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中华慢性病研究院

(2019-09-11 05:45:32) 百科综合

中华慢性病研究院

中华慢性病研究院组建于上世纪80年代末,是我国国内数十名知名慢性病专家自愿联合起来组成的一个慢性病科研机构,主要致力于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脑中风后遗症、风湿骨病、失眠等多种慢性病的前沿性研究。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中华慢性病研究院
  • 成立于:1989年
  • 前身:中华疾病研究会
  • 类型:科研机构

摘要

中华慢性病研究院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瞄準世界各地对各种慢性疾病的预防、临床治疗、学术资讯、科研教学等信息平台,为患者及时提供慢性病治疗新动态、新技术、新成果。同时,该院其从传统中医入手,结合当今先进西医理论,潜心研究高血压、心脑血管、糖尿病、心脏病、风湿骨病等慢性疾病的预防与治疗,着重于对慢性病进行综合调理、综合治疗,以实现“带病长寿”的目的。

基本简介

中华慢性病研究院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瞄準世界各地对各种慢性疾病的预防、临床治疗、学术资讯、科研教学等信息平台,为患者及时提供慢性病治疗新动态、新技术、新成果。同时,该院其从传统中医入手,结合当今先进西医理论,潜心研究高血压、心脑血管、糖尿病、心脏病、风湿骨病等慢性疾病的预防与治疗,着重于对慢性病进行综合调理、综合治疗,以实现“带病长寿”的目的。
中华慢性病研究院始终以“健康国人、德达天下”为宗旨,追求“铭诚、卓越、协同、创新”,实行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首席科学家负责制,配置了国际先进的科研设备,创建了独特的共享体制。成立20多年来,慢性病研究硕果纍纍,国内很多有名的配方都是从这个研究院出来的,如关于高血压方面的林怀恩方剂、冠心病方面的刘承贤方剂、各地非常流行的百岁能量操等等。

发展历史

1989~1991年:1989年中华疾病研究会成立,它是中华慢性病研究院的前身。随后3年,中华疾病研究会也着重从西医入手,对全国心脑血管、糖尿病、癌症、胃病、胆结石等疾病领域进行深入研究与调查。
1992~1997年:随着专家队伍的扩大,于1992年年末正式更名为中华慢性病研究院。1995年将工作重点转移到慢性病领域,着重研究心脑血管、糖尿病、冠心病、风湿骨病的预防与治疗。这个阶段,中华慢性病研究院开始在全国範围内,蒐集活过100岁的慢性病老人名单。
1998~2003年:中国乃至世界慢性病人群比例迅速增加,中华慢性病研究院发现,就当前的情况而言,服用西药无法使慢性病患者得到根本上的恢复。慢性病人群越来越大,而调查中没有慢性病因为使用西医的治疗方式得到明显的逆转。1999年,将研究领域转入传统中医,以传统中医为主,西医为辅。
2004年至今:随着对慢性病人研究的深入,中华慢性病研究院发现,无论中医、西医还是中西医结合都无法使慢性病得到彻底的康复,但是,在以往对百岁老人的调查中,大部分都是带病长寿的。据此首次提出“带病长寿”的理论,就是说,慢性病患者的慢性病是无法治癒的,但是有病也可以跟正常人一样,获得长寿。近年来,约27万慢性病患者因此而受益。

研究领域

1989~1992年,研究範围较为宽泛,涉及到胃肠病、血管病、内分泌、癫痫、面瘫、前泪腺炎、痛经等156种疾病。
1992~今天,因为全国疾病人群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慢性病人群所占比例迅速上升,研究範围锁定在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风湿骨病、失眠、尿频尿急、胃肠功能紊乱、视物模糊、阳虚、中风偏瘫后遗症等10大类慢性病领域的研究上,研究较为深入,并在这10大类慢性病的防治上获得了喜人的成果。

研究宗旨

中华慢性病研究院始终“健康国人、德达天下”为宗旨,以“带病长寿”为核心,以“防病”、“制病”“养病”为三个基本点,在慢性病研究领域获得了丰富的成果,自1992年至今,已累计使上千万慢性病患者受益。今天,中华慢性病研究院的研究体系日趋成熟完善,在调查、研究、测试过程中得到了广大慢性病患者的一致好评。

院内推荐

3+7百岁疗法,是中华慢性病研究院最新的一项研究成果。它是在走访了全国3712位百岁老人、总吉他们的生活习惯与养生之道,并综合以往各式各样的养生疗法的基础上,利用当今最先进的医疗技术研製出的一套科学的、系统的的疗法。自2007年免费赠予3+7百岁养生会,并由3+7百岁养生会负责推广,该疗法推广短短几年,数十万慢性病患者在此疗法的帮助下,通过三分制、七分养,极大改善了身心的状况,提高了晚年生活质量,成功实现了带病长寿,得到全国乃至世界专家、学者及慢性病患者的高度认可,是目前业界公认的、唯一能帮助多种慢性病患者实现长寿的制养方案!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