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丹东市2009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

(2019-08-07 20:35:46) 百科综合

丹东市2009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定和《辽宁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2009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编制发布等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丹东市政府认真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现报告如下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丹东市2009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
  • 地区:丹东市
  • 属性: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
  • 年份:2009年
一、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1、主动公开政府信息
截至2009年12月31日,丹东市各类公开主体共发布信息55000多条,其中,市政府各部门发布信息31000多条,占全市发布总量的56%;县、区政府发布信息19000余条,占总量的35%;乡、镇政府发布信息5000多条,占总量的9%。
市政府入口网站共发布政府信息3500条,访问量217万人次。其中,丹东要闻1666条,部门动态栏目发布信息157条,县区动态栏目发布信息272条,政府档案栏目发布信息103条,政府採购公告183条,中标公告54条,公共行政服务网246条,招商信息50条,大事记11条,领导讲话10条。
2、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
我市共受理信息公开申请253条,网上受理148条,信件受理105条。申请公开的信息主要涉及劳动和社会保障政策待遇、供暖政策、人事工资、土地承包、征地补偿等方面问题,全都属于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内容。
各县(市)、区共受理信息公开申请722条,其中,网上受理65条,信件受理657条。申请公开的信息主要涉及土地政策、山林承包、低保政策、计画生育等方面问题,全都属于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内容。
答覆申请均以告知所需要信息形式答覆,平均在5个工作日内回复,没有向申请人收取费用确。
3、行政複议及行政诉讼
2009年,我市没有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引起行政複议、行政诉讼案件。
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情况
1、建立领导和工作机构
市政府成立了由常务副市长于国平任组长,市政府秘书长李良仲、政府办公室主任栾广成任副组长,市政府办公室、宣传部、发改委、监察局、财政局、人事局、文化局、法制办、档案局等单位负责同志参加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确定市政府办公室作为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推进、指导、协调、监督全市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各县(市)区、市直各部门也都明确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分管领导和主管部门,指定相应机构和人员负责具体工作,一些乡镇也明确了具体人员负责这项工作,初步建立起市、县、乡三级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体系。
2、编制发布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和指南
组织全市87个部门、158个单位编制完成120多万字的《丹东市政府信息目录》和《丹东市政府信息公开指南》。2009年初,1500套4500本《目录》和《指南》已免费发放到全市各部门、县(市)区、乡镇、街道、社区、村委、公用事业各服务视窗等基层单位,方便了民众查阅和使用。
3、完善政府信息发布渠道
一是充分发挥政府网站作为政府信息公开第一平台的作用。在市政府入口网站上开闢政府信息公开专栏(并与政务公开子网站建立连结),集中发布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截至2009年12月31日,全市共开通政府信息公开专栏(子网站)9个,其中,市政府各部门开通专栏13个,占市政府部门总数的32%;县(市)区政府开通专栏7个,占总数的100%。 
二是办好政府公报。2009年我市共编髮《丹东市政府公报》6期,发布政府档案和信息计390条,发放到各县(市)区、各部门、有关中省直单位、市县两级馆、图书室馆、办事大厅,总计140个单位,3360册。
三是完善新闻发布制度。为规範新闻发布工作,我市已下发了《关于建立全市政府新闻发布机制的通知》,明确新闻发布的组织机构、发布内容、发布方式、审批办法及相关要求。2009年,围绕市政府为民众办的“十五件实事”、丹东东港同城化建设、招商引资、台湾周活动、新区建设等重大事项和事关民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共召开新闻发布会36次;各县(市)区也就事关民众利益的问题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和听证会,虚心听取和採纳听证代表的意见和建议,使政府工作得到了民众的理解和支持。
四是建立政府信息查阅场所。市政府在市档案馆、市图书馆、市行政服务中心分别设立了政府信息公开查阅点,配备了电脑、複印机等设备。其中档案馆、图书馆同时设立了纸质档案阅览场所,实现了电子与纸质档案同时公开。市政府各部门、各县市区、各镇(街、区)及部门也都建立相应的信息查阅点和依申请公开受理点。2009年共接待民众查询政府档案1427人(次)。
五是拓展政府信息公开渠道。依託丹东主要新闻媒体公开部门职能、服务承诺。市直有关部门、单位还通过设立网站、电子触控萤幕、信息公开栏,“政风行风热线”、“马上就办”、“民声政声”等栏目,“政策谘询专家”、“114政务阳光热线”等各类谘询服务热线,不断丰富和拓展政府信息公开渠道,为民众提供谘询服务,保障民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4、积极开展培训和宣传工作
一是加强宣传,营造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良好氛围。结合“政务公开日”活动,通过电视、报刊、广播、网路等多种途径,对《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重要意义、主要内容等进行广泛宣传,引导民众关心政府信息公开,依法有序参与政府信息公开。二是认真组织开展《条例》的培训。先后举办了二期全市学习贯彻落实《条例》培训班,对100多个部门和单位负责政务公开工作的领导和人员进行了集中培训。
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意见
自《条例》施行以来,我市在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政府机关主动公开政府信息内容与公众的需求还存在一些差距,主要表现在:
1、宣传和引导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由于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是一项新制度,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和社会公众对其熟悉不够。
2、公开内容需要进一步深化。政府机关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与公众的需求还存在一些距离,有关决策、规定、规划、计画、方案的草案公开、听取公众意见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
3、公开形式的便民性需要进一步提高。有的网站的政府信息公开不够及时。适合基层社区、农村等民众查阅的公开形式不够丰富。
4、长效工作机制建设需要完善。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相关的制度、规定需进一步完善,在更新维护、监督约束等方面的工作机制尚不健全。
2010年,我市要把推进政府信息公开与转变政府职能、改革行政管理体制、规範行政权力运行紧密结合起来,坚持规範工作、稳妥推进的要求,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各项制度机制,深化政府信息公开内容,不断丰富公开形式,拓展公开层面,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迈上新的台阶。主要措施有四项:
1、夯实工作基础,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制。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各级行政机关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建设,确保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到位、责任到位。
2、深化公开内容,拓展政府信息内容深度,促进行政权力阳光运行。重点推进权力大、公益性强、公众关注度高的政府部门信息的公开,着重抓好医疗卫生、劳动就业、环保、国土资源、城乡建设、房屋拆迁等方面的政府信息公开。加强对涉及社会公众切身利益、社会影响大、民众关注度高的行政执法结果公开形式的研究,逐步形成行政处罚结果信息公开的制度规範。
3、丰富公开形式,提高政府信息公开质量。建立健全多层次的政府新闻发布体系,进一步规範政府公报、信息公开栏、电子触控萤幕等公开载体建设,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的作用,着重按照提供统一查阅政府主动公开信息的要求,全面加强各级国家档案馆、公共图书馆等政府信息公共查阅点建设。探索与公共服务平台相结合的其他公开形式,不断拓展政府信息公开的渠道,方便民众及时获取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
4、加强学习培训,提高政府信息公开业务水平。制定年度学习培训规划,每年有重点、有侧重地开展学习培训,提升公开意识,提高业务水平。同时,通过新闻宣传,正确引导社会公众正确行使知情权。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