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丹青(古文典籍)

(2019-12-16 14:22:37) 百科综合
丹青(古文典籍)

丹青(古文典籍)

《丹青》,出自明代科学家宋应星的作品《天工开物》,反映了丹青对古代文献记载的重要性及人与自然的协调性。

丹和青是我国古代绘画,常用的两种颜色,借指绘画。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丹青
  • 出处:《天工开物》
  • 创作年代:明朝
  • 作者姓名:宋应星

作品简介

【创作年代】明朝
【作者姓名】宋应星
【作品来源】《天工开物》
【作品体裁】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着作

作品原文

宋子曰:斯文千古之不坠①也,注玄尚白②,其功孰与京③哉?离火红而至黑孕其中④,水银白而至红呈其变⑤。造化炉锤,思议何所容也。五章⑥遥降,朱临墨而大号彰⑦。万卷横披,墨得朱而天章焕。文房异宝,珠玉何为⑧?至画工肖像万物,或取本姿,或从配合,而色色鹹备焉。夫亦依坎附离,而共呈五行变态⑨,非至神孰能与于斯哉?

作品注释

①斯文千古之不坠:斯文,此作文化、文明解。不坠:不断绝。
②注玄尚白:典出《汉书·扬雄传》:“雄方草《太玄》,用以自守(洁身自好),泊如也。或嘲雄以玄尚白,而雄解之,号曰《解嘲》。”此处变化原意,是在白纸上写黑字的意思。
③孰与京:有谁能与相比。
④离火红而至黑孕其中:八卦中“离”为火,故称离火。火燃尽则为黑烬,故云“至黑孕其中”。
⑤水银白而至红呈其变:水银可以炼成银硃。
⑥五章:《尚书·皋陶谟》:“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此处指穿着各种颜色官服以区分等级的王公大臣。
⑦朱临墨而大号彰:与下文“墨得朱而天章焕”,都语意双关,一方面说朱、墨等颜料对文化的发展有极大意义,另一面又以“朱”代指明朝,以“墨”代指文化,说文化在大明皇帝手里得到极大发展,而大明朝也得到文化的支持。
⑧文房异宝,珠玉何为:文房才是奇珍异宝,珠玉算得了什幺。
⑨依坎附离,而共呈五行变态:坎为水,离为火,水火相济,五行中的金、木、土也发生变化,于是而出现了各种朱墨颜色。

作品译文

宋先生说:古代的文化遗产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古而不失散,靠的就是白纸黑字的文献记载,这种功绩是无与伦比的。火是红色的,其中却酝酿着最黑的墨烟;水银是白色的,而最红的银硃却由它变化而来。大自然的熔炉锤鍊变化万千,真是不可思议啊!从遥远的时代五色就已经出现,有了朱红色和墨色这两种主要颜色就能使得重大的号令得到彰扬;万捲图书,阅读时用朱红色的笔在黑色的字加以圈点从而使好文章焕发了异彩。文房自有笔、墨、纸、砚四宝,在这里即便是珠玉又能派上什幺用场呢?至于画家描摹万物,有的人使用原色,有的人使用调配出来的颜色,这样一来,各种各样的颜色也就齐备了。颜料的调製,要依靠水火的作用,而表现在水、火、木、金、土这五种事物(五行)的相互磨合变化之中,若不是世间最为玄妙的大自然,谁能做到这一切呢?

作者简介

宋应星(公元1587—约1666年),中国明末科学家。字长庚。汉族,奉新(今属江西)人。万曆四十三年(1615)举于乡。崇祯七年(1643)任江西分宜教谕,十一年为福建汀州推官,十四年为安徽亳州知州。明亡后弃官归里,终老于乡。在当时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生产技术达到新水平的条件下,他在江西分宜教谕任内着成《天工开物》一书。宋应星的着作还有《野议》、《论气》、《谈天》、《思怜诗》、《画音归正》、《卮言十种》等,但今已佚失。

作品简介

《丹青》出自宋应星的作品《天工开物》。
《天工开物》初刊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着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着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着作,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是中国科技史料中保留最为丰富的一部,它更多地着眼于手工业,反映了中国明代末年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生产力状况。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