县。古时称商县、商洛、商邑等。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秦岭东段南麓,处于33°21′32″至33°57′4″、东经110°7′49″至110°49′33″之间,东西长62.1公里,南北宽65.5公里,总面积2438平方公里,因县城南临丹江、北依凤冠山而得名丹凤。县城所在地名龙驹寨街道办事处距省会西安160公里,西合铁路和“312”国道东西横贯全境。丹凤县是全国知名作家贾平凹的故乡。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丹凤县
  • 外文名称:DanFeng Xian
  • 别名:商县
  • 行政区类别:中国 陕西
  • 所属地区:陕南
  • 下辖地区:龙驹寨街道办事处和棣花镇等11个镇
  • 政府驻地:龙驹寨镇
  • 电话区号:0914
  • 邮政区码:726200
  • 地理位置: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
  • 面积:2438平方公里
  • 人口:31.61万(2017年户籍人口)
  • 方言:中原官话-关中片-东府小片、赣语-怀岳片
  • 气候条件:暖温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 着名景点:凤冠山自然风景区
  • 机场:西安鹹阳国际机场
  • 火车站:丹凤站
  • 车牌代码:陕H
  • 地区生产总值:97.23亿元(2017年)

简介

陕西省丹凤县东西长62.1公里,南北宽65.5公里,总面积2438平方公里,县城距省会西安160公里,“312”国道、西合铁路和沪陕高速公路横穿全县。全县辖11个镇、1个街道办事处、132个村、23个社区、182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1.47万,其中农业人口27.71万。总耕地面积23万亩,人均0.8亩,2004年粮食总产量7.96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1418元。是国家级贫困县。全县森林覆盖率70%,是省会西安的“后花园”。县内探明矿产资源38种,储量较大的有铁、铜、锑、钒、石墨、云母、石灰石、钾长石等。中药材质优量足,品种达500余种,有“山茱萸之乡”美誉。水资源可开发量3.6万千瓦。
丹凤

地形特点

丹凤县地连秦楚,物兼南北,山高清明,水流秀长,资源富盈,人文蔚起。丹凤县属亚热带半湿润与东部季风暖温带过渡性气候区,年日照时间2056小时,平均气温13.8℃,降雨量687.4毫米,无霜期217天。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适宜各类作物生长。地势西北较高,东南偏低,河谷相间,呈“掌”状地貌,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土石山区县。县域内物产丰富,金、银、铜、铁、稀有金属,核材料等,主要特产核桃、香菇、木耳等珍贵中药材。
陕西省丹凤县风景陕西省丹凤县风景

历史文化

丹凤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文物旅游资源丰富。六千年前就有先民聚落,古为殷契所封之国,为商国;战国为卫鞅封地,即商邑。全县共有各类文物231处,尤以汉 “四皓墓”、金“二郎庙”、清“船邦会馆”、“武关要塞”、"龙台观"等人文景观驰名。“丹江漂流”被誉为“西北第一漂”。丹凤是革命老区,刘志丹、徐向前、程子华、徐海东、郑卫三、李先念、王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先后在丹凤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战斗事迹。丹凤曾是陕南革命根据地中心。
丹凤龙台观丹凤龙台观
丹凤县是着名改革家商鞅封地,四皓隐居之处,当代着名作家贾平凹的故乡。丹凤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有商鞅封邑、商山四皓等遗址遗蹟9处,二郎庙、船帮会馆等人文景观17处,丹江漂流、龙驹寨国家水利风景区等水域景观4处。丹凤是革命老区之一,徐向前、贺龙、程子华、徐海东率领的三支红军、李先念率领的中原突围部队曾在这片热土上浴血奋战,是鄂豫陕苏区和豫鄂陕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域。

行政区域

丹凤县辖11个镇、1个街道办事处。

发展路线

近年来,丹凤县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主线,以扶贫综合开发总揽农村工作全局,一手抓农村经济和工商经济发展,一手抓基础设施和对外开放,围绕“农民增收、财政增税、城镇增容”三大目标,突出“调整产业、兴办工业、发展旅游、扩城建镇”四个重点,实施“兴产富民、兴工富县、旅游活商、城镇带动、开放开发” 五大战略,不断强化农业基础建设,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以产业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推进城镇化,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对外开放,县域经济和社会公益事业得到持续发展。2004年,全县生产总值8.27亿元,其中第一产业2.94亿元,第二产业2.58亿元,第三产业2.75亿元。
丹凤交通图丹凤交通图

历史沿革

丹凤,在虞舜时为商国,系虞司徒契佐禹治水有功受封之国。《史记.。殷本纪》载“契封于商”。汉经学家郑玄说“商南在华之阳”。西晋黄甫谧谓商国“今上洛商是也”、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载:“丹水自上洛经商县南,契始封此”。唐李泰《括地誌》称:“商州东八十里商洛县,本商邑,古之商国,帝喾之子契所封也”。均指今丹凤地(然有异说,俟考)。
夏、商两代,均属梁州。
周,属雍州、豫州。
春秋,属晋。
战国,属秦,为商邑。邑治设于今丹凤城西2.5公理之古城村。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设商(县),属关中京畿内史直辖,县治设今古城村。
西汉,商县属弘农郡,县治今古城村。
东汉,商县属京兆尹。三国属魏之京兆郡,县治今古城村。
西晋,开始实行州、郡、县三级制,商县属司州洛郡,县治今古城村。
北魏初年,商县属荆州上洛郡;皇兴四年(470),商县属荆州东上洛郡;太和十一年(487),属洛州东上洛郡;永平四年(511)东上洛郡改名上庸郡,商县仍隶之;西魏废上庸郡,商县隶洛州上洛郡;北周改洛州为商州(商州之名始此)。县治仍在今古城村。
隋,实行郡、县二级制,商县属上洛郡。开皇四年(584)改商县为商洛县,县治今古城村。
唐,武德元年(618)上洛郡为商州,次年移商洛县治于今商镇。商洛县属关内道商州。天宝年间,曾改商州为上洛郡,寻复旧称。至唐末,商洛县属山南东道商州。
五代,商洛县属商州,县治今商镇。
金,皇统二年(1142),废永兴军路,置京兆府路。六年(1146),南宋割商洛县于金,司京兆府路商州,县治今商镇。贞元二年(1154),金废商洛县为商洛镇,辖地併入商州上洛县(今商州市)。
元,废上洛县,辖地并放商州。属陕西省奉元路。
明,洪武七年(1374)降商州为商县,属西安府华州。成化十三年(1477)去县昇州,属陕西布政使司西安府。
清,雍正三年(1725),升商州为直隶州,属陕西潼商道。乾隆二十六年(1761),设商州州同驻龙驹寨。
中华民国,废商州为商县。民国四年(1915),设商县县佐,驻龙驹寨,至民国二十年(1932)撤销。民国三十五年(1946),设陕西省第四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全司令公署龙驹寨办事处。民国三十七年(1948),撤办事处,建立陕西省龙驹设治局(属三等县建制),治所龙驹寨镇。
1949年6月1日,建立丹凤县,县治龙驹寨,置丹凤县民主政府,翌年初称丹凤县人民政府。初隶豫陕鄂边区陕南行政主任公署商洛分区;1950年2月,改隶陕西省商洛专区。1955年4月,丹凤县人民政府改名为丹凤县人民委员会。1958年12月撤县,辖地分别併入商县、商南、山阳县。1961年10月1日,丹凤县正式恢复,隶陕西省没洛专员公署。1968年3月1日,丹凤县人民委员会改名为丹凤县革命委员会。1981年元月15日,复改为丹凤县人民政府,隶属陕西省商洛行政公署。
丹凤(中国地名)

交通情况

境内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312国道、西合铁路和沪陕高速公路横穿全县公路横贯东西,公路通车312国道与西南铁路铁峪铺交汇里程达890公里,还有已经修建完成的西沪高速已经通车。公路密度达每百平方公里37公里,每万人拥有公路30公里,公路通村率达100%,通组率70%,以“兴”字型为主骨架的公路交通网路基本形成。
西南铁路西南铁路

电力资源

农村、城区电网改造加快,村组通电率100%。共有35KV变电站4座,主变4台,容量12600KVA;10KV线路17条,1100.7千米,0.4 KV线路2060.42千米,配电变压器741台/38920 KVA;年供电量4000万千瓦时,线损率7.55%;投资800万元, 已完成二期三批农网改造工程。

通讯资源

通讯事业发展迅速,其中中国移动已在全县大乡镇设有自办门市6个,代办和服务厅40多行动电话基站处,中国联通自建门市1个,合作门市6个,乡镇服务处3个,代办点20余个,行动电话营业网点遍布全县城乡,中国移动已建成行动电话基站40个,中国联通两网已覆盖全县15个乡镇,行动电话已覆盖全县大多数乡镇和312国道、西合铁路等交通主干道沿线、旅游景点,行动电话用户已达3万多户。
固定电话全县共有本地网接入网点27处,实际容量16220门,实装12885门,其中ETS接入点1处,容量660门,实装575门;交换点15处,实际容量22888门,实装16531门,其中小灵通交换点1处,实际容量4000门,实装1930多门;中继连线埠总容量4184路,实占1422路,其中小灵通实际容量12路,实占10路。截止2004年8月底,共有固定电话30000多户、小灵通用户4000户、宽频上网用户500余户,各类公话655部,其中县城261部,乡村支局394部;话吧25家98部;201校园电话187部。

水利资源

已建成防洪河堤276公里,建生产道路208.2公里,打机井1677眼,修建渠道289公里,建人饮工程463处节水灌溉解决了3.8万人的饮水困难问题。
大型水库配套工程齐全,其中:鱼岭水库配套工程乾渠3条,长22.39公里,建筑物256座;支渠8条,长35.1公里,建筑物266座,斗渠106条,总长61.88公里。龙潭水库配套工程分东、西乾渠,共长11.55公里;斗渠36条,长12.34公里,建筑物184座,其中倒虹一座,长226.2公尺;隧洞15处,长937公尺;渡槽31座,灌溉面积0.59亩;渡槽31座,灌溉面积0.59亩。苗沟水库配套工程东、西乾渠2条,长14.5公里,建筑物140座;支斗渠14条,长27.7公里,建筑102座,设施面积0.7亩,有效面积0.49万亩。
鱼岭水库鱼岭水库

农业发展

农业现状

丹凤县总耕地面积23万亩,2004年粮食总产量7.96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1418元。2004年牧业产值2.71亿元,药业产值8339万元,果业产值3719万元。

畜药果产业

全县肉羊存栏7.58万只、出栏5.29万只,同比增长43.4%、41.2%;生猪存栏16.29万头、出栏22万头,同比增长18.4%、41.2%;家禽存栏64.38万只、出栏67.43万只,同比增长-1.9%、15.3%。认定无公害畜产品生产基地4个,各类养殖小区达到44个,发展养殖大户5545户,实现牧业产值2.17亿元,同比增长10.9%。新发展各类中药材50287亩,实现药业现价产值8339万元。大力发展林果业,新增良种核桃建园5200亩,新增板栗建园6300亩,栽植山茱萸2万亩,全县林果业产值达到3719万元,同比增长16.1%。
肉羊肉羊

无公害农产品

丹凤县按照省农业厅“农产品质量安全行动”的要求,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开发为支撑,以提高农产品质量、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为目标,突出区域特色,发挥区位优势,选择优良品种,从基础抓起,按照建基地、强管理、搞检测、抓培训四步走的办法,在全县7个乡镇36个行政村主抓了2.5万亩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其中:无公害粮食生产基地10000亩(小麦、玉米各5000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3500亩(其中设施无公害150亩),无公害水杂果4000亩(其中李梅1500亩),无公害洋芋生产基地2500亩,无公害山茱萸生产基地5000亩。棣花镇万湾1500亩无公害李梅生产基地,棣花镇棣花村500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花瓶子乡花中村2500亩无公害洋芋生产基地已被省农业厅认定为无公害生产基地。
小麦小麦

扶贫农业综合开发

累计投资3019.849万元,投工150.04万个,完成土石方开挖回填180.45万立方米,治理面积9.5万亩,砼衬砌2.48万立方米,衬砌斗支渠道266.563公里,排洪渠砌垒挂网46.49公里,修建放水口、放水桩、涵洞等渠系建筑物3740座;改良土壤8.43万亩次,营造林3.803万亩,建设专业化苗圃451.73亩;新打、修复配套机电井277眼,修建拦沙坝38座,蓄水池26座21.09万立方米,旱窖5座,配套架设低压输电线路26.1公里,埋设PEC、PVC输水管道51.45公里,修筑排洪桥162座,梯田石坎503.03公里,其中一级梯田石坎(河堤)139.69公里,修复改造村庄路、机耕路61.45公里,其中修建人车行桥284座;开展技术培训5.871万人次,新技术示範推广3.98万亩,建良种基地4145亩,种子库280平方米,晒场501平方米,购选种设备15台件,大中型机械25台套,配备仪器设备265台件;动用大中小型各类机械211台套,3176个台班,25408个台班小时。商镇、大峪“商丹灌区”,棣花、龙驹“丹南灌区”,棣花、商镇、龙驹“丹北灌区” 已竣工实施;峦庄、马家坪“中低产田改造”,蔡川、庾岭、铁峪铺、峦庄黄柏岔、龙驹、留仙坪、资峪“农业生态工程”等八期项目,分别通过了国、省、市验收,其中1999-2001年度川塬“丹北灌区”、峦庄马家坪“中低产田改造”和庾岭“农业生态工程”通过了国家级验收,被验收组誉为“陕西最好,国家一流”;2002年度农业综合开发水毁项目顺利通过省级验收;2003年度峦庄黄柏岔农业综合开发生态项目通过市级验收;2004年度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年度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全年累计完成项目投资518万元,完成农业生态工程治理面积11000亩,实施中低产田改造6500亩,修理梯田田埂25中低产田改造公里。
丹凤(中国地名)

工业发展

丹凤县坚持以非公有制经济为主体,按照“先发展、后规範”、“先生产、再完善”的办法支持鼓励各种所有制企业加快发展,突出重点抓好龙头企业的规範化生产和技改扩建及重点项目建设,全县共有各类所有制企业395家,已建成以矿产采冶、电子化工、建筑材料、食品和农副产品 加工为主导的涉及7个行业、8个门类、24个产品的综合工业体系。其中陕西金丹凤酒厂、恆丹生物化工公司、鹏达绝缘材料厂、锑品冶炼公司、顺发石墨有限公司、自来水公司、皇台矿业有限公司、永鑫电子有限公司、鹿池电锯电工厂、丹凤电子材料厂、振兴建筑公司、等11家企业销售收入过百万元;全县注册个体工商户3382户。 商贸流通活跃,现有各类商业经营网点10711个,从业人员28057人,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67亿元;各类综合专业市场建设步伐加快;连锁经营、电视购物、网上交易等新型流通业态悄然兴起;商业网点星罗棋布,各类商品琳琅满目;餐饮服务异军突起,新世纪大酒店、富源宾馆等服务企业管理规範,接待能力和接待水平一流。2004年,全县共完成工业总产值2.58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08亿元,全县完成工业技改投资1345万元,金丹凤葡萄酒、永安水泥、皇台矿业、锑品冶炼、永鑫电子、豪丰製衣、建国皮革等重点企业产销两旺。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6.72亿元。其中规模工业完成总产值3206万元,工业产销建国皮革厂系列产品率达到95.9%,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01亿元。
金丹凤葡萄酒金丹凤葡萄酒

丹凤县名人

贾平凹

贾平凹 , 一九五二年古历二月二十一日出生于陕西南部的丹凤县棣花村,父亲是乡村教师,母亲是农民,文化大革命中,家庭遭受毁灭性摧残,沦为“可教子女”。一九七二年以偶然的机遇,进入西北大学学习汉语言文学。此后,一直生活在西安,从事文学编辑兼写作。
出版的主要作品:《商州初录》、《浮躁》、《废都》、《白夜》、《土门》、《高老庄》、《天狗》、《黑氏》、《美穴地》、《五魁》、《妊娠》、《怀念狼》、《病相报告》等,曾获得全国文学奖三次,及美国孚飞马文学奖,法国费米那文学奖和法兰西文学艺术荣誉奖,以英、法、德、俄、日、韩、越等文字翻译出版了二十种版本。

叶炳喜

叶炳喜,1940年11月生,陕西丹凤人。鹹阳市博物馆副研究员。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德艺双馨)会员、创作委员会委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艺术委员会委员,鹹阳市书法家协会主席,鹹阳市政协常委。2001年12月被聘为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丹凤(中国地名)
1963年从西安美术学院毕业后,自愿报名赴黑龙江省林区工作。先在伊春林业师範任教,1967年调入伊春市文化馆工作,担任美术组长、团支部书记。1978年底调至陕西省鹹阳市博物馆工作至2001年退休。他长期从事陈列设计和书画艺术创作。其书法以唐碑为根基,上溯魏晋秦汉,博涉历代名家墨迹,主张碑帖并重,不可偏废,以碑强其骨,以帖养其气。对楷、隶、行、草、篆诸体都有较深的造诣,曾得到启功、刘自椟、陈泽秦老一辈书法家的指点。作品“拙中寓巧、平中见奇”,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和明显的艺术个性。作品入选全国第一届正书大展、首届中国书协会员优秀作品展、全国首届大字书法艺术展、全国首届自撰楹联书法艺术展等,获各种奖项50余次。《书法导报》、《西安晚报》、《陕西日报》、《中国书画报》等多家报刊对他均作过专题介绍。多幅作品被省、市政府作为礼品赠送国际友人或被毛主席纪念堂、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央文史馆等单位收藏。

凤冠山自然风景区

凤冠山自然风景区,位于丹凤县城北。景区範围西至龙驹寨镇傅家塬,东至丹庾路,南至铁路线,北至凤冠主峰,面积1.3km2。景区内冠山似雄鸡昂首欲鸣,海拔近千米,山势千峦嵯峨、参差嶙峋、危岩凌空、峭削耸拔、伟岸挺秀,遇雨烟岚幻化,尤见神韵。山体正中“冠山睡美人”惟妙惟肖,西侧犹有“真人会群仙”、“神龟挺立”,冠山口更有“啸天雄狮”、“猪豹赶奔”、“人头怪兽”,给冠山增添了神秘色彩。 《商志》 “八景十观”中“鸡冠插汉”就指此处。冠山奇洞隽秀,在千仞岩壁上十二洞分层排列:分别是陈半仙洞、百神洞、佛爷洞、三官洞、玉皇洞、阎王洞、菩萨洞、关公洞、紫阳洞、娘娘洞、赵老爷洞、山寨主洞。诸洞大小型制各异,或单室或前后两室。其最大者深二丈,高宽各一丈。洞顶有线刻“八卦”或“十二生肖”藻井,洞内有神台、供桌、壁画。洞口原有砖式门额,花脊飞檐,雕樑画栋。
丹凤(中国地名)
凤冠山自然及人文景观,虽经岁月剥蚀,但仍保留着雄奇挺秀的自然风貌。冠山自然风景区开发建设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拟以冠山原有的优美险峻自然景观、独特的石窟群等历史人文景观重点进行,并拟迁建恢复道教遗蹟紫阳宫、修建古军事山寨、攀岩健身、开慧泉、悟真池、种植园等项目,建成融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宗教祭祀、观光种植、休闲娱乐七大功能区的综合性旅游项目。
秦商鞅封邑(古城) 商鞅封邑在今丹凤县城西2.5公里处的古城村,建于秦孝公十一年(公元前351年),为商于古道之中心。
秦孝公二十二年(前340年),卫鞅计擒魏公子卯,大破魏军,遂封于商城,号商君。由于卫鞅封于商,遂使当地成为变法之首善地区,“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后商县、商洛县治亦均在古城。
古城遗址历年来曾出土刻有篆书“商字”、云纹、凤鸟纹空心砖以及各种陶器等文物,对研究秦汉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证据。
现商鞅封邑(古城)被列为陕西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紫阳宫
据清乾隆《直隶商州志 建置》记载,紫阳宫是北宋道教南派创始人紫阳真人修炼之地。
紫阳真人,其名张伯端(987——1082),字平叔,台州(今浙江临海市)人。幼年慕道,通三教经典及刑法、书算、医卜、战阵、地理、吉凶生死之术。年长为府吏,因焚毁所署案卷,遣戍岭南。熙宁二年(1069),在成都天回寺遇异人刘海蟾(五代道士,全真道北五祖之一) ,被授以金丹药物火侯之秘,乃改名用成,号紫阳。世人尊称为“紫阳真人”。
紫阳真人得真谛后,云游四方传道。因他久闻商山乃人杰地灵之地,商鞅封邑,四皓隐居,葛洪修炼,陶渊明以商山为模特创作了世外桃园的桃花源之故,前来商州,当到龙驹寨时,就被美丽的风光吸引住了,便在鸡冠山一洞中住下修炼传道。他盛讚鸡冠山“融四大名山之精华于一炉。(有华山之雄险,兼青城山之幽静,俱峨眉山之秀俊,纳天台山之奇特。)
商山四皓碑林园
商山四皓碑林园,位于丹凤县城西7.5公里的商镇新街西段,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园内巨冢罗列、古柏环绕、碑石林立。
商山四皓碑林园商山四皓碑林园
四皓碑林园内埋葬着两千多年前秦朝的四位博士:即周术、
吴实、崔广、唐秉。四老人皆因品行高洁,银须皓首,避秦焚书坑儒而隐居商山,世称“商山四皓”。
他们过着採食商芝,栖身洞穴的清贫生活,曾赋有着名的《采芝操》,流传于后世。至今在商镇龙驹一带,民间在春节扮“故事”、“社火”中仍保留着歌唱四皓的“四魔女”(四皓的四个女儿)灯舞。
历代过往文人骚客在商山留有诗文百余篇(首),盛讚四先生淡泊名利,坚持道德操守的高风亮节。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过四皓墓》、白居易的《谒四皓庙》等赞四皓名篇,更是脍炙人口,千古流传。为了将四皓先生的高风亮节昭示启迪后人,已将这些古诗词文与历史文物、书法雕刻艺术融通一体,于2003年11月建成四皓碑林园。
总投资1600万元的四皓碑林园二期开发工程,占地面积20亩,将开发建设的80米长、30米宽四皓古建文化区,向南直达312国道,将从根本上改善四皓景区的面貌,扩大“商山四皓”规模,增添新的历史文化内涵,打造“商山四皓”文物旅游品牌。
商山森林公园
商山森林公园,位于丹凤县城西南9公里、商镇南(312国道)1.5公里的商山,地处流岭中段,丹江河南畔。森林公园範围包括:商山村、保定村和万湾村,北临丹江,南至八里石,东自西淹岭,西达万坪。东西长约8.4公里,南北宽约4.35公里,森林公园总面积1415公顷。
商山森林公园商山森林公园
森林公园属华力西褶皱带流岭槽断裂带,中山地貌,山势雍容,峰姿雄壮,商山海拔860米,虎山海拔910米。公园内植物苍翠、森林茂密,峰峦争奇、群岭竞秀,商山远眺形如“商”字而闻名,虎山似猛虎而流传,天桥山直插云霄,有美丽神奇传说,“商山雪霁”为“商州八景之一”。园内植物种类达1200余种,被列入国家ⅠⅡ级保护的植物有贯众,商芝、银杏、榧类、鹅掌揪、红棒等,商芝、商山参为商山特有。园内有野生动物200余种,被列为国家ⅠⅡ级的保护动物有:豹、白鹳、金雕、水獭、大天鹅、狍、豪猪、红腹锦鸡、灰喜鹊、白鹭等。

丹江漂流

西北第一漂——丹凤丹江漂流,位于秦岭南麓的丹凤县,距离西安146公里,沪陕高速、西合高速、312国道皆可直达景区,交通十分便捷,景区山高水阔,景色秀丽,自然保护完整,是理想的休闲旅游胜地。
丹凤(中国地名)
丹江漂流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着名旅行家徐霞客、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牧、白居易、王禹偁及当代着名作家姚雪垠、贾平凹都曾漂流丹江,并留下众多讚美诗篇,丹江漂流全长8公里,从明代着名旅行家徐霞客登舟处的船帮会馆至月日滩龙头山景区,途经野狼窝子、镇江浪石、金鸡雄冠、驼峰野牧、月日险滩等景点,处处充满野性野趣,入目动心,幽韵流长。
丹江漂流景区从1991年启动开发,2000年正式对外营业,历经二十年的开发建设,景区由单项的漂流发展为漂流为主,集生态观光、餐饮住宿、实景演绎、会议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丹江漂流上码头的威尼斯餐厅是商洛最大的多功能绿色环保餐厅,下码头丹江漂流民族风情篝火晚会民俗、民族互动节目精彩纷呈,龙头山观音庙山险神灵、求财、求子、求姻、求仕,有求必应。
丹凤(中国地名)
目前丹江河漂流景区投入1.2亿万元,累计接待游客420万人次,年接待游客60余万人次,成为享誉省内外的着名旅游景点和旅游品牌,在中国首届旅游品牌推广峰会上被评为“中国最佳漂流胜地”、“中国最佳度假胜地”。在2007年成功创建为国家AAA及旅游景区。

丹凤金鱼

丹凤也叫蛋凤,是蛋种金鱼中的一种,平直的普通文鱼头,光滑流畅的背部线条,超过其体长且薄如蝉翼的秀美尾鳍,加上与之相比其他蛋种金鱼而言不算短的历史,我们也完全可以相信蛋种金鱼里面最飘逸的一个品种没可能在中国绝迹。到先不说是因为它足够古典美,足够中国味,足够超凡脱俗。反而是它足够的平凡,也足够有生命力。
丹凤金鱼丹凤金鱼
根据记载,丹凤金鱼出现于1950年,色彩多样,其中很多品种曾风靡于上个世纪60年代。蓝丹凤,紫丹凤,五花丹凤,凤尾鹅头红算是丹凤金鱼当中比较响亮的名字。根据资料记载,1963年的秋天,日本对外贸易大臣访华期间,曾以30尾日本锦鲤向我国北京动物园换取30尾五花丹凤金鱼。可见当时丹凤金鱼足以算是中国金鱼中身披光环的佼佼者。
在很早以前我们只能说丹凤是蛋凤金鱼的一种。所谓“丹”指的就是红色。但是丹凤金鱼并不是通体全红,而是只局限于鱼体头顶的那一抹光亮,再加上身体洁白似雪,无暇似霜,人们就称其为丹顶凤,这个丹顶凤才是很久以前名正言顺的丹凤金鱼,其他色彩的凤全都叫做蛋凤。但是中国人的造词能力颇深,古语云:“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于是有了“丹凤朝阳”这个词。词中的“丹凤”和金鱼里面的丹凤同音不同意,在中国,丹凤朝阳一直以来都是个好词。中国的国粹金鱼起名为丹凤,一是能体现中国国粹的动人寓意和美好的愿望,其次,蛋凤比起丹凤来实在显得拗口不少。
丹凤观赏金鱼丹凤观赏金鱼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