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中华经典必读:鲁迅经典文集

(2019-11-05 21:59:46) 百科综合
中华经典必读:鲁迅经典文集

中华经典必读:鲁迅经典文集

《中华经典必读:鲁迅经典文集》内容简介:鲁迅一生以笔为武器战斗不息,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鲁迅一生着作卷帙浩繁,涉及杂文、散文、小说、译作、古籍研究等诸多体裁。《中华经典必读:鲁迅经典文集》将小说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及经典杂文结集出版,能使读者近距离地感受到鲁迅那直面人生、悲天悯人的艺术魅力!

基本介绍

  • 书名:中华经典必读:鲁迅经典文集
  •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 页数:312页
  • 开本:16
  • 作者:鲁迅
  • 出版日期:2012年11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750649020X, 9787506490207

内容简介

《中华经典必读:鲁迅经典文集》编辑推荐: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毛泽东
鲁迅与其称为文人,不如号为战士。——林语堂
与其说鲁迅先生的精神不死,不如说鲁迅先生的精神正在发芽滋长,播散到大众的心里。——叶圣陶
鲁迅精神不但在当代没有过时,而且今后仍将具有极为独特重要的意义。——上海鲁迅纪念馆副馆长 王锡荣
看看鲁迅先生文章的目录,大概就没人敢说这不是个渊博的人。可是“渊博”二字还不是对鲁迅先生的恰好赞同。——老舍
鲁迅先生的文字写的是平凡人的平凡的生活,没有离奇的故事,没有引人入胜的情节,却充满了无穷的艺术魅力。鲁迅的艺术创造力是惊人的。

图书目录

吶喊
自序
狂人日记
孔乙己

明天
一件小事
头髮的故事
风波
故乡
阿Q正传
端午节
白光
兔和猫
鸭的喜剧
社戏
彷徨
祝福
在酒楼上
幸福的家庭
肥皂
长明灯
示众
高老夫子
孤独者
伤逝
弟兄
离婚
故事新编
补天
奔月
理水
採薇
铸剑
出关
非攻
起死
野草
题辞
秋夜
影的告别
求乞者
我的失恋
复仇
复仇(其二)
希望

风筝
好的故事
过客
死火
狗的驳诘
失掉的好地狱
墓碣文
颓败线的颤动
立论
死后
这样的战士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腊叶
淡淡的血痕中
一觉
朝花夕拾
小引
狗·猫·鼠
阿长与《山海经》
《二十四孝图》
五猖会
无常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父亲的病
琐记
藤野先生
范爱农
后记
杂文
我之节烈观
娜拉走后怎样
未有天才之前
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
咬文嚼字(一至二)
记念刘和珍君
读书杂谈
无声的中国
“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
“友邦惊诧”论
为了忘却的记念
拿来主义
论“人言可畏”

序言

1918年,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发表在5月15日4卷5号《新青年》月刊上,署名“鲁迅”。自此至今的九十余年来,“鲁迅”以雷霆般的力量震撼了中国乃至世界,成为了中国文化领域里一个绝不容忽视的精神符号。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字豫才、豫山、豫亭,浙江绍兴人。他一生以笔为武器战斗不息,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被誉为中华“民族魂”。
鲁迅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小康之家,从小就在祖父和父亲的教导下学习。1892年,鲁迅入私塾三味书屋读书。次年,祖父因科举舞弊案被革职下狱,父亲也重病在床,家道逐渐衰落。骤然而来的家庭变故使少年鲁迅饱尝世态炎凉,他开始辗转于外婆家、药店、当铺等地,担负起家庭的重担。而他童年和少年时的生活场所,如百草园、外婆家一带的农村等,都成为他后来的两部小说集《吶喊》、《彷徨》和散文集《朝花夕拾》的重要素材来源。
1898年,17岁的鲁迅离开家乡,进入南京的江南水师学堂,后转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学堂,开始接触到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知识和先进的文化思想。19叭年,鲁迅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获得了官费留学的机会。次年,鲁迅东渡日本,先在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后来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习现代医学,与解剖学老师藤野严九郎结下了深挚的情意。鲁迅后来作有散文《藤野先生》。
当年,鲁迅之所以选择学医,意在救治像他父亲那样的病人,改善被讥为“东亚病夫”的中国人的健康状况。但他的这个梦想很快就破灭了,残酷的现实使他充分感知到一个弱国子民的悲哀。在一次上课放映的时事片中,鲁迅看到一个中国人被日本军队捉住杀头,一群中国人却若无其事地站在旁边看热闹。这一幕场景使鲁迅真正认识到,精神上的麻木比身体上的虚弱更加可怕,要改变中华民族的悲剧命运,首要的是改变中国人的精神。最终,鲁迅弃医从文,走上了以笔代戈、警醒国民的文学创作之路。
1909年,鲁迅从日本归国,先后在学校和教育部任职。这个时期,中国的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相继爆发,使鲁迅压抑已久的思想感情像熔岩一样通过文学作品猛烈地喷发出来。1918年,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正式发表,这篇小说凝聚了鲁迅自童年起对痛苦人生的全部体验和对中华民族命运的深沉思索。之后,鲁迅又陆续发表了多篇短篇小说,均被编入1923年出版的《吶喊》和1926年出版的《彷徨》两个短篇小说集中。
鲁迅的小说是对现实社会的冷峻刻画,意在警醒沉睡的国民。鲁迅说:“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这种表现人生、改良人生的创作目的,使他的笔墨着重描绘了孔乙己、华老栓、阿Q、祥林嫂这样最普通人的最普通的悲剧命运,而对他们的态度则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在《吶喊》、《彷徨》问世的同时,鲁迅还创作了散文诗集《野草》和散文集《朝花夕拾》,并分别于1927年和1928年出版。《野草》是中国现代主义文学中的一朵奇葩,它收录的散文诗呈现出迷离恍惚、奇诡幻美的意境,传达出了鲁迅最内在的情绪体验和最玄妙的哲理性感悟。鲁迅曾说:“我的哲学都在《野草》里。”《朝花夕拾》中的散文表现的则是鲁迅温馨的回忆,是对滋养过他的生命的人和物的深情怀念,体现了鲁迅散文创作的艺术成就。
鲁迅晚年还完成了小说集《故事新编》,并于1936年出版。这部小说集取材于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和历史事实,如补天、奔月、铸剑,但加进了鲁迅自己的理解和想像,重塑了那些被中国封建文人圣化了的历史人物的形象,创立了一种完全新型的历史小说的写法。 最充分体现鲁迅创造精神和创造力的还要首推他的杂文,他的杂文是“感应的神经”,能够“对于有害的事物,立刻给以反响或抗争”,记录了那个时代的中国思想史和文化史。鲁迅还着有《坟》、《热风》《华盖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準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等15部杂文集,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不容抹煞。
鲁迅一生着作卷帙浩繁,涉及杂文、散文、小说、译作、古籍研究等诸多体裁,彙编成书后有数十卷。本书编者特别精选了其中的经典作品,将小说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及部分杂文结集出版,希望能使读者近距离地感受到鲁迅那直面人生、悲天悯人的艺术魅力!
编者
2012年8月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